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开墒机构的翻转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8590发布日期:2019-04-20 02:23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开墒机构的翻转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开墒机构的翻转犁。



背景技术:

栅条犁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犁,它主要是将力的犁壁设计成栅条形式,即犁壁有多根钢板条组成栅条形,将钢板条组装在犁体的托架上,同时在犁体托架的前端安装犁铲尖,组成新的栅条犁结构,栅条犁相比传统犁具有重量轻、阻力小等优势。但是现有栅条犁在重粘土地工作过程中,犁壁上会粘很多土,粘在犁壁上的土壤会使土伐无法顺利翻转,从而产生很大的阻力。犁壁表面因为土壤粘附和摩擦,增大耕作阻力,能耗增加,机械磨损加剧,严重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现有的这种栅条犁的栅条与犁托固定安装,不易调节,适用性低;栅条需逐个安装,费事费力,工作效率低,增大犁壁与土伐的摩擦力,耕作效果不佳。

同时,液压翻转犁在翻第一犁开墒时,由于没有墒沟,车和犁之间相对位置已调整好。牵引拖拉机行驶在平地上,工作时只有后侧几个铧体能够入土工作,而前侧铧体不能正常入土工作。由于前侧铧体不入土,不能形成覆盖功能,从而造成秸秆堵塞,不能达到有效的耕翻目的。翻转犁限深轮的自动翻转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翻转过程中机械部件之间相互撞击,机械性能不稳定,容易损坏,限深轮在运输中使用时需要通过人工调节支臂长度方式,调整不方便,造成运输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开墒机构的额翻转犁,顶丝座与伸缩装置的设置,使得翻转犁主体的所有栅条翻转犁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在进入翻地时所有栅条翻转犁均正常工作,且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的设置,使得限深轮的深度可调,且能自动翻转,工作效率高,一体式栅条犁壁的设置,延长栅条翻转犁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开墒机构的翻转犁,包括翻转犁主体、限深轮、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和限位机构,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一端与翻转犁主体连接,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另一端与限深轮连接,翻转犁主体包括多个栅条翻转犁,翻转犁主体的一端设有翻转机构,限位机构设于翻转机构上,限位机构包括顶丝座和伸缩装置,顶丝座通过转轴与翻转机构连接,伸缩装置通过第一转轴与顶丝座连接。

进一步的,顶丝座上设有顶丝,翻转犁主体上设有限位槽,顶丝与限位槽相对应。

具体的,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纵梁、主支撑臂和支杆轴可伸缩减震支撑臂,纵梁设于安装座上,主支撑臂与纵梁的前端铰接,支杆轴设于主支撑臂上,可伸缩减震支撑臂设于纵梁上。

进一步的,可伸缩减震支撑臂包括上段支撑组件和下段支撑组件,上段支撑组件一端铰接有重锤顶块,下段支撑组件包括筒式减震器和支杆,支杆设于筒式减震器内部,支杆下端设有铰接件,铰接件与支杆轴铰接。

进一步的,纵梁与主支撑臂之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铰接组件包括支撑轴和支撑连接件,支撑轴设于纵梁上,支撑连接件设于主支撑臂上。

进一步的,重锤顶块包括底面板、侧面板和端面板,底面板与端面板设于侧面板的两端,侧面板上设有销轴孔。

具体地,栅条翻转犁包括犁托、犁柱、大犁铲、前犁壁和栅条犁壁,前犁壁设于犁托的一端,栅条犁壁设于犁托的另一端,前犁壁与栅条犁壁相配合,大犁铲设于犁托的下部,大犁铲分别与前犁壁和栅条犁壁相配合。

进一步的,栅条犁壁的一端设有多个栅条,相邻栅条之间设有间隙,栅条的背部通过后支撑板连接,后支撑板通过调节杆与犁托连接。

进一步的,栅条犁壁的前端设有弧形连接面,弧形连接面与栅条位于同一圆弧面上,弧形连接面的下部设有底平面,弧形连接面的端面设有弧形面,底平面与大犁铲的上平面相配合,弧形面与前犁壁的弧形面相配合。

