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0204发布日期:2018-12-19 05:1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玉木耳,状如耳朵,与黑木耳形状近似,但是颜色为乳白色,是一种新兴的可人工栽培的菌类。

玉木耳圆边、单片、小碗、无筋、肉厚,是木耳种植者追求的最佳品质。新鲜的玉木耳呈胶质片状,晶莹剔透,耳片直径4~8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纤细的绒毛,呈白色或乳白色。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硬而脆性,背面乳白色;入水后膨胀,可恢复原状,柔软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润的粘液。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

玉木耳,在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俗称竹耳,产量上是黑木耳的2倍左右,营养丰富,是替代黑木耳的又一珍贵食用菌。目前,玉木耳的栽培方法,大多以木屑、麦麸或稻糠为主要原料,成本较高。同时,受栽培方法的影响,玉木耳菌菇病虫害较为频繁,生产的玉木耳产量、品质均大幅度下降,不具有普遍推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硬而结实的开阔土地;

s2、移植:在土地四周,挖取一条宽20~50厘米、坑深25~45厘米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均匀施加树叶有机肥3~10kg/㎡、腐熟农家肥0.3~2kg/㎡,并覆土5~15厘米,最后移植上柠檬香茅草、香叶天竺葵,并施盖细土压实,洒水促生;

s3、建棚:在土地内建立若干大棚,大棚高2.2~2.8米、宽5~7米、长40~60米,并覆盖保温薄膜,在大棚的入口、通风口安装双层防虫网、紫外灯;在大棚中央修建一条宽40~60厘米、高20~35厘米地埂,将地埂两侧的菌床疏松、整平,并均匀施撒含五氯硝基苯的药土0.1~1kg/㎡、腐熟农家肥0.5~3kg/㎡;在大棚地埂上、以及大棚四周均匀施撒上生石灰,放置7~20天,大棚准备完成备用;

s4、选取母种:选取生长适宜的玉木耳母种,备用;

s5、栽培种的制备:将选取的玉木耳母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灭菌好的栽培种培养基上,25~30℃,培养20~30天,待广口玻璃瓶的培养基长满菌丝为止,含有菌丝的培养基即为栽培种;

s6、栽培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木屑、稻壳、农作物秸秆、树叶、食用菌菌渣、甘蔗渣、牛粪、微生物发酵菌液,并添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建堆、覆膜、腐熟完成后,转移至搅拌机内,并添加称取的豆粉、石膏、石灰,搅拌均匀,分装薄膜菌袋中,灭菌,即可制得玉木耳栽培料;

s7、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种至经灭菌的玉木耳栽培料菌袋中,并将接种的菌袋,置于28~32℃条件下,培养25~35天,待菌丝完全长满为止;

s8、大棚套种:在密闭的大棚内使用辛硫磷溶液喷雾熏蒸30~60min,熏蒸结束后放置2~6天;然后在大棚的菌床上插种大蒜种子,并扦插种植鱼藤的蔓茎4~8株/10㎡,保持遮阴、潮湿、温暖的环境培养20~30天后,对菌袋进行转移栽培;

s9、开孔促芽:并将发满菌丝的菌袋转移至大棚中,悬挂放置,用开孔针对菌袋进行开孔,在温度20~28℃、空气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促使玉木耳子实体的萌发;

s10、出菇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0~28℃、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散光照射,经常通风,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6%,并保持菌袋内玉木耳栽培料的含水量在65%~75%,定时对菌袋进行喷水补水,适时利用补水针插入菌袋内部进行补水;

s11、采收:当菌袋上的玉木耳耳片充分展开后,及时采收,晾晒,即可制得干玉木耳成品。

优选地,在s8步骤中,所述辛硫磷溶液的用量为:每1000m3大棚空间内使用40%辛硫磷乳油50~100克,并兑水稀释1000~2000倍。

优选地,在s3步骤中,所述双层防虫网,采用60目的细纱网制成。

优选地,在s10步骤中,所述补水针,由前端的针管、以及后端的软管组成,所述针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供水水龙头。

优选地,在s6步骤中,所述玉木耳栽培料,以重量份计,各原料包括:木屑60~80份、农作物秸秆20~40份、稻壳10~20份、树叶10~20份、食用菌菌渣5~11份、甘蔗渣3~7份、牛粪3~5份、豆粉2~6份、石膏1~3份、石灰0.5~2份、微生物发酵菌液0.3~1份、水适量。

