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13885发布日期:2019-06-05 21:2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水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栽培装置微型化得到推广,使得蔬菜、花卉等的栽培脱离了土壤限制,又充分利用了狭小空间,提高种植乐趣和效率。在植物栽培中,育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立体栽培装置,多适合基质培,不能进行水培,而在实际生产中,水培育苗具有管理方便育苗效率高等特点。然而,现有的水培装置占地空间大,营养液易生病菌,营养液循环容易造成植物传染性病害,而且水培方法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只能实现单点单动的培育,培育面积小,耗费工时长,且同一批次培育出的育苗大小不一,给后期栽培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方法,能够进行整体育苗,育苗株数多,培育方法简单,可操控性强,且一层直通管内的育苗与其它多层直通管内的育苗环境无差异,能够实现整批养护,且同一批养护出的育苗大体相同,有利于后期育苗的栽培,提高成活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直通管建立多层联动式育苗架,上下两层直通管之间的首尾两端通过导流管连通,且每一层的直通管呈5-10°的倾角设置,在直通管的顶部预留有槽口;

步骤2):沿着槽口的纵向位置向直通管的管腔内插接隔板,在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形成育苗槽,且隔板的底部预留有拱形槽,两个育苗槽之间的间隙为株距,株距根据育苗大小控制在5-10cm。

步骤3):将待培养育苗的根部用无纺布缠绕包裹,露出根须,并在无纺布上套接定位环,定位环的两端扣合在育苗槽两侧的隔板上;

步骤4):在多层联动式育苗架最上层的直通管的一端接入储液箱,储液箱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及用于控制营养液的供应时间、流量、电导度、ph值和液温相应参数的控制器;

步骤5):在多层联动式育苗架最下层的直通管的末端连接有蓄液池,蓄液池通过水泵、管道与储液箱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包裹有0.1~0.2mm厚的聚乙烯薄膜,为了改善植物的吸水和通气状况,在育苗槽的底部铺垫一层无纺布。

更进一步地,用于连接各层直通管的导流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直通管内营养液层深度控制在5-10cm,以能淹盖育苗根须为宜。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用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制成,厚2~3cm,宽度与育苗槽外沿宽度一致,以便架在栽培槽壁上。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3)执行前,对于新建或者换茬栽培时,采用含0.3%~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对直通管、隔板、储液箱、蓄液池进行消毒液湿润,并保持30min以上,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用,定位环用消毒液浸泡1d。

更进一步地,育苗槽内的育苗根系悬浮于营养液层的表面为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方法,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直通管、育苗槽、储液箱、蓄液池以及循环系统,通过直通管分层叠加的方式组成多层联动式育苗架,使得整个多层联动式育苗架能够进行整体育苗,育苗株数多,培育方法简单,可操控性强,且一层直通管内的育苗与其它多层直通管内的育苗环境无差异,能够实现整批养护,且同一批养护出的育苗大体相同,有利于后期育苗的栽培,提高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直通管建立多层联动式育苗架,上下两层直通管之间的首尾两端通过导流管连通,且每一层的直通管呈5-10°的倾角设置,如果坡度过大则流速过快,影响根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坡度过小则流动不顺畅,也会造成营养物质利用率不高,在直通管的顶部预留有槽口;

步骤二:沿着槽口的纵向位置向直通管的管腔内插接隔板,在相邻的两块隔板之间形成育苗槽,且隔板的底部预留有拱形槽,两个育苗槽之间的间隙为株距,株距根据育苗大小控制在5-10cm。

步骤三:将待培养育苗的根部用无纺布缠绕包裹,露出根须,并在无纺布上套接定位环,定位环的两端扣合在育苗槽两侧的隔板上;

步骤四:在多层联动式育苗架最上层的直通管的一端接入储液箱,储液箱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及用于控制营养液的供应时间、流量、电导度、ph值和液温相应参数的控制器;

