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3327发布日期:2019-04-05 19:1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抛秧机。



背景技术:

抛秧,农村莳秧的一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还没完全成秧的种子抛在田里;另一种情况是已经长成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与插秧不同,它是直接用手抛在田里,比插秧更省时,更轻快些,而抛秧机是用机械来完成这一步骤。

现有的水稻抛秧机在抛苗时会粘连在机械上,造成堵塞,影响抛秧效率,而且不能对秧苗的质量进行筛选,不能保证秧苗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水稻抛秧机在抛苗时会粘连在机械上造成堵塞,和不能对秧苗的质量进行筛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抛苗管和分苗杆,能够对秧苗的品质进行筛选和在抛秧时防止粘连,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包括放置板、传动滚轴、输送履带和移动轮,所述传动滚轴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放置板的前后两端,所述输送履带活动连接于传动滚轴的外侧,所述移动轮固定连接于放置板的下底部,所述放置板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放置板后端的传动滚轴与移动轮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的内部卡接有皮带,所述传送履带的表面镶嵌设置有四个凹槽,所述放置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固定框靠近传动滚轴的一侧两两对称有分苗杆,所述分苗杆与固定架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分苗杆与固定框对立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卡柱活动连接,所述卡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收集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抛苗管,所述抛苗管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抛苗管的内部呈线性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内部和连接管底部的内壁均镶嵌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放置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均与开关电性连接,且开关外接于电源,所述连接块与外接农用车头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分苗杆和抛苗管配套设置,所述抛苗管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齿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输送履带与传动滚轴联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与分苗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分苗杆与固定框的水平角度为15度,且抛苗管垂直设置于分苗杆一端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中间位置相贯通,且固定架与卡柱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抛苗管的内部底端密闭,所述出水孔均贯穿抛苗管内部,所述过滤网的材质为钢材,且过滤网内部孔洞直径为2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设置有联动齿轮,通过将连接块卡接在外接农用车头上,在农用车头带动放置板底部的移动轮转动的同时,移动轮侧面的联动齿轮通过皮带带动传动滚轴一端的联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传动滚轴和输送履带转动,移动轮与输送履带同步移动,便于有规律的进行抛秧,提高水稻的质量。

(2)该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设置有分苗杆,使用者可将秧苗放置在凹槽上,然后通过输送履带输送到分苗杆的一端,分苗杆的斜度使秧苗滑到分苗杆的另一端,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拧动螺母,使螺母锁紧固定架和分苗杆,通过转轴活动来调节分苗杆之间的距离,当秧苗不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大小时,在分苗杆之间滑动会掉落到收集箱内,从而可筛选秧苗的大小,提高秧苗的品质,也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不需要使用者分拣。

(3)该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设置有抛苗管,分苗杆上符合要求的秧苗掉落到抛苗管内,当抛苗管内部因为泥巴粘连时,通过水泵将农田内的水输送到抛苗管内部的出水孔,因为抛苗管的内部底端密封,从而使水从下而上往抛苗管内部进行喷洒,从而将泥巴冲下,防止秧苗在抛苗管内部粘连,提高抛苗效率,而过滤网防止泥巴堵塞出水孔和连接管。

