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蛾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9266发布日期:2019-02-15 21:5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麦蛾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粮食安全储存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储粮害虫的防治,特别是涉及一种麦蛾诱捕器。



背景技术:

麦蛾是世界范围的储藏物害虫,它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踪迹。麦蛾可以危害各种各样的粮食作物,包括稻类、麦类、玉米以及高粱等等,可达19种。麦蛾的幼虫会在播种时随着作物种子一起种在田中,等到夏天温度升高时再破土而飞。通过研究发现,麦蛾的成虫还可以飞到田中的农作物上产卵,然后麦蛾的幼虫会随着粮食的收获一起进入粮仓,在粮仓中又会继续危害粮食作物。麦蛾主要通过侵蚀粮食的胚部来影响粮食作物的发芽率,其中被麦蛾危害的玉米粒都会被驻成几乎空壳,其平均损失为13.1%-24%左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后期性害虫如锯谷盗、赤拟谷盗等的继续危害。

麦蛾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麦蛾的发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对于麦蛾的防治手段有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三种。麦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在早期时是采用麦蛾的天敌昆虫来进行防治的。但是当前有关麦蛾的天敌昆虫的报道研究还不多。化学方法防治方面,主要是使用熏蒸剂,熏蒸剂主要有敌敌畏、溴甲烷等,但是由于其残留量高,而且对人畜的危害较强,所以已经被禁用。此后,磷化氢变成使用数量最多的熏蒸剂,其次是甲酸乙酯。磷化氢是一种杀虫普广、药效很强的熏蒸剂,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滥用,导致了害虫抗性的产生。已有各种报道显示谷蠹、米象、赤拟谷盗的对磷化氢的抗药性已显著增强。但是目前却仍未找到可以更好替代磷化氢的化学熏蒸剂。物理方法防治比较方便简洁,比如清洁仓库、翻晒和科学堆放粮食、辐照、低温储粮、气调储粮。以上所说的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做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麦蛾是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由于我国储粮设备结构分布不平衡,尤其是农户的储粮设备落后,麦蛾的发生十分严重。目前储粮害虫麦蛾的防治过分依赖化学药剂的问题仍然很严重,无公害的防治方法由于成本高、执行困难等问题,并未能广泛应用。随着仓储害虫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防治手段的弊端逐渐显露,比如长期的使用磷化氢会产生种种问题包括昆虫的抗药性增强、次等的害虫更加猖獗以及产生农药的残留,并逐渐威胁到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领域。所以现在开发新的防治手段成为储粮害虫防治研究的重点。

害虫趋光性的应用研究已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近几年出现的害虫灯光诱捕法,由于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符合人们的需要,所以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麦蛾诱捕器,基于麦蛾的趋光性进行合理设计,诱捕率高,对储粮麦蛾具有高效的防治作用,并且无污染、可持续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麦蛾诱捕器,包括上圆筒体和连接在所述上圆筒体下部的下圆筒体,所述上圆筒体的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安装有挂钩,所述上圆筒体和所述下圆筒体的内径均为100mm;

在所述上圆筒体内靠近所述上圆筒体下边缘设置有隔网,所述隔网将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形成的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隔网的网孔直径为1mm;

所述上腔内设置有吸风风扇,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吸风风扇对应区域开设有出风孔;

在所述下圆筒体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封底,所述锥形封底的锥面与所述下圆筒体筒壁的夹角为60°,所述锥形封底的小头端朝向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锥形封底的小头端设置有进虫口,所述进虫口直径为10mm,所述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所述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所述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为135mm,所述锥形封底的下锥面设置有反光层;

在所述下圆筒体的下部沿所述下圆筒体的周壁均匀设置有吸虫灯珠,所述吸虫灯珠采用波长为530-575nm的绿光光源,在所述下圆筒体的下部还设置有诱虫剂。

优选地,所述上圆筒体、下圆筒体、顶盖、锥形封底均为透明棕色塑料材质。采用透明棕色塑料材质,一方面能够看见捕获到的麦蛾的数量,以便及时定量清理,而棕色材质可以防止圆筒侧壁发射出的光对害虫进入诱捕装置的干扰,有效提高光源诱捕效果。

