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小型吸汁类害虫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2782发布日期:2018-12-22 08:1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属于作物害虫防治的农药领域。
背景技术
烟粉虱bemisiatabaci属于半翅目、粉虱科,属于快速进化的复合种,包含了至少36个生物型(或隐种)。烟粉虱在我国各地发生危害普遍,寄主植物广泛,主要为害黄瓜、番茄、茄子、豇豆、菜用大豆、甘蓝、芥蓝和花椰菜等多种园艺作物,它不仅通过刺吸植物汁液直接为害寄主植物,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而且还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yellowleafcurlvirus,tylcv)、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chloroticyellowsvirus,ccyv)等均由烟粉虱传播所致,传播植物病毒病给作物带来的间接为害和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研究表明,烟粉虱入侵中国十多年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为害生物型已经由近年来我国烟粉虱生物型发生的急剧变化,大部分地区由以前发生为害的b型烟粉虱演替为q型烟粉虱,部分地区仍然是b和q型烟粉虱共存的状态(panetal.,j.econ.entomol.,2011,104(3):978-985;zhengetal.,cropprotection,2017,94:115-122),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存在着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例如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传播植物病毒的能力和效率、对杀虫药剂的耐药性/抗药性等。目前我国烟粉虱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方式为主。烟粉虱成虫体型微小,活动能力强,是目前园艺作物和农作物生产上最难以防治、也是抗药性发展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随着单一杀虫剂的不断使用,烟粉虱对越来越多的不同种类的化学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很多研究已经证明,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很快,室内q型抗性烟粉虱种群在饲养两年后仍旧保持着较高的抗性水平,并未下降(nauenetal.pestmanag.sci.,2002,58:868-875;horowitzetal.,arch.insectbiochem.physiol.,2005,58:216-225),最近研究田间的烟粉虱种群再次证明了其抗药性的快速发展(zhengetal.,cropprotection,2017,94:115-122)。国内很多地区已监测到q型烟粉虱抗药性的发生与为害,而且抗性倍数高于同地发生的b型烟粉虱,年度之间抗药性存在变化,对于烟碱类杀虫剂尤其明显。同时,与烟粉虱同域同期发生的害虫还包括其他小型害虫,例如蚜虫、蓟马和叶螨等,筛选能够同时防控小型害虫对于设施作物的健康生产意义重大。在寻找和对比其他可与烟碱类杀虫剂轮换施用的高效杀虫剂时,比较了传统及新型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结果发现,杀螨剂除了毒杀叶螨,同时对b烟粉虱成虫具有高效的触杀活性(任学祥等,中国烟草学报,2011,17(1):72-76),这为传统杀螨剂哒螨灵扩大其杀虫谱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该药剂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无论早春或秋季均可使用。而新型杀虫剂氟啶虫酰胺是一种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2007年获得我国农药产品临时登记。该药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有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等作用。该药剂对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会被迅速阻止吸汁,停止吮吸,而且具有不可恢复性,最终害虫因饥饿而死亡(沈娟,世界农药,2011,33(5):19-22),同时对其他杀虫剂具有抗性的害虫也有效果。该药剂还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它可从根部向茎部、叶部渗透,但由叶部向茎、根部渗透作用相对较弱。目前田间烟粉虱种群对吡虫啉及其他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抗药性,与烟粉虱发生相同生态环境中的其他害虫,例如蚜虫、叶螨等也发生危害普遍且严重,而田间盲目增加药剂的施用量又带来了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需求,本发明筛选出氟啶虫酰胺和哒螨灵这两个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杀虫剂/杀螨剂对于烟粉虱具有较高协同增效毒力的配比范围,是田间防控烟粉虱、蚜虫等小型刺吸类害虫的高效药剂组合,该组合物低毒、低残留,适合用于蔬菜田烟粉虱的高效化学防治,同时对于蚜虫、叶螨等其它吸汁类害虫具有兼治作用,扩大了防治谱。