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0702发布日期:2018-12-14 21:3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物生长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成正比,低温常造成作物生长停滞,严重者甚至霜害或冻伤造成作物死亡。在冬季,作物生长在低温时常用大棚为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升温,因此在进行作物种植时提高大棚利用率,即是提高作物生长效率和农民经济效益。

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冬季温度低于零度,即使利用大棚进行保温栽培,棚内温度仅较室外温度高7-8度,仍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度供作物生长,导致作物生长速度缓慢,降低了作物种植收益。另外,作物大棚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也是影响作物冬季生长缓慢的因素。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以提高冬季作物大棚利用率,提高作物在冬季的生长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大棚冬季作物生长环境温度低,二氧化碳含量低,不利于大棚内作物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包括将秸秆腐熟剂混合堆肥原料填入大棚土壤内,进行作物种植;其中,所述堆肥原料包括秸杆、杂草、落叶、藤蔓、泥炭、垃圾、蔬菜垃圾、厨余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包括将一定比例的秸秆和秸秆腐熟剂填入大棚土壤内,进行作物种植;其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重量(克)比为5:1~10:1;

进一步地,所述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冬季大棚土壤挖沟2~5条;

步骤2:将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粉碎,按照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重量(克)比为5:1~10:1混合均匀;

步骤3:将步骤2的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填入步骤1的沟中,覆土后将棚内土面整平;

步骤4:在大棚内进行作物播种,培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土壤挖沟为在大棚两侧和中间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沟宽为70~90cm,深为50~70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腐熟剂为乳酸菌、酵母菌、厌氧型放线菌(streptococcusspp.)、及光合作用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及枯草杆菌共同发酵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秸秆腐熟剂,所述乳酸菌、酵母菌、厌氧型放线菌(streptococcusspp.)、及光合作用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为厌氧发酵;

所述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及枯草杆菌为耗氧发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填入沟,大棚每平方米使用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量为15~50千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覆土厚度为8~12cm。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土壤挖沟数量为3条,分别在大棚两侧和中间各1条;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土壤挖沟数量为4条,分别在大棚两侧各1条,中间挖2条;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土壤挖沟数量为2条,分别在大棚两侧各1条;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沟宽为70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沟宽为80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沟宽为90cm;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沟深为50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沟深为60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沟深为70cm;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重量(克)比为5:1;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重量(克)比为6:1;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重量(克)比为8:1;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重量(克)比为9:1;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重量(克)比为10:1;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填入沟,大棚每平方米使用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量为15千克;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填入沟,大棚每平方米使用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量为20千克;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填入沟,大棚每平方米使用秸秆和秸秆腐熟剂混合物的量为30千克;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覆土厚度为8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覆土厚度为9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覆土厚度为10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覆土厚度为11cm;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覆土厚度为12cm;

采用以上方案,本发明公开的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通过调整秸秆堆肥过程中秸秆和秸秆腐熟剂的混合比例,优化大棚土壤中秸秆埋入原料及秸秆腐熟剂的量,在冬季大棚中有效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棚内温度以及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未使用本发明方法的大棚相比,使用本发明方法的冬季大棚内土壤地温升高了4~5度,棚内环境温度平均升高了3~4度,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了30%~50%,有利于提高冬季作物大棚利用率,有利于促进大棚内作物的生长;使用本发明方法的大棚内作物生长周期缩短15%~20%,提高了作物产量,节省了时间成本,增加了收益;

(2)本发明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于作物种植之前的施肥阶段同时进行,不用额外预留时间,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冬季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提高了棚内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冬季作物大棚利用率,有利于促进大棚内作物的生长;提高了作物产量,节省了时间成本,增加了收益。方法简便,易操作,安全环保,重复性好,成本低廉,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技术方案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这些实施例为示例性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如若有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相关说明书或者手册进行实施。

实施例1、

于上海艾妮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选取两个大棚,每个大棚为320平米,试验时间为2017年1-2月份;

1月份上海气温最低温为1℃,最高温为8℃,两个大棚分别施用800公斤有机肥料整地后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于处理组大棚两侧及中间以小型挖机开沟3条,分别在大棚两侧和中间各1条;沟宽80cm,深60cm,填入粉碎后重量比为10:1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及秸秆腐熟剂混合物5吨,然后覆土10cm,覆土后将棚内土面整平;

