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采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9886发布日期:2019-07-17 05:08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果采摘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果采摘机。



背景技术:

目前,果农在收获果实时一般采用人工摘取的方式,不仅工作强度,对于生长在果树高处的果实一般需要借助梯子或者爬树进行采摘,效率低且危险系数大,而且采摘工具以手抓型和剪刀型为主,剪刀或者刀片处理果柄的方法对于高空采摘存在严重的定位问题也存在戳伤苹果的问题,手持长杆操作劳动强度大;采用人工采摘与机器相结合,不能满足多个采摘人员在采摘机不同方位采摘;此外采摘后装箱的水果一般通过叉车铲下,不能自动从采摘机上滑落至叉车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果采摘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水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总成,所述底盘总成包括前桥总成,所述前桥总成两侧设置轮胎总成,所述前桥总成中心位置连接前桥传动轴总成,所述前桥传动轴总成端部连接分动箱总成,所述分动箱总成连接后桥传动轴总成,所述后桥传动轴总成连接后桥总成,所述后桥总成两侧设置轮胎总成;

传动动力总成,所述传动动力总成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侧设置前盖板焊合件、变速箱安装底座板、底座立板焊合件、上固定板,所述第一底板下侧对称设置下固定板,所述变速箱安装底座板上设置变速箱、动力装置,所述变速箱两侧分别设置变速箱输入带轮、变速箱输出带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第一V带将动力传输至变速箱输入带轮,所述变速箱输出带轮通过第二V带将动力传输至分动箱总成,所述分动箱总成设置在变速箱安装底座板下侧,所述变速箱输入带轮通过第三V带将动力传输至齿轮泵,带动齿轮泵工作,所述底座立板焊合件上设置涨紧轴、被动轴、主动轴,所述涨紧轴上设置涨紧轮,所述被动轴上依次设置被动带轮、被动圆柱齿轮,所述主动轴上设置主动圆锥齿轮、主动圆柱齿轮,所述主动圆柱齿轮与被动圆柱齿轮啮合;

前桥悬挂总成,所述前桥悬挂总成包括前桥连接座焊合件、前桥悬挂焊合件、转向座焊合件,所述前桥连接座焊合件固定在前桥总成上,所述转向座焊合件下端与前桥连接座焊合件连接,所述转向座焊合件上端与前桥悬挂焊合件连接,所述前桥悬挂焊合件侧面固定在前盖板焊合件上;

传送动力总成,所述传送动力总成包括齿轮箱总成、第六V带、第七V带、第八V带、传动平台,所述齿轮箱总成上设置第一带轮、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第四V带与涨紧轮、被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五V带与变速箱输入带轮连接,将动力传输至齿轮箱总成,所述传动平台固定在前桥悬挂焊合件、前盖板焊合件上;

移动工作平台总成,所述移动工作平台总成包括第二底板、平移控制油缸、垂直控制油缸,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前盖板焊合件、底座立板焊合件上侧,所述第二底板两侧设置导轨总成,所述导轨总成两端分别设置左右支架焊合件,所述平移控制油缸一端固定在第二底板上,一端固定在左右支架焊合件上,所述左右支架焊合件内设置上下支架焊合件,所述垂直控制油缸一端固定在左右支架焊合件上,一端固定在上下支架焊合件上,所述上下支架焊合件上设置站台总成;

控制台总成,所述控制台总成设置在第二底板上;

主传送装置,所述主传送装置固定在控制台总成上侧,所述主传送装置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上滚筒焊合件、主传送带、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支撑杆底座,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下端设置第三底板,所述第三支撑座通过前连接座焊合件、盖板连接固定在支撑杆底座上,所述支撑杆底座固定在传动平台上,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卡箍固定在左侧板、右侧板上,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卡箍固定在左侧板、右侧板上,所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上设置支撑杆、带轮齿轮轴,所述支撑杆下端分别固定在传动平台上,所述带轮齿轮轴上设置第三带轮、第一齿轮,所述第六V带、第七V带、第八V带上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带轮连接,将动力传递至第一齿轮处,所述上滚筒焊合件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板、右侧板上,所述上滚筒焊合件左端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链轮、第四带轮,所述左侧板上设置轴座,所述轴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二链轮、第五带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五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九V带连接,将动力传输至上滚筒焊合件,带动主传送带旋转工作,所述第三底板下方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滚轴,所述第三底板下方中心位置设置油缸;

