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8986发布日期:2018-11-02 21:17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杯蕈(拉丁学名clitocybemaxima),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俗名猪肚菇、笋菇(福建)、红银盘(山西)。大杯蕈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

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其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为11%左右;其菌柄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知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此外,大杯伞子实体中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钴、钡、铜、锌及磷、铁、钙等,其中多数元素对于调节人体营养平衡、促进代谢、提供机能等方面,有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补铁、补钙、补锌等食品包括口服液等,其中有合成性的,实质上很难对人体起到“补”的作用,而食用菌中所含有的上述成分,则由于天然性、植物性的原因,其元素物质分子结构小,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其他类型的同种元素所无法比拟的。猪肚菇子实体清脆鲜嫩,鲜销和制罐均可人工栽培中,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完全成熟经历棒形期→钉头期→杯形期→成熟期4个阶段。原基形成期初白色、球形或卵圆形,后为棒形,埋于覆土内,出土后变为灰色并不断加深至黑褐色,然后原基分化出菌盖和菌柄,呈钉头状,以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伸展出长柄漏斗状,以后进入快速生长期,伸展出长柄漏斗状或高脚杯状的菌盖。

中医认为猪肚菇具有降血压、消除水肿等功效:1.补充营养方面:猪肚菇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常食能补充营养,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好处。2.具利尿消肿:猪肚菇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能对水肿,尿频等症状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3.能降低血压:猪肚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含量很高,脂肪含量却很低,常食能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鉴于猪肚菇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尤其是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是一种富含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猪肚菇子实体中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虽然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风味独特鲜嫩,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和宾馆饭店餐桌上一道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菜谱(猪肚菇菌体肥大、口感脆嫩,味甘淡,烘烤或烹调时有独特的香味,特别是火锅配料的上等选择,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消费需求旺盛,野生猪肚菇已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因此,人们采用人工栽培猪肚菇。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猪肚菇的栽培技术,例如:

1、中国专利:一种高产高品质猪肚菇专用栽培料配方及工厂化栽培方法,申请号:201610291393.5,申请日:2016.05.05,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地址:350007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金山学区,发明人:刘朋虎、钟祝烂、余深凯、黄秀生、翁伯琦、江枝和,摘要:一种高产高品质猪肚菇专用栽培料配方及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料配方由以下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配制而成:菌渣29.5-39.5份、棉籽壳29.5-39.5份、麦皮10份、碳酸钙1份和养殖垫料10-30份;其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栽培场地的挑选;原料准备;原料处理;菇房培养及出菇采收。本发明能满足猪肚菇进行高效栽培的发展需求,猪肚菇产量提高提高45.46%、朵重重了18.61%、芳香族氨基酸总量提高8.93%,有利实现养殖垫料的资源化利用,原料来源容易,成本低,不添加牛粪和稻草,能实现无公害的高品质高产栽培,有利解决原料紧缺问题,实现物美价廉的目的。

2、中国专利:提高猪肚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栽培料及其栽培方法,申请号:201610980029.x,申请日:2016.11.08,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地址:350002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发明人刘朋虎、钟祝烂、颜振兰、黄晓丽、翁伯琦、雷锦桂,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猪肚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栽培料,由水和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所述原料包括:菌渣10-15份、木屑22-25份、棉籽壳28-32份、鸡粪发电灰8-12份、麸皮20-25份、碳酸钙0.5-1.5份、石灰0.5-1.5份,所述栽培料中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2-68%,ph值为7.5-8。该发明克服了现有猪肚菇生产的栽培料和栽培方法不佳所导致的产量和氨基酸含量较低(鲜美度不佳)的缺点,具有能同时提高猪肚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且成本低廉的优点。

