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叶轮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6646发布日期:2018-06-22 22:3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渔业养殖叶轮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渔业领域,尤其涉及渔业养殖叶轮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在渔业养殖领域,若养殖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池塘水体会有缺氧现象,进而造成大量鱼大量死亡的问题,因此需要增氧机,现有的增氧机具有消耗功率大,水花飞溅效果不好,电机密封性能不好容易漏电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阻力小,性能稳定的渔业养殖叶轮式增氧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渔业养殖叶轮式增氧机,包括增氧叶轮、无刷电机、尼龙支架、接线盒、控制器盒、浮桶和浮筒支撑臂;

所示尼龙支架为水平设置的盘形支撑结构;至少三个所述浮筒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尼龙支架四周,且各所述浮筒分别通过若干所述浮筒支撑臂与尼龙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无刷电机支撑连接在所述尼龙支架下侧;水平姿态的所述增氧叶轮固定安装于所述无刷电机的转子下侧;

所述接线盒水平安装于所述尼龙支架上侧;所述控制器盒固定安装于所述接线盒上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盒中,所述接线盒为下端开口的罩体结构,接线盒内部形成接线腔;所述接线腔顶部设置有第一导线穿过孔,所述第一导线穿过孔连通所述接线腔和控制器盒内腔;所述控制器盒侧壁设置有第二导线穿过孔;

外部电源线穿过所述第二导线穿过孔并与所述控制器盒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导线穿过孔,且所述控制器输出导线与无刷电机的输入导线在接线盒的接线腔中通过防水接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刷电机包括无刷电机轴、定子线圈和转子;

所述无刷电机轴的上端轴壁固定支撑连接尼龙支架,所述无刷电机下端轴壁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定子线圈;所述无刷电机轴内部设置有导线穿过通道,所述导线穿过通道的第一穿出口从所述无刷电机轴的顶端穿出;所述导线穿过通道的第二穿出口在定子线圈所在位置穿出;所述定子线圈的输入导线接头从第二穿出口穿过所述导线穿过通道,并从所述无刷电机轴的第一穿出口穿出至所述接线腔中;

所述转子包括永磁圈、磁圈底盖和磁圈上盖;所述永磁圈同轴心于所述定子线圈外圈;所述磁圈底盖通过法兰盘密封连接于所述永磁圈下端;所述磁圈上盖通过法兰盘密封连接于所述永磁圈上端;所述增氧叶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磁圈底盖上;所述磁圈上盖和磁圈底盖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无刷电机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刷电机轴沿轴线向上方向依次包括第二轴承段、第一轴肩段、定子线圈段、第二轴肩段、第一轴承段、密封部件段和螺纹紧固段;

所述第二轴承段安装第二轴承、所述定子线圈段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定子线圈,所述导线穿过通道的第二穿出口在所述第二轴肩段所在位置穿出,所述第一轴承段安装第一轴承,所述螺纹紧固段穿过所述尼龙支架上的腰形轴孔,所述螺纹紧固段上还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尼龙支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连接无刷电机轴,所述密封部件段上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连通所述导线穿过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穿过通道的第一穿出口设置有密封橡胶塞为橡胶环体结构,从第一穿出口穿出的导线穿过密封橡胶塞的过线通道;所述密封橡胶塞下端塞入所述第一穿出口中,所述密封橡胶塞上端呈伞形结构;还包括橡胶塞压紧头,所述橡胶塞压紧头为设置内螺纹的硬质环体结构,所述橡胶塞压紧头的上端内壁向上呈内径逐渐缩小的缩孔壁,且所述橡胶塞压紧头的内螺纹拧紧设置在所述螺纹紧固段末端,且所述缩孔壁向内顶压所述密封橡胶塞的伞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磁圈上盖的上侧同轴心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无刷电机轴密封部件段处的轴壁之间形成柱形密封腔,所述柱形密封腔下端设置挡台,所述柱形密封腔上端设置挡圈,所述柱形密封腔中呈压缩状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设置有上弹簧座圈和下弹簧座圈,所述上弹簧座圈的上端顶压设置有上密封圈,所述上弹簧座圈的下端顶压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挡圈的上侧还设置有外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支架为圆盘形支撑结构,所述尼龙支架轴线处镂空设置有腰形轴孔;所述尼龙支架的底面设置有三条矩形槽,三条矩形槽围合成等边三角形;各所述矩形槽的一端设置侧口.,三条所述矩形槽的侧口.在尼龙支架的圆周轮廓壁上呈圆周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矩形槽的槽底至少镂空设置有一个螺栓通过孔.;