侧传送装置,所述侧传送装置包括齿轮滚筒轴、侧传送带,所述齿轮滚筒轴上设置齿轮滚筒,所述齿轮滚筒轴分别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铰接,所述齿轮滚筒上的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将动力传递至侧传送装置,带动侧传送带旋转工作, 所述侧传送装置通过支撑机构分别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连接,用于支撑传送装置,并调节其固定位置;

垂直传送装置,所述垂直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框架,所述传送框架内设置下滚筒焊合件、垂直传送带,所述下滚筒焊合件上设置下带轮,所述下带轮正上方设置上带轮,所述上带轮、下带轮、第四带轮之间通过第十V带连接,将动力通过带传动传递至下滚筒焊合件,带动垂直传送带旋转工作,所述传送框架背面设置拉布组合件,所述拉布组合件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拉板座,所述拉板座固定在传送框架上,所述连接杆两端设置缓冲板粘合件,所述拉布组合件上包括卡扣,所述拉布组合件绕过滚轴通过卡扣与油缸伸出端连接;

旋转平台总成,所述旋转平台总成设置在上固定板上,所述旋转平台总成包括框板焊合件,所述框板焊合件两侧分别设置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所述框板焊合件前端设置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两侧对称设置尼龙铰链座,所述尼龙铰链座通过转轴固定在下固定板上,所述铰链座上设置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上对称设置调整板焊合件,所述调整板焊合件上设置调整座焊合件,所述调整座焊合件上包括固定轴、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离合锁销焊合件,所述离合锁销焊合件通过操纵主柄焊合件与离合拉杆连接,所述离合拉杆固定在操作主柄焊合件上,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座与旋转平台焊合件连接,所述旋转平台焊合件包括辐轮,所述框板焊合件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气缸,所述气缸伸出端依次设置气缸十字轴、球阀,所述球阀上设置球阀拉板,所述球阀拉板与球阀拉杆连接,所述球阀拉杆固定在操作主柄焊合件上,所述球阀上连接气缸油管,所述气缸油管连接气缸油箱,所述气缸油箱固定在框板焊合件下侧,所述气缸十字轴两侧设置铰链销,所述铰链销与尼龙座连接,所述尼龙座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分别固定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所述框板焊合件上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侧设置第六带轮,所述第六带轮通过第十一V带与辐轮连接,所述传动轴下侧设置被动圆锥齿轮,所述被动圆锥齿轮与主动圆锥齿轮啮合,所述框板焊合件两侧设置第一拉板,所述第一拉板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废果箱总成,所述废果箱总成包括U型板、第一连接座焊合件,所述第一连接座焊合件共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焊合件通过侧连接板固定在U型板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座焊合件固定在主传送装置上,所述U型板上端设置盖板,下端设置斗,所述斗上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气弹簧,所述第一气弹簧另一端固定在U型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桥悬挂总成上还包括转向拉板、转向油缸、第一角度感应器组合件,所述转向拉板设置在转向座焊合件上,所述转向油缸一端固定在前桥悬挂焊合件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拉板上,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组合件固定在前桥悬挂焊合件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侧防撞总成,所述侧防撞总成包括第二连接座焊合件、摆座焊合件、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所述第二连接座焊合件通过销轴与摆座焊合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焊合件、摆座焊合件之间对称设置气弹簧组合件,所述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固定在销轴上,所述摆座焊合件与防撞杆座焊合件连接,所述防撞杆座焊合件通过长螺栓与防撞杆套焊合件连接,所述长螺栓伸出端套上压簧,并用螺母拧紧固定压簧,所述防撞杆座焊合件与防撞杆连接,所述防撞杆与防撞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焊合件固定在前盖板焊合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板粘合件还包括第二拉板,所述第二拉板上设置圆孔,所述垂直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气弹簧、传感器,所述第二气弹簧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拉板上圆孔固定,另一端固定在传送框架上,所述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拉板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六带轮与辐轮偏心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主传送装置、侧传送装置、垂直传送装置可满足多个采摘人员在不同的方位进行采摘,并且实现水果自动装箱,劳动效率最大化;

2、通过设置移动工作平台,采摘人员站在移动工作平台上可以采摘不同高度的水果;

3、通过设置旋转平台总成,满足水果装箱要求,同时当水果箱中水果装满时,拉下操作手柄焊合件,在水果箱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旋转平台旋转,水果箱从旋转平台上滑至叉车上,省时省力;

