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豌豆的大棚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0710发布日期:2018-12-14 21:30阅读:15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豌豆的大棚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豌豆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豌豆吃法种类较多,即可以用豌豆尖下火锅,也可以用豌豆米炒着吃,还可以豌豆荚直接炒着,另外干的豌豆米还可以作为零食来吃,豌豆可以说全身是宝。豌豆是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豌豆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叶具小叶4~6片,托叶比小叶大,叶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小叶卵圆形;花于叶腋单生或数朵排列为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颜色多样,随品种而异,但多为白色和紫色,雄蕊两体。子房无毛,花柱扁,内面有髯毛。荚果肿胀,长椭圆形,顶端斜急尖,背部近于伸直,内侧有坚硬纸质的内皮;种子2~10颗,圆形,青绿色,有皱纹或无,干后变为黄色。豌豆是一种营养性食品,特别是含铜、铬等微量元素较多,铜有利于造血以及骨骼和脑的发育;铬有利于糖和脂肪的代谢,能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功能。豌豆中所含的胆碱、蛋氨酸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而且豌豆鲜品所含的维生素c,在所有鲜豆中名列榜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者,老年人、儿童,食豌豆都有好处。豌豆所含植物血球凝集素与莱豆、扁豆所含凝集素的作用类似,能凝集人体的红细胞,促进有丝分裂;能激活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毒素,对各种动物细胞有非特异性的伤害作用,因此,有防治肿瘤的作用。目前,豌豆种植过程中没有科学翻耕和施加基肥,使得豌豆根系没有足够的发育,造成整体生长慢,导致产量低下,延长了种植周期,增加了种植成本。并且,在生长阶段管理不善,没有合理施肥,使得豌豆根部容易腐烂,使得其花期干旱受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荚和颗粒不饱满,影响了豌豆质量,也影响了豌豆的种植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豌豆的大棚种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豌豆的大棚种植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排方便不易积水且前茬作物为非豌豆的地块进行种植;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曝晒,熟化土壤;曝晒前,灌水并覆盖上旧膜,以提高自然高温消毒的效果;移栽前浅耕1次,打细土壤,沟施有机肥、复合肥,耱平;

步骤s2,品种选择及种芽春化处理:选择品质好、适宜鲜食的豌豆品种,选择大小一致、豆粒饱满、无蛀虫的豌豆种子,将豌豆种子在20℃的水中浸泡5-6h,取出后放置在竹筐内,覆盖湿布进行保湿;在15-25℃条件下催芽,豌豆萌动露白种子出芽3mm时,将萌芽的豌豆种子装入塑料框,再将湿润的育苗基质均匀混合少量多菌灵覆盖到豌豆种芽上,厚度2cm,然后将其移入冷库,在4℃的低温下处理9-12d,低温处理结束后移栽大田;

步骤s3,移栽期选择:9月初至9月中旬,当气温下降到30℃以下时,作为豌豆的播种移栽时期;

步骤s4,合理密植:8m大棚起4垄,每垄种2行,株距30cm;采用宽窄行种植;播种时豌豆胚根朝下,同时在行间播种预备苗,以备缺苗之需;移栽当天用多菌灵加生根粉灌根,同时铺设滴管;

步骤s5,温度调控:8月底至9月上旬、9月中下旬至10月初移栽的苗由于白天室外温度高,在移栽后需在钢架棚上架遮阳网,16:00揭掉,8:00后盖上;当室外温度下降到30℃以下后,不再盖遮阳网;大棚外膜的架膜时间在10月底,第2次架膜时间在12月中下旬夜间室外气温接近0℃且棚内开始现蕾时;当夜间气温接近0℃时架二层膜,并且8:00后将内膜揭开,16:00前盖好;白天的日常温度应控制在20-26℃之间,温度高时应及时通风降温;3月气温回升,单膜大棚内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时,不用架二层膜;4月可根据气温开启顶窗,摇起薄膜杆全天通风,促进授粉结荚;地膜在11月上旬覆盖;

步骤s6,肥水调控:秋季针对8月底至9月15日移栽的豌豆,7-8d滴灌1次;冬季按需滴灌,基本无需滴灌;2月底至3月底,每隔10-14d滴灌1次;3月底后每隔7-10d滴灌1次,总体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花荚期叶面喷施0.1%钼酸铵和硼酸钠溶液,同时也要随时喷施叶面肥,促进保花保荚;

步骤s7,植株管理:①打顶整枝:出苗后5-6叶时摘除主茎顶心;3月底,所有分枝都摘除顶心;2—3月剪去无效枝,基本保证每株15个分枝左右;②化学药剂控制:移栽30d开始喷施烯唑醇,每隔15d喷1次;

步骤s8,辅助授粉:在棚内放置蜜蜂箱,通过蜜蜂授粉提高结荚率;

步骤s9,病虫害防治: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蚜虫;移栽后用辛硫磷灌根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和分枝期,用低毒的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等循环灌根防治丝核菌危害幼茎、镰刀菌危害幼根;

步骤s10,适时采收:当豆粒足够大时采摘,及时剪掉采摘完的分枝,减少养分消耗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豌豆种植方法科学配置豌豆生长所需基肥,较好的避免了根系发育不足,保障了豌豆正常生长,增加了豌豆种植的产量,保障了其花期充分受精,种植的豌豆颗粒饱满,保证了豌豆质量,提高了豌豆种植经济效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1中沟施有机肥3000kg/hm2、复合肥375kg/hm2