优选地,所述隔网为铁丝隔网,厚度为2mm。厚度2mm的铁丝隔网强度好,不易破损,耐用。

优选地,所述上圆筒体和所述下圆筒体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便于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的分拆和安装组合,可以方便将捕获的麦蛾取出倒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风风扇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上腔内,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圆筒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电机与所述吸风风扇驱动连接,所述风扇电机为12v。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风风扇的旋转直径为78mm,吸风风扇的功率为8w,转速为2000r/min,吸风流量为0.035m3/min。既保证节约能源,并有足够的吸力可将麦蛾吸入,又确保不会与上圆筒体内壁产生摩擦。

优选地,所述吸虫灯珠设置在套环上,所述套环扣压套设在所述下圆筒体的下边沿上。当有吸虫灯珠损坏后,只须取下套环进行更换即可,方便操作。

优选地,所述套环上均匀布设有四组吸虫灯珠,每组吸虫灯珠由两只1w的吸虫灯珠组成。

优选地,所述诱虫剂悬挂设置在所述套环上。诱虫剂与吸虫灯珠配合使用,进一步加强诱虫效果,从而提高诱捕效率。

优选地,所述诱虫剂与所述进虫口对应设置。可保证引诱过来的麦蛾主要集中在进虫口下方,便于吸风风扇的吸入。

本发明提供的麦蛾诱捕器,使用时,将诱捕器挂在粮堆内适当的地方,在诱捕器通电后,吸风风扇转动,吸虫灯珠发光,吸风风扇所产生的风是由下方吸入从上方吹出。由于麦蛾的趋光特性,麦蛾会被绿光光源吸引主动飞向光源,加以诱虫剂的引诱作用,麦蛾主要集中在锥形封底的下部区域,根据麦蛾的飞行习性,在趋近光源时会向上飞,再在吸风风扇的吸力作用下,麦蛾很容易就会从锥形封底的进虫口吸入到下腔内,但是由于锥形封底的小头端朝向上设置,即朝向所述隔网方向设置,而不是朝向远离所述隔网的方向设置,因此在麦蛾进入锥形封底上部的下腔后,就很难再次飞出。进入下腔内的麦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吸风风扇吸力作用后很快就会脱水而死,从而达到诱杀的效果。当下腔内收集的麦蛾数量过多时,可将诱捕器的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拆开,将已诱杀的麦蛾倒出,从而将捕捉到的麦蛾清理掉。

本发明提供的麦蛾诱捕器,通过对结构的合理设计,并对诱捕效果影响大的几个因素,例如诱捕光源、锥形封底的倾斜角、进虫口口径、圆筒体高度等进行了详细考察,确定了麦蛾诱捕器的合理设计参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麦蛾诱捕器,经实验测得该诱捕器在120cm×100cm的密闭长方体暗室内,诱捕30分钟后的诱捕率可达5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麦蛾诱捕器对麦蛾具有高效的防治作用,并且无污染、可持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麦蛾诱捕器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麦蛾诱捕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麦蛾诱捕器的套环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麦蛾诱捕器的套环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验例一采用的趋光反应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验例一得到的麦蛾对不同波长光的趋光指数分布图;

图7是本发明实验例四得到的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h1不同的诱捕器对应的诱捕率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见图1-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麦蛾诱捕器实施例,包括上圆筒体1和通过螺纹连接在上圆筒体1下部的下圆筒体2,上圆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顶盖3,顶盖3上安装有挂钩4,挂钩4用于悬挂该麦蛾诱捕器,上圆筒体1和下圆筒体2的内径l2均为100mm;