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虫剂,其有效成分是由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按照有效成分的质量比5:1-1:5构成。优选地,所述的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为3:1-1:3,,更优选1:1-1:3,进一步优选为5:1、3:1、1:1、1:3、1:5。本发的杀虫剂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可湿润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或微乳制剂。同时,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杀虫剂在防治作物小型刺吸类害虫中的应用,其用于防治烟粉虱、蚜虫、叶螨,尤其用于防治b型烟粉虱。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了筛选田间防控烟粉虱、蚜虫等小型刺吸类害虫的高效药剂组合,同时延长价格低廉的传统药剂的使用寿命,降低田间杀虫药剂的施用量,因此,本发明根据前期生物测定结果,筛选出氟啶虫酰胺和哒螨灵这两个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杀虫剂/杀螨剂对于烟粉虱具有较高协同增效毒力的配比范围,该组合物低毒、低残留,适合用于蔬菜田烟粉虱的高效化学防治,同时对于蚜虫、叶螨等其它吸汁类害虫具有兼治作用,扩大了防治谱;该杀虫剂组合物还可减少田间杀虫剂的施用量、减缓刺吸式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为田间害虫防控提供防控的轮换药剂、延长传统药剂的使用寿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仅仅作示例说明。1.供试虫源及药剂试验中采用的烟粉虱是本课题组长期饲养的甘蓝上的种群,室内经生物型鉴定为b型。室内饲养期间未接触任何杀虫剂。培养条件为:温度26±1℃,相对湿度为70±5%,光周期l:d=16h:8h。供试杀虫剂为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青岛金正农药有限公司产品);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产品)。室内烟粉虱成虫毒力测定试验、增效配比验证试验使用的甘蓝叶片、菜豆叶片从本实验室培育的无虫苗上获取,甘蓝品种为“京丰1号”,菜豆品种为“白丰”。2.数据处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数据采用poloplus软件分析各浓度处理下烟粉虱的死亡率,得出各药剂及不同配比的斜率、lc50及其95%置信限等。空白对照的死亡率不能超过10%,否则视为失败,重复该试验。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不同配比共毒系数(ctc)的计算方法根据孙云沛法进行,分别各配比的单剂毒力指数(ti)、混剂(设为m)的实际及理论毒力指数(ati、tti),最后由ati/tti求得各配比的共毒系数(ctc)。根据共毒稀释ctc来判定二者是否存在增效作用。当ctc<80时为拮抗作用,80~120为相加作用,>120时为增效作用,而通常只有当ctc>200的混配比,在实际生产上才被视为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配比验证试验及田间防效调查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24.0专业版计算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单剂及其不同配比对害虫的相对防效,处理间差异显著性采用duncan法进行分析。计算方法如下:校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空白对照死亡率)/(1-空白对照死亡率)]×100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基数]×100防治效果(%)=[(处理的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的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的虫口减退率)]×100实施例1.烟粉虱成虫室内毒力测定与增效配比筛选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将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按照有效成分的质量比分别设置为1:1、3:1、5:1、10:1、1:10、1:5、1:3的配比来测定其对烟粉虱成虫的联合毒力。在计算两种杀虫剂用量的基础上分别称取适量的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再加适量水将其溶解至所需浓度,即用于下面的琼脂浸叶法测定试验。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测定在玻璃指形管中进行。