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锥形脱粒辊的双辊玉米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202发布日期:2018-09-04 20:1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脱粒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锥形脱粒辊的双辊玉米脱粒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玉米脱粒机在玉米收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场上玉米脱粒机种类众多,包括单辊玉米脱粒机和双辊玉米脱粒机等。但是现有的玉米脱粒机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单辊玉米脱粒机的脱粒效率通常较低,不能满足大批量玉米脱粒的要求,双辊玉米脱粒机的脱粒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脱净率通常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另外,现有玉米脱粒机的脱粒粒径通常不可调节,即便是可以调节脱粒粒径,调节装置的结构也比较复杂,成本高,占用面积大,不能满足大规模推广的要求。此外,现有玉米脱粒机脱粒时的噪音很大,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脱净率高、脱粒效率高、安全性高、噪音小、成本低和满足不同粒径玉米脱粒等优点的带锥形脱粒辊的双辊玉米脱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锥形脱粒辊的双辊玉米脱粒机,包括壳体、上料斗、脱粒仓、分离筛、动力机、带轮、齿轮、脱粒辊、玉米粒收集箱和玉米芯收集箱,上料斗设置于脱粒仓的上方,分离筛上设置有筛孔和脱粒齿,动力机和带轮通过皮带连接,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玉米粒收集箱和玉米芯收集箱设置在壳体下部,所述脱粒辊呈锥形,且沿着出料方向,脱粒辊的直径逐渐增大,脱粒辊上还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两个侧面和脱粒辊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脱粒齿,所述脱粒辊包括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第一脱粒辊与带轮和第一齿轮同轴且同步转动,第二脱粒辊和第二齿轮同轴且同步转动,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向内侧反向旋转;所述分离筛设置在脱粒辊的四周,且沿着出料方向,分离筛到脱粒辊的距离逐渐减小,分离筛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栓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分离筛和壳体之间。这样,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呈锥形,且沿着出料方向,脱粒辊的直径逐渐增大,分离筛到脱粒辊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得沿着出料方向,玉米穗的脱粒空间越来越小,脱净度高;同时,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向内侧反向旋转,玉米穗移动时受到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的双重挤压,并且脱粒辊呈锥形,使得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玉米穗受到的挤压越来越大,进一步提高脱净度;分离筛、螺旋叶片的两个侧面和脱粒辊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脱粒齿,使得玉米穗在脱粒仓中始终与脱粒齿接触,脱净度得到更大的提高。玉米穗受到向内侧反向旋转的锥形的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的共同推进作用下,快速向出料口方向移动,脱粒效率较高。分离筛通过固定装置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栓和弹簧,使得分离筛可根据玉米穗的粒径大小而适当调节玉米穗的脱粒空间,既使得玉米穗始终保持较大压力,脱净度高,又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导致玉米穗破损,满足不同粒径玉米穗脱粒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脱粒齿为圆柱齿。这样,脱粒效果好,并且对玉米粒的损伤小。

