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2053发布日期:2018-12-22 08:1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跳甲俗称“土崩子”“圡跳搔”,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亦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以及头花蓼,春秋两季发生严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菜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其幼虫为害地下根部,成虫为害地上幼嫩组织,造成的伤口易于病菌和病毒侵入,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统筹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菜园子”生产,到2020年蔬菜面积稳定在3.2亿亩左右,蔬菜种植成为全国种植结构调整新亮点。随着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许多地方十字花科蔬菜常年种植,给跳甲类害虫的连续发生创造了环境条件。在我国南方地区,黄曲条跳甲已经成为蔬菜生产上仅次于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的第二大害虫,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年来,广东某些地区黄曲条跳甲已上升为十字花科蔬菜的头号害虫。黄曲条跳甲在福建省部分地区也已成为春、夏、秋季十字花科蔬菜的最主要害虫,为害程度已超过其他害虫。

跳甲成虫善于跳跃,可以躲避喷洒的化学药剂,其鞘质前翅影响药剂的附着和渗透,因此该虫的防治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对于跳甲的防治主要还是依靠化学防治,一些研究表明,跳甲对许多杀虫剂已产生抗性。为控制该虫为害,常增加喷药次数和用药量,不仅导致跳甲抗药性增强,也造成蔬菜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严重影响耕地生态环境和蔬菜质量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跳甲的绿色防控方法。比如:bonfils等科学家将野生植物抗虫基因导入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中获得成功,侯有明发现应用印楝素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的控制效果比较明显,利用斯氏线虫属stienernema和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防治黄曲条跳甲幼虫,然而这些技术方法研发成本较高,耗时耗力。陈学新人利用趋黄性和信息素(信息素:研究表明,黄曲条跳甲偏嗜十字花科疏菜,与十字花科蔬菜所分泌的植物次生物质——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硫代葡萄糖甘和芥子酸(erucicacid)有关,并决定了其对寄主的选择习性,即是芥子油,都是现有物质)诱捕跳甲,但是跳甲的善跳使黄色粘虫板(网)抓捕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尽管很多学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现有发明与方法其结构单一,杀虫效果不理想,杀虫效率低,不利于害虫的捕捉和收集,加之应用成本高,不利于生产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昆虫防逃功能,适应田间应用需要,诱捕效率高、效果好的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包括诱捕机构、安装于所述诱捕机构下部的储存机构、安装于所述诱捕机构上部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和风能机构;

所述诱捕机构整体为黄颜色,其包括捕虫外罩、安装于所述捕虫外罩内侧的捕虫内罩及安装于所述捕虫内罩上部的刷子;所述捕虫外罩与所述捕虫内罩之间形成捕虫容纳外腔室,作为昆虫的间歇区;所述捕虫内罩的内部空间为捕虫容纳内腔室;所述捕虫外罩沿侧壁开设有外罩进虫口,所述捕虫内罩沿侧壁开设有内罩进虫口;

所述储存机构的内部上端可拆卸式挂设有锥形漏虫斗,内底部放置有用于引诱跳甲的十字花科蔬菜提取溶液;所述锥形漏虫斗将所述捕虫容纳内腔室分割成位于上方的捕虫区和位于下方的集虫区;所述锥形漏虫斗的口径沿虫飞入所述储存机构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在所述锥形漏虫斗的底端形成漏虫斗进虫口;所述外罩进虫口、内罩进虫口、漏虫斗进虫口与所述储存机构的内腔连通,形成可供虫飞进所述储存机构的进虫通道;

所述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捕虫外罩外侧的风能支撑架、连接在所述风能支撑架上端的曲柄轴、铰接于所述曲柄轴一端的所述连杆、固定在所述捕虫外罩外顶部的滑杆以及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杆上的滑块;所述曲柄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风能机构匹配连接并由所述风能机构带动运转;所述滑块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连杆一端,上端通过刷子复位弹簧与所述风能支撑架的上端连接;

所述刷子用于将虫推入所述储存机构内,其包括刷毛盘和刷杆;所述刷毛盘位于所述捕虫内罩内;所述刷杆的下端伸入所述捕虫外罩内侧与所述刷毛盘固定连接,所述刷杆的上端穿出所述捕虫外罩的顶部外侧与所述滑块匹配连接;