所述尼龙支架的轴心处上下底面分别凹陷设置上腰形限位槽和下腰形限位槽;所述上腰形限位槽和下腰形限位槽中分别卡设有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所述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上设置有于所述腰形轴孔重合的限位孔,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为金属片结构。

、根据权利要求所示的一种用于增氧机的尼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支架整体为一体化尼龙结构,各所述矩形槽的外壁分别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所述浮筒支撑臂为方杆结构;各所述浮筒支撑臂的一端水平卡位于各所述矩形槽中,各所述浮筒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浮筒,卡位于所述矩形槽中的浮筒支撑臂上设置有若干与螺栓通过孔.相重合的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中设置有紧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叶轮包括转盘和增氧叶片;若干所述增氧叶片呈圆周阵列连接于所述转盘外轮廓边缘;

单个所述增氧叶片包括上下一体化连接的扬水板和划水板,所述划水板与水平面呈30°至40°倾角;所述扬水板与水平面呈60°至80°倾角;所述划水板上阵列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每个所述圆形通孔中设置有十字分水架;所述扬水板上并列设置有若干纵向条形孔;

所述扬水板和划水板的迎水面背侧横向设置若干有引流板,各所述引水板末端朝下倾斜;所述扬水板和划水板的迎水面背侧还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各所述纵向加强筋位于各相邻两纵向条形孔之间;

所述扬水板的迎水面和划水板的迎水面上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一挡水条和第二挡水条;所述第一挡水条横向设置于各所述纵向条形孔上方;所述第二挡水条横向设置于各所述圆形通孔上方。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采用浮筒结构,使整个设备运行过程中处于漂浮状态,进而使叶轮连续打水促进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进而提高了水体中的养殖密度;

采用三条矩形槽围合成等边三角形的结构使其浮筒支撑臂尽可能最大长度的卡入尼龙支架中,提高其连接的结构强度,具有抗风浪,结构稳定的特点;

采用多重密封部件使无刷电机密封性好,采用上密封圈、下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三道密封结构,使其无刷电机内部完全与外界隔绝使水花无法飞溅入定子线圈中,有效防止水花浸入其无刷电机内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浮筒与尼龙支架连接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动力总成的整体正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动力总成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附图5为无刷电机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密封橡胶塞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尼龙支架的反面示意图;

附图8为尼龙支架正面示意图;

附图9为尼龙支架与浮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10为控制器盒第一示意图;

附图11为控制器盒第二示意图;

附图12为柱形密封腔中的弹性密封件结构第一示意图;

附图13为柱形密封腔中的弹性密封件结构第二示意图;

附图14为增氧叶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增氧叶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15所示的渔业养殖叶轮式增氧机,包括增氧叶轮54、无刷电机52、尼龙支架5、接线盒2、控制器盒1、浮桶55和浮筒支撑臂55;

所示尼龙支架5为水平设置的盘形支撑结构;至少三个所述浮筒69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尼龙支架5四周,且各所述浮筒69分别通过若干所述浮筒支撑臂55与尼龙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无刷电机52支撑连接在所述尼龙支架5下侧;水平姿态的所述增氧叶轮54固定安装于所述无刷电机52的转子下侧;

本装置的三个浮筒产生的浮力使增氧叶轮54的下半身浸入水中,上半身暴露在空气中,当无刷电机驱动其旋转时,增氧叶轮54产生大量水花,促进其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

