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螃蟹养殖退壳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522发布日期:2018-09-18 19: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厂化螃蟹养殖退壳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螃蟹从扣蟹长到成蟹需要退4~5次壳,退壳后是软壳,需要2个小时才能变硬,这时遇到没有退壳的螃蟹,就会将软壳蟹吃掉,传统的螃蟹养殖方式一般采用室外池塘或围网养殖,螃蟹在退壳时会躲在水下水草或洞穴内,避免其它螃蟹发现,但工厂化室内养殖的螃蟹采用立体组合盒子,每个盒子放一个螃蟹在小蟹时空间较大比较浪费,放多个螃蟹又会有某个退壳被其它吃掉的危险,养殖盒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养殖盒利用率高的工厂化螃蟹养殖退壳保护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厂化螃蟹养殖退壳保护装置,其为中空箱体结构,且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处适配铰接设有前门,前门设有前门档,使前门只能向箱体内部打开;另一端开口适配铰接设有后门,后门设有后门档,使后门只能向箱体外部打开。

优选的,箱体设有上面板、下面板及两个侧面板,前门与上面板铰接连接,前门档设在前门与上面板铰接部位的前部;后门与上面板铰接连接,后门档设在后门与上面板铰接部位的后部。

优选的,前门档与上面板固定连接,后门档与上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箱体为塑料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上面板或者两个侧面板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厂化螃蟹养殖退壳保护装置,其为箱体结构,其两端开口分别设有只能向里开的前门和只能向外开的后门,结构简单合理,将本装置至于螃蟹养殖盒内,为螃蟹提供退壳保护场所,保护退壳螃蟹免受其它螃蟹攻击,这样养殖盒内可养殖多个螃蟹,增加了养殖盒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面板,2.下面板,3.侧面板,4.前门,5.前门档,6.后门,7.后门档,8.螃蟹壳,9.退壳后的螃蟹,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厂化螃蟹养殖退壳保护装置,其为中空箱体结构,箱体为塑料注塑一体成型,箱体设有上面板1、下面板2及两个侧面板3,该箱体结构为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处适配铰接设有前门4,前门4与上面板1铰接连接,前门4设有前门档5,前门档5设在前门4与上面板1铰接部位的前部,且前门档5与上面板1固定连接,由于前门档5在前门4前部的阻挡,使前门4只能向箱体内部打开;另一端开口适配铰接设有后门6,后门6与上面板1铰接连接,后门6设有后门档7,后门档7设在后门6与上面板1铰接部位的后部,且后门档7与上面板1固定连接,由于后门档7在后门6后部的阻挡,使后门6只能向箱体外部打开。

如图3所示,按照螃蟹在退壳时会躲在水下水草或洞穴内自保的习性,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入养殖盒水内,待退壳的螃蟹按照其习性在水内从仅能容纳一个螃蟹的前门4进入,在本装置的保护下,在装置内完成退壳,此时因为有退完的壳在前门4后部挡着,其它螃蟹从前门4进不来,而后门6只能向外开,其它螃蟹也不能从后门6进入,有效保护退壳螃蟹,待退完壳后2小时左右螃蟹壳变硬具有保护能力后,螃蟹按照其习性从后门6爬出来。

本装置放在养殖盒内也可作为螃蟹爬出水面的栖息平台。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上面板1、及两个侧面板3均设有通孔10,使本装置在养殖盒水内与外界水循环更加顺畅,保证螃蟹在退壳过程中所需水和氧气环境。本实用新型其他部件的形状、结构等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实用新型为箱体结构,其两端开口分别设有只能向里开的前门和只能向外开的后门,结构简单合理,将本装置至于螃蟹养殖盒水内,为螃蟹提供退壳场所,保护退壳螃蟹免受其它螃蟹攻击,这样养殖盒内可养殖多个螃蟹,增加了养殖盒的利用率。

惟以上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例如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设计为任意形状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