4、本设施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三维图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传动动力总成三维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传动动力总成三维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传动动力总成三维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构前桥悬挂总成三维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侧防撞总成三维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传送动力总成三维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移动工作平台总成三维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主传送装置三维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侧传送装置三维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机构垂直传送装置三维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机构旋转平台总成三维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机构旋转平台总成三维爆炸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机构废果箱总成三维图。

图中:1-底盘总成,101-前桥总成,102-轮胎总成,103-前桥传动轴总成,104-分动箱总成,105-后桥传动轴总成,106-后桥总成,2-传动动力总成,201-第一底板,202-前盖板焊合件,203-变速箱安装底座板,204-底座立板焊合件,205-上固定板,206-下固定板,207-变速箱,208-动力装置,209-变速箱输入带轮,210-变速箱输出带轮,211-第一V带,212-第二V带,213-第三V带,214-齿轮泵,215-涨紧轴,216-被动轴,217-主动轴,218-涨紧轮,219-被动带轮,220-被动圆柱齿轮,221-主动圆锥齿轮,222-主动圆柱齿轮,223-第四V带,224-第五V带,3-前桥悬挂总成,301-前桥连接座焊合件,302-前桥悬挂焊合件,303-转向座焊合件,304-转向拉板,305-转向油缸,306-第一角度感应组合件,4-传送动力总成,401-齿轮箱总成,402-第六V带,403-第七V带,404-第八V带,405-传动平台,406-第一带轮,407-第二带轮,408-第九V带,5-移动工作平台,501-第二底板,502-平移控制油缸,503-垂直控制油缸,504-导轨总成,505-左右支架焊合件,506-上下支架焊合件,507-站台总成,6-控制台总成,7-主传送装置,701-左侧板,702-右侧板,703-上滚筒焊合件,704-主传送带,705-第一支撑座,706-第二支撑座,707-第三支撑座,708-支撑杆底座,709-第三底板,710-前连接座焊合件,711-盖板,712-支撑杆,713-带轮齿轮轴,714-第三带轮,715-第一齿轮,716-第一链轮,717-第四带轮,718-轴座,719-第二链轮,720-第五带轮,721-连接板,722-滚轴,723-油缸,8-侧传送装置,801-齿轮滚筒轴,802-侧传送带,803-齿轮滚筒,804-支撑机构,9-垂直传送装置,901-传动框架,902-下滚筒焊合件,903-垂直传送带,904-下带轮,905-上带轮,906-第十V带,907-拉布组合件,9071-卡扣,908-连接杆,909-拉板座,910-缓冲板焊合件,9101-第二拉板,911-第二气弹簧,912-传感器,10-旋转平台总成,1001-框板焊合件,1002-左支撑板,1003-右支撑板,1004-铰链座,1005-尼龙铰链座,1006-后盖板,1007-调整板焊合件,1008-调整座焊合件,10081-固定轴,10082-固定底座,1009-离合锁销焊合件,1010-操纵主柄焊合件,1011-离合拉杆,1012-操作主柄焊合件,1013-旋转平台焊合件,10131-辐轮,1014-气缸,1015-气缸十字轴,1016-球阀,1017-球阀拉板,1018-球阀拉杆,1019-气缸油管,1020-气缸油箱,1021-铰链销,1022-尼龙座,1023-连接座,1024-传动轴,1025-第六带轮,1026-第十一V带,1027-被动圆锥齿轮,1028-第一拉板,11-废果箱总成,1101-U型板,1102-第一连接座焊合件,1103-侧连接板,1104-盖板,1105-斗,1106-连杆,1107-第一气弹簧,12-侧防撞总成,1201-第二连接座焊合件,1202-摆座焊合件,1203-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1204-气弹簧组合件,1205-防撞杆座焊合件,1206-防撞杆套焊合件,1207-防撞杆,1208-压簧,1209-防撞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 1-图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顶”、“ 底”、“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参阅图2,底盘总成1,所述底盘总成1包括前桥总成101,所述前桥总成101两侧设置轮胎总成102,所述前桥总成101中心位置连接前桥传动轴总成103,所述前桥传动轴总成103端部连接分动箱总成104,所述分动箱总成104连接后桥传动轴总成105,所述后桥传动轴总成105连接后桥总成106,所述后桥总成106两侧设置轮胎总成102;