在上圆筒体1内靠近上圆筒体下边缘设置有隔网6,隔网6为铁丝隔网,其厚度为2mm,经实验确定,隔网的网孔直径为1mm,隔网6将上圆筒体1和下圆筒体2形成的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在上腔内设置有吸风风扇8,在顶盖3上与吸风风扇8对应区域开设有出风孔5;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隔网的网孔直径设置为1mm,可以有效防止捕获的麦蛾进入吸风风扇8所在的上腔内,可以保证吸风风扇8的正常运行。此外,在顶盖3上与吸风风扇8对应区域开设出风孔5,原因在于,与吸风风扇8对应区域的风力较大,可以有效防止运行过程中灰尘的落入,保持吸风风扇8的清洁,正常运行。更具体地,吸风风扇8是通过安装支架7安装在上腔内,安装支架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上圆筒体1的内壁上,安装支架7的另一端具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风扇电机,风扇电机与吸风风扇8驱动连接,风扇电机为12v,小型,耗能低。

在下圆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封底9,锥形封底9的锥面与下圆筒体2筒壁的夹角α为60°,也即锥形封底9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者说锥形封底9的锥面斜度为30°;

锥形封底9的小头端朝向隔网6设置,即锥形封底9的小头端朝上设置,在锥形封底9的小头端设置有进虫口10,进虫口10的直径l1为10mm;

锥形封底9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2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1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h1为135mm,锥形封底9的下锥面上涂设有反光层,可以使吸虫灯珠发出的光不发散,主要集中在锥形封底9的下部区域,增加麦蛾的捕获效率;

在下圆筒体2的下边沿上扣压套设有一套环11,套环11为圆环形,可以为橡胶材质或者塑料材质,套环11的横断面为u型,套环11上设置有沿套环周向延伸的凹槽14,套环11通过凹槽14扣压套设在下圆筒体2的下边沿上。在套环11的背离凹槽14的一侧沿套环11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组吸虫灯珠,每组吸虫灯珠由两只吸虫灯珠12组成。吸虫灯珠12采用波长为530-575nm的绿光光源。

在套环11上还悬挂设置有诱虫剂13,诱虫剂13与进虫口10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圆筒体1、下圆筒体2、顶盖3、锥形封底9均为透明棕色塑料材质。

吸风风扇8的旋转直径为78mm,吸风风扇的功率为8w,转速为2000r/min,吸风流量为0.035m3/min。

在本实施例中,隔网6将上圆筒体1和下圆筒体2形成的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在上腔内设置吸风风扇8,下腔为麦蛾的收集区域。在诱捕器工作过程中,从锥形封底9的进虫口10吸入到下腔内,吸风风扇8位于收集区域的后方,避免了扇叶阻挡昆虫进入收集区域。且由于锥形封底9的小头端朝向上设置,即朝向隔网6方向设置,而不是朝向远离隔网6的方向设置,因此在麦蛾进入锥形封底9上部的下腔后,就很难再次飞出。进入下腔内的麦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吸风风扇吸力作用后很快就会脱水而死,从而达到诱杀的效果。当下腔内收集的麦蛾数量过多时,可将诱捕器的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拆开,将已诱杀的麦蛾倒出,从而将捕捉到的麦蛾清理掉。