进一步的,调节杆的一端设有调节丝杠,调节丝杠与后支撑板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具有开墒功能的翻转犁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便于维修,采用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使得限深轮的深度可调节,同时限深轮能够实现自动翻转,同时,顶丝座和伸缩装置的设置,使得翻转犁进入翻地状态时所有栅条翻转犁能够正常工作,一体式栅条犁壁的设置,延长栅条翻转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2.采用一体式栅条犁壁,便于安装,且减小犁壁和栅条与土伐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犁壁上粘结土壤的几率,从而减少土伐的翻转阻力;同时在加强尖有两个固定位置,前端磨损后可前移一个安装孔位继续使用,前移磨损后加强尖可以掉头继续使用,另外由于加强尖较窄,增加了犁铧的入土性能;加强尖自重较轻,降低后期更换成本;

3.栅条通过后支撑板和调节杆与犁托相连接,通过调节杆可调节大栅条犁壁的安装角度,根据不同地况,调节栅条犁壁翻转角度,适用性好,提高犁体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4.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采用纵梁、主支撑臂、可伸缩减震支撑臂相互铰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三角支撑,翻转犁翻转180°角之后,主支撑臂、可伸缩减震支撑臂和限深轮自动翻转至下部,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

5.在开墒时液压油缸动作,液压油缸缩回将顶丝座旋转90°后解除了顶丝的定位作用,恢复了犁架与牵引拖拉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翻转犁的所有栅条翻转犁均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时进入翻地状态所有的栅条翻转犁都能正常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犁开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栅条翻转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限位机构 2、栅条翻转犁 3、筒式减震器

4、主支撑臂 5、限深轮 10、伸缩装置

11、顶丝座 20、栅条 21、栅条犁壁

21、大犁铲 23、加强尖 24、犁托

25、前犁壁 26、后支撑板 27、犁柱

6、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具体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开墒机构的翻转犁,该翻转犁具有限位机构,能够在进行翻地时犁架上所有栅条翻转犁同时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设置有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使得限深轮的深度可以调节,同时实现限深轮的自动翻转,在犁架上对称安装有多个栅条翻转犁,该栅条翻转犁采用一体式栅条犁壁,延长了栅条翻转犁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具有开墒机构的翻转犁,包括翻转犁主体、限深轮5、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和限位机构1,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一端与翻转犁主体连接,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另一端与限深轮5连接,使得翻转犁主体在进行翻转时,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能够进行自动翻转,便于限深轮的调节,翻转犁主体包括多个栅条翻转犁2,翻转犁主体的一端设有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用于翻转犁主体的翻转,限位机构1设于翻转机构上,限位机构1包括顶丝座11和伸缩装置10,顶丝座11通过转轴与翻转机构连接,伸缩装置10通过转轴与顶丝座11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翻转机构下端的机架上设有限位结构1,该限位结构1包括顶丝座11和伸缩装置10,该伸缩装置10可以是液压传动,也可以是气压传动,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优选的,伸缩装置10为液压传动,为液压油缸,顶丝座11上通过转轴连接于翻转机构下端的机架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转轴连接顶丝座11一端;顶丝座11上设有顶丝,与顶丝相对应的在翻转犁主体的前端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优化方案,翻转犁主体上设有两排栅条翻转犁2。

