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菌类的菌种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7511发布日期:2019-01-22 21:0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蘑菇菌类的菌种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种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蘑菇菌类的菌种瓶。



背景技术:

菌种,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实验室内所使用的菌种瓶均不适用于蘑菇菌种培育使用,因为多数菌种瓶瓶口较为狭小,不利于蘑菇菌种菇蕾的冒发扩展,且现有菌种瓶也并没有适用于蘑菇菌种培育操作的菌种瓶。

例如申请号:CN201620263566.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污染塑料菌种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从上到下等间距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瓶体的底部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瓶体的上端设有瓶肩,所述瓶肩上等间距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瓶肩的上端设有瓶颈,所述瓶颈的外侧壁设有螺纹,所述瓶盖上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瓶盖的下端设有圆管,所述圆管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片、海绵缓冲片和第二过滤片,所述圆管的下端设有内垫片盖,所述内垫片盖上设有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塑料瓶身的凹凸设计增强瓶身的强度克服在生产过程中拿捏塑料瓶易变形造成瓶内负压过强致使外部气流夹带尘埃和杂菌进入污染培养基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

例如申请号:CN200920055067.X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菌种保藏瓶涉及一种微生物菌种的长期保藏装置。该菌种保藏瓶,由上自下包括瓶塞,瓶口,瓶颈和瓶体,其瓶体为圆柱形,并且瓶颈的直径<瓶口的直径<瓶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根据常用的真空冷冻干燥保存菌种的原理,避免了传统菌种保存装置的不易开启、不易清洗等缺点,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适合较大规模生产菌种等优点。

例如上述所检索的两个专利,其整体结构与现有的大多数菌种瓶相似,均不能适用于蘑菇菌种培育操作。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蘑菇菌类的菌种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蘑菇菌类的菌种瓶,以解决现有实验室内所使用的菌种瓶均不适用于蘑菇菌种培育使用,因为多数菌种瓶瓶口较为狭小,不利于蘑菇菌种菇蕾的冒发扩展,且现有菌种瓶也并没有适用于蘑菇菌种培育操作的菌种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蘑菇菌类的菌种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蘑菇菌类的菌种瓶,包括菌种瓶体、U形板、防滑垫、矩形收纳槽、塑料卡扣块、圆形凹槽、劣弧凹陷结构、圆形通孔、铝合金板、收纳框架、条形开口、滑石笔、遮挡罩组件、木质纸巾收纳盒、收纳提手、条形圆板、圆杆、橡胶密封块、圆环和滤网挡板;所述菌种瓶体横向截面外轮廓呈四处边缘夹角均设置倒角的正方形结构;所述菌种瓶体顶端面中心位置向下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凹槽;所述菌种瓶体底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圆形凹槽相连通的所述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过盈配合有一个所述橡胶密封块;所述橡胶密封块与所述菌种瓶体底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一端套接有一个所述圆环;所述菌种瓶体前端面镶嵌有一块所述铝合金板;所述菌种瓶体前端面相邻右侧倒角端面上连接有一块所述收纳框架,且收纳框架内放置有一块所述滑石笔;所述菌种瓶体后端面镶嵌有一组内部放置有若干张纸巾的所述木质纸巾收纳盒;所述菌种瓶体前端面上侧中心位置及其后端面上侧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块所述U形板;两块所述U形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三十组微过盈配合的所述遮挡罩组件;所述菌种瓶体左端面上半部中心位置及右端面上半部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一处所述矩形收纳槽,且两处所述矩形收纳槽内壁内端均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组所述塑料卡扣块;两处所述矩形收纳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一组由两块所述条形圆板和一根所述圆杆共同组成的所述收纳提手;两块所述条形圆板分别与所述矩形收纳槽左右两侧内壁转动相连接,且两块所述条形圆板之间通过一根所述圆杆相连接;当两块所述条形圆板的同方向端面与所述矩形收纳槽内壁内端相贴合时,所述圆杆与所述矩形收纳槽内的两组所述塑料卡扣块相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菌种瓶体底端面以其中心为轴心呈环形阵列状共粘附有四块所述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厚度均大于所述圆环的纵向圆形截面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框架正端面开设有一处与其放置所述滑石笔内腔相连通的所述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收纳框架内腔的宽度,但与所述收纳框架内腔的高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凹槽内壁底端为劣弧凹陷结构。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U形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的三十组所述遮挡罩组件均采用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每相邻两组所述遮挡罩组件处于内侧的遮挡罩组件的外径与处于外侧遮挡罩组件的内径大小相一致,三十组所述遮挡罩组件均按此结构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当三十组所述遮挡罩组件均转动展开时,三十组展开状态下的所述遮挡罩组件将所述圆形凹槽开口端完全遮挡。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凹槽内壁靠近底端上方部位处镶嵌有一块所述滤网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三十组遮挡罩组件的设置,利于蘑菇菌种包放置入圆形凹槽内且还未冒出菇蕾时,实验人员可通过转动该三十组遮挡罩组件,将圆形凹槽的开口端完全遮挡住或流出些许空隙以便于透气,既可防止外物接触到蘑菇菌种,也便于与加湿后的纸巾一同营造出合适蘑菇菌种培育生长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铝合金板与滑石笔的设置,利于蘑菇菌种培育实验时,实验人员可通过滑石笔在铝合金板进行书写,以实时记录培育数据,无需借助其它纸质物件进行记录,保证在记录时不会与其它的实验体的数据记录相混乱,且只要本实用新型不丢失,该记录的实验数据将会一直都在,避免传统因记录实验数据的纸质物件丢失,而导致实验还需重新开始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通过滑石笔所书写的字体也便于进行擦除,以便于进行错误更改或下一次实验时的再次书写记录操作。