3、中国专利:一种猪肚菇配养料的配制方法,申请号:201110149835.x,申请日:2011.05.25,申请人:李明元,地址:221100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茅村村4队734号,发明人:李明元,摘要:一种猪肚菇配养料的配制方法,它是由:菜籽饼粉、高梁饼粉、麦秸粉、干兔粪、木屑、蔗糖、碳酸钙、麸皮、石膏粉、玉米蛋白粉、膨化粉、山楂粉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该配养料费用低廉,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配料中所产生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及配料中的颗粒有机肥都能满足猪肚菇的生长发育需求,生产出的猪肚菇个头大,重量足,生长速度快,长出的猪肚菇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4、中国专利:一种猪肚菇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508985.4,申请日:2013.10.24,申请人:邵友德,地址:234000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沟乡耿家村后邵组13号,发明人:邵友德,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猪肚菇栽培基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成:阔叶木屑28-35、麦麸15-20、豆腐渣7-14、味精菌体蛋白3-5、荔枝核颗粒5-10、菠萝皮12-15、蚕砂4-6、干家禽粪13-18、松针粉5-8、蒙脱石粉1-2、生石灰1-2、过磷酸钙0.5-1、硅藻土1-2、营养添加剂5-10。本发明的栽培基,主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且营养元素多元、成分丰富,与营养添加剂协同作用,易被菌体吸收,提高生物转化率,营养更丰富,每公斤栽培基料的出菌率比常规栽培料提高60-75%,得到菌体肥厚粗壮、抗逆性强。

5、中国专利: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申请号:201710102195.4,申请日:2017.02.24,申请人:广西丰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地址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教育中路386号盛业家园b5栋5单元1102房,发明人:陈更新,摘要: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富硒猪肚菇的种植方法,在制作猪肚菇的栽培方法中添加无机硒溶液,通过采用混合菌对栽培料进行发酵,加速降解原料有无机硒物质的快速转化,充分利用含硒栽培料的营养含量,使猪肚菇含硒丰富,提高猪肚菇营养价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种植出来的猪肚菇含硒量高、口感好风味独特,有很高食用营养价值。

6、中国专利:一种猪肚菇的种植方法,申请号:201711035684.9,申请日:2017.10.30,申请人: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地址:532400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玉米场,发明人:黄馨、杨庆,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肚菇的种植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2)制备菌袋:使用塑料袋,将所述培养料包裹住,然后往所述培养料上浇水,再戳穿所述塑料袋让多余的水流出直至所述培养料为湿润程度为止,然后对装有培养料的塑料袋杀菌,杀完菌后立即进行猪肚菇接种,接种完成后做发菌处理,以获得猪肚菇菌丝;(3)移植:待菌丝长满塑料袋后移植,将菌丝移植到畦上,并覆盖上覆土,并浇水至泥土湿润;(4)后期管理:菌丝移植后在菌丝上方搭建遮阳网,并及时浇水以保泥土湿润,待猪肚菇长成杯状即可采收。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科学的猪肚菇的种植方法,通过细化各种猪肚菇的种植参数,来实现猪肚菇的科学种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的猪肚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栽培得到高品质猪肚菇一致人们研究的课题。经研究发现,栽培料是栽培得到高品质猪肚菇的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利用本方法栽培猪肚菇产量高、猪肚菇品质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其栽培步骤为:

(1)准备栽培料:在栽培料中添加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并混合均匀;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与栽培料的重量比为20:500;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是利用螯合态硒营养液肥与清水混合得到,螯合态硒营养液肥与清水的体积比为3:2000;再将栽培料含水量调节为55%~65%;然后用塑料袋装袋,袋口采用塑料套环塞棉或用纱线扎口,得到菌包,菌包中2.5斤左右;

(2)菌包灭菌:得到菌包后及时上灶灭菌,置于100℃高温常压灭菌灶内灭菌16~20小时;

(3)接种:待料温自然降低到60℃时,将菌袋趁热移到无菌室内,待料温冷却到28℃时,即可接种;800升菌种可以接2万个菌包;