在本麦蛾诱捕器实施例的研发过程中,申请人考察了多个因素,以期设计出结构更为合理,捕获效率高的诱捕器。

其中光源是诱捕器的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诱捕器是通过研究昆虫的趋光特性来设计的具有针对性的诱捕工具,其中光源对昆虫的趋光特性影响最大。灯光诱捕器通过光源发出光波,昆虫由于其趋光特性会自主的趋向光源附近,在将昆虫吸引到灯源附近后才能使灯光诱捕器的诱捕装置发生作用从而诱杀昆虫。但不同的昆虫其趋光特性均不同,喜好的光源种类也不一致。在昆虫被灯源引诱后,诱捕装置就会发生作用,而灯光诱捕器的诱捕率与诱捕装置的设计直接相关,因为若引诱来的昆虫数量很多,而诱捕装置的不合理会直接导致诱捕的数量远远少于引诱来的数量,这样就会导致诱捕器的低效率。诱捕器的收集装置也是诱捕器一个重要部分,收集装置的作用是将已诱捕的昆虫收集在一定的容腔内,因此收集装置的容量大小是需要通过研究来定夺的,除此之外,收集装置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当容腔内已诱捕的昆虫数量过多时,如何处理已诱捕的昆虫的问题,这也是在设计时需要研究的一个方面。同时,诱捕器的收集装置还担任的任务是确保已诱捕到的昆虫不会再从收集装置内逃逸出去,若是诱捕的昆虫再次逃逸,则诱捕的意义也就没有了,这样将会导致诱捕器的效率大大下降。以上三个方面就是诱捕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重要问题。

根据以上问题,具体到本麦蛾诱捕器的设计,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因素:

1)吸虫灯珠采用光源波长;

2)锥形封底的锥面斜度;

3)锥形封底进虫口的直径;

4)隔网的网孔直径;

5)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h1。

下面结合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虫麦蛾,虫源采自福建漳州,在河南工业大学储粮害虫生态研究室用水分含量3%的小麦籽粒添加少量碎麦粒在(32±1)℃,70%±5%rh条件下饲养多代。

实验例一、吸虫灯珠采用光源波长的选择

影响麦蛾趋光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光源的波长是最重要的。选择特异性波长范围的光源,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害虫的诱捕,从而提高诱捕效率。昆虫由于天性,对不同的光源有着不同的趋性或者避性,不同的昆虫也会对光波的趋性有着不同的选择。麦蛾对不同的光源波长表现出不同的趋性,我们需要找出对麦蛾趋性最强的那段波长作为诱捕器的光源波长,找出麦蛾的特异性波长范围有利于针对性的设计出麦蛾的灯光诱捕器,从而提高诱捕效率。

实验过程:将由玻璃严密粘合而成的长方体(56×8×8cm)用作麦蛾趋光行为的测定装置,如图5所示。装置上方有个可以移动的盖子用以观察装置内的试虫。装置的一侧放置光源,装置通道内有三个区域,分别为趋光通道、感光区和释放区。各个区域的长度分别为40、8和8cm。各个区域之间用不透光的板子隔开,板上有许多直径为3mm的孔径,作为麦蛾飞行的通道。在装置的通道内离光源的距离越近,其亮度越大。将趋光通道底部每间隔8cm做一标记线,作为一个分级,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离光源最近处的分级为5级,离光源最远处的分级为1级。实验选择10种不同的光源,分别为四种紫外光、紫光、蓝光、翠绿光、绿光、黄光以及红光光源,它们的波长分别为365、375、385、395、430、450、495、530、575以及620nm,半波带宽度5nm。进行最适波长测定之前,需要先设定试虫释放区域的光强,即通过光源与装置的相对距离来表现。由于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强测定很难统一,所以按两个标准来统一光强,即在趋光通道区域内,可见光的强度为1500lx,而紫外光的强度为0.1mw/cm2

从培养瓶中不区分性别地随机挑选特定生理状态的活跃成虫放入培养皿中备用,为消除试验准备过程中光经历对试虫趋光行为的影响,试验前将试虫放在全暗环境下适应1h以上,然后将其转入观察装置的释放区,10min后记录试虫在趋光通道内各区域的分布情况。每次实验均选取30头试虫。每头试虫只参与一次实验。每个处理重复5次。

实验结果分析:记录趋光通道内各分布区的试虫数和总试虫数后,计算趋光指数。试虫对哪种光源的趋光性越强,则哪种光源的趋光指数越大。

所得麦蛾对不同波长光的趋光指数分布图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麦蛾成虫对10种光源都表现出一定的趋光性(趋光指数>0)。其中,试虫对波长为530nm和575nm的光源的趋光指数最高,说明试虫对这两种光源的趋光性是最强的,而对波长长度为430、450、495和620nm的光源的趋性较弱。试虫对紫外光区的光明显没有可见光区敏感,均低于可见光区的最低趋光指数。由于麦蛾成虫对绿光最为敏感,因此在诱捕器的设计中吸虫灯珠采用530-575nm的绿光光源。

