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土旱塬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0701发布日期:2019-08-13 18:03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土旱塬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甘露子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黄土旱塬甘露子轻简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露子是我国原产的食药兼用,且具有观赏性的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根部块茎呈螺丝状,又形似虫、蛹,又名螺丝菜、宝塔菜、草石蚕、土蛹、地蚕,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块茎晶莹白净、肉质脆嫩、多汁清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淀粉、蛋白质,可加工制作成酱菜、蜜饯等食品,甘露子酱菜100g中含有水分75.6g、蛋白质2.2g、脂肪0.3g、膳食纤维1.9g、碳水化合物6.30g、vb10.03mg、vb20.08mg、烟酸0.7mg、ve0.83mg、钠2839mg、钙54mg、铁6.4mg、vc5mg、胆固醇含量为0。据研究,其入药还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活血祛瘀功效,可治疗黄疸、淋巴结核、肺结核、感冒发热病症,甘露子茎叶还具有治疗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散瘀止痛作用;另外,甘露子是植物水苏糖的主要来源,水苏糖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四糖,由1分子果糖、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半乳糖构成。水苏糖进入人体不会被消化,属于可溶性的非消化性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能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所利用,促进肠道益生菌群的增殖,从而对肠道起到保健作用,因此甘露子整株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黄土旱塬地区因为雨水不足,常年干旱,严重影响了甘露子出苗率及产量,随着地膜覆盖集雨保墒旱作农业栽培技术的推广,成功解决了西北旱塬地区春旱影响甘露子出苗的问题,而且提高了甘露子产量。但是目前黄土旱塬地区甘露子生产上还存在几个制约当地甘露子产业发展的问题:一、地膜覆盖技术在提高甘露子产量的同时,残留的地膜也造成了土壤污染,进而对甘露子根茎生长环境造成危害,严重限制了黄土旱塬甘露子种植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二、由于甘露子为草本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能施用除草剂,杂草生长旺盛会对甘露子生长造成影响;三、普通塑料地膜覆盖前期具有良好的增温性能,但在八月份茎块膨大期普通塑料地膜的增温性能会抑制根茎生长,影响甘露子的产量和质量。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土旱塬甘露子轻简高效栽培方法,通过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进行甘露子栽培,与普通的种植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甘露子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施肥、除草以及捡拾碎膜的次数,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土地的污染,起到了环保增收的作用。本发明的黄土旱塬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施肥、整地: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土地,在前一年除去杂草并深翻土地,在春季气温为7~10℃时进行整地;在整地前进行施肥,均匀撒施;这是因为甘露子是一种短日照植物,不耐高温干旱,凉爽气候对其生长有利,但生长需要满足光照条件,喜湿润环境,怕涝,喜肥,所以在播种前需要施足够的肥料,本发明施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可以减少土地的盐碱化;s2、覆盖地膜: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20cm、厚度为0.010mm;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不仅可以达到增温保墒的功效,在甘露子收获后可以将膜碎片与残留根茎通过翻耕埋入地下,膜碎片在土壤微生物、水、热作用下可以完全降解,与采用普通的pe地膜相比,采用该技术减少了地膜捡拾的人工成本,降低对土壤及生产农田环境的地膜残留污染,而且黄土旱塬春天早期气温较低,雨水较少,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墒增温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甘露子出苗率,同时还能有效防止杂草生长,甘露子生长季内减少了除草环节,节省人工成本,而且在甘露子的生长后期该地膜已经逐渐降解,能够减小夏季高温对甘露子生长造成的影响,提