(4)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层架上避光培养,室内温度掌握25℃~28℃,空气相对湿度75%~85%;菌丝培养阶段,前期关闭门窗,避免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后期应加强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培养过程中,分别于菌丝长至袋高的1/3和4/5时,进行两次查菌,剔除污染、死种或生长不正常的菌袋;正常情况下,40~45天菌丝可走满菌袋;

(5)出菇管理:菌丝走满栽培袋10天后,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解开袋口,在培养料面覆土;覆土厚度为3~4厘米;使用前应先将覆土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然后加水调节土粒湿度,以土粒捏之扁而不散为度;将覆土后的菌袋上部往下折,使袋口边缘高出土面2~3厘米,并将处理好的菌袋均匀地竖直排列在室外畦面或室内出菇床架上;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窗或多盖膜,刺激原基分化;一般覆土后7~10天原基可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原基顶部易龟裂,致使菌盖无法分化;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场地空气清新,并注意使场地有一定的散射光;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不足会推迟菌盖的分化时间,导致菌柄过长;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3℃~32℃;喷水量根据菇体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即可;在培养料面覆盖的土是利用牛粪、骨粉、腐殖酸和泥土一起常温堆放发酵一个星期后得到,牛粪、骨粉、腐殖酸和泥土的重量比为:5:1:0.1:(50~80);发酵后粉碎至土粒直径为1.5~2.0厘米;骨粉是利用猪骨或牛骨粉碎过80目以上的筛得到;

(6)病虫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人培养基造成污染;除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外,要注意查菌不宜过于频繁;由于查菌时,翻动菌袋造成袋内外空气交换,会增加受污染概率;若有链抱霉污染,应在抱子堆未变色前,用浸过75%酒精的纱布或布块盖住抱子堆后,轻轻将污染菌袋移出室外处理;严防抱子在空间飘散,导致大面积污染;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治各种害虫;主要是各类菇蝇、菇蚊;防治方法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杜绝虫源;菇房的门、窗用60目的尼龙纱钉好,切断害虫侵入途径;场地悬挂黄板,诱杀蝇、蚊,或用电子灭蚊器、高压静电灭虫灯、黑光灯诱杀;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不得喷洒农药,确保产品无害化;

(7)采摘及后处理: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潮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5天后,进行下潮出菇管理。

步骤(1)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糠30~50份、棉籽壳15~25份、麸皮10~25份、玉米芯碎粒10~25份、石灰1~2份、轻质碳酸钙0.5~1.5份、珍珠岩碎粒0.5~1份;所述的玉米芯碎粒是用玉米棒脱粒加工后剩下的渣经粉碎成粒度大小小于0.5厘米;珍珠岩碎粒是利用珍珠岩粉碎呈粒度小于3mm的碎粒。

步骤(1)中调节栽培料含水量前,先加入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胡萝卜泥、菠萝皮泥与栽培料的重量比为(3~8):(5~15):100;所述的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是分别将胡萝卜和菠萝的皮采用料理机打碎得到。

所述栽培料的制备过程为:

(1)按重量份取木糠30~50份、棉籽壳15~25份、麸皮10~25份、玉米芯碎粒10~25份、石灰1~2份、轻质碳酸钙0.5~1.5份、珍珠岩碎粒0.5~1份;

(2)将木糠、棉籽壳和玉米芯碎粒混合均匀,置于水泥场地上建堆;喷水均匀浇透,任其自然发酵;3~5天后,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力求内外、上下物料位置对调,以达到发酵均匀;以后每间隔3天翻堆浇水一次,使木质纤维膨胀软化并利用堆内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初步分解纤维,整个发酵处理需15~20天,得到发酵料;

(3)将发酵料与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和珍珠岩碎粒混合均匀得到栽培料。

优选的:木糠使用桑树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的木屑,也可以用松树的锯末。

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是采用聚福硒螯合态硒营养液肥,其是桂林桂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新型富硒叶面肥,地址:桂林苏桥工业园虹源路2号,聚福硒螯合态硒营养液肥也是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研制产品、广西富硒农产品协会推荐产品。