进一步,步骤s2中发现种子发霉时,用75%酒精擦去。

进一步,步骤s9中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豌豆的大棚种植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地整地:豌豆忌连作,连作会使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大量积累,抑制根瘤菌的繁殖。豌豆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要求深厚疏松的土层。故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排方便不易积水且前茬作物为非豌豆的地块进行种植;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曝晒,熟化土壤。曝晒前,灌水并覆盖上旧膜,以提高自然高温消毒的效果。移栽前浅耕1次,打细土壤,沟施有机肥3000kg/hm2、复合肥375kg/hm2,耱平,以利保墒,达到地绵墒足;

步骤s2,品种选择及种芽春化处理:选择品质好、适宜鲜食的豌豆品种。选择大小一致、豆粒饱满、无蛀虫的豌豆种子,将豌豆种子在20℃的水中浸泡5-6h,取出后放置在竹筐内,覆盖湿布进行保湿。在15-25℃条件下催芽,发现种子发霉时,用75%酒精擦去。豌豆萌动露白,即种子出芽3mm左右时,将萌芽的豌豆种子装入塑料框。将湿润的育苗基质均匀混合少量多菌灵覆盖到豌豆种芽上,厚度2cm。然后将其移入冷库,在4℃的低温下处理9-12d,低温处理结束后移栽大田;

步骤s3,移栽期选择:一方面,冬季低温寡照,本身不利于豌豆的生长发育。播期(移栽期)选择10月甚至更晚,会造成开花延迟。冬季寡照造成后期豆荚膨大缓慢,上市时间更加延迟,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豌豆是长日照作物,性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对温度反应敏感,不耐暑热,较耐寒。当生长期内气温长时间超过32℃时,生理过程受阻甚至枯死。因此,9月初至9月中旬,当气温下降到30℃以下时,是豌豆比较适宜的播种移栽时期;

步骤s4,合理密植:8m大棚起4垄,每垄种2行,株距30cm。采用宽窄行种植,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花荚脱落。播种时豌豆胚根朝下,同时在行间播种预备苗,以备缺苗之需。移栽当天用多菌灵加生根粉灌根,同时铺设滴管;

步骤s5,温度调控:8月底至9月上旬、9月中下旬至10月初移栽的苗由于白天室外温度高,在移栽后需在钢架棚上架遮阳网,16:00揭掉,8:00后盖上。当室外温度下降到30℃以下后,不再盖遮阳网。架膜的时间根据当地气温和豌豆所处的时期来确定,大棚外膜的架膜时间在10月底,第2次架膜时间在夜间室外气温接近0℃且棚内开始现蕾时,在12月中下旬。当夜间气温接近0℃时架二层膜,二层膜的作用主要是夜间保温,保护花和小豆荚不受冻害。8:00后将内膜揭开,16:00前盖好;豌豆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白天的日常温度应控制在20-26℃之间,温度高时应及时通风降温。3月气温回升,单膜大棚内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时,可不用架二层膜。4月可根据气温,开启顶窗,摇起薄膜杆全天通风,促进授粉结荚。地膜在11月上旬覆盖,以起到保温、保墒、除草的效果;

步骤s6,肥水调控:根据植株的长势和表现灵活灌水,秋季针对8月底至9月15日移栽的豌豆,7-8d滴灌1次;冬季按需滴灌,基本无需滴灌;2月底至3月底,每隔10-14d滴灌1次;3月底后每隔7-10d滴灌1次。总之,保持土壤湿润,总体棚内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根据植株长势,在滴灌时采取肥水同灌的形式施用肥料。花荚期叶面喷施0.1%钼酸铵和硼酸钠溶液,增加百粒重。同时也要随时喷施叶面肥,促进保花保荚;

步骤s7,植株管理:大棚豌豆肥水充裕,夏、秋季光照、温度适宜容易徒长,造成落花落荚。适时采取限高技术,以利于保花保荚,主要通过人工打顶和化学药剂控制。①打顶整枝:出苗后5-6叶时摘除主茎顶心;3月底,所有分枝都摘除顶心;2—3月剪去无效枝,基本保证每株15个分枝左右。②化学药剂控制:一是烯唑醇:烯唑醇既有杀菌效果,又有限高效果。移栽30d左右开始喷施烯唑醇,根据长势灵活控制用药间隔,每隔15d喷1次;二是多效唑:用10%多效唑500-1000倍液喷雾,豌豆是无限生长的作物,大棚促早栽培模式可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但其株高较露地高很多,容易造成倒伏减产。因此,防止倒伏;

步骤s8,辅助授粉:豌豆虽然属于自花授粉作物,但冬季大棚通风不良,可在棚内放置蜜蜂箱,通过蜜蜂授粉提高结荚率;

步骤s9,病虫害防治:秋季豌豆易发蚜虫,从而诱发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喷雾防治;移栽后用辛硫磷灌根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和分枝期,一般有丝核菌危害幼茎,镰刀菌危害幼根,最后易发生青枯病死苗,可用低毒的多种杀菌剂循环灌根,如代森锰锌、多菌灵等;

步骤s10,适时采收:当豆粒足够大时采摘,及时剪掉采摘完的分枝,减少养分消耗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