所述接线盒2水平安装于所述尼龙支架5上侧;所述控制器盒1固定安装于所述接线盒2上侧。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盒1中,所述接线盒2为下端开口的罩体结构,接线盒2内部形成接线腔30;所述接线腔30顶部设置有第一导线穿过孔301,所述第一导线穿过孔301连通所述接线腔30和控制器盒1内腔;所述控制器盒1侧壁设置有第二导线穿过孔35;采用专门的接线盒结构,让其接头位于其接线盒中,有效防止增氧叶轮产生的水花飞溅到控制器盒无刷电机之间电性连接的接头处,防止短路的现象发生。

外部电源线穿过所述第二导线穿过孔35并与所述控制器盒1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导线穿过孔301,且所述控制器输出导线与无刷电机52的输入导线在接线盒2的接线腔30中通过防水接头电性连接。

所述无刷电机52包括无刷电机轴7、定子线圈12和转子;

所述无刷电机轴7的上端轴壁固定支撑连接尼龙支架5,所述无刷电机下端轴壁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定子线圈12;所述无刷电机轴7内部设置有导线穿过通道23,所述导线穿过通道23的第一穿出口25从所述无刷电机轴7的顶端穿出;所述导线穿过通道23的第二穿出口21在定子线圈12所在位置穿出;所述定子线圈12的输入导线接头从第二穿出口21穿过所述导线穿过通道23,并从所述无刷电机轴7的第一穿出口25穿出至所述接线腔30中;

所述转子包括永磁圈10、磁圈底盖13和磁圈上盖11;所述永磁圈10同轴心于所述定子线圈12外圈;所述磁圈底盖13通过法兰盘密封连接于所述永磁圈10下端;所述磁圈上盖11通过法兰盘密封连接于所述永磁圈10上端;所述增氧叶轮54固定安装于所述磁圈底盖13上;所述磁圈上盖11和磁圈底盖13分别通过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28与无刷电机轴7连接。

所述无刷电机轴7沿轴线向上方向依次包括第二轴承段14、第一轴肩段15、定子线圈段16、第二轴肩段17、第一轴承段18、密封部件段19和螺纹紧固段20;

所述第二轴承段14安装第二轴承28、所述定子线圈段16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定子线圈12,所述导线穿过通道23的第二穿出口21在所述第二轴肩段17所在位置穿出,所述第一轴承段18安装第一轴承33,所述螺纹紧固段20穿过所述尼龙支架5上的腰形轴孔101,所述螺纹紧固段20上还安装有锁紧螺母3,所述尼龙支架5通过锁紧螺母3固定连接无刷电机轴7,所述密封部件段19上设置有销孔22,所述销孔22连通所述导线穿过通道23,其销孔中可旋入定位销,起到定位并挤压导线穿过通道23中的导线,使其不易晃动。

所述导线穿过通道23的第一穿出口25设置有密封橡胶塞4为橡胶环体结构,从第一穿出口25穿出的导线穿过密封橡胶塞4的过线通道38;所述密封橡胶塞4下端塞入所述第一穿出口25中,所述密封橡胶塞4上端呈伞39形结构;还包括橡胶塞压紧头3,所述橡胶塞压紧头3为设置内螺纹41的硬质环体结构,所述橡胶塞压紧头3的上端内壁向上呈内径逐渐缩小的缩孔壁40,且所述橡胶塞压紧头3的内螺纹41拧紧设置在所述螺纹紧固段20末端,且所述缩孔壁40向内顶压所述密封橡胶塞4的伞39形结构;进而使过线通道38向内收缩,进而密封橡胶塞4被橡胶塞压紧头3向内压紧,使过线通道38与从此处穿出的输出导线外壁紧密配合,使水无法通过第一穿出口25处进入到导线穿过通道23中,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能。