所述风能机构安装于所述风能支撑架上,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风能支撑架上端的变速箱、安装于所述变速箱内侧的变速组件和周期静息转化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变速箱外侧的扇叶;所述周期静息转化装置一侧装配连接所述曲柄轴的另一端,另一侧装配连接所述变速组件并通过所述变速组件匹配连接所述扇叶。

所述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捕虫外罩沿侧壁均匀竖直开设有多个1cm宽且成条形的所述外罩进虫口;所述捕虫内罩沿侧壁均匀竖直开设有多个0.5cm宽且成条形的所述内罩进虫口。

所述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滑块的下端一侧向外水平设置有刷子固定架和定位套圈;所述刷杆的上端匹配穿过所述定位套圈后与所述刷子固定架固定连接。

所述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变速组件包括扇叶转轴、变速转轴、第一变速齿轮、第二变速齿轮和档位连接杆;所述扇叶转轴和变速转轴水平设置于所述变速箱内部;所述扇叶转轴一端铰接于所述变速箱的后侧内壁,另一端向所述变速箱外部水平伸出且伸出端安装所述扇叶;所述变速转轴一端铰接于所述变速箱的前侧内壁,另一端与所述周期静息转化装置匹配连接;所述第一变速齿轮包括安装在所述变速转轴上的大、中、小三个第一变速齿轮;所述第二变速齿轮包括安装在所述扇叶转轴上的大、中、小三个第二变速齿轮;所述扇叶转轴通过所述第二变速齿轮与所述变速转轴上的所述第一变速齿轮匹配啮合,以使所述变速组件具备高、中、低档位控制转动速度;所述档位连接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变速箱内侧与所述变速转轴匹配连接,所述档位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变速箱外侧且伸出端设有档位调节柄。

所述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周期静息转化装置安装于所述变速箱的内部后侧,其包括转化装置壳体、传动转化组件、静息转化主动齿轮、静息转化从动转轴、静息转化从动齿轮和磁铁转盘;所述转化装置壳体固定于所述变速箱的后端内壁;所述变速转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转化装置壳体内侧;所述传动转化组件连接于所述变速转轴与所述曲柄轴的另一端之间,其包括传动转化套和传动转化轴;所述传动转化套的轴向一端与所述变速转轴伸入所述转化装置壳体内侧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传动转化套的中段沿圆周径向均匀开设有四个条形孔;所述传动转化轴一端与所述曲柄轴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传动转化轴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传动转化套内部且沿圆周径向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圆柱形的插槽;四个所述插槽与四个所述条形孔匹配对应,所述条形孔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槽的直径;所述插槽内还活动安装有铁销复位弹簧;所述铁销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槽的内槽底,另一端连接有呈圆柱形的铁销;所述铁销在自然状态下缩在所述插槽内;所述静息转化主动齿轮匹配套设于所述变速转轴位于所述转化装置壳体内侧的前段轴体外部;所述静息转化从动转轴水平安装于所述转化装置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变速转轴保持平行;所述静息转化从动转轴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化装置壳体的前端侧壁,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化装置壳体的后端侧壁;所述静息转化从动齿轮匹配安装于所述静息转化从动转轴的前段轴体上,其一侧与所述静息转化主动齿轮匹配啮合;所述磁铁转盘匹配安装于所述静息转化从动转轴的后段轴体上,其一侧圆周面上还嵌设有磁铁。

所述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其中:所述静息转化从动齿轮与所述静息转化主动齿轮的齿数比为50:1。

所述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捕虫外罩的顶端一侧通过支架固定扣还固定连接有插地支架;所述插地支架为竖直插于地面的管状结构。

所述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储存机构与所述诱捕机构之间通过丝扣可拆卸式装配连接;所述诱捕机构与所述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之间也通过丝扣可拆卸式装配连接;所述风能机构与所述心曲柄滑块机构之间通过螺丝扣可拆卸式装配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昆虫防逃功能,适应田间应用需要,诱捕效率高、效果好,具体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诱捕装置为黄颜色且设计为双层结构即有捕虫外罩、捕虫内罩、捕虫容纳外腔室、捕虫容纳内腔室,设计有跳甲间歇区和集虫区,有效利用了跳甲的趋黄性,将跳甲吸引到诱捕装置上,效果很好;

(2)储存装置设计,既有锥形漏虫斗防逃作用,又有异硫氰酸酯类植物次生物质(isothiocyanates)作为液体的防逃作用;

(3)利用风能产生向下推力,将进入捕虫容纳内腔室内的昆虫推进储存装置内,节能环保且效果好;