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玻璃指形管底部铺上1.8%~2%的琼脂3ml,待琼脂凝固后用吸水纸拭干管壁水汽。采集未施药的、平整的甘蓝无虫苗的叶片,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22mm的圆叶片,尽量避开粗大的叶脉处。试验设置5~7个浓度,并设清水空白对照,每处理设置4次重复。配好药液后,每个圆叶片在不同浓度的药液内浸10秒,室温晾干后正面朝下平贴于管底。指形管管口朝下,轻拍停留有供试烟粉虱的叶片使烟粉虱成虫自由飞入,每管20~35头,用棉塞塞入2/3管长,保持与叶片距离不低于15mm。然后把指形管倒置放于光照培养箱,设置温度26±1℃,光周期为14h∶8h(l∶d),药剂处理48h后检查各管内烟粉虱的死亡数和存活数。哒螨灵(a)和氟啶虫酰胺(b)及二者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测定具体结果见表1。表1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对烟粉虱的联合毒力药剂及处理slope±selc50(mg/l)95%置信区间ctc哒螨灵(a)3.483±0.28913.14711.549~14.805--氟啶虫酰胺(b)2.250±0.1921989.001758~2258--a:b=1:12.254±0.1676.8583.015~11.698380.89a:b=3:11.648±0.1652.3311.656~3.010750.36a:b=5:12.381±0.1706.9914.373~10.019225.37a:b=10:12.238±0.21729.95315.900~44.56848.25a:b=1:102.356±0.575294.017197.358~1760.19346.14a:b=1:52.177±0.23855.07539.957~72.286138.64a:b=1:31.642±0.15813.3494.697~23.131386.29表1显示了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情况下,对烟粉虱成虫的室内毒力。哒螨灵对烟粉虱的lc50为13.147mg/l,氟啶虫酰胺对烟粉虱的lc50为1989mg/l。通过孙云沛法计算结果可知,以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以1:1、3:1、5:1、1:5、1:3比例混合时,ctc值大于120,说明上述比例为增效作用,其中以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以3:1比例混合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为750.36。实施例2.增效配比对其他害虫的防治谱试验在上述实施例1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对烟粉虱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分别配制增效配比及两种单剂,浓度为其各自对应的lc50值,并设清水对照,处理叶片后,使用浸叶法分别引入采集自北京昌平区田间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瓜蚜aphisgossypii种群,每处理设置4次重复,测试其死亡率大小;获得校正死亡率,筛选最优的增效比例。截形叶螨雌成螨的毒力测定在直径35mm塑料培养皿中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浓度0.2%的水琼脂3ml,琼脂凝固晾干后待用。采集未施药的、平整的无虫菜豆苗的叶片,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22mm的圆叶片,尽量避开粗大的叶脉处。在配好药液后,将每个圆叶片在不同浓度的药液内浸10秒,室温晾干后正面朝下平贴于皿底。用毛刷轻轻刷取健康截形叶螨成螨于圆叶片上,每皿20~25头,盖上透气的塑料皿盖。平放于光照培养箱,设置温度25±1℃,光周期为14h∶8h(l∶d),24h后检查各皿内截形叶螨的死亡数和存活数。瓜蚜成虫的毒力测定在直径60mm玻璃培养皿中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培养皿底部铺上大小合适的滤纸,用蒸馏水浸湿后待用。采集未施药的、平整的无虫甘蓝苗的叶片,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55mm的圆叶片,尽量避开粗大的叶脉处。在配好药液后,将每个圆叶片在不同浓度的药液内浸10秒,室温晾干后正面朝下平贴于皿底滤纸上。用毛刷轻轻刷取健康蚜虫成虫于圆叶片上,每皿10~15头,铺一张卫生纸(防止蚜虫逃逸),并盖上玻璃皿盖。平放于光照培养箱,设置温度25±1℃,光周期为14h∶8h(l∶d),48h后检查各培养皿内蚜虫的死亡数和存活数。哒螨灵(a)和氟啶虫酰胺(b)及二者按照不同配比混合的lc50对田间截形叶螨、蚜虫种群分别进行毒力测定,具体结果见表2。表2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不同配比对田间截形叶螨、蚜虫的毒力表2显示了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情况处理条件下,对田间截形叶螨、蚜虫的校正死亡率。结果表明,哒螨灵、氟啶虫酰胺配比为1:1、1:3、1:5时,浓度均明显低于单剂浓度,但对田间蚜虫的相对防效显著高于单剂防效,显著高于哒螨灵的毒力;三种配比中哒螨灵:氟啶虫酰胺=1:3和1:5时对田间截形叶螨和蚜虫的毒力相当,而3:1和5:1配比中,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低于其他配比。