请参阅图3-图5,传动动力总成2,所述传动动力总成2包括第一底板201,所述第一底板201上侧设置前盖板焊合件202、变速箱安装底座板203、底座立板焊合件204、上固定板205,所述第一底板201下侧对称设置下固定板206,所述变速箱安装底座板203上设置变速箱207、动力装置208,所述变速箱207两侧分别设置变速箱输入带轮209、变速箱输出带轮210,所述动力装置208通过第一V带211将动力传输至变速箱输入带轮209,所述变速箱输出带轮210通过第二V带212将动力传输至分动箱总成104,所述分动箱总成104设置在变速箱安装底座板203下侧,所述变速箱输入带轮209通过第三V带213将动力传输至齿轮泵214,带动齿轮泵214工作,所述底座立板焊合件204上设置涨紧轴215、被动轴216、主动轴217,所述涨紧轴215上设置涨紧轮218,所述被动轴216上依次设置被动带轮219、被动圆柱齿轮220,所述主动轴217上设置主动圆锥齿轮221、主动圆柱齿轮222,所述主动圆柱齿轮222与被动圆柱齿轮220啮合;

请参阅图6,前桥悬挂总成3,所述前桥悬挂总成3包括前桥连接座焊合件301、前桥悬挂焊合件302、转向座焊合件303,所述前桥连接座焊合件301固定在前桥总成101上,所述转向座焊合件303下端与前桥连接座焊合件301连接,所述转向座焊合件303上端与前桥悬挂焊合件302连接,所述前桥悬挂焊合件302侧面固定在前盖板焊合件202上;

请参阅图8,传送动力总成4,所述传送动力总成4包括齿轮箱总成401、第六V带402、第七V带403、第八V带404、传动平台405,所述齿轮箱总成401上设置第一带轮406、第二带轮407,所述第二带轮407通过第四V带223与涨紧轮218、被动带轮219连接,所述第一带轮406通过第五V带224与变速箱输入带轮209连接,将动力传输至齿轮箱总成401,所述传动平台405固定在前桥悬挂焊合件302、前盖板焊合件202上;

请参阅图9,移动工作平台总成5,所述移动工作平台总成5包括第二底板501、平移控制油缸502、垂直控制油缸503,所述第二底板501固定在前盖板焊合件202、底座立板焊合件204上侧,所述第二底板501两侧设置导轨总成504,所述导轨总成504两端分别设置左右支架焊合件505,所述平移控制油缸502一端固定在第二底板501上,一端固定在左右支架焊合件505上,所述左右支架焊合件505内设置上下支架焊合件506,所述垂直控制油缸503一端固定在左右支架焊合件505上,一端固定在上下支架焊合件506上,所述上下支架焊合件506上设置站台总成507,通过控制平移控制油缸502,则左右支架焊合件505在导轨总成504的作用下左右延伸,控制垂直控制油缸503,则控制上下支架焊合件506上下运动,从而控制站台总成507左右、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采摘人员采摘不同位置、高度的水果;

请参阅图1-图2,控制台总成6,所述控制台总成6设置在第二底板501上;

请参阅图10,主传送装置7,所述主传送装置7固定在控制台总成6上侧,所述主传送装置7包括左侧板701、右侧板702、上滚筒焊合件703、主传送带704、第一支撑座705、第二支撑座706、第三支撑座707、支撑杆712底座708,所述左侧板701、右侧板702下端设置第三底板709,所述第三支撑座707通过前连接座焊合件710、盖板711连接固定在支撑杆712底座708上,所述支撑杆712底座708固定在传动平台405上,所述第一支撑座705通过卡箍固定在左侧板701、右侧板702上,所述第二支撑座706通过卡箍固定在左侧板701、右侧板702上,所述第一支撑座705、第二支撑座706、第三支撑座707上设置支撑杆712、带轮齿轮轴713,所述支撑杆712下端分别固定在传动平台405上,所述带轮齿轮轴713上设置第三带轮714、第一齿轮715,所述第六V带402、第七V带403、第八V带404上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带轮714连接,将动力传递至第一齿轮715处,所述上滚筒焊合件703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板701、右侧板702上,所述上滚筒焊合件703左端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链轮716、第四带轮717,所述左侧板701上设置轴座718,所述轴座718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二链轮719、第五带轮720,所述第一链轮716与第二链轮719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五带轮720与第二带轮407之间通过第九V带408连接,将动力传输至上滚筒焊合件703,带动主传动带旋转工作,所述第三底板709下方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板721,所述连接板721之间设置滚轴722,所述第三底板709下方中心位置设置油缸723;