步骤五:在多层联动式育苗架最下层的直通管的末端连接有蓄液池,蓄液池通过水泵、管道与储液箱连通。

本实施例中,隔板上包裹有0.1~0.2mm厚的聚乙烯薄膜,为了改善植物的吸水和通气状况,在育苗槽的底部铺垫一层无纺布。

本实施例中,用于连接各层直通管的导流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

本实施例中,直通管内营养液层深度控制在5-10cm,以能淹盖育苗根须为宜。

本实施例中,定位环用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制成,厚2~3cm,宽度与育苗槽外沿宽度一致,以便架在栽培槽壁上。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3执行前,对于新建或者换茬栽培时,采用含0.3%~0.5%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液对直通管、隔板、储液箱、蓄液池进行消毒液湿润,并保持30min以上,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用,定位环用消毒液浸泡1d。

本实施例中,育苗槽内的育苗根系悬浮于营养液层的表面为宜。

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上述实施例一,还提供如下具体的实施例二:

第一步:育苗槽设计,育苗槽根据种植的植物个体大小而异,对于大株型植物来说,长、宽、高分别为0.5~1m、25~30cm、20cm,所用材料为白面黑里、0.1~0.2mm厚的聚乙烯薄膜包裹两侧的隔板,为了改善植物的吸水和通气状况,可在育苗槽的底部铺垫一层无纺布,对于小株型植物来说,宽度10~12cm、深2.5~5.0cm、槽长20cm~30cm左右,坡降1∶70~100,在育苗槽上加盖厚2cm左右的有定植孔的硬泡膜塑料板作槽盖,使其不透光;

第二步:蓄液池设计,蓄液池设于地平面以下,可用砖头、水泥砌成,里外涂以防水材料,也可用塑料制品、水缸等容器,其容量因植物和栽培数量而异,大株型植物按1~2l/株、小株型植物按0.5~1.0l/株计算;

第三步:营养液循环流动装置:采用多层联动式育苗架,多层联动式育苗架的设计作用在于使得营养液分流再返回储液箱中,以供再次使用,其通常包括水泵、管道及流量调节阀门等部分的安装;

第四步: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控制营养液的供应时间、流量、电导度、ph值和液温等,包括相应参数的控制器。

第五步:育苗与定植:采用带孔的定位环,配合海绵块、岩棉切块或者无纺布进行育苗,然后移入育苗槽内,定植后使育苗根部触及槽底而幼叶伸出槽口之上。

第六步:营养液管理,一是营养液供应,为了让根系能够充分吸收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液管理,确保营养液浓度稳定、循环流动顺畅,根据栽培密度的不同以及种植槽长度上的差异,可将供液方法分为连续供液法和间隙供液法2种,连续供液是指匀速向种植槽内供给营养液,流速以1~2l/min为宜;间隙供液是指供液一段时间、停供一段时间,如此交替,通常情况下,在根垫形成之前应当采取连续供液方法,待根垫形成后则改为间隙供液方法,间隙时长则应根据不同植株、不同季节进行区分设定;二是稳定根际温度,营养液温度变化将对根系生长产生影响,根据试验数据显示,为了保持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应当确保营养液冬季温度高于15℃、夏季温度低于28℃,由于多层联动式育苗架相对简易,因而为了保持营养液温度相对稳定,可在槽口上使用泡沫、塑料等能够起到稳定营养液温度的效果;三是ph值调整,相对稳定的ph值对于植物生长来说十分重要,但随着植物生长,会引起营养液中的ph值的变化,从而影响可溶性,对根系生长起到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及时进行检测与调整,以确保ph值的相对稳定。

第七步:针对每一层的育苗管理,实现一种管理方便、性能稳定、设施耐用、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类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联动式水培养育苗方法,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直通管、育苗槽、储液箱、蓄液池以及循环系统,通过直通管分层叠加的方式组成多层联动式育苗架,使得整个多层联动式育苗架能够进行整体育苗,育苗株数多,培育方法简单,可操控性强,且一层直通管内的育苗与其它多层直通管内的育苗环境无差异,能够实现整批养护,且同一批养护出的育苗大体相同,有利于后期育苗的栽培,提高成活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