优选的,所述脱粒齿由橡胶材料制成。这样,脱粒机对玉米粒机械损伤小,破损率低。

优选的,上料斗呈上端宽下端窄的漏斗状。这样,有利于玉米穗顺利进入脱粒仓。

优选的,上料斗上方设置有上料斗盖。这样,当玉米穗进入脱粒仓之后盖上上料斗盖可以避免溅伤,安全性好。

优选的,上料斗盖靠上料斗一侧还设置有密封条。这样,当上料斗盖盖上之后,由于密封条的作用可降低脱粒仓内噪音传出,降低玉米脱粒机的噪音。

优选的,上料斗还设置有观察窗。这样,不用打开上料斗盖就可以观察到玉米穗余量,省时省力,安全性好。

优选的,玉米粒收集箱和玉米芯收集箱通过卡箍与壳体可拆卸连接。这样,当玉米粒收集箱或玉米芯收集箱装满之后可直接更换,不用停机,且安全性好,噪音低。

优选的,壳体的下方安装有减震装置。这样,玉米脱粒机工作时的噪音得到进一步降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锥形的向内侧反向旋转的第一脱粒辊和第二脱粒辊,并且沿着出料方向,脱粒辊的直径逐渐增大,分离筛到脱粒辊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得玉米穗的脱粒空间越来越小,受到的挤压越来越大,脱净度高;分离筛通过螺栓和弹簧固定在壳体上,使得分离筛可根据玉米穗的粒径大小而适当调节玉米穗的脱粒空间,既使得玉米穗始终保持较大压力,脱净度高,又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导致玉米穗破损,满足不同粒径玉米穗脱粒的要求;通过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圆柱形脱粒齿,既使得脱净度高,又使得玉米粒破损率低;通过设置密封条和减震装置,使得噪音小;通过设置上料斗盖和观察窗,使得脱粒机的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锥形脱粒辊的双辊玉米脱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锥形脱粒辊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上料斗,3-脱粒仓,4-分离筛,5-动力机,6-带轮,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脱粒辊,10-第一脱粒辊,11-第二脱粒辊,12-玉米粒收集箱,13-玉米芯收集箱,14-筛孔,15-脱粒齿,16-螺旋叶片,17-固定装置,18-螺栓,19-弹簧,20-上料斗盖,21-观察窗,22-卡箍,23-齿轮,24-皮带,25-密封条,26-卡箍,27-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锥形脱粒辊的双辊玉米脱粒机,包括壳体1、上料斗2、脱粒仓3、分离筛4、动力机5、带轮6、齿轮23、脱粒辊9、玉米粒收集箱12和玉米芯收集箱13,上料斗2设置于脱粒仓3的上方,分离筛4上设置有筛孔14和脱粒齿15,动力机5和带轮6通过皮带24连接,齿轮23包括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相互啮合,玉米粒收集箱12和玉米芯收集箱13通过卡箍26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脱粒辊9呈锥形,且沿着出料方向,脱粒辊9的直径逐渐增大,脱粒辊9上还设置有螺旋叶片16,螺旋叶片16的两个侧面和脱粒辊9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脱粒齿15,所述脱粒辊9包括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脱粒辊10和第二脱粒辊11,第一脱粒辊10与带轮6和第一齿轮7同轴且同步转动,第二脱粒辊11和第二齿轮8同轴且同步转动,第一脱粒辊10和第二脱粒辊11向内侧反向旋转。

所述分离筛4设置在脱粒辊9的四周,且沿着出料方向,分离筛4到脱粒辊9的距离逐渐减小,分离筛4通过固定装置17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固定装置17包括螺栓18和弹簧19,所述弹簧19设置在分离筛4和壳体1之间。

其中,所述脱粒齿15为圆柱齿,且由橡胶材料制成。上料斗2呈上端宽下端窄的漏斗状。上料斗2上方设置有上料斗盖20。上料斗盖20靠上料斗2一侧还设置有密封条25。上料斗2还设置有观察窗21。玉米粒收集箱12和玉米芯收集箱13。壳体1的下方安装有减震装置27。

本实施例中带锥形脱粒辊的双辊玉米脱粒机的工作原理为:

动力机5启动后,动力机5通过皮带24带动带轮6旋转,带轮6带动第一脱粒辊10旋转,第一脱粒辊10带动同轴的第一齿轮7旋转,第一齿轮7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8旋转,第二齿轮8带动与之同轴的第二脱粒辊11旋转,使得第一脱粒辊10和第二脱粒辊11反向旋转。

当玉米穗从上料斗2喂入脱粒仓3中后,玉米穗在两个锥形脱粒辊9上螺旋叶片16的推动作用下,玉米穗向出料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玉米穗在由带脱粒齿15的分离筛4和两个锥形脱粒辊9构成的脱粒空间中逐渐脱粒。由于沿着出料方向,锥形脱粒辊9的直径逐渐增大,分离筛4到脱粒辊9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得沿着出料方向,玉米穗的脱粒空间越来越小;同时,第一脱粒辊10和第二脱粒辊11向内侧反向旋转,玉米穗移动时受到第一脱粒辊10和第二脱粒辊11的双重挤压,并且脱粒辊9呈锥形,使得第一脱粒辊10和第二脱粒辊1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玉米穗受到的挤压也越来越大;分离筛4、螺旋叶片16的两个侧面和脱粒辊9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脱粒齿15,使得玉米穗在脱粒仓中始终与脱粒齿15接触,因而,使得玉米粒的脱净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另外,玉米穗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向内侧反向旋转的锥形的第一脱粒辊10和第二脱粒辊11的共同推进作用,使得玉米穗快速向出料口方向移动,脱粒效率较高。

分离筛4通过螺栓18和弹簧19设置在壳体上,使得分离筛4可根据玉米穗的粒径大小而适当调节玉米穗的脱粒空间,既使得玉米穗始终保持较大压力,脱净度高,又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导致玉米穗破损,可满足不同粒径玉米穗脱粒的要求。

脱落的玉米粒经分离筛4上的筛孔14落入玉米粒收集箱12,玉米芯经出料口落入玉米芯收集箱13,完成玉米脱粒。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