实验例二、锥形封底进虫口的直径及锥形封底的锥面斜度确定

1、锥形封底进虫口的直径

锥形封底进虫口的直径不同会影响诱捕器的效率,因为直径过大可能会导致已进入收集区域的麦蛾再次逃逸,从而降低诱捕效率。若直径过小则会使麦蛾进入诱捕器的收集区域困难增大,可能会有一部分麦蛾进不去进虫口,从而影响诱捕器的效率。因此确定锥形封底进虫口的直径也很关键。

实验过程:在120×100×100cm的密闭长方体暗室中,放置50头麦蛾。制作三个诱捕器,三个诱捕器的区别在于采用的锥形封底不同,锥形封底的锥面斜度均为30°,即锥形封底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锥形封底的大口直径均为100mm,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h1取135mm,锥形封底的小口,即进虫口的直径分别取15、10、5mm。风扇选择功率为8w,电机转速为2000r/min,吸风流量0.035m3/min。将三个不同的诱捕器依次放入暗室中,30min过后,将诱捕器拿出检查诱捕的麦蛾数量。每50头麦蛾做过一次实验后不再使用,每个诱捕器做5组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各个诱捕器的诱捕率,将得到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多重分析来比较,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注:表中数据均为平均值±标准误。同列标记有相同字母的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anova和tukey多重比较)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诱捕器的锥形封底采用不同的进虫口直径,其诱捕效率也有差异,其中在直径为10mm时的诱捕效率是最高的达到48%。而当直径为5mm时的诱捕效率是最低的,主要是因为口径过小导致麦蛾进入诱捕器困难,不能对准进虫口飞入,所以导致诱捕的麦蛾数量略少。当直径为15mm时,诱捕效率也会小于直径为10mm时的诱捕效率,原因是口径过大导致麦蛾易进也易出,部分已诱捕的麦蛾又从进虫口逃逸飞出。因此,选择进虫口直径为10mm最为合适。

2、锥形封底的锥面斜度

若锥形封底的下边大口直径为一定值100mm,则不同倾斜角的锥形封底具有不同高度,不同高度的锥形封底会要求麦蛾的飞行距离不同,高度过高会导致要求麦蛾进入诱捕装置的飞行距离较长,不利于诱捕,而高度过低又会影响风扇的吸力,从而减小了风扇的作用,因此确定锥形封底的倾斜角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验过程:在120×100×100cm的密闭长方体暗室中,放置50头麦蛾。制作三个诱捕器,三个诱捕器的区别在于采用的锥形封底不同,锥形封底的进虫口直径均为10mm,锥面斜度分别为15°、30°、45°,即锥形封底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15°、30°、45°。锥形封底的大口直径均为100mm,锥形封底的小口,即进虫口的直径取10mm,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h1取135mm。风扇选择功率为8w,电机转速为2000r/min,吸风流量0.035m3/min。将三个不同的诱捕器依次放入暗室中,30min过后,将诱捕器拿出检查诱捕的麦蛾数量。每50头麦蛾做过一次实验后不再使用,每个诱捕器做5组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分析:将每个诱捕器放入暗室中诱捕30min后,每个诱捕器做5组测试,将得到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多重分析来比较,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注:表中数据均为平均值±标准误。同列标记有相同字母的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anova和tukey多重比较)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3个不同的诱捕器其诱捕效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在锥形封底的锥面斜度为30°时诱捕的麦蛾数量是最多的,能够在拥有50头麦蛾的暗室中30min诱捕25头,平均诱捕率达50%。因此在诱捕器设计中,锥形封底的锥面斜度为30°时最为合适,也即锥形封底的锥面与下圆筒体筒壁的夹角α为60°时最佳。