(4)有效集成了跳甲对黄颜色和异硫氰酸酯类植物次生物质的趋向性;

(5)风能机构设计有变速功能,通过不同直径大小的变速齿轮,形成高速、中速、低速三个档位,风能机构平时处于中速档,当田间风速大时,调至低速当,当田间风速小时,调至高速档,使之适应田间应用需要;

(6)周期静息转化,使刷子间歇性运动,既不因刷子频繁运动而影响跳甲爬上装置,又能把进入捕虫容纳内腔室的跳甲刷入集虫器里,提高诱捕效率;

(7)在田间无风或刷子静息的情况下,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弹簧会将刷子拉至上端,不影响本发明诱捕装置的正常诱捕功能;

(8)捕虫外、内罩的侧壁上均设有条形进虫口,外罩进虫口直径1cm比内罩进虫口0.5cm宽,便于昆虫进入诱捕机构,而又不易从诱捕机构跳到地里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周期静息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磁铁转盘与传动转化组件的配合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本发明利用风能的跳甲诱捕装置,包括诱捕机构1、储存机构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和风能机构4。

该诱捕机构1整体为黄颜色,其包括捕虫外罩11、安装于捕虫外罩11内侧的捕虫内罩12及安装于捕虫内罩12内的刷子13。该捕虫外罩11与捕虫内罩12之间形成捕虫容纳外腔室14,作为昆虫的间歇区;该捕虫内罩12的内部空间为捕虫容纳内腔室15;其中,该捕虫外罩11沿侧壁均匀竖直开设有多个1cm宽条形的外罩进虫口111,该捕虫外罩11的顶端匹配设置有外罩顶盖110且沿外罩顶盖110中部竖直开设有通孔112;该捕虫内罩12沿侧壁均匀竖直开设有多个0.5cm宽条形的内罩进虫口121。该刷子13用于将虫推入储存机构2内,其包括刷毛盘131和刷杆132;该刷毛盘131位于捕虫内罩12内;该刷杆132的下端固定于该刷毛盘131顶部中央,上端竖直穿过捕虫外罩11顶部的通孔112向捕虫外罩11外部上方伸出且伸出端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匹配连接;同时,该诱捕机构1的捕虫外罩11的顶端一侧通过支架固定扣(为尺寸可调的灵活固定扣)还固定连接有插地支架,该插地支架为竖直插于地面的管状结构。

该储存机构2通过旋拧方式匹配连接于诱捕机构1下部,其内部上端可拆卸式挂设有锥形漏虫斗21,内底部放置有用于引诱跳甲的十字花科蔬菜提取溶液,兼用于虫灭活;其中,该锥形漏虫斗21将捕虫容纳内腔室15分割成位于上方的捕虫区和位于下方的集虫区;该锥形漏虫斗21的口径沿虫飞入储存机构2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在锥形漏虫斗21的底端形成漏虫斗进虫口211;该外罩进虫口111、内罩进虫口121、漏虫斗进虫口211与储存机构2的内腔连通,形成可供虫飞进储存机构2的进虫通道。

该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匹配安装于捕虫装置1的外部上方,其包括风能支撑架31、曲柄轴32、连杆33、滑块34、滑杆35和刷子复位弹簧36。该风能支撑架31下端固定连接于该诱捕机构1的捕虫外罩11的顶盖110外顶部一侧,上端沿水平方向成90°弯折;该曲柄轴32一端连接风能机构4,另一端铰接连杆33一端;该连杆33的另一端与滑块34中部铰接。该滑块34匹配滑动安连接于该滑杆35上,其上端通过刷子复位弹簧36与风能支撑架31上端成90°弯折的弯折部连接,下端一侧向外水平设置有刷子固定架341和定位套圈342;该诱捕机构1的刷子13的刷杆132的上端匹配穿过定位套圈342后与刷子固定架341固定连接。该滑杆35的下端固定在诱捕机构1的捕虫外罩11的顶盖110外顶部,上端通过键槽与风能支撑架31上端成90°弯折的弯折部连接。

该风能机构4安装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风能支撑架31上,其包括固定安装于风能支撑架31上端成90°弯折的弯折部上的变速箱41、置于变速箱41内部的变速组件42、安装于变速组件42上的扇叶43以及安装于变速箱41内侧的周期静息转化装置44。