优选地,所述树叶,其组分包括:椴树叶、桉树叶、香叶天竺葵、香樟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分别为:椴树叶50~70份、桉树叶10~20份、香叶天竺葵5~10份、香樟叶3~7份、银杏叶2~6份、桃树叶2~4份、侧柏叶1~3份。

优选地,所述树叶有机肥,以松针、桉树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樟树叶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牛粪、鸡粪、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优选地,所述腐熟农家肥,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豆饼、牛粪、鸡粪、猪粪、酒糟、以及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优选地,所述药土为五氯硝基苯与土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为:称取五氯硝基苯1~3kg、干细土100~150kg,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通过s1、选地,s2、移植,s3、建棚,s4、选取母种,s5、栽培种的制备,s6、栽培料的制备,s7、接种培养,s8、大棚套种,s9、开孔促芽,s10、出菇管理,s11、采收等步骤,通过种植柠檬香茅草、香叶天竺葵,利用气味驱虫,隔绝外界病虫害的侵入;通过五氯硝基苯药土、辛硫磷溶液熏蒸,并套种大蒜种子、鱼藤,杀死土壤中虫卵,并预防玉木耳的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利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树叶等,来部分替代木屑作为玉木耳的栽培基质原料,营养丰富,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能够抑制、降低玉木耳生产中常见病虫害的影响。本发明的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对玉木耳的生长的针对性强,能够有效预防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木耳的产量及品质,方法简单,操作性强,推广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硬而结实的开阔土地。

s2、移植:在土地四周,挖取一条宽20~50厘米、坑深25~45厘米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均匀施加树叶有机肥3kg/㎡、腐熟农家肥2kg/㎡,并覆土5厘米,最后移植上柠檬香茅草、香叶天竺葵,并施盖细土压实,洒水促生。

s3、建棚:在土地内建立若干大棚,大棚高2.2~2.8米、宽5~7米、长40~60米,并覆盖保温薄膜,在大棚的入口、通风口安装采用60目的细纱网制成的双层防虫网、紫外灯;在大棚中央修建一条宽40~60厘米、高20~35厘米地埂,将地埂两侧的菌床疏松、整平,并均匀施撒含五氯硝基苯的药土1kg/㎡、腐熟农家肥0.5kg/㎡;在大棚地埂上、以及大棚四周均匀施撒上生石灰,放置7~20天,大棚准备完成备用;其中,药土为五氯硝基苯与土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为:称取五氯硝基苯1kg、干细土150kg,搅拌均匀即可。

s4、选取母种:选取生长适宜的玉木耳母种,备用。

s5、栽培种的制备:将选取的玉木耳母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灭菌好的栽培种培养基上,25℃,培养30天,待广口玻璃瓶的培养基长满菌丝为止,含有菌丝的培养基即为栽培种。

s6、栽培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木屑、稻壳、农作物秸秆、树叶、食用菌菌渣、甘蔗渣、牛粪、微生物发酵菌液,并添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建堆、覆膜、腐熟完成后,转移至搅拌机内,并添加称取的豆粉、石膏、石灰,搅拌均匀,分装薄膜菌袋中,灭菌,即可制得玉木耳栽培料。

s7、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种至经灭菌的玉木耳栽培料菌袋中,并将接种的菌袋,置于28℃条件下,培养35天,待菌丝完全长满为止。

s8、大棚套种:在密闭的大棚内使用辛硫磷溶液喷雾熏蒸30min,熏蒸结束后放置6天;然后在大棚的菌床上插种大蒜种子,并扦插种植鱼藤的蔓茎4株/10㎡,保持遮阴、潮湿、温暖的环境培养30天后,对菌袋进行转移栽培;其中,熏蒸所用的辛硫磷溶液的用量为:每1000m3大棚空间内使用40%辛硫磷乳油50克,并兑水稀释2000倍。

s9、开孔促芽:并将发满菌丝的菌袋转移至大棚中,悬挂放置,用开孔针对菌袋进行开孔,在温度20℃、空气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促使玉木耳子实体的萌发。

s10、出菇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0℃、空气相对湿度在90%,散光照射,经常通风,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6%,并保持菌袋内玉木耳栽培料的含水量在65%,定时对菌袋进行喷水补水,适时利用补水针插入菌袋内部进行补水;其中,补水针由前端的针管、以及后端的软管组成,所述针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供水水龙头。