本实用新型收纳放置滑石笔的收纳框架正端面开设有一处与其放置滑石笔内腔相连通的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收纳框架内腔的宽度,但与收纳框架内腔的高度相一致,通过该条形开口的设置,利于当滑石笔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滑石笔缩减至小于收纳框架内腔高度时,实验人员可通过条形开口位置处将滑石笔从收纳框架内腔内拨动滑出进行使用,且因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收纳框架内腔的宽度,故滑石笔不会从该条形开口掉落出来。

本实用新型菌种瓶体左端面上半部中心位置及右端面上半部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一处矩形收纳槽,且两处矩形收纳槽内壁内端均转动连接有一组收纳提手,利于在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可通过抓握该两组收纳提手以便于搬运本实用新型菌种瓶体,使得搬运更加省力,且避免像传统菌种瓶在搬运时因无合适的抓握点,只能双手进行托运,容易造成跌落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菌种瓶体后端面镶嵌有一组内部放置有若干张纸巾的木质纸巾收纳盒,该木质纸巾收纳盒及其内部所放置的若干张纸巾适用于蘑菇菌种培育还未冒出菇蕾时使用,通过加湿后的纸巾贴服在展开状态下的遮挡罩组件上,制造潮湿和适应于蘑菇菌类生长的环境,便于蘑菇菌类的培育操作。

本实用新型圆形凹槽内壁底端为劣弧凹陷结构,且菌种瓶体底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处与圆形凹槽相连通的圆形通孔,利于蘑菇菌种培育喷水时,过多的积水会沿圆形凹槽内壁流动聚集在内壁底端,并从圆形通孔处流出,避免像传统菌种瓶内如果积水较多时,还需将菌种提出,将积水倾倒再将菌种重新放回不利于菌种培育的操作发生;进一步的,圆形通孔内过盈配合有一个橡胶密封块,利于在日常使用时通过该橡胶密封块密封住圆形通孔,保证蘑菇菌种处于潮湿及合适温度的培育环境内,且橡胶密封块与菌种瓶体底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一端套接有一个圆环,通过圆环的设置,利于橡胶密封块的拔出操作,且圆环的纵向圆形截面直径小于菌种瓶体底端面所设置的四块防滑垫的厚度,故在日常使用时,该圆环不会影响到菌种瓶体的正常放置,不会影响菌种瓶体放置后的稳定,进一步的,圆形凹槽内壁靠近底端上方部位处镶嵌有一块滤网挡板,故培育放置在圆形凹槽内的蘑菇菌种包底端与滤网挡板相接触,不会与圆形凹槽内壁底端相贴合,故不会阻碍积水从圆形通孔的流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收纳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收纳状态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收纳状态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收纳状态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收纳状态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收纳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菌种瓶体底部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展开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罩组件展开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菌种瓶体,101-U形板,102-防滑垫,103-矩形收纳槽,104-塑料卡扣块,105-圆形凹槽,106-劣弧凹陷结构,107-圆形通孔,2-铝合金板,3-收纳框架,4-条形开口,5-滑石笔,6-遮挡罩组件,7-木质纸巾收纳盒,8-收纳提手,801-条形圆板,802-圆杆,9-橡胶密封块,10-圆环,11-滤网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蘑菇菌类的菌种瓶,包括菌种瓶体1、U形板101、防滑垫102、矩形收纳槽103、塑料卡扣块104、圆形凹槽105、劣弧凹陷结构106、圆形通孔107、铝合金板2、收纳框架3、条形开口4、滑石笔5、遮挡罩组件6、木质纸巾收纳盒7、收纳提手8、条形圆板801、圆杆802、橡胶密封块9、圆环10和滤网挡板11;所述菌种瓶体1横向截面外轮廓呈四处边缘夹角均设置倒角的正方形结构;所述菌种瓶体1顶端面中心位置向下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凹槽105;所述菌种瓶体1底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圆形凹槽105相连通的所述圆形通孔107;所述圆形通孔107内过盈配合有一个所述橡胶密封块9;所述橡胶密封块9与所述菌种瓶体1底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一端套接有一个所述圆环10;所述菌种瓶体1前端面镶嵌有一块所述铝合金板2;所述菌种瓶体1前端面相邻右侧倒角端面上连接有一块所述收纳框架3,且收纳框架3内放置有一块所述滑石笔5;所述菌种瓶体1后端面镶嵌有一组内部放置有若干张纸巾的所述木质纸巾收纳盒7;所述菌种瓶体1前端面上侧中心位置及其后端面上侧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块所述U形板101;两块所述U形板101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三十组微过盈配合的所述遮挡罩组件6;所述菌种瓶体1左端面上半部中心位置及右端面上半部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一处所述矩形收纳槽103,且两处所述矩形收纳槽103内壁内端均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组所述塑料卡扣块104;两处所述矩形收纳槽103内均转动连接有一组由两块所述条形圆板801和一根所述圆杆802共同组成的所述收纳提手8;两块所述条形圆板801分别与所述矩形收纳槽103左右两侧内壁转动相连接,且两块所述条形圆板801之间通过一根所述圆杆802相连接;当两块所述条形圆板801的同方向端面与所述矩形收纳槽103内壁内端相贴合时,所述圆杆802与所述矩形收纳槽103内的两组所述塑料卡扣块104相扣合。