请参阅图11,侧传送装置8,所述侧传送装置8包括齿轮滚筒轴801、侧传送带802,所述齿轮滚筒轴801上设置齿轮滚筒803,所述齿轮滚筒轴801分别与第一支撑座705、第二支撑座706、第三支撑座707铰接,所述齿轮滚筒803上的齿轮与第一齿轮715啮合,将动力传递至侧传送装置8,带动侧传送带802旋转工作,所述侧传送装置8通过支撑机构804分别与第一支撑座705、第二支撑座706、第三支撑座707连接,用于支撑侧传送装置,并调节其固定位置;

请参阅图12,垂直传送装置9,所述垂直传送装置9包括传送框架901,所述传送框架901内设置下滚筒焊合件902、垂直传送带903,所述下滚筒焊合件902上设置下带轮904,所述下带轮904正上方设置上带轮905,所述上带轮905、下带轮904、第四带轮717之间通过第十V带906连接,将动力通过带传动传递至下滚筒焊合件902,带动垂直传送带903旋转工作,所述传送框架901背面设置拉布组合件907,所述拉布组合件907通过连接杆908固定在拉板座909,所述拉板座909固定在传送框架901上,所述连接杆908两端设置缓冲板粘合件910,所述拉布组合件907上包括卡扣9071,所述拉布组合件907绕过滚轴722通过卡扣9071与油缸723伸出端连接;

请参阅图13-图14,旋转平台总成10,所述旋转平台总成10设置在上固定板205上,所述旋转平台总成10包括框板焊合件1001,所述框板焊合件1001两侧分别设置左支撑板1002、右支撑板1003,所述框板焊合件1001前端设置铰链座1004,所述铰链座1004两侧对称设置尼龙铰链座1005,所述尼龙铰链座1005通过转轴(未示出)固定在下固定板206上,所述铰链座1004上设置后盖板1006,所述后盖板1006上对称设置调整板焊合件1007,所述调整板焊合件1007上设置调整座焊合件1008,所述调整座焊合件1008上包括固定轴10081、固定底座10082,所述固定底座10082上设置离合锁销焊合件1009,所述离合锁销焊合件1009通过操纵主柄焊合件1010与离合拉杆1011连接,所述离合拉杆1011固定在操作主柄焊合件1012上,所述固定轴10081通过轴承座与旋转平台焊合件1013连接,所述旋转平台焊合件1013包括辐轮10131,所述框板焊合件1001下侧中心位置设置气缸1014,所述气缸1014伸出端依次设置气缸十字轴1015、球阀1016,所述球阀1016上设置球阀拉板1017,所述球阀拉板1017与球阀拉杆1018连接,所述球阀拉杆1018固定在操作主柄焊合件1012上,所述球阀1016上连接气缸油管1019,所述气缸油管1019连接气缸油箱1020,所述气缸油箱1020固定在框板焊合件1001下侧,所述气缸十字轴1015两侧设置铰链销1021,所述铰链销1021与尼龙座1022连接,所述尼龙座1022固定在连接座1023上,所述连接座1023分别固定在左支撑板1002、右支撑板1003上,所述框板焊合件1001上设置传动轴1024,所述传动轴1024上侧设置第六带轮1025,所述第六带轮1025通过第十一V带1026与辐轮10131连接,所述传动轴1024下侧设置被动圆锥齿轮1027,所述被动圆锥齿轮1027与主动圆锥齿轮221啮合,所述框板焊合件1001两侧设置第一拉板1028,所述第一拉板1028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板206上。

请参阅图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废果箱总成11,所述废果箱总成11包括U型板1101、第一连接座焊合件1102,所述第一连接座焊合件1102共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焊合件1102通过侧连接板721固定在U型板1101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座焊合件1102固定在主传送装置7上,所述U型板1101上端设置盖板1104,下端设置斗1105,所述斗1105上设置连杆1106,所述连杆1106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气弹簧1107,所述第一气弹簧1107另一端固定在U型板1101上,当采摘人员在采摘过程中采摘到损坏的水果,则放置废果箱总成11内,当废果箱总成11内的水果放满时,拉下斗1105,则水果可沿斗1105滚下。

请参阅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桥悬挂总成3上还包括转向拉板304、转向油缸305、第一角度感应器组合件306,所述转向拉板304设置在转向座焊合件303上,所述转向油缸305一端固定在前桥悬挂焊合件302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拉板304上,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组合件306固定在前桥悬挂焊合件302上侧。