所述磁圈上盖11的上侧同轴心设置有轴套53,所述轴套53与所述无刷电机轴7密封部件段19处的轴壁之间形成柱形密封腔31,所述柱形密封腔31下端设置挡台32,所述柱形密封腔31上端设置挡圈29,所述柱形密封腔31中呈压缩状套设有弹簧75,所述弹簧两端设置有上弹簧座圈76和下弹簧座圈77,所述上弹簧座圈76的上端顶压设置有上密封圈74,所述上弹簧座圈76的下端顶压设置有下密封圈78;所述挡圈29的上侧还设置有外密封圈8;本实施例中下密封圈78在弹簧作用下紧密挤压挡台32,上密封圈74紧密挤压挡圈29起到双重密封作用;所述挡圈29的上侧还设置有外密封圈8,采用上密封圈74、下密封圈78和外密封圈8三道密封结构,使其无刷电机内部完全与外界隔绝使水花无法飞溅入定子线圈中。

所述尼龙支架5为圆盘形支撑结构,所述尼龙支架5轴线处镂空设置有腰形轴孔101;所述尼龙支架5的底面设置有三条矩形槽64,三条矩形槽64围合成等边三角形;各所述矩形槽64的一端设置侧口64.1,三条所述矩形槽64的侧口64.1在尼龙支架5的圆周轮廓壁106上呈圆周阵列分布;每个所述矩形槽64的槽底至少镂空设置有一个螺栓通过孔64.2;采用三条矩形槽围合成等边三角形的结构使其浮筒支撑臂尽可能最大长度的卡入尼龙支架中,提高其连接的结构强度,具有抗风浪,结构稳定的特点。

所述尼龙支架5的轴心处上下底面分别凹陷设置上腰形限位槽66和下腰形限位槽63;所述上腰形限位槽66和下腰形限位槽63中分别卡设有上限位片68和下限位片68;所述上限位片68和下限位片68上设置有于所述腰形轴孔101重合的限位孔,上限位片68和下限位片68为金属片结构,上限位片68和下限位片68;进一步的提高其尼龙支架5对无刷电机轴7的止转强度。

所述尼龙支架5整体为一体化尼龙结构,各所述矩形槽64的外壁分别设置有若干加强筋65;

所述浮筒支撑臂55为方杆结构;各所述浮筒支撑臂55的一端水平卡位于各所述矩形槽64中,各所述浮筒支撑臂55的另一端连接浮筒69,卡位于所述矩形槽64中的浮筒支撑臂55上设置有若干与螺栓通过孔64.2相重合的安装过孔79,所述安装过孔79中设置有紧固螺栓。

所述增氧叶轮54包括转盘42和增氧叶片49;若干所述增氧叶片49呈圆周阵列连接于所述转盘42外轮廓边缘;

单个所述增氧叶片49包括上下一体化连接的扬水板48和划水板47,所述划水板47与水平面呈30°至40°倾角;所述扬水板与水平面呈60°至80°倾角;所述划水板47上阵列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46,每个所述圆形通孔46中设置有十字分水架;所述扬水板48上并列设置有若干纵向条形孔43;增氧叶轮上的增氧叶片采用特定角度的扬水板和划水板结构使叶轮在水中能扬起大量水花,同时采用带十字形分水架的圆形通孔结构有效降低其叶片的旋转阻力;

再具体工作做过程中,增氧叶轮54上的各扬水板48位于水平面面之上,各划水板47位于水平面之下,无刷电机启动时,划水板47搅动水体,并使部分水顺向滑到扬水板48上,然后在离心力作用下扬水板48上飞溅出去,然后飞溅起来的水花重新洒落水面,进而产生了水面强烈的水花效果,进而促进会空气中的氧气加速溶解在水中。

所述扬水板48和划水板47的迎水面背侧横向设置若干有引流板50,各所述引水板50末端朝下倾斜;所述扬水板48和划水板47的迎水面背侧还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44,各所述纵向加强筋44位于各相邻两纵向条形孔43之间;该加强筋提高各增氧叶片49的强度。

所述扬水板48的迎水面和划水板47的迎水面上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一挡水条301和第二挡水条302;所述第一挡水条301横向设置于各所述纵向条形孔43上方;所述第二挡水条302横向设置于各所述圆形通孔46上方,,该第一挡水条301和第二挡水条302结构使扬水板48的迎水面和划水板47的迎水面上的水花进一步松散飞溅,提高水花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