秆腐熟剂的制作方法为:为乳酸菌、酵母菌、厌氧型放线菌(streptococcusspp.)、及光合作用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在培养基上进行厌氧发酵得第一发酵产物,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及枯草杆菌在培养基上进行耗氧发酵得到第二发酵产物,将第一发酵产物及第二发酵产物以第一发酵产物:第二发酵产物之重量(克)比为1~3:0.5~1.5的比例混合,调节水量至25%-40%重量比进行耗氧发酵,得到秸秆腐熟剂产品;

对照组采用农场例行生产方式,开沟作畦,平整棚内土面;

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大棚内均种植鸡毛菜,每棚用种量为250g,播种方式一致,后期按农场方式例行管理;

对种植的鸡毛菜进行常规管理,跟踪记录对照组与试验组大棚中的温度、二氧化碳含量、采收时间、产量等相关参数,结果见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大棚中鸡毛菜的采收时间提前了10天,且产量较对照组高12%;

相较于对照组的棚内平均最高温与最低温分别为15.3℃和6.7℃,试验组棚内平均最高温与最低温分别达18.5℃及10.4℃,比对照组棚内平均温度高3.2℃~3.7℃;

相较于对照组的棚内土壤温度为8.2℃,试验组棚内土壤温度为12.8℃,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较于对照组的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为435ppm,加入秸秆及秸秆腐熟剂的处理的试验组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为581ppm,比对照组高33.6%;

表明本实施例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提高了棚内环境温度、土壤温度以及环境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棚内鸡毛菜作物的采收周期缩短18%,棚内鸡毛菜作物产量提高12%,有效促进了棚内鸡毛菜作物的生长。

表1

实施例2:

于河北平原地区选取面积相同的两个大棚,每个大棚为200平米,试验时间为2017年1月份;

1月份河北气温最低温为零下13℃,最高温为0℃,两个大棚分别施用600公斤有机肥料整地后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于试验组大棚两侧以小型挖机开沟2条,分别在大棚两侧各1条;沟宽90cm,深70cm,填入粉碎后重量比为5:1的水稻秸秆及秸秆腐熟剂混合物6吨,然后覆土12cm,覆土后将棚内土面整平;

秸秆腐熟剂采用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秸秆腐熟剂;

对照组采用农场例行生产方式,开沟作畦,平整棚内土面;

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大棚内均种植韭菜,每棚用种量为160g,播种方式一致,后期按农场方式例行管理;

对种植的韭菜进行常规管理,跟踪记录对照组与试验组大棚中的温度、二氧化碳含量、采收时间、产量等相关参数,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表2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大棚中韭菜的采收时间提前了14天,且产量较对照组高27%;

相较于对照组的棚内平均最高温与最低温分别为8.5℃和3.8℃,试验组棚内平均最高温与最低温分别达13.5℃及9.6℃,比对照组棚内平均温度高5℃~5.8℃;

相较于对照组的棚内土壤温度为6.3℃,试验组棚内土壤温度为11.8℃,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较于对照组的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为396ppm,加入秸秆及秸秆腐熟剂的处理的试验组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为523ppm,比对照组高32%;

表明本实施例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提高了棚内环境温度、土壤温度以及环境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棚内韭菜作物采收周期缩短23%,棚内韭菜作物产量提高27%,有效促进了棚内韭菜作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由上述实施例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棚内促进作物生长的方法,提高了棚内环境温度、土壤温度以及环境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棚内作物采收周期缩短棚内作物产量提高27%,有效促进了棚内作物的生长,节省了时间成本,增加了收益。

将实施例1中试验组的参数替换为:沟数4条,沟宽70cm。够深50cm,秸秆与秸秆腐熟剂的比例为8:1,覆土8cm,对棚内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与实施例1具有相似的有益效果;

将实施例1中试验组的参数替换为:沟数5条,沟宽90cm。够深70cm,秸秆与秸秆腐熟剂的比例为6:1,覆土9cm,对棚内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与实施例1具有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技术方案也具有与上述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