高甘露子产量;s3、播种、育苗:筛选茎芽良好饱满的块茎做种,按照行距25~30cm、株距25~35cm点播,每穴1~2个块茎,点播深度为8~10cm,同时进行育苗;s4、苗期管理:对没有从播种孔自然长出的幼苗进行放苗,对未长出或死亡的甘露子苗进行补苗;s5、中期管理:当茎叶生长过旺时要进行打顶摘心,出现花蕾后,适当摘除花蕾和顶芽,并适当喷洒矮壮素进行调控;这是因为甘露子茎叶生长过盛会对甘露子块茎的生长造成影响;s6、病虫防治:腐烂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3%广枯灵600倍液、50%霉菌净喷施,或使用敌克松600~800倍液灌根;霜霉病用58%金雷多米尔·锰锌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倍液、70%乙膦铝·锰锌500倍液、72%霜脲·锰锌500倍液、69%烯酰·锰锌10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600倍液、68.75%噁唑菌酮·代森锰锌1000倍液、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2.5%噁唑菌·酮霜脲氰2000倍液、20%氟吗啉1500倍液或25%嘧菌酯1000倍液喷施;白粉病用99%机油乳剂或3%多氧清稀释600~900倍液喷施;红蜘蛛或蚜虫病用20%扫螨净、哒螨酮1500倍液、25%灭螨猛1000倍液、50%螨代治2000倍液或25%倍乐霸1000倍液喷雾防治;s7、采收:10月中下旬甘露子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应尽量保持块茎无采收损伤,采收后去除块茎上泥土,进行分级;选择完整无伤残、没有病虫害、大小适中的块茎留种,在室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无鼠害虫害适宜贮藏的地方,用湿润的土壤将块茎分层堆积贮藏;s8、后处理:采收后,清除农田杂草,将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碎片和残留茎叶深翻入地下进行降解,深翻前均匀施撒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灭虫。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施肥料为每亩施入农家肥1000~1500kg,磷酸二胺50kg,硫基复合肥50kg。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覆盖地膜采用覆膜机具完成,通过调整覆膜机具使地膜膜面紧贴地表,膜面宽90cm,膜间距20~25cm,每隔2~3m用土横压。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育苗的数量为每亩甘露子种植株数的5~10%,作为补苗备用,缩短补种所需生长时间,保证补苗与正播苗的长势一致。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对死亡的甘露子补苗前用石灰对土穴进行消毒。本发明所述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指市售的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乳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露天种植甘露子,可以在黄土旱塬这种雨水较少的地方起到增温保墒、提墒增墒、集雨蓄渗、径流拦截抗旱措施,而且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的种植方法起到集雨作用,实现集小雨成大雨、集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利用垄间土壤蓄渗,膜面聚集的降水、膜内聚集的土壤蒸发水分直接供给甘露子苗,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在本发明的甘露子简化高效栽培方法过程中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普通pe地膜可以在甘露子收获后将残留茎叶与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碎片一同进行翻耕,减少地膜捡拾人工成本,降低对土壤及生产农田环境的地膜残留污染。本发明使用的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有效防止杂草生长,降低杂草对甘露子生长的影响,以及人工除草对甘露子地下茎块的伤害,同时降低了人工除草成本。应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每亩可收获鲜甘露子3300~4000斤,将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换成普通的pe地膜后每亩可收获鲜甘露子3000~3500斤,采用传统的甘露子种植方法每亩可收获鲜甘露子2000~2800斤;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的pe膜相比甘露子的产量提高了20%左右,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产量提高了50%左右。应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与采用普通pe地膜以及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种植出的甘露子大部分个头明显较大,质量好。