s11、采收:当菌袋上的玉木耳耳片充分展开后,及时采收,晾晒,即可制得干玉木耳成品。

其中,在s6步骤中,玉木耳栽培料,以重量份计,各原料包括:木屑60份、农作物秸秆20份、稻壳10份、树叶20份、食用菌菌渣5份、甘蔗渣7份、牛粪5份、豆粉2份、石膏1份、石灰2份、微生物发酵菌液0.3份、水适量。而上述的树叶,其组分包括:椴树叶、桉树叶、香叶天竺葵、香樟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分别为:椴树叶70份、桉树叶10份、香叶天竺葵10份、香樟叶7份、银杏叶2份、桃树叶4份、侧柏叶3份。

其中,树叶有机肥,以松针、桉树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樟树叶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牛粪、鸡粪、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其中,腐熟农家肥,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豆饼、牛粪、鸡粪、猪粪、酒糟、以及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实施例2:

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硬而结实的开阔土地。

s2、移植:在土地四周,挖取一条宽20~50厘米、坑深25~45厘米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均匀施加树叶有机肥10kg/㎡、腐熟农家肥0.3kg/㎡,并覆土15厘米,最后移植上柠檬香茅草、香叶天竺葵,并施盖细土压实,洒水促生。

s3、建棚:在土地内建立若干大棚,大棚高2.2~2.8米、宽5~7米、长40~60米,并覆盖保温薄膜,在大棚的入口、通风口安装采用60目的细纱网制成的双层防虫网、紫外灯;在大棚中央修建一条宽40~60厘米、高20~35厘米地埂,将地埂两侧的菌床疏松、整平,并均匀施撒含五氯硝基苯的药土0.1kg/㎡、腐熟农家肥3kg/㎡;在大棚地埂上、以及大棚四周均匀施撒上生石灰,放置7~20天,大棚准备完成备用;其中,药土为五氯硝基苯与土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为:称取五氯硝基苯3kg、干细土100kg,搅拌均匀即可。

s4、选取母种:选取生长适宜的玉木耳母种,备用。

s5、栽培种的制备:将选取的玉木耳母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灭菌好的栽培种培养基上,30℃,培养20天,待广口玻璃瓶的培养基长满菌丝为止,含有菌丝的培养基即为栽培种。

s6、栽培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木屑、稻壳、农作物秸秆、树叶、食用菌菌渣、甘蔗渣、牛粪、微生物发酵菌液,并添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建堆、覆膜、腐熟完成后,转移至搅拌机内,并添加称取的豆粉、石膏、石灰,搅拌均匀,分装薄膜菌袋中,灭菌,即可制得玉木耳栽培料。

s7、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种至经灭菌的玉木耳栽培料菌袋中,并将接种的菌袋,置于32℃条件下,培养25天,待菌丝完全长满为止。

s8、大棚套种:在密闭的大棚内使用辛硫磷溶液喷雾熏蒸60min,熏蒸结束后放置2天;然后在大棚的菌床上插种大蒜种子,并扦插种植鱼藤的蔓茎8株/10㎡,保持遮阴、潮湿、温暖的环境培养20天后,对菌袋进行转移栽培;其中,熏蒸所用的辛硫磷溶液的用量为:每1000m3大棚空间内使用40%辛硫磷乳油100克,并兑水稀释1000倍。

s9、开孔促芽:并将发满菌丝的菌袋转移至大棚中,悬挂放置,用开孔针对菌袋进行开孔,在温度28℃、空气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促使玉木耳子实体的萌发。

s10、出菇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8℃、空气相对湿度在95%,散光照射,经常通风,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6%,并保持菌袋内玉木耳栽培料的含水量在75%,定时对菌袋进行喷水补水,适时利用补水针插入菌袋内部进行补水;其中,补水针由前端的针管、以及后端的软管组成,所述针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供水水龙头。

s11、采收:当菌袋上的玉木耳耳片充分展开后,及时采收,晾晒,即可制得干玉木耳成品。

其中,在s6步骤中,玉木耳栽培料,以重量份计,各原料包括:木屑80份、农作物秸秆40份、稻壳20份、树叶10份、食用菌菌渣11份、甘蔗渣3份、牛粪3份、豆粉6份、石膏3份、石灰0.5份、微生物发酵菌液1份、水适量。而上述的树叶,其组分包括:椴树叶、桉树叶、香叶天竺葵、香樟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分别为:椴树叶50份、桉树叶20份、香叶天竺葵5份、香樟叶3份、银杏叶6份、桃树叶2份、侧柏叶1份。