本发明猪肚菇的栽培方法采用的栽培料是利用木糠、棉籽壳、麸皮、玉米芯碎粒、石灰、轻质碳酸钙和珍珠岩碎粒制成;先将木糠、棉籽壳和玉米芯碎粒混合均匀发酵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与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和珍珠岩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螯再把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添加到预混合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添加螯再把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使得栽培料中富硒,栽培得到的猪肚菇硒含量应稳定在0.15~2.0mg/kg范围内,符合富硒食用菌硒含量标准。猪肚菇出菇处于高温季节,水分蒸发大,失水严重,菌包失水后,菌包收缩菌丝断裂,常造成生产一、二潮次猪肚菇因菌包缺水至使产量急剧下降;本申请猪肚菇的栽培方法添加细粒状珍珠岩后,因其吸水保肥性能强,可提高菌包的含水量,增加硒肥的有效性,又能增加菌包的通气性等,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增加猪肚菇产量,生产出的猪肚菇肥厚,重量足,单朵猪肚菇平均重58.8g,可收获五潮次猪肚菇,且次品率低于3%。本猪肚菇的栽培方法还进一步加入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添加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使栽培基质营养更丰富,为猪肚菇补充维生素,生产得到的富硒猪肚菇更鲜嫩,口感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采用以下步骤即可栽培得到高品质猪肚菇:

(1)准备栽培料:在栽培料中添加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并混合均匀;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与栽培料的重量比为20:500;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是利用螯合态硒营养液肥与清水混合得到,螯合态硒营养液肥与清水的体积比为3:2000;再将栽培料含水量调节为55%~65%;然后用塑料袋装袋,袋口采用塑料套环塞棉或用纱线扎口,得到菌包;

(2)菌包灭菌:得到菌包后及时上灶灭菌,置于100℃高温常压灭菌灶内灭菌16~20小时;

(3)接种:待料温自然降低到60℃时,将菌袋趁热移到无菌室内,待料温冷却到28℃时,即可接种;

(4)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层架上避光培养,室内温度掌握25℃~28℃,空气相对湿度75%~85%;菌丝培养阶段,前期关闭门窗,避免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后期应加强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培养过程中,分别于菌丝长至袋高的1/3和4/5时,进行两次查菌,剔除污染、死种或生长不正常的菌袋;

(5)出菇管理:菌丝走满栽培袋10天后,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解开袋口,在培养料面覆土;覆土厚度为3~4厘米;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窗或多盖膜,刺激原基分化;一般覆土后7~10天原基可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原基顶部易龟裂,致使菌盖无法分化;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场地空气清新,并注意使场地有一定的散射光;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不足会推迟菌盖的分化时间,导致菌柄过长;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3℃~32℃;喷水量根据菇体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即可;

(6)病虫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人培养基造成污染;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治各种害虫;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不得喷洒农药,确保产品无害化;

(7)采摘及后处理: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潮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5天后,进行下潮出菇管理。

步骤(1)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糠30~50份、棉籽壳15~25份、麸皮10~25份、玉米芯碎粒10~25份、石灰1~2份、轻质碳酸钙0.5~1.5份、珍珠岩碎粒0.5~1份;所述的玉米芯碎粒是用玉米棒脱粒加工后剩下的渣经粉碎成粒度大小小于0.5厘米;珍珠岩碎粒是利用珍珠岩粉碎呈粒度小于3mm的碎粒。

所述栽培料的制备过程为:

(1)按重量份取木糠30~50份、棉籽壳15~25份、麸皮10~25份、玉米芯碎粒10~25份、石灰1~2份、轻质碳酸钙0.5~1.5份、珍珠岩碎粒0.5~1份;

(2)将木糠、棉籽壳和玉米芯碎粒混合均匀,置于水泥场地上建堆;喷水均匀浇透,任其自然发酵;3~5天后,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力求内外、上下物料位置对调,以达到发酵均匀;以后每间隔3天翻堆浇水一次,使木质纤维膨胀软化并利用堆内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初步分解纤维,整个发酵处理需15~20天,得到发酵料;