请参阅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侧防撞总成12,所述侧防撞总成12包括第二连接座焊合件1201、摆座焊合件1202、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1203,所述第二连接座焊合件1201通过销轴(未示出)与摆座焊合件1202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焊合件1201、摆座焊合件1202之间对称设置气弹簧组合件1204,所述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1203固定在销轴上,所述摆座焊合件1202与防撞杆1207座焊合件1205连接,所述防撞杆1207座焊合件1205通过长螺栓与防撞杆1207套焊合件1206连接,所述长螺栓伸出端套上压簧1208,并用螺母拧紧固定压簧1208,所述防撞杆1207座焊合件1205与防撞杆1207连接,所述防撞杆1207与防撞轮120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焊合件1201固定在前盖板焊合件202上,本方案中第一角度感应器组合件306与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1203的平行设置,当水果采摘机在行进过程中如防撞轮1209碰到障碍物,侧防撞总成12偏转一个角度,第一角度感应器组合件306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设置在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1203,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1203控制转向油缸305伸出端伸长,使得水果采摘机偏转方向行驶,当障碍物消失后,在气弹簧组合件1204的作用下,侧防撞总成12恢复初始状态,则第二角度感应器组合件1203也恢复初始位置,此时第一角度感应器组合件306也恢复初始位置,进而控制转向油缸305收缩,此时水果采摘机继续直线行驶。

请参阅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板粘合件910还包括第二拉板9101,所述第二拉板9101上设置圆孔,所述垂直传送装置9还包括第二气弹簧911、传感器912,所述第二气弹簧911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拉板9101上圆孔固定,另一端固定在传送框架901上,所述传感器912设置在第二拉板9101正上方。

请参阅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六带轮1025与辐轮10131偏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启动动力装置208,动力装置208通过第一V带211将动力传输至变速箱输入带轮209、变速箱输出带轮210,变速箱输出带轮210通过第二V带212将动力传输至分动箱总成104,进而驱动水果采摘机运动,变速箱输入带轮209通过第三V带213与齿轮泵214上带轮905连接,带动齿轮泵214工作,变速箱输入带轮209通过第五V带224与第一带轮406连接,进而将动力传输至齿轮箱总成401,齿轮箱总成401上设置的第二带轮407通过第九V带408与第五带轮720连接,带动主传送装置7上的上滚筒焊合件703旋转,进而带动主传送带704旋转工作,设置在主传送装置7上的第四带轮717通过第十V带906与设置在垂直传送装置9上的下带轮904、上带轮905连接,进而带动垂直传送带903旋转,齿轮箱总成401通过传动轴1024、带轮带动第六V带402、第七V带403、第八V带404旋转,第六V带402、第七V带403、第八V带404分别与设置在第一支撑座705、第二支撑座706、第三支撑座707上的第三带轮714连接,带动第一齿轮715旋转,进而带动与第一齿轮715啮合的齿轮滚筒803旋转,进而带动侧传送带802旋转工作,当采摘人员将水果采摘至侧传送装置8上,通过侧传送带802旋转将水果传送至主传送装置7,再经由垂直传送装置9传送至水果箱,当水果箱中的水果逐渐增多时,缓冲板粘合件910则带动第二拉板9101顺时针旋转工作,进而拉伸第二气弹簧911,此时设置在第二拉板9101上方的传感器912接受信号,控制设置在第三底板709下的油缸723工作,油缸723收缩则拉动拉布组合件907,进而提升垂直传送装置9,当垂直传送装置9提升到一定高度时,缓冲板粘合件910在第二气弹簧911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水果则经过垂直传送装置9继续存放至水果箱中,第二带轮407通过第四V带223与涨紧轮218、被动带轮219连接,带动被动圆柱齿轮220旋转,被动圆柱齿轮220与主动圆柱齿轮222啮合,进而带动主动圆锥齿轮221旋转,主动圆锥齿轮221与被动圆锥齿轮1027啮合,进而带动旋转平台总成10上第六带轮1025工作,第六带轮1025通过第十一V带1026与辐轮10131连接,进而带动旋转平台焊合件1013旋转,又由于第六带轮1025与辐轮10131偏心设置,水果可以均布放置在水果箱中,旋转平台总成10中的第一拉板1028、气缸1014、铰链座1004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当水果箱中的水果装满时,则搬动操作主柄焊合件1012,打开球阀1016,此时气缸在水果箱的重力下压缩,进而旋转平台总成10在水果箱的重力作用下沿设置在尼龙铰链座1005上的转轴旋转,水果箱从旋转平台总成10上滑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