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种子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478发布日期:2018-09-25 18:4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种子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

但现有的子培育装置功能单一,不能针对种子的发育环境进行调节,且现有的子培育装置对装置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动态调节能力缺乏,另外,现有的子培育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外界存在接触,而外界的环境容易影响种子的发育。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多功能的种子培育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种子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种子培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底座,所述装置本体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上,所述装置本体右侧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嵌入设置在装置本体上,所述装置本体正面左侧设有显示屏,所述装置本体正面右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显示屏均嵌入设置在装置本体上,所述装置本体内部顶端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所述装置本体内部顶端设有传感器面板,所述传感器面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左侧设有红外摄像机,所述红外摄像机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加热盘,所述加热盘紧密贴合在支撑板上,所述加热盘上端设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紧密贴合在加热盘上,所述装置本体底部右侧设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上,所述氧气罐右侧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紧密贴合在氧气罐上,所述鼓风机上端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嵌入设置在鼓风机上,所述吸气口中部设有阀门,所述装置本体阀门嵌入设置在吸气口上,所述内部左侧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内,所述增压泵右侧设有营养罐,所述营养罐固定连接在增压泵上,所述营养罐上端设有管道,所述管道贯穿设置在营养罐内,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卡接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顶端与培养皿之间固定连接,且管道触及营养罐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设有三个,三个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同一高度,且距离培养皿三十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摄像机与显示屏之间电性连接,且红外摄像机由控制面板控制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采用密闭式设计,且装置本体外壁不透光。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罐个鼓风机均采用智能控制方式,且氧气罐个鼓风机均与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面板包括光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检测仪、湿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检测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功能的种子培育装置,照明灯设置在同一高度,且距离培养皿三十厘米,通过将照明灯设置在距离培养皿三十厘米的位置,能够为装置提供适当的照明,使得装置能够适合各种种子的培育,接着,由于本装置内部不透光,故而能够通过该种红外摄像机摄取装置内部的红外影像,并投射到显示屏上,方便了对于种子状态的控制,方便了对于需要黑暗环境来培育的植物的种子的培育,增加了装置的多功能性,解决了现有的设计功能单一,不能针对种子的发育环境进行调节的不足,并且氧气罐个鼓风机均采用智能控制方式,且氧气罐个鼓风机均与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上述设置通过电路板配合传感器面板对装置内部的培育环境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检测,并且智能的进行调节,体现装置的智能特性,解决了现有的设计对装置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动态调节能力缺乏的不足,另外,装置本体采用密闭式设计,且装置本体外壁不透光,上述设置使得装置能够对某些需要黑暗环境才能培育的种子的培育,增加了装置的多功能性,且采用密闭式设计能够防止外部环境对种子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解决了现有的设计内部空间与外界有接触,而外界的环境容易影响种子的发育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底座;101-换气孔;102-显示屏;103-控制面板;104-照明灯;105-传感器面板;106-红外摄像机;107-培养皿;1071-加热盘;1072-支撑板;108-氧气罐;1081-鼓风机;1082-吸气口;1083-阀门;109-增压泵;1091-营养罐;1092-管道;201-垫片;202-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种子培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底座2,装置本体1下端设有底座2,底座2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上,装置本体1右侧设有换气孔101,换气孔101嵌入设置在装置本体1上,装置本体1正面左侧设有显示屏102,装置本体1正面右侧设有控制面板103,控制面板103与显示屏102均嵌入设置在装置本体1上,装置本体1内部顶端设有照明灯104,照明灯104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内,装置本体1内部顶端设有传感器面板105,传感器面板10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内,装置本体1内部左侧设有红外摄像机106,红外摄像机106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内,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支撑板1072,支撑板1072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内,支撑板1072上端设有加热盘1071,加热盘1071紧密贴合在支撑板1072上,加热盘1071上端设有培养皿107,培养皿107紧密贴合在加热盘1071上,装置本体1底部右侧设有氧气罐108,氧气罐10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上,氧气罐108右侧设有鼓风机1081,鼓风机1081紧密贴合在氧气罐108上,鼓风机1081上端设有吸气口1082,吸气口1082嵌入设置在鼓风机1081上,吸气口1082中部设有阀门1083,装置本体1阀门1083嵌入设置在吸气口1082上,内部左侧设有增压泵109,增压泵10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内,增压泵109右侧设有营养罐1091,营养罐1091固定连接在增压泵109上,营养罐1091上端设有管道1092,管道1092贯穿设置在营养罐1091内,底座2上端设有电路板202,电路板202卡接设置在底座2上。

进一步的,管道1092的顶端与培养皿107之间固定连接,且管道1092触及营养罐1091底部,管道1092与培养皿107之间连接设置,使得装置能够通过电路板202来控制对培养皿107的营养供给,体现装置智能的特点和多功能的特点。

进一步的,照明灯104设有三个,三个照明灯104设置在同一高度,且距离培养皿107三十厘米,通过将照明灯104设置在距离培养皿107三十厘米的位置,能够为装置提供适当的照明,使得装置能够适合各种种子的培育。

进一步的,红外摄像机106与显示屏102之间电性连接,且红外摄像机106由控制面板103控制与操作,由于本装置内部不透光,故而能够通过该种红外摄像机106摄取装置内部的红外影像,并投射到显示屏102上,方便了对于种子状态的控制,方便了对于需要黑暗环境来培育的植物的种子的培育,增加了装置的多功能性。

进一步的,装置本体1采用密闭式设计,且装置本体1外壁不透光,上述设置使得装置能够对某些需要黑暗环境才能培育的种子的培育,增加了装置的多功能性。

进一步的,氧气罐108个鼓风机1081均采用智能控制方式,且氧气罐108个鼓风机1081均与电路板202之间电性连接,上述设置通过电路板202配合传感器面板105对装置内部的培育环境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检测,并且智能的进行调节,体现装置的智能特性。

进一步的,传感器面板105包括光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检测仪、湿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检测仪,上述传感器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对种子的培育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保证了种子的发芽率。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保证装置的稳定,并打开电源,对装置的各个模块进行检测,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到此完成装置的准备工作,接着便可以开始对装置的正常使用,期间,照明灯104设置在同一高度,且距离培养皿107三十厘米,通过将照明灯104设置在距离培养皿107三十厘米的位置,能够为装置提供适当的照明,使得装置能够适合各种种子的培育,接着,本设计能够通过该种红外摄像机106摄取装置内部的红外影像,并投射到显示屏102上,方便了对于种子状态的控制,方便了对于需要黑暗环境来培育的植物的种子的培育,并且氧气罐108个鼓风机1081均采用智能控制方式,上述设置通过电路板202配合传感器面板105对装置内部的培育环境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检测,并且智能的进行调节,且装置本体1采用密闭式设计,且装置本体1外壁不透光,使得装置能够对某些需要黑暗环境才能培育的种子的培育,增加了装置的多功能性,且采用密闭式设计能够防止外部环境对种子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