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试管内无菌生根繁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0472发布日期:2018-09-04 20:46阅读:1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试管内无菌生根繁育,具体为一种黄精试管内无菌生根繁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随着黄精用量逐年加大,黄精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目前黄精育苗基本为传统根茎分切繁育和种子直播繁育,根茎分切繁育方法繁殖效率低、繁殖过程中容易霉变腐烂,且成本较高;种子直播繁育方法周期较长,一般需要一年时间才可萌发成苗,且种苗纯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精试管内无菌生根繁育的方法,以解决目前根茎分切繁育方法繁殖效率低、繁殖过程中容易霉变腐烂,且成本较高;种子直播繁育方法周期较长,一般需要一年时间才可萌发成苗,且种苗纯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1)黄精种芽选取及消毒:选取健壮无病虫害感染的黄精块茎,将块茎表面用洗衣粉和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随后用清水冲洗15分钟左右,然后将黄精块茎放在无菌培养皿上,喷洒生长素进行催芽处理,待块茎表面长出一公分左右的芽苞时,将种芽用手术刀切下,然后种芽经吐温消毒处理后放入无菌培养皿中;(2)愈伤组织诱导: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黄精种芽外层表皮用手术刀剥离干净,留0.5公分左右的芽尖,再将芽尖人工接种在预先配制的诱导培养基上;(3)继代增殖培养:黄精芽尖在人工控制的光照、温度、湿度及外源激素作用下,迅速膨大,经过25天左右的培养,黄精芽底部会出现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将新出现的丛生芽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通过多次的继代增殖培养黄精芽丛数量就成几何级数的增长;(4)壮苗生根:当转接的芽苞或愈伤组织分化出叶子、茎杆和少量根须时,将幼苗接种到壮苗生根培养基上,诱导植株生根和壮苗,生根培养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这样就得到了根、茎、叶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黄精组培苗;(5)沙床假植:将炼过的黄精组培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及部分老死的黑根,并用普通杀菌剂浸泡之后假植于河沙和椰糠混合的基质上,并用农膜进行覆盖,4-7天后待其重新长出新根后可移去农膜,沙床假植过渡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成活率,以避免直接将黄精组培苗种到营养杯中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死亡;目的之二就是提高出圃率,沙床就起到一个分级的作用,大苗和小苗可以分开出圃尽早量减少苗的参差不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黄精种苗培育周期短,五个月就可形成大量黄精苗,利用丛生芽增殖分化可以大大的降低组培成本,缩短培育周期,组培的黄精种苗生长势整齐均匀,药效品质统一;繁殖速度快,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一年四季都能进行生产;黄精组培苗性状一致,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和生育期的一致性;黄精组培苗纯度较高,变异少,利于黄精大田标准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操作器材:无菌培养皿、手术刀、超净工作台、农膜等。

二、操作过程:

1、黄精种芽选取及消毒

选取健壮无病虫害感染的黄精块茎,将块茎表面用洗衣粉和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随后用清水冲洗15分钟左右,然后将黄精块茎放在无菌培养皿上,喷洒生长素进行催芽处理,待块茎表面长出一公分左右的芽苞时,将种芽用手术刀切下,然后种芽经吐温消毒处理后放入无菌培养皿中。

2、愈伤组织诱导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黄精种芽外层表皮用手术刀剥离干净,留0.5公分左右的芽尖,再将芽尖人工接种在预先配制的诱导培养基上。

3、继代增殖培养

黄精芽尖在人工控制的光照、温度、湿度及外源激素作用下,迅速膨大,经过25天左右的培养,黄精芽底部会出现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将新出现的丛生芽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通过多次的继代增殖培养黄精芽丛数量就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4、壮苗生根

当转接的芽苞或愈伤组织分化出叶子、茎杆和少量根须时,将幼苗接种到壮苗生根培养基上,诱导植株生根和壮苗,生根培养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这样就得到了根、茎、叶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黄精组培苗。

5、沙床假植

将炼过的黄精组培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及部分老死的黑根,并用普通杀菌剂浸泡之后假植于河沙和椰糠混合的基质上,并用农膜进行覆盖,4-7天后待其重新长出新根后可移去农膜,沙床假植过渡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成活率,以避免直接将黄精组培苗种到营养杯中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死亡;目的之二就是提高出圃率,沙床就起到一个分级的作用,大苗和小苗可以分开出圃尽早量减少苗的参差不齐。

三、操作注意事项:

1、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2.5+naa0.1,蔗糖3.0%,马铃薯汁20%,ph调至5.6;

2、增殖培养基配方:ms+6-ba3.0+naa0.1,蔗糖3.0%,香蕉20%,ph调至5.8;

3、壮苗生根培养基配方:ms+naa1.0,蔗糖3.0%,香蕉20%,ph5.8。

四、实验结果:

1、经过25天左右的培养,黄精芽底部会出现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将新出现的丛生芽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通过多次的继代增殖培养黄精芽丛数量就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2、生根培养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这样就得到了根、茎、叶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黄精组培苗;

3、五个月就可形成大量黄精苗。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精试管内无菌生根繁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黄精种芽选取及消毒;(2)愈伤组织诱导;(3)继代增殖培养;(4)壮苗生根;(5)沙床假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黄精种苗培育周期短,五个月就可形成大量黄精苗,利用丛生芽增殖分化可以大大的降低组培成本,缩短培育周期,组培的黄精种苗生长势整齐均匀,药效品质统一;繁殖速度快,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一年四季都能进行生产;黄精组培苗性状一致,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和生育期的一致性;黄精组培苗纯度较高,变异少,利于黄精大田标准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风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襄草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4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