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式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541发布日期:2019-08-17 01:18阅读:2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旱式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育苗方法分为水育和旱育两种,水稻旱地育苗方法是水稻水育方法的补充,是解决水源条件较差地区育苗的一项补充措施。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稻旱地育苗方法较为复杂,育苗过程不容易控制,需要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辅助才能完成,不利于农民独立育苗,并且应用现有技术中的水稻旱式育苗方法做出的苗床保湿性差,水稻秧苗的出苗率得不到保障,为此,提出一种水稻旱式育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水稻旱式育苗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水稻旱式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苗床选择:选去一处浇灌方便且向阳的旱地,并按照相同的规格打好床,并将床底压实;

s2:施肥:向每块苗床里撒入一定量的腐熟后的家禽肥料;

s3:床土制备、铺设:取适量的优质旱地土块打碎,并过7目筛,得到细土,随后将制取到的一部分细土均匀的铺设到苗床上;

s4:种子准备:先将水稻种子晾晒3-5天,提高发率和发芽势,然后将晾晒好的水稻种子放入到杀菌剂中浸泡12-16小时,浸泡完毕后取出,并用透气的编制袋装好,随后将种子放置到温度为30-35℃左右的环境中催芽20-22小时,当80%以上的种子粉嘴以后,将粉嘴后的种子放到阴凉处待播种;

s5:播种:将s5所述的粉嘴后的稻芽于清明前后播种,播种时,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床上,再将s3所述的剩余的细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完毕后,再铺一层薄膜以保温保湿利于出苗;

s6:秧田管理:待水稻秧苗出齐后,揭去平铺的薄膜,待秧苗完全叶展开后,根据秧苗的长势施肥和浇水。

s7:移栽:水稻种子播种40-45天左右以后,便可移栽进备好的稻田中。

优选的,所述s1中,打床时,每块苗床的宽度为1.3-1.5m,相邻苗床之间的间隔为0.5m。

优选的,所述s2中,家禽肥料的撒入量为5-8kg/m2

优选的,所述s3中,铺设到苗床上的细土的用量为25-30kg/m2

优选的,所述s4中,水稻种子为从正规市场购得并经过筛选机去除空壳谷种的饱满种子,对种子进行浸泡时,杀菌剂的温度为25-28℃,在对种子进行催芽过程中,需每隔4-5h对种子浇一次水。

优选的,所述s5中,播种前一天需将苗床浇透,播种当天需再次补浇一次,种子的撒入量为4-5粒/cm2,种子撒完后,再浇一遍水,使种子粘在床面上。

优选的,所述s5中,种子播撒完并浇水后,细土的覆盖用量为5-8kg/m2

优选的,所述s6中,秧苗出土后,需每天早晨进行观察,如果观察早晨稻苗叶尖无吐水现象,应立即补水,且一次要浇透,如有吐水现象,则无需浇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育苗方法简单,育苗过程容易控制,能有效减少农民的工作强度,苗床以家禽肥料为底肥,能减小农民的经济负担,苗床床底打实后,整体保水性强,播种前后采用多次覆土和浇水的方法,能使水稻种子得到较好的保湿,从而提高了水稻秧苗的出苗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出了水稻旱式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苗床选择:选去一处浇灌方便且向阳的旱地,并按照相同的规格打好床,并将床底压实;

s2:施肥:向每块苗床里撒入一定量的腐熟后的家禽肥料;

s3:床土制备、铺设:取适量的优质旱地土块打碎,并过7目筛,得到细土,随后将制取到的一部分细土均匀的铺设到苗床上;

s4:种子准备:先将水稻种子晾晒3天,提高发率和发芽势,然后将晾晒好的水稻种子放入到杀菌剂中浸泡15小时,浸泡完毕后取出,并用透气的编制袋装好,随后将种子放置到温度为30℃左右的环境中催芽20小时后,种子的粉嘴率为85%,随后将粉嘴后的种子放到阴凉处待播种;

s5:播种:将s5所述的粉嘴后的稻芽于清明前后播种,播种时,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床上,再将s3所述的剩余的细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完毕后,再铺一层薄膜以保温保湿利于出苗;

s6:秧田管理:待水稻秧苗出齐后,揭去平铺的薄膜,待秧苗完全叶展开后,根据秧苗的长势施肥和浇水。

s7:移栽:水稻种子播种42天左右以后,便可移栽进备好的稻田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s1中,打床时,每块苗床的宽度为1.5m,相邻苗床之间的间隔为0.5m,优选的,所述s2中,家禽肥料的撒入量为6kg/m2,s3中,铺设到苗床上的细土的用量为25kg/m2,s4中,水稻种子为从正规市场购得并经过筛选机去除空壳谷种的饱满种子,对种子进行浸泡时,杀菌剂的温度为25℃,在对种子进行催芽过程中,需每隔5h对种子浇一次水,s5中,播种前一天需将苗床浇透,播种当天需再次补浇一次,种子的撒入量为4-5粒/cm2,种子撒完后,再浇一遍水,使种子粘在床面上,s5中,种子播撒完并浇水后,细土的覆盖用量为5kg/m2,s6中,秧苗出土后,需每天早晨进行观察,如果观察早晨稻苗叶尖无吐水现象,应立即补水,且一次要浇透,如有吐水现象,则无需浇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旱式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苗床选择:选去一处浇灌方便且向阳的旱地,并按照相同的规格打好床,并将床底压实;S2:施肥:向每块苗床里撒入一定量的腐熟后的家禽肥料;S3:床土制备、铺设:取适量的优质旱地土块打碎,并过7目筛,得到细土,随后将制取到的一部分细土均匀的铺设到苗床上;S4:种子准备:先将水稻种子晾晒3‑5天。本发明的育苗方法简单,育苗过程容易控制,能有效减少农民的工作强度,苗床以家禽肥料为底肥,能减小农民的经济负担,苗床床底打实后,整体保水性强,播种前后采用多次覆土和浇水的方法,能使水稻种子得到较好的保湿,从而提高了水稻秧苗的出苗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帮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帮武
技术研发日:2019.04.26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