(3)将发酵料与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和珍珠岩碎粒混合均匀得到栽培料。

实施例2

采用以下步骤即可栽培得到高品质猪肚菇:

(1)准备栽培料:在栽培料中添加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并混合均匀;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与栽培料的重量比为20:500;螯合态硒营养液肥溶液是利用螯合态硒营养液肥与清水混合得到,螯合态硒营养液肥与清水的体积比为3:2000;再与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混合,胡萝卜泥、菠萝皮泥与栽培料的重量比为(3~8):(5~15):100;所述的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是分别将胡萝卜和菠萝的皮采用料理机打碎得到;最后将栽培料含水量调节为55%~65%;并用塑料袋装袋,袋口采用塑料套环塞棉或用纱线扎口,得到菌包;

(2)菌包灭菌:得到菌包后及时上灶灭菌,置于100℃高温常压灭菌灶内灭菌16~20小时;

(3)接种:待料温自然降低到60℃时,将菌袋趁热移到无菌室内,待料温冷却到28℃时,即可接种;

(4)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层架上避光培养,室内温度掌握25℃~28℃,空气相对湿度75%~85%;菌丝培养阶段,前期关闭门窗,避免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后期应加强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培养过程中,分别于菌丝长至袋高的1/3和4/5时,进行两次查菌,剔除污染、死种或生长不正常的菌袋;

(5)出菇管理:菌丝走满栽培袋10天后,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解开袋口,在培养料面覆土;覆土厚度为3~4厘米;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窗或多盖膜,刺激原基分化;一般覆土后7~10天原基可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原基顶部易龟裂,致使菌盖无法分化;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场地空气清新,并注意使场地有一定的散射光;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不足会推迟菌盖的分化时间,导致菌柄过长;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3℃~32℃;喷水量根据菇体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即可;

(6)病虫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人培养基造成污染;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治各种害虫;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不得喷洒农药,确保产品无害化;

(7)采摘及后处理: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潮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5天后,进行下潮出菇管理。

步骤(1)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木糠30~50份、棉籽壳15~25份、麸皮10~25份、玉米芯碎粒10~25份、石灰1~2份、轻质碳酸钙0.5~1.5份、珍珠岩碎粒0.5~1份;所述的玉米芯碎粒是用玉米棒脱粒加工后剩下的渣经粉碎成粒度大小小于0.5厘米;珍珠岩碎粒是利用珍珠岩粉碎呈粒度小于3mm的碎粒。

所述栽培料的制备过程为:

(1)按重量份取木糠30~50份、棉籽壳15~25份、麸皮10~25份、玉米芯碎粒10~25份、石灰1~2份、轻质碳酸钙0.5~1.5份、珍珠岩碎粒0.5~1份;

(2)将木糠、棉籽壳和玉米芯碎粒混合均匀,置于水泥场地上建堆;喷水均匀浇透,任其自然发酵;3~5天后,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力求内外、上下物料位置对调,以达到发酵均匀;以后每间隔3天翻堆浇水一次,使木质纤维膨胀软化并利用堆内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初步分解纤维,整个发酵处理需15~20天,得到发酵料;

(3)将发酵料与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和珍珠岩碎粒混合均匀得到栽培料。

应用实施例

1、广西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某,栽培猪肚菇,据其工作记录,原先利用木糠、棉籽壳、麸皮、玉米芯碎粒、石灰和轻质碳酸钙制成栽培基(不添加珍珠岩碎粒),培育得到的猪肚菇次品率高达15%以上;后来,杨某利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栽培得到的猪肚菇色泽更好,味道也更清甜。杨某将从添加有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与不添加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的栽培基中栽培得到的富硒猪肚菇,采用相同的烹饪方法煮熟后,给10位志愿者品尝,10位自愿者一致认为添加有胡萝卜泥和菠萝皮泥的栽培基质栽培得到的富硒猪肚菇味道更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