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在整地前一次性施肥,减少追肥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采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可以提高收益,每亩与采用pe膜相比,收入增加5000元左右,与普通的露天种植方法相比,每亩收益可增加10000元左右。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黄土旱塬甘露子高效栽培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考图1,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黄土旱塬甘露子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本发明的黄土旱塬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施肥、整地: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土地,在前一年除去杂草并深翻土地,在春季气温为7~10℃时进行整地;在整地前进行施肥,均匀撒施,所施肥料为每亩施入农家肥1200kg,磷酸二胺50kg,硫基复合肥50kg;s2、覆盖地膜: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20cm、厚度为0.010mm;覆盖地膜采用覆膜机具完成,通过调整覆膜机具使地膜松紧适度,膜面紧贴地表,膜面宽90cm,膜间距20cm,每隔2m用土横压;s3、播种、育苗:筛选茎芽良好饱满的块茎做种,按照行距25cm、株距30cm点播,每穴1~2个块茎,点播深度为8cm,同时进行育苗,育苗的数量为每亩甘露子种植株数的5%;s4、苗期管理:对没有从播种孔自然长出的幼苗进行放苗,对未长出或死亡的甘露子苗进行补苗,对死亡的甘露子补苗前用石灰对土穴进行消毒;s5、中期管理:当茎叶生长过旺时要进行打顶摘心,出现花蕾后,适当摘除花蕾和顶芽,并适当喷洒矮壮素进行调控;s6、病虫防治:腐烂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霜霉病用58%金雷多米尔·锰锌6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6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3次;白粉病用99%机油乳剂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2~3次;红蜘蛛或蚜虫病用20%扫螨净或哒螨酮15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s7、采收:10月中下旬甘露子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应尽量保持块茎无采收损伤,采收后去除块茎上泥土,进行分级;选择完整无伤残、没有病虫害、大小适中的块茎留种,在室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无鼠害虫害的地方,用湿润的土壤将块茎分层堆积贮藏;s8、后处理:采收后,清除农田杂草,将地膜碎片和残留茎叶深翻入地下进行降解,深翻前均匀施撒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灭虫。实施例2本发明的黄土旱塬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施肥、整地: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土地,在前一年除去杂草并深翻土地,在春季气温为7~10℃时进行整地;在整地前进行施肥,均匀撒施,所施肥料为每亩施入农家肥1300kg,磷酸二胺50kg,硫基复合肥50kg;s2、覆盖地膜: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20cm、厚度为0.010mm,覆盖地膜采用覆膜机具完成,通过调整覆膜机具使地膜松紧适度,膜面紧贴地表,膜面宽90cm,膜间距25cm,每隔3m用土横压;s3、播种、育苗:筛选茎芽良好饱满的块茎做种,按照行距30cm、株距30cm点播,每穴1~2个块茎,点播深度为9cm,同时进行育苗,育苗的数量为每亩甘露子种植株数的7%;s4、苗期管理:对没有从播种孔自然长出的幼苗进行放苗,对未长出或死亡的甘露子苗进行补苗,对死亡的甘露子补苗前用石灰对土穴进行消毒;s5、中期管理:当茎叶生长过旺时要进行打顶摘心,出现花蕾后,适当摘除花蕾和顶芽,并适当喷洒矮壮素进行调控;s6、病虫防治:腐烂病用50%霉菌净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霜霉病用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0%乙膦铝·锰锌500倍液、72%霜脲·锰锌5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3次;白粉病用3%多氧清稀释600~9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红蜘蛛或蚜虫病用25%灭螨猛10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s7、采收:10月中下旬甘露子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应尽量保持块茎无采收损伤,采收后去除块茎上泥土,进行分级;选择完整无伤残、没有病虫害、大小适中的块茎留种,在室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无鼠害虫害适宜贮藏的地方,用湿润的土壤将块茎分层堆积贮藏;s8、后处理:采收后,清除农田杂草,将地膜碎片和残留茎叶深翻入地下进行降解,深翻前均匀施撒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灭虫。