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茬苗带清茬装置及作业机械及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6925发布日期:2018-09-25 18:3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麦茬苗带清茬装置及作业机械及播种机。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是近年来我国推行农田地力培肥的一项重要技术。秸秆还田能够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铺撒在地表上,防止地表裸露,提高土壤抗水蚀和风蚀的能力;还能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农田蓄水保墒能力,连续的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培肥地力。

但是,秸秆还田后秸秆量的增加常拥堵玉米播种机或其他播种机械,碎秆与土壤的混杂减弱了镇压效果,堵塞排种的同时造成播深不一致,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了玉米播种质量,对玉米单产带来影响。这严重影响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农民在小麦收获后,焚烧麦茬和秸秆现象时有发生。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秸秆还田后秸秆容易堵塞播种机械影响播种质量的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茬苗带清茬装置,其能够在小麦收获后较高的麦茬和秸秆覆盖的田间清理出一条苗带,为播种营造良好的苗床,达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实现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双重效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麦茬苗带清茬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清茬组件和清杂组件,清杂组件设置于清茬组件行进方向的相反侧;

所述清茬组件包括刀盘轴,刀盘轴底部固定有清茬刀;

所述清杂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下部连接有两个成设定夹角的清理板。

进一步的,所述刀盘轴竖直设置,清茬刀刀面与刀盘轴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刀盘轴底部连接有刀盘,清茬刀固定于刀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清茬刀呈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沿周向设置多个弧形齿刀。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清理板第一端固定成一体,两个清理板第二端张开,形成V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V字形结构的尖端朝向刀盘轴设置,V字形结构的尖端位于清茬刀上方。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清理板第二端均连接有折板。

进一步的,所述刀盘轴顶部通过动力输出轴与动力齿轮箱连接,动力输出轴外周套设轴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竖直设置;支撑件底部固定托板,托板与清理板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顶部设置U型固定板,U型固定板与底部与焊合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顶部穿过U型固定板,并与U型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合板一端为平面状,另一端为圆弧状;所述焊合板圆弧状的一端卡合在轴滚筒上并与轴滚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合板和U型固定板底部均固定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杆体或管体。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茬苗带清茬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和如上所述的清茬装置,所述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动力齿轮箱连接。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播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清茬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清茬装置,通过设置清茬刀的清茬组件将麦茬切割,然后通过清理板的分流作用将秸秆等混合物分流至苗带两侧,进而清理出播种需要的带状播种区,为播种营造良好的苗床,达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实现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双重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清茬装置,通过清茬组件和清杂组件的配合,使得田间清理出苗带,可以为播种机实现快速高效作业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清茬装置可以与玉米播种机或者其它收获后留茬较高地播种作物机具配合,达到联合作业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麦茬苗带清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清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清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清茬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焊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齿轮箱,2、轴滚筒,3、动力输出轴,4、清杂组件,5、刀盘轴,6、清茬刀,7、刀盘;

41、焊合板,42、焊合加强筋,43、U型固定板,44、加强筋,45、支撑件,46、清理板,47、托板,48、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解释部分:秸秆还田是近年来我国推行农田地力培肥的一项重要技术。秸秆还田能够将前茬作物秸秆粉碎铺撒在地表上,防止地表裸露,提高土壤抗水蚀和风蚀的能力;还能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农田蓄水保墒能力,连续的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培肥地力。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小麦收获后玉米播种机在麦茬较高和秸秆还田后覆盖量大田间作业,容易出现堵塞、压实困难、播深不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麦茬苗带清茬装置及作业机械及播种机,能够在小麦收获后较高的麦茬和秸秆覆盖的田间清理出一条苗带,为播种营造良好的苗床,为播种机实现快速高效作业提供保障,达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实现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双重效益。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麦茬苗带清茬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清茬组件和清杂组件4,清杂组件4设置于清茬组件行进方向的相反侧,此处设置方向是指:清茬装置在田间行进工作过程中,清茬组件位于始终位于清杂组件前方;

所述清茬组件包括刀盘轴5,刀盘轴5底部固定有清茬刀6;

所述清杂组件4包括支撑件45,支撑件45下部连接有两个成设定夹角的清理板46。

所述刀盘轴5竖直设置,清茬刀6刀面与刀盘轴5垂直设置;清茬刀6水平设置,运转中将麦茬进行切割。

所述刀盘轴5底部连接有刀盘7,清茬刀6固定于刀盘7上。刀盘轴5下端与刀盘7焊合,刀盘7上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清茬刀6固定在一起。

所述清茬刀6呈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沿周向设置多个弧形齿刀。清茬刀为65Mn材料钢板经激光切割而成,厚度为5mm,结构形状如图4所示,在顺时针方向沿弧面开刃。

两个所述清理板46第一端固定成一体,两个清理板46第二端张开,形成V字形结构。

所述V字形结构的尖端朝向刀盘轴5设置,V字形结构的尖端位于清茬刀6上方。支撑件45与刀盘轴5平行设置,支撑件45下部清理板46形成的V字形结构的尖端朝向刀盘轴5,在清茬装置工作时,清茬组件的清茬刀6切割麦茬,切割后,在两清理板46作用下被分流,进而能将秸秆及混合物分摊到苗带两侧,清理出播种需要的带状播种区。

两个所述清理板46第二端均连接有折板48,两个清理板46的折板48相互平行,完成对清茬后的秸秆的分流作用。

所述刀盘轴5顶部通过动力输出轴3与动力齿轮箱1连接,动力输出轴3外周套设轴滚筒2。整个装置以动力齿轮箱1为基础,轴滚筒2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齿轮箱1的下部,动力输出轴3与轴滚筒2通过轴承配合,同时与动力齿轮箱1通过齿轮配合,刀盘轴5上部与动力输出轴3花键配合,通过长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支撑件45竖直设置;支撑件45底部固定托板47,托板47与清理板46底部固定连接。托板为小三角形,焊合在支撑件下端,清理板焊合在托板上部,同时与矩形管焊合。

所述支撑件45顶部设置U型固定板43,U型固定板43与底部通过螺栓与焊合板41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件45顶部穿过U型固定板43,并与U型固定板43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件45为杆体或管体,本实施例中将支撑件45设置成矩形管。U型固定板开有矩形孔,矩形管顶部穿过矩形孔后焊合。

所述焊合板41一端为平面状,另一端为圆弧状;所述焊合板41圆弧状的一端卡合在轴滚筒2上并与轴滚筒2固定连接。焊合板41为钢板制成,圆弧状一端的圆弧大小与轴滚筒直径相等。

所述焊合板41底部均固定有焊合加强筋42,焊合加强筋42焊合在焊合板41上,起加强作用;U型固定板43底部固定有加强筋44。

本实用新型清茬装置作业过程及原理为:

清茬装置可以通过三点悬挂架与拖拉机挂接,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将动力输送到动力齿轮箱1,动力输出轴3通过刀盘轴5带动清茬刀6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清茬刀6将较高的作物留茬贴地表切断,清茬装置行进过程中由清杂组件4的两清理板46将秸秆及混合物分摊到苗带两侧,清理出播种需要的带状播种区。

本实用新型的清茬装置可以单独作业完成苗带清理,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数量,实现宽幅作业。

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麦茬苗带清茬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和如上所述的清茬装置,所述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动力齿轮箱连接。

本申请的再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播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清茬装置。将清茬装置与玉米播种机或者其它收获后留茬较高地播种作物机具配合,达到联合作业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