一种伸缩式鹅颈通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390发布日期:2018-09-21 19:4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加工生产设备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鹅颈通风箱。



背景技术: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

而通风箱一般是小麦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在通风、除尘的时候使用的,而在安装、使用的时候会由于有些粮仓的实际高度等原因导致一般的直筒式的通风箱、通风管就无法良好的连接,而一些普通的鹅颈式的长度却不够,这样就在安装使用的时候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便捷的一种伸缩式鹅颈通风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伸缩式鹅颈通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箱,固定箱一侧设有调节箱,固定箱上设有带有开合盖的进风口,所述调节箱一侧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旁设有透气口,所述固定箱套在调节箱外;

所述固定箱为空心的方形结构,开合盖上设有槽口,开合盖卡合在固定箱上;

所述调节箱分为三个部分,一个连接部,一个承接部,一个固定部;

所述连接部设在固定箱内,连接部与固定箱上均设有通孔,连接部与固定箱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承接部倾斜连接固定部与连接部;

所述承接部上设有开口,开口出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上插有定位栓;

所述透气口为圆弧形,透气口上设有小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箱与固定箱的连接,即调节箱的连接部与固定箱的连接能够延长整个装置的长度,这样就适合在不同尺寸、不同长度上的设备,而鹅颈式的装置比普通的装置的连接效果更加的良好,通过螺栓紧固能够方便调节不同的位置和长度,而挡板通过人工从开口放置,且定位栓就能够方便调节箱体内通风的速率,这样方便在外部辅助调节和操控,而挡板与开口贴合,这样减少了杂质的进入以及气流的流出,透气口上的小圆孔能够方便设备内气流的排出,这样保证了内部与外部气压的稳定,操作、使用都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箱与连接部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以及图2、图3所示,一种伸缩式鹅颈通风箱,包括固定箱1,固定箱1一侧设有调节箱2,固定箱1上设有带有开合盖3的进风口,所述调节箱2一侧设有出风口4,出风口4旁设有透气口5,所述固定箱1套在调节箱2外;

所述固定箱1为空心的方形结构,开合盖3上设有槽,开合盖3卡合在固定箱1上;

所述调节箱2分为三个部分,一个连接部21,一个承接部22,一个固定部23;

所述连接部21设在固定箱1内,连接部23与固定箱1上均设有通孔6,连接部21与固定箱1通过螺栓7穿过通孔6紧固连接;

所述承接部22倾斜连接固定部23与连接部21;

所述承接部22上设有开口,开口出设有挡板8,挡板上设有定位孔10,定位孔10上插有定位栓9;

所述透气口5为圆弧形,透气口5上设有小圆孔。

实施例2

如图1以及图2、图3所示,一种伸缩式鹅颈通风箱,包括固定箱1,固定箱1一侧设有调节箱2,固定箱1上设有带有开合盖3的进风口,所述调节箱2一侧设有出风口4,出风口4旁设有透气口5,所述固定箱1套在调节箱2外,所述调节箱2分为三个部分,一个连接部21,一个承接部22,一个固定部23;

所述固定箱1为空心的方形结构,开合盖3上设有槽,开合盖3卡合在固定箱1上;

所述连接部21设在固定箱1内,连接部23与固定箱1上均设有通孔6,连接部21与固定箱1通过螺栓7穿过通孔6紧固连接;

所述承接部22倾斜连接固定部23与连接部21;

所述承接部22上设有开口,开口出设有挡板8,挡板上设有定位孔10,定位孔10上插有定位栓9;

所述透气口5为圆弧形,透气口5上设有小圆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