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小种植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309发布日期:2019-08-13 20:1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小种植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小种植勺。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可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和食品工业原料的作物,我国的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攻关,我国研究出了许多种类的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种植机械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推广。但是在播种过程中仍然存在重播、漏播的问题,所以通过设计改进种植勺的结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小种植勺,小种植勺安装在舀勺式排种器的大种植勺内,可以降低马铃薯播种过程中的重播、漏播率,提高播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小种植勺由圆锥突起、倾斜挡板、侧板及卡板扇形板组成。安装于舀勺式排种器的大种植勺内,通过在前部左右两侧的圆锥突起以及在后侧的一倾斜挡板来实现种薯在小种植勺上的定位,同时通过对小种植勺的形状进行设计来实现小种植勺相对于大种植勺的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小种植勺前部圆锥突起以及后侧的倾斜挡板可以限制种薯在小种植勺上的运动,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同时倒圆锥的小种植勺形状可以限制其在竖直方向的自由度,以此来实现种薯在小种植勺上的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设计的小种植勺前侧的扇形板可以卡在大种植勺前侧的扇形卡槽内,小种植勺左右两侧设计有向下弯的侧板,侧板搭靠在大种植勺的左右两侧实现定位,同时为防止在大种植勺翻转过程中小种植勺掉落,在小种植勺下部设计有2.5公分长的圆柱状卡板,卡板侧面开槽且底部外侧有凸起,卡板可以插入播种机大种植勺的圆孔内,外侧的突起可以卡在圆孔内固定,以此实现小种植勺在播种机大种植勺上的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安装小种植勺的大种植勺在从种箱中舀取种薯时,由于小种植勺上的圆锥突起和倾斜挡板的存在,能够顺利从种箱中舀出至少一个种薯,在向上输送的过程中没有位于小种植勺中心的种薯会随机器的震动沿着小种植勺的外缘向下弯的侧板掉落回种箱,保证种箱中有且只有一个种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小种植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一种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小种植勺,通过前部左右两侧的圆锥突起以及后侧的倾斜挡板来实现种薯在小种植勺上的定位,保证大种植勺内有且只有一个种薯,同时通过对小种植勺形状的设计来实现小种植勺在播种机大种植勺上的定位,保证在大种植勺翻转时小种植勺不会掉落。小种植勺的应用可以降低播种过程中的重播率和漏播率,提高播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正等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编号说明:圆锥突起1;倾斜挡板2;侧板3;卡板4;扇形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播种机大种植勺上的小种植勺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包括圆锥突起1、倾斜挡板2、侧板3、卡板4、扇形板5。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种薯在小种植勺上的定位由两个圆锥突起1以及倾斜挡板2来实现,左右两侧的圆锥突起1以及后侧的倾斜挡板2可以限制种薯在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小种植勺主体的倒圆锥形状能够限制种薯在竖直方向的自由度,保证在播种过程中种薯在小种植勺上不会跌落导致漏播。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小种植勺在播种机大种植勺上的定位由侧板3、卡板4以及扇形板5来实现,小种植勺左右两侧向下弯的侧板3搭靠在大种植勺的左右两侧实现定位,下部的卡板4设计成圆柱形,侧面开槽且底部外侧有凸起,卡板4可以插入播种机大种植勺的圆孔内,外侧的突起可以卡在圆孔内固定,小种植勺前部的扇形板5可以卡在大种植勺前侧的扇形卡槽内实现定位,因此可以保证在播种过程中大种植勺翻转时小种植勺不会掉落。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马铃薯播种机工作时,机器通过传送带带动大种植勺连同其上的小种植勺转动,从种箱中舀出种薯,种薯置于小种植勺内,小种植勺的存在可以限制种薯的运动,多余的种薯在向上输送的过程中随机器震动掉落,到达顶部后,大种植勺向后翻转,其内的种薯落入种坑内完成播种。

本实用新型中的小种植勺材料为铸型尼龙,制作成本较低,适合批量生产使用,能够有效改善马铃薯播种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马铃薯播种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