该翻转犁在开墒时:液压油缸动作,液压油缸缩回将顶丝座11旋转90°后解除了顶丝的定位作用,恢复了犁架与牵引拖拉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翻转犁的所有犁铧均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时进入翻地状态所有的栅条翻转犁2都能正常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犁开墒的问题。第一犁行驶到地头时,再由油缸动作,油缸拉伸顶丝座11旋转90°恢复到原有状态,此时拖拉机单侧轮胎在墒沟内行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2所示,栅条翻转犁2包括相互连接的犁托24和犁柱27,犁柱27的纵截面为弧形,弧形的犁柱27与犁托24相配合,增加犁体的入土效果。该栅条翻转犁2还包括大犁铲22、前犁壁25和栅条犁壁21,前犁壁25安装在犁托24的前端且与犁托24相配合,栅条犁壁21安装在犁托24的后端,栅条犁壁21与前犁壁25相配合且与前犁壁25相接触,栅条犁壁21与前犁壁25紧密接触,栅条犁壁21的后端设有多个栅条20,多个栅条20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栅条20之间设有间隙,栅条20的尾部向下弯曲,栅条20的背部通过后支撑板26相连接,后支撑板26通过调节杆与犁托24相连接,通过调节杆可调节栅条犁壁21在水平面内的安装角度;大犁铲22安装在犁托24的下部,大犁铲22分别与前犁壁25、栅条犁壁21相配合且紧密接触,大犁铲22的前端设有加强尖23,加强尖23在大犁铲22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进一步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栅条犁壁21前端设有弧形连接面,弧形连接面与栅条犁壁21后端的多个栅条20位于同一圆弧面上,即栅条20的螺旋角度和方向分别与弧形连接面的螺旋角度和方向相同,弧形连接面的下部设有底平面,以底平面为栅条犁壁21的底面来看,弧形连接面与栅条20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弧;弧形连接面的前端面设有弧形面,底平面与大犁铲22的上平面相配合,弧形面与前犁壁25的后端的弧形面相配合,该一体式栅条犁壁,既可以减少土伐与犁壁的摩擦阻力,减少粘结,又可以增大土层翻转力,利于耕地层的翻转彻底。以底平面为基础面,则栅条螺旋设计,且底平面与栅条20在竖直面内的夹角θ为15°、25°、40°中的一种,优选25°,多个栅条20的长度自上而下依次增长,便于土层的翻转。

进一步优化方案,调节杆的上端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通过两个螺母与后支撑板26上的固定孔相连接,用于微调栅条犁壁21的安装角度,调节杆的下端通过连接座与犁托24相连接,调节杆用于粗调和大角度调节栅条犁壁21的安装角度。

大犁铲22的前端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加强尖23上的固定孔相对应,优选的,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安装孔分别与加强尖23上的三个固定孔相对应,加强尖23通过依次穿过固定孔和安装孔的螺栓与大犁铲22相连接,加强尖23有两个安装位置,前端磨损后可前移一个安装孔位继续使用。或者前移磨损后加强尖可以旋转180°后,利用另外一端继续使用。另外由于加强尖23较窄,增加了栅条翻转犁的入土性能;加强尖23自重较轻,后期更换成本较低。

此外,加强尖2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入土刃,使加强尖两端都可以使用,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的限深轮的自动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与耕地方向平行的纵梁6固定连接,纵梁6的前端与主支撑臂4铰接,使得主支撑臂4能够沿着纵梁6转动,在主支撑臂4的末端安装有限深轮5的轮轴,便于限深轮5安装;在主支撑臂4的末端上部安装有支杆轴,便于可伸缩减震支撑臂的安装;纵梁6的中后部铰接有可伸缩减震支撑臂,可伸缩减震支撑臂包括上段支撑组件和下段支撑组件,上段支撑组件包括槽钢,在槽钢的凹槽内铰接有重锤顶块,下段支撑组件包括筒式减震器3和贯穿筒式减震器39两端并可在筒式减震器3内上下滑动的支杆,支杆的上端伸入到槽钢的凹槽内,支杆的下端设有与主支撑臂4的支杆轴相铰接的铰接件连接,铰接件与支杆轴相铰接,通过支杆的上下移动,带动重锤顶块在槽钢的凹槽内上下移动。纵梁6与主支撑臂4之间通过铰接组件相连接,该铰接组件包括纵梁前端固定的套筒、套筒上安装支撑轴和主支撑臂4上端固定的支撑连接件,支撑轴上设有两个螺栓孔和配套的两个螺栓,支撑连接件包括由侧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构成的U形件,U形件上设置垂直贯穿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呈直角等腰三角形排列位于直角顶点上的主螺栓孔、位于两个锐角顶点的耕地螺栓孔和运输螺栓孔,主支撑臂垂直连接在U形板下面板的下面。