其中,所述菌种瓶体1底端面以其中心为轴心呈环形阵列状共粘附有四块所述防滑垫102,且防滑垫102的厚度均大于所述圆环10的纵向圆形截面直径,故在日常使用时,该所述圆环10不会影响到所述菌种瓶体1的正常放置,不会影响所述菌种瓶体1放置后的稳定。

其中,所述收纳框架3正端面开设有一处与其放置所述滑石笔5内腔相连通的所述条形开口4,且条形开口4的宽度小于所述收纳框架3内腔的宽度,但与所述收纳框架3内腔的高度相一致,利于当所述滑石笔5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所述滑石笔5缩减至小于所述收纳框架3内腔高度时,实验人员可通过所述条形开口4位置处将所述滑石笔4从所述收纳框架3内腔内拨动滑出进行使用,且因所述条形开口4的宽度小于所述收纳框架3内腔的宽度,故所述滑石笔5不会从该所述条形开口4掉落出来。

其中,所述圆形凹槽105内壁底端为劣弧凹陷结构106,利于蘑菇菌种培育喷水时,过多的积水会沿所述圆形凹槽105内壁流动聚集在内壁底端,并从所述圆形通孔107处流出。

其中,两块所述U形板101之间共同转动连接的三十组所述遮挡罩组件6均采用弧形结构。

其中,每相邻两组所述遮挡罩组件6处于内侧的遮挡罩组件6的外径与处于外侧遮挡罩组件6的内径大小相一致,三十组所述遮挡罩组件6均按此结构依次排列。

其中,当三十组所述遮挡罩组件6均转动展开时,三十组展开状态下的所述遮挡罩组件6将所述圆形凹槽105开口端完全遮挡,利于蘑菇菌种包放置入所述圆形凹槽105内且还未冒出菇蕾时,实验人员可通过转动该三十组所述遮挡罩组件6,将所述圆形凹槽105的开口端完全遮挡住或流出些许空隙以便于透气,既可防止外物接触到蘑菇菌种,也便于与加湿后的纸巾一同营造出合适蘑菇菌种培育生长的温度。

其中,所述圆形凹槽105内壁靠近底端上方部位处镶嵌有一块所述滤网挡板11,故培育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105内的蘑菇菌种包底端与所述滤网挡板11相接触,不会与所述圆形凹槽105内壁底端相贴合,故不会阻碍积水从所述圆形通孔107的流出操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蘑菇菌种培育实验时,实验人员将蘑菇菌种包放置入菌种瓶体1上所开设的圆形凹槽105内,最终蘑菇菌种包的底端放置到滤网挡板11上,这时实验人员可往蘑菇菌种包喷少许水雾,并转动三十组遮挡罩组件6将圆形凹槽105的开口端完全遮挡或空出些许空隙以便于透气,然后从木质纸巾收纳盒7内抽出几张纸巾,并将其加湿,并将其贴在三十组遮挡罩组件6上,以营造合适蘑菇菌种培育生长的潮湿环境及温度;在记录蘑菇菌种培育生长数据时,实验人员可从收纳框架3内将滑石笔5取出,通过滑石笔5在铝合金板2进行书写记录,当记录完毕后再将滑石笔5重回按原来的方式放入收纳框架3内;当圆形凹槽105底端积水过多时,实验人员可一只手将菌种瓶体1临时拿起,另一只手拉动圆环10,在圆环10的带动下将橡胶密封块9从圆形通孔107内拔出,因圆形凹槽105内壁底端为劣弧凹陷结构106,故聚集的积水则会从圆形通孔107处流出,当积水全部排出后,再讲橡胶密封块9重新塞回圆形通孔107内;当需要搬运菌种瓶体1时,实验人员可拉动两组收纳提手8中的圆杆802,使圆杆802与塑料卡扣块104相分离,这时实验人员两手可分别抓握两组收纳提手8中的圆杆802将菌种瓶体1提起,进行搬运操作;当蘑菇菌种冒出菇蕾时,不再需加湿的纸巾进行遮盖,实验人员可根据菇蕾的扩展范围及高度,慢慢转动展开遮挡罩组件6,使遮挡罩组件6不会阻碍菇蕾的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