实施例3.田间喷雾防治试验田间防效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实验基地茄子“圆杂16号”上进行,分别设置哒螨灵(1号)、氟啶虫酰胺(2号)、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有效质量比分别为1:1(3号)、5:1(4号)、1:5(5号)、1:3(6号),6个不同药剂处理,加一个清水对照,共7个不同处理。每10株茄子苗作为1个重复,每个处理设置40株茄子苗,分别作为4次重复。分别量取适量的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然后将二者按照1:1、5:1、1:5、1:3有效成分比例进行彻底混合后,分别取1-6号处理溶液,稀释3000倍液,进行喷雾备用。不同处理的药剂溶液全部现配现用,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全株正反叶面均匀喷雾,清水喷雾作为对照处理(7号)。在施药前调查截形叶螨、蚜虫虫口基数,施药后分别于药后1天、3天和7天调查各处理的害虫数量。田间喷雾防治试验之前调查各不同处理的药前基数,施药后1天、3天和7天分别调查各处理截形叶螨、蚜虫成虫的数量,不同调查时间内不同药剂处理对害虫的相对防效及差异显著性分析见表3和表4。表3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及其不同配比对田间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比较注:表中数据为单株植株上害虫的平均值。大写字母相同的表明在p=0.01水平差异极不显著,小写字母相同的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不显著。从表3中可以看出,药后1天,哒螨灵、氟啶虫酰胺单剂及其不同配比药剂对田间截形叶螨均表现出一定的速效性,防治效果超过40%,在p=0.01水平,哒螨灵单剂对田间截形叶螨的防效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说明该单剂的速效性不高。而在与氟啶虫酰胺按比例混合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防治速效性,药后3天,各处理相对防效均达80%以上,其中哒螨灵:氟啶虫酰胺=1:5处理在p=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两种单剂药剂和其他三种配比。药后7天,哒螨灵单剂表现出较强的持效性,相对防效达97.3%;哒螨灵:氟啶虫酰胺=1:1的药剂处理较氟啶虫酰胺单剂、其他配比药剂均表现出较强的持效性,防效高达95%,1:3比例下各调查日期的防效与单剂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按1:1、1:3混配,在防治田间截形叶螨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哒螨灵的速效性和氟啶虫酰胺的持效性,其中尤以1:1防效最佳。表4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及其不同配比对田间蚜虫的防治效果比较注:表中数据为单株植株上害虫的平均值。大写字母相同的表明在p=0.01,水平差异不显著小写字母相同的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不显著。从表4可以看出,施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药剂处理对田间蚜虫的相对防效均有所上升。药后1天,氟啶虫酰胺单剂及不同配比药剂均表现出一定的速效性,防效均达50%以上,且各处理间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哒螨灵单剂。药后3天,氟啶虫酰胺单剂、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以5:1、1:5、1:3比例,这四个处理防效达到90%以上,在p=0.01水平极显著高于哒螨灵单剂、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的1:1处理。药后7天,各处理间防效均达99%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持效性,且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按照有效质量比1:1、1:3进行配比时,防治田间截形叶螨和蚜虫的相对防效都较好,其中1:1比例配比时的增效作用更为明显。本发明筛选出含有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的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按照有效质量比1:1、1:3进行配比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其中以1:1比例时的增效作用更为明显。本发明农药组合物高效、低毒,适合用于防治蔬菜生产上的小型吸汁类害虫,包括烟粉虱、蚜虫和叶螨等,明显扩大了杀虫谱,这是本发明组合物的显著特征;该农药组合物针对抗性瓜蚜和烟粉虱也是有效的,可作为克抗类的候选药剂组合。另外,哒螨灵和氟啶虫酰胺按照有效成分1:1进行混合时,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