上述的重锤顶块由底面板、两个侧面板和端面板构成,两个侧面板上设有销轴孔,底面板有限位凸起,重锤顶块通过销轴铰接在槽钢的凹槽内。在支杆的上端设有螺纹孔,在螺纹孔上安装一个调节螺杆,它可以调节螺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可以通过调整限深轮的支撑高度来调节耕翻深度。支杆下端的铰接件是U字形铰接件,U字形铰接件的两个侧壁上设有销轴孔,主支撑臂上的支杆轴上设有与销轴孔相对应的环形槽,U字形铰接件与支杆轴通过销轴锁定铰接。这里的筒式减震器3是液压减震器,液压减震器包括一个油缸,在油缸内的支杆上固定活塞,活塞上设有通油孔,活塞两侧的油缸内充满液压油。该筒式减震器也可以是气压减震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减震器,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耕地时,主支撑臂4通过其上端固定的U形件与支撑轴相连接,U形件上的主螺栓孔和耕地螺栓孔分别与支撑轴上的两个螺栓孔相对应并通过两个螺栓固定。翻转犁耕完一个行程之后,需要掉头返回耕地时,翻转犁被机车液压系统悬起,然后启动翻转机构驱动翻转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翻转的方向让安装翻转犁限深轮的自动翻转机构的一侧在犁架的下面。

起犁时,翻转犁被悬起时,在限深轮5的重力作用下支杆往下滑动,支杆调节螺杆27的上端离开重锤顶块的端面板间距有3~5厘米左右;0~90°翻转,翻转犁从0°角翻转至90°角的过程中,支杆缓慢往上滑动,在支杆调节螺杆的上端没顶到重锤顶块的端面板之前,重锤顶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垂打开,下垂打开的重锤顶块不影响支杆继续缓慢往上滑动,至90°角时支杆滑动至顶点;90~180°翻转,翻转犁从90°角翻转至180°角的过程中,支杆缓慢往下滑动,重锤顶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垂并落入槽钢的凹槽内,至180°角时支杆滑动至底点;落犁,翻转犁被落下时,限深轮触地压缩支杆往上滑动,直到支杆调节螺杆的上端顶到重锤顶块的端面板上,这时纵梁6、主支撑臂4和可伸缩减震支撑臂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实现限深功能,完成整个自动翻转操作。

在运输时,主支撑臂4通过其上端固定的U形件与支撑轴相连接,U形件上的主螺栓孔和运输螺栓孔分别与支撑轴上的两个螺栓孔相对应并通过两个螺栓固定。翻转犁旋转90°角,支撑轴翻转到犁架的下面并且与地面呈垂直状态,这时限深轮相当一个万向行走轮支撑翻转犁运输行走。

同时,在耕地开始时,液压油缸动作,液压油缸缩回将顶丝座11旋转90°后解除了顶丝的定位作用,恢复了犁架与牵引拖拉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翻转犁的所有犁铧均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时进入翻地状态所有的栅条翻转犁2都能正常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犁开墒的问题。第一犁行驶到地头时,再由油缸动作,油缸拉伸顶丝座11旋转90°恢复到原有状态,此时拖拉机单侧轮胎在墒沟内行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具有开墒功能的翻转犁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便于维修,采用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使得限深轮的深度可调节,同时限深轮能够实现自动翻转,同时,顶丝座和伸缩装置的设置,使得翻转犁进入翻地状态时所有栅条翻转犁能够正常工作,一体式栅条犁壁的设置,延长栅条翻转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一体式栅条犁壁,便于安装,且减小犁壁和栅条与土伐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犁壁上粘结土壤的几率,从而减少土伐的翻转阻力;同时在加强尖有两个固定位置,前端磨损后可前移一个安装孔位继续使用,前移磨损后加强尖可以掉头继续使用,另外由于加强尖较窄,增加了犁铧的入土性能;加强尖自重较轻,降低后期更换成本;栅条通过后支撑板和调节杆与犁托相连接,通过调节杆可调节大栅条犁壁的安装角度,根据不同地况,调节栅条犁壁翻转角度,适用性好,提高犁体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采用纵梁、主支撑臂、可伸缩减震支撑臂相互铰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三角支撑,翻转犁翻转180°角之后,主支撑臂、可伸缩减震支撑臂和限深轮自动翻转至下部,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在开墒时液压油缸动作,液压油缸缩回将顶丝座旋转90°后解除了顶丝的定位作用,恢复了犁架与牵引拖拉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翻转犁的所有栅条翻转犁均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时进入翻地状态所有的栅条翻转犁都能正常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犁开墒的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