综上,该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稻抛秧机在抛苗时会粘连在机械上造成堵塞,和不能对秧苗的质量进行筛选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抛苗管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抛苗管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中:1-放置板,2-传动滚轴,3-输送履带,301-凹槽,4-连接块,5-移动轮,6-皮带,7-开关,8-固定框,9-收集箱,10-抛苗管,11-水泵,12-连接管,13-分苗杆,14-出水孔,15-过滤网,16-卡柱,17-固定架,18-螺母,19-联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放置板1、传动滚轴2、输送履带3、连接块4、移动轮5、皮带6、开关7、水泵11、过滤网15、螺母18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水泵的型号为HC750DCB。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包括放置板1、传动滚轴2、输送履带3和移动轮5,传动滚轴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放置板1的前后两端,输送履带3活动连接于传动滚轴2的外侧,移动轮5固定连接于放置板1的下底部,放置板1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放置板1后端的传动滚轴2与移动轮5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19,通过将连接块4卡接在外接农用车头上,在农用车头带动放置板1底部的移动轮5转动的同时,移动轮5侧面的联动齿轮19通过皮带6带动传动滚轴2一端的联动齿轮19旋转,从而带动传动滚轴2和输送履带3转动,移动轮5与输送履带3同步移动,便于有规律的进行抛秧,提高水稻的质量,联动齿轮19的内部卡接有皮带6,传送履带3的表面镶嵌设置有四个凹槽301,放置板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固定框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收集箱9,固定框8靠近传动滚轴2的一侧两两对称有分苗杆13,使用者可将秧苗放置在凹槽301上,然后通过输送履带3输送到分苗杆13的一端,分苗杆13的斜度使秧苗滑到分苗杆13的另一端,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拧动螺母18,使螺母18锁紧固定架17和分苗杆13,通过转轴活动来调节分苗杆13之间的距离,当秧苗不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大小时,在分苗杆13之间滑动会掉落到收集箱9内,从而可筛选秧苗的大小,提高秧苗的品质,也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不需要使用者分拣,分苗杆13与固定架17的上方活动连接,分苗杆13与固定框8对立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卡柱16,卡柱16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17,且固定架17与卡柱16活动连接,卡柱1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8,收集箱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抛苗管10,分苗杆13上符合要求的秧苗掉落到抛苗管10内,当抛苗管10内部因为泥巴粘连时,通过水泵11将农田内的水输送到抛苗管10内部的出水孔14,因为抛苗管10的内部底端密封,从而使水从下而上往抛苗管10内部进行喷洒,从而将泥巴冲下,防止秧苗在抛苗管10内部粘连,提高抛苗效率,而过滤网15防止泥巴堵塞出水孔14和连接管12,抛苗管10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水泵11,水泵11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抛苗管10的内部呈线性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14,出水孔14的内部和连接管12底部的内壁均镶嵌设置有过滤网15,放置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开关7。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水泵11均与开关7电性连接,且开关7外接于电源,连接块4与外接农用车头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凹槽301、分苗杆13和抛苗管10配套设置,抛苗管10之间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联动齿轮19之间通过皮带6传动连接,且输送履带3与传动滚轴2联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框8与分苗杆13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分苗杆13与固定框8的水平角度为15度,且抛苗管10垂直设置于分苗杆13一端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架17中间位置相贯通,且固定架17与卡柱16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抛苗管10的内部底端密闭,出水孔14均贯穿抛苗管10内部,过滤网15的材质为钢材,且过滤网15内部孔洞直径为2毫米。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时,首先将连接块4外接于农用车头,然后将开关7外接于电源,接着,使用者可将秧苗放置在凹槽301上,在农用车头带动放置板1底部的移动轮5转动的同时,移动轮5侧面的联动齿轮19通过皮带6带动传动滚轴2一端的联动齿轮19旋转,从而带动传动滚轴2和输送履带3转动,使移动轮5与输送履带3同步移动,输送履带3输送秧苗到分苗杆13的一端,分苗杆13的斜度使秧苗滑到分苗杆13的另一端,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拧动螺母18,使螺母18锁紧固定架17和分苗杆13,通过转轴活动来调节分苗杆13之间的距离,当秧苗不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大小时,在分苗杆13之间滑动会掉落到收集箱9内,然后,分苗杆13上符合要求的秧苗掉落到抛苗管10内,当抛苗管10内部因为泥巴粘连时,通过开关7控制水泵11运作,将农田内的水输送到抛苗管10内部的出水孔14,因为抛苗管10的内部底端密封,从而使水从下而上往抛苗管10内部进行喷洒,从而将泥巴冲下,防止秧苗在抛苗管10内部粘连,从而完成了一种防粘连水稻抛秧机的工作过程。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