其中,树叶有机肥,以松针、桉树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樟树叶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牛粪、鸡粪、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其中,腐熟农家肥,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豆饼、牛粪、鸡粪、猪粪、酒糟、以及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实施例3:

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硬而结实的开阔土地。

s2、移植:在土地四周,挖取一条宽20~50厘米、坑深25~45厘米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均匀施加树叶有机肥6kg/㎡、腐熟农家肥1.2kg/㎡,并覆土10厘米,最后移植上柠檬香茅草、香叶天竺葵,并施盖细土压实,洒水促生。

s3、建棚:在土地内建立若干大棚,大棚高2.2~2.8米、宽5~7米、长40~60米,并覆盖保温薄膜,在大棚的入口、通风口安装采用60目的细纱网制成的双层防虫网、紫外灯;在大棚中央修建一条宽40~60厘米、高20~35厘米地埂,将地埂两侧的菌床疏松、整平,并均匀施撒含五氯硝基苯的药土0.6kg/㎡、腐熟农家肥2kg/㎡;在大棚地埂上、以及大棚四周均匀施撒上生石灰,放置7~20天,大棚准备完成备用;其中,药土为五氯硝基苯与土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为:称取五氯硝基苯2kg、干细土125kg,搅拌均匀即可。

s4、选取母种:选取生长适宜的玉木耳母种,备用。

s5、栽培种的制备:将选取的玉木耳母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灭菌好的栽培种培养基上,28℃,培养25天,待广口玻璃瓶的培养基长满菌丝为止,含有菌丝的培养基即为栽培种。

s6、栽培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木屑、稻壳、农作物秸秆、树叶、食用菌菌渣、甘蔗渣、牛粪、微生物发酵菌液,并添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建堆、覆膜、腐熟完成后,转移至搅拌机内,并添加称取的豆粉、石膏、石灰,搅拌均匀,分装薄膜菌袋中,灭菌,即可制得玉木耳栽培料。

s7、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种至经灭菌的玉木耳栽培料菌袋中,并将接种的菌袋,置于30℃条件下,培养30天,待菌丝完全长满为止。

s8、大棚套种:在密闭的大棚内使用辛硫磷溶液喷雾熏蒸45min,熏蒸结束后放置4天;然后在大棚的菌床上插种大蒜种子,并扦插种植鱼藤的蔓茎6株/10㎡,保持遮阴、潮湿、温暖的环境培养25天后,对菌袋进行转移栽培;其中,熏蒸所用的辛硫磷溶液的用量为:每1000m3大棚空间内使用40%辛硫磷乳油75克,并兑水稀释1500倍。

s9、开孔促芽:并将发满菌丝的菌袋转移至大棚中,悬挂放置,用开孔针对菌袋进行开孔,在温度26℃、空气相对湿度92%的条件下,促使玉木耳子实体的萌发。

s10、出菇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6℃、空气相对湿度在92%,散光照射,经常通风,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6%,并保持菌袋内玉木耳栽培料的含水量在70%,定时对菌袋进行喷水补水,适时利用补水针插入菌袋内部进行补水;其中,补水针由前端的针管、以及后端的软管组成,所述针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供水水龙头。

s11、采收:当菌袋上的玉木耳耳片充分展开后,及时采收,晾晒,即可制得干玉木耳成品。

其中,在s6步骤中,玉木耳栽培料,以重量份计,各原料包括:木屑70份、农作物秸秆30份、稻壳15份、树叶15份、食用菌菌渣8份、甘蔗渣5份、牛粪4份、豆粉4份、石膏2份、石灰1.3份、微生物发酵菌液0.7份、水适量。而上述的树叶,其组分包括:椴树叶、桉树叶、香叶天竺葵、香樟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分别为:椴树叶60份、桉树叶15份、香叶天竺葵8份、香樟叶5份、银杏叶4份、桃树叶3份、侧柏叶2份。

其中,树叶有机肥,以松针、桉树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樟树叶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牛粪、鸡粪、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其中,腐熟农家肥,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豆饼、牛粪、鸡粪、猪粪、酒糟、以及微生物发酵菌液、以及水,经混合、腐熟后制得。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