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土壤耕层构建的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玉米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528发布日期:2019-08-17 01:1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土壤耕层构建的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玉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沟垄作集雨于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于一体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具有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受产量效益的驱动,玉米连作现象普遍,然而这种简单的重复由于常年的旋耕、无有机肥的投入使得土壤质量变差,可持续生产能力降低,同时,由于这种技术生产投入水平过高,出现只增产不增效的问题,限制农民增收。

因此,通过增施有机肥、深耕土壤,实现打破犁底层与培育土壤质量,通过一膜两年用节约地膜用量、劳动力投入,实现地膜减量与增产增效,创建新型可持续农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模式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耕层构建的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玉米种植方法,解决了传统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模式,生产投入水平过高,出现只增产不增效,限制农民增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土壤耕层构建的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玉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土壤解冻后,施有机肥和化肥作为基肥;

步骤二:施肥后,深耕打破土壤犁底层、旋耕翻埋肥料、平整地面,并用旋耕-起垄覆膜机起垄覆膜;

步骤三:覆膜后在种植沟每隔50cm打渗水孔以便蓄积雨水;

步骤四:及时检查地膜覆盖质量,防止大风揭膜和人畜踩踏地膜;

步骤五:当温度稳定在10℃-12℃,持续5天时,在播种沟内点播玉米,株距33-35cm;

步骤六:当季玉米收获后,齐根割掉玉米秸秆,并延垂直于种植行方向均匀摆放秸秆,保护地膜;

步骤七:翌年玉米播种前,移除秸秆,在玉米根茬处追施化肥,两株玉米根茬中央点播玉米种子;

步骤八:玉米收获后,移除秸秆、揭膜、视下茬种植计划对土壤进行耕作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有机肥为腐熟农家肥,每亩地撒施3t,化肥按每亩地纯n13.3kg、纯p2o510kg量进行施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先用深松耕机及时深松土壤,深度35cm-40cm,深松后用旋耕-起垄覆膜机起垄覆膜,其中,大垄宽70cm,高10cm,小垄宽40cm,高15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按纯n200kg/hm2、纯p2o5150kg/hm2的施肥量在玉米根茬处用播种枪追施化肥,肥料用磷二铵和尿素,施肥深度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地膜破损处,用土覆盖,冬闲期实施有效管护,防止牲畜破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传统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周期延长为2年,通过深耕、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农田耕层变浅、质量变差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现实问题,是一种能提高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可持续生产能力的一种生产技术。

2、本发明的种植技术较同传统翻耕、和旋耕增产7.1%-22.8%,水分利用效率20.0%-139.5%,碳排放减小8.7%-15.4%,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15.4%,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总孔度,增大10-30cm土层的大团聚体含量比传统翻耕增加了7.68%,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下扎。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土壤耕层构建的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玉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土壤解冻后,施有机肥和化肥作为基肥;

步骤二:施肥后,深耕打破土壤犁底层、旋耕翻埋肥料、平整地面,并用旋耕-起垄覆膜机起垄覆膜,所使用的膜为无色0.01mm聚乙烯地膜;

步骤三:覆膜后在种植沟每隔50cm打渗水孔以便蓄积雨水;

步骤四:及时检查地膜覆盖质量,防止大风揭膜和人畜踩踏地膜;

步骤五:当温度稳定在10℃-12℃,持续5天时,在播种沟内点播玉米,株距33-35cm,玉米发芽生长过程中,7月-8月玉米红蜘蛛、蚜虫发生初期,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每隔7-10d喷药一次,共2-3次,避免玉米发生病虫害,保证玉米产量;

步骤六:当季玉米收获后,齐根割掉玉米秸秆,并延垂直于种植行方向均匀摆放秸秆,保护地膜;

步骤七:翌年玉米播种前,移除秸秆,在玉米根茬处追施化肥,两株玉米根茬中央点播玉米种子,减少土壤耕作两次,揭、覆膜各一次,节省劳动力与地膜使用成本;

步骤八:玉米收获后,移除秸秆、揭膜、视下茬种植计划对土壤进行耕作处理。

其中,步骤一中有机肥为腐熟农家肥,每亩地撒施3t,化肥按每亩地纯n13.3kg、纯p2o510kg量进行施肥。

其中,步骤二中先用深松耕机及时深松土壤,深度35cm-40cm,深松后用旋耕-起垄覆膜机起垄覆膜,其中,大垄宽70cm,高10cm,小垄宽40cm,高15cm;施肥后要及时深耕、旋耕-起垄覆膜,防止土壤跑墒和肥料损失。

其中,步骤七中按纯n200kg/hm2、纯p2o5150kg/hm2的施肥量在玉米根茬处用播种枪追施化肥,肥料用磷二铵和尿素,施肥深度10-15cm。

其中,步骤六中地膜破损处,用土覆盖,冬闲期实施有效管护,防止牲畜破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试验地点:本研究于2012-2017年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甘肃农业大学定西三结合基地进行,该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偏南,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平均海拔2000m,年均太阳辐射592.85kj/cm2,日照时数2476.6h,年均气温6.4℃,≥0℃积温2933.5℃,≥10℃积温2239.1℃,无霜期140d。多年平均降雨量399.3mm,年蒸发量1531mm,干燥度2.53,为典型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试验地土壤为黄绵土,0-200cm土壤容重平均为1.17g/cm3,凋萎含水率7.3%,饱和含水率28.6%,ph值8.36,土壤有机质12.01g/kg,全氮0.76g/kg,全磷1.77g/kg,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试区的玉米种植的主要技术。试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0.9mm。

供试化肥:n、p、k含量分别为46%、0%、0%尿素与18%、46%、0%的磷酸二铵。

栽培技术要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可接任何作物茬口;技术应用之前先按有机肥45t/hm2,施纯氮200kg/hm2,纯p2o5150kg/hm2的施肥方案施足基肥;施肥后及时深耕、旋耕-起垄覆膜,防止土壤跑墒和肥料损失;起垄-覆膜严格按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标准,大垄宽70cm,高10cm,小垄款40cm,高15cm执行,覆膜后,及时检查覆膜质量,防止大风揭膜,并于种植沟每间隔50cm打渗水孔,以便蓄积雨水;7月-8月,玉米红蜘蛛、蚜虫发生初期,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每隔7-10d喷药一次,共2-3次。豌豆适时早收,收获后,深耕晒垡。

玉米最适宜的收获期是蜡熟后期,苞叶发白,子粒变硬具有光泽时收获,千粒重高,品质好。当年玉米收获后,将秸秆齐根割掉,并延垂直于种植行方向均匀铺盖,地膜破损处,用土覆盖,冬闲期实施有效管护,防止牲畜破坏;翌年玉米播种时,清除秸秆,在种植沟内紧贴玉米根茬按纯氮200kg/hm2,纯p2o5150kg/hm2追施基肥,肥料用磷二铵和尿素,施肥深度10-15cm。翌年玉米播种位置在两株根茬中间,玉米生长季及时进行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n、p肥为尿素(46-0-0)与磷酸二铵(18-46-0),数字为n、p2o5、k2o所占比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