该变速组件42包括扇叶转轴421、变速转轴422、第一变速齿轮423、第二变速齿轮424和档位连接杆425;该扇叶转轴421和变速转轴422水平设置于该变速箱41内部;该扇叶转轴421一端铰接于变速箱41的后侧内壁,另一端向变速箱41外部水平伸出且伸出端安装扇叶43;该变速转轴422一端铰接于该变速箱41的前侧内壁,另一端与周期静息转化装置44匹配连接;该第一变速齿轮423包括安装在变速转轴422上的大、中、小三个第一变速齿轮;该第二变速齿轮424为安装在该扇叶转轴421上的大、中、小三个第二变速齿轮;该扇叶转轴421通过第二变速齿轮424与变速转轴422上的第一变速齿轮423匹配啮合,以使变速组件42具备高、中、低档位控制转动速度;该档位连接杆425一端伸入变速箱41内侧与变速转轴422连接,该档位连接杆425另一端伸出变速箱41外侧且伸出端还设有档位调节柄426,通过操作档位调节柄426水平方向直线移动来实现该变速组件42的高、中、低档位调节。

该周期静息转化装置44安装于该变速箱41的内部后侧,其包括转化装置壳体441、传动转化组件442、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静息转化从动转轴444、静息转化从动齿轮445和磁铁转盘446。

该转化装置壳体441固定于该变速箱41的后端内壁;该变速转轴422另一端伸入该转化装置壳体441内侧。

该传动转化组件442连接于该变速转轴422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曲柄轴32之间,其包括传动转化套4421和传动转化轴4422;该传动转化套4421的轴向一端与变速转轴422伸入转化装置壳体441内侧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该传动转化套4421的中段沿圆周径向均匀开设有四个条形孔44211;该传动转化轴4422一端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曲柄轴32连接为一体,该传动转化轴4422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该传动转化套4421内部且沿圆周径向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圆柱形的插槽44221,该四个插槽44221与传动转化套4421中段的四个条形孔44211匹配对应,该条形孔44211的宽度大于插槽44221的直径;该插槽44221内还活动安装有铁销复位弹簧44222;该铁销复位弹簧44222一端固定连接在插槽44221的内槽底,另一端连接有呈圆柱形的铁销44223;该铁销44223在自然状态下缩在插槽44221内。

该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匹配套设于该变速转轴422位于转化装置壳体441内侧的前段轴体外部。

该静息转化从动转轴444水平安装于该转化装置壳体441内部并与变速组件42的变速转轴422保持平行;其中,该静息转化从动转轴444一端铰接于该转化装置壳体441的前端侧壁,另一端铰接于该转化装置壳体441的后端侧壁。

该静息转化从动齿轮445匹配安装于该静息转化从动转轴444的前段轴体上,其一侧与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匹配啮合;该静息转化从动齿轮445与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齿数比为50:1。

该磁铁转盘446匹配安装于该静息转化从动转轴444的后段轴体上;其中,该磁铁转盘446一侧圆周面上还嵌设有磁铁4461;当磁铁4461对着传动转化组件442时会将铁销44223吸出插槽44221,使铁销44223伸入传动转化套4421的条形孔44211内,传动转化套4421与传动转化轴4422安装为一体,以实现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曲柄轴32与变速转轴422连接;当磁铁4461未对着传动转化组件442,铁销44223在铁销复位弹簧44222的拉动下缩回至传动转化轴4422的插槽插槽44221内,传动转化套4421与传动转化轴4422完全脱离,以实现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曲柄轴32与变速转轴422断开连接。

本发明的风能机构4的工作原理:

变速转轴422转动带动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转动,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转动带动静息转化从动齿轮445转动,由于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上只有10个小齿,于是静息转化主动齿轮443需转动若干周后才能带动静息转化从动齿轮445转动1周;静息转化从动齿轮445通过静息转化从动转轴444带动磁铁转盘446转动,磁铁转盘446转动能将磁铁4461周期性的对着传动转化套4421;当磁铁4461对着传动转化套4421,磁铁4461的磁力将铁销4223吸引穿过传动转化套4421的条形孔44211,随着磁铁4461慢慢转动离开,铁销复位弹簧44222将铁销4223拉回插槽44221内;当磁铁4461的磁力将铁销4223吸引穿过传动转化套4421的条形孔44211,传动转化套4421和传动转化轴4422成为一个体,则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曲柄轴32跟随变速转轴422转动,从而通过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将刷子13上下移动;当铁销复位弹簧44222将铁销4223拉回插槽44221内,传动转化套4421和传动转化轴4422脱离,使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曲柄轴32与变速转轴422断开连接;变速转轴422的转动不会带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的曲柄轴32转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上的刷子复位弹簧36将刷子13拉至最上端,刷子13处于静息状态。