实验例三、隔网的网孔直径确定

为了防止已诱捕的麦蛾会从隔网网孔中掉入吸风风扇里而影响风扇的运作,需要确保隔网网孔的直径小于正常麦蛾成虫的最小体宽。所以隔网网孔直径大小的确定是很有必要的。

实验过程:用集虫管从试虫中随机地捉取100头麦蛾成虫,将捉取的麦蛾分为10组,每组10头,放入十个集虫盒内,为了防止机械物理挤压死亡会使麦蛾体宽变形,将集虫盒放入冰箱中将其冻死。将冻死后的麦蛾尸体放在显微镜下,取一个有刻度的直尺放在麦蛾尸体下方,调整显微镜接近直尺的位置,使之能够看到麦蛾整个身躯以及直尺1cm的长度。将显微镜下的麦蛾与直尺的图像拍下,上传至网上,在电脑桌面上放大图片直至图片中直尺1cm的长度达到10cm的长度,即使照片放大10倍,再用直尺测量放大后的麦蛾的体宽,将得到的数据除以10即为麦蛾的真实体宽。分别测量10组麦蛾的体宽,求其最小值。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00头麦蛾中体宽最小的为1.233mm,最大的为1.821mm,平均体宽为1.543mm。为了确保已诱捕到的麦蛾不会由隔网的网孔掉入风扇内,需要使隔网的网孔直径小于正常麦蛾最小的体宽。因此为保险起见,宜取隔网的网孔直径为1mm,这样就可以保证正常的麦蛾成虫在诱捕后不会掉入风扇,所以在麦蛾的灯光诱捕器的设计中,隔网的网孔直径取1mm最为合适。

表3

实验例四、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h1确定

锥形封底的上锥面与下圆筒体的内筒壁相接处距离上圆筒体的上边沿的垂直距离h1的大小也会对诱捕器的诱捕效率产生影响,h1过高会使风扇与锥形封底的距离过长,从而风扇的吸力作用就会减弱,导致诱捕效率降低。若h1高度过低,则会使诱捕器的收集区域容量较小,不能存放过多的麦蛾。因此,应在确保风扇吸力作用下,h1的高度越高越好。

实验过程:制作5个不同h1高度的诱捕器,h1高度分别为100、120、135、155、170mm,上圆筒体和下圆筒体的直径l2均为100mm,锥形封底的斜度取30°,进虫口直径10mm,风扇依旧选择功率为8w,电机转速为2000r/min,吸风流量0.035m3/min。在120cm×100cm的密闭长方体暗室中,放置50头麦蛾。将h1不同的诱捕器依次放入暗室中,30min过后,将诱捕器拿出检查诱捕的麦蛾数量。每50头麦蛾做过一次实验后不再使用,每个诱捕器做2组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分析:将制作的五个不同外壁高度的诱捕器分别依次放入拥有50头麦蛾的暗室中诱捕30min后取出,观察诱捕的麦蛾数量,每个诱捕器做2组重复实验,取其平均数作为该诱捕器的最终测试结果,所得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当h1高度为100、120、135mm时,其诱捕的麦蛾数量是差不多的,说明此时风扇的吸力发挥着稳定的作用。而当h1高度为155mm和170mm时,其诱捕的麦蛾数量发生明显的降低,可能造成的原因是风扇与锥形封底进虫口的距离过远,从而削弱了风扇的吸力作用,进而导致诱捕效率降低。在诱捕器的设计中,我们既需要保证风扇的吸力发挥一定的作用,又希望h1的高度越大越好,因为h1高度越高,则收集区域的容腔越大,这样就可以诱捕更多的麦蛾,而如果h1高度越小,则能够诱捕的麦蛾数量就越少,并且还会存在风扇吸力过大使麦蛾吸附到上面的隔网上的问题。所以在麦蛾灯光诱捕器的设计中,h1高度采用135mm是最为合适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