该周期静息转化装置44的设计能够让刷子13静息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运动,然后再静息,周而复始,实现刷子的周期性运动,解决了刷子过于频繁运动,可能会影响跳甲进入集虫区的弊端,又完美的利用了风能转化为动能,使刷子将爬在集虫区的跳甲推入储存装置,提高了捕虫效率。

其中,本发明中储存机构2与诱捕机构1之间是通过丝扣可拆卸式装配连接;该诱捕机构1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之间也是通过丝扣可拆卸式装配连接;该风能机构4与心曲柄滑块机构3之间通过螺丝扣可拆卸式装配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1)利用跳甲趋黄性,诱捕机构1为黄色,将跳甲吸引到诱捕机构1上;

(2)利用跳甲对异硫氰酸酯类植物次生物质(isothiocyanates)的趋向习性,进一步增强诱捕机构1对跳甲的吸引力,将昆虫诱集至储存机构2;

(3)利用风能产生向下推力,将进入捕虫容纳内腔室15内的昆虫推进储存机构2;

(4)储存机构2上端锥形漏虫斗,具有昆虫防逃功能;

(5)储存机构2底部的异硫氰酸酯类植物次生物质一是对跳甲防逃,调入液体的跳甲无法逃走,二是其挥发对储存机构2外的跳甲有吸引作用;

(6)变速箱41通过不同直径大小的变速齿轮423,将变速齿轮423分成三组,形成高速、中速、低速三个档位;风能机构4平时处于中速档,当田间风速大时,调至低速当,当田间风速小时,调至高速档,使之适应田间应用需要;

(7)当磁铁4461对着组件442时,刷子正常工作,当磁铁4461转动移开时,刷子处于静息状态;

(8)在田间无风或刷子13静息的情况下,风能机构4中的刷子复位弹簧36会将刷子13拉至上端,不影响风能机构4的正常诱捕功能;

(9)捕虫外罩11和捕虫内罩12侧壁上的条形进虫口,外罩进虫口111直径1cm比内罩进虫口121宽0.5cm,便于昆虫进入诱捕机构1,而又不易从诱捕机构1跳到地里面。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1)在诱捕机构1黄颜色的吸引下,跳甲从捕虫外罩11侧壁上的外罩进虫口111进入,进过捕虫容纳外腔室14后,从捕虫内罩12侧壁上的内罩进虫口121进入捕虫容纳内腔室15内,即集虫区,部分跳甲会通过漏虫斗进虫口211掉入储存机构2内。

(2)在异硫氰酸酯类植物次生物质挥发的吸引下,跳甲从捕虫外罩11侧壁上的外罩进虫口111进入,经过捕虫容纳外腔室14后,从捕虫内罩12侧壁上的内罩进虫口121进入捕虫容纳内腔室15内,即集虫区,跳甲会通过漏虫斗进虫口211吸引进入(包括掉入)储存机构2内。

(3)黄曲条跳甲具有趋上、趋黄、趋光和对异硫氰酸酯类植物次生物质(isothiocyanates)的趋向等习性,在异硫氰酸酯类植物次生物质和黄颜色的吸引下,跳甲从捕虫外罩11侧壁上的外罩进虫口111进入,进过捕虫容纳外腔室14后,从捕虫内罩12侧壁上的内罩进虫口121进入捕虫容纳内腔室15内,即集虫区,但部分跳甲不进入储存机构2内,在风能的作用下,刷子13将捕虫容纳内腔室15内的跳甲推入储存机构2内。

(4)风能机构4平时处于中速档,当田间风速大时,调至低速当,刷子13的上下运动速度就减慢;当田间风速小时,调至高速档,刷子13运动速度就加快。

(5)周期静息转化,使刷子13间歇性运动,既不因刷子13频繁运动而影响跳甲爬进捕虫容纳外腔室14,又能把进入捕虫容纳内腔室15的跳甲刷入集虫区里,提高诱捕效率。

(6)在田间无风或刷子13静息的情况下,对心曲柄滑块机构3上的刷子复位弹簧36将刷子13拉至最上端,本发明依然能够正常运行上述1、2工作过程。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昆虫防逃功能,适应田间应用需要,诱捕效率高、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