实施例3本发明的黄土旱塬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施肥、整地: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土地,在前一年除去杂草并深翻土地,在春季气温为7~10℃时进行整地;在整地前进行施肥,均匀撒施,所施肥料为每亩施入农家肥1100kg,磷酸二胺50kg,硫基复合肥50kg;s2、覆盖地膜: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20cm、厚度为0.010mm,覆盖地膜采用覆膜机具完成,通过调整覆膜机具使地膜松紧适度,膜面紧贴地表,膜面宽90cm,膜间距25cm,每隔2.5m用土横压;s3、播种、育苗:筛茎芽良好饱满的块茎做种,按照行距30cm、株距35cm点播,每穴1~2个块茎,点播深度为9cm,同时进行育苗,育苗的数量为每亩甘露子种植株数的10%;s4、苗期管理:对没有从播种孔自然长出的幼苗进行放苗,对未长出或死亡的甘露子苗进行补苗,对死亡的甘露子补苗前用石灰对土穴进行消毒;s5、中期管理:当茎叶生长过旺时要进行打顶摘心,出现花蕾后,适当摘除花蕾和顶芽,并适当喷洒矮壮素进行调控;s6、病虫防治:腐烂病用敌克松600~800倍液灌根;霜霉病用68.75%噁唑菌酮·代森锰锌10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3次;白粉病用99%机油乳剂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红蜘蛛或蚜虫病用25%灭螨猛10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s7、采收:10月中下旬甘露子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应尽量保持块茎无采收损伤,采收后去除块茎上泥土,进行分级;选择完整无伤残、没有病虫害、大小适中的块茎留种,在室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无鼠害虫害适宜贮藏的地方,用湿润的土壤将块茎分层堆积贮藏;s8、后处理:采收后,清除农田杂草,将地膜碎片和残留茎叶深翻入地下进行降解,深翻前均匀施撒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灭虫。实施例4本发明的黄土旱塬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施肥、整地: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土地,在前一年除去杂草并深翻土地,在春季气温为7~10℃时进行整地;在整地前进行施肥,均匀撒施,所施肥料为每亩施入农家肥1500kg,磷酸二胺50kg,硫基复合肥50kg;s2、覆盖地膜: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20cm、厚度为0.010mm,覆盖地膜采用覆膜机具完成,通过调整覆膜机具使地膜松紧适度,膜面紧贴地表,膜面宽90cm,膜间距23cm,每隔2m用土横压;s3、播种、育苗:筛茎芽良好饱满的块茎做种,按照行距25cm、株距25cm点播,每穴1~2个块茎,点播深度为10cm,同时进行育苗,育苗的数量为每亩甘露子种植株数的5%;s4、苗期管理:对没有从播种孔自然长出的幼苗进行放苗,对未长出或死亡的甘露子苗进行补苗,对死亡的甘露子补苗前用石灰对土穴进行消毒;s5、中期管理:当茎叶生长过旺时要进行打顶摘心,出现花蕾后,适当摘除花蕾和顶芽,并适当喷洒矮壮素进行调控;s6、病虫防治:腐烂病用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霜霉病用20%氟吗啉1500倍液或25%嘧菌酯10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3次;白粉病用99%机油乳剂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红蜘蛛或蚜虫病用25%灭螨猛10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s7、采收:10月中下旬甘露子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应尽量保持块茎无采收损伤,采收后去除块茎上泥土,进行分级;选择完整无伤残、没有病虫害、大小适中的块茎留种,在室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无鼠害虫害适宜贮藏的地方,用湿润的土壤将块茎分层堆积贮藏;s8、后处理:采收后,清除农田杂草,将地膜碎片和残留茎叶深翻入地下进行降解,深翻前均匀施撒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灭虫。对比例1s1、选地、施肥、整地: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不易积水、土壤肥沃的土地,在前一年除去杂草并深翻土地,在春季气温为7~10℃时进行整地;在整地前进行施肥,均匀撒施,所施肥料为每亩施入农家肥1200kg,磷酸二胺50kg,硫基复合肥50kg;s2、覆盖地膜:采用普通pe地膜,所述地膜的宽度为120cm、厚度为0.010mm;覆盖地膜采用覆膜机具完成,通过调整覆膜机具使地膜松紧适度,膜面紧贴地表,膜面宽90cm,膜间距20cm,每隔2m用土横压;s3、播种、育苗:筛选茎芽良好饱满的块茎做种,按照行距25cm、株距30cm点播,每穴1~2个块茎,点播深度为8cm,同时进行育苗,育苗的数量为每亩甘露子种植株数的5%;s4、苗期管理:对没有从播种孔自然长出的幼苗进行放苗,对未长出或死亡的甘露子苗进行补苗,对死亡的甘露子补苗前用石灰对土穴进行消毒;s5、中期管理:当茎叶生长过旺时要进行打顶摘心,出现花蕾后,适当摘除花蕾和顶芽,并适当喷洒矮壮素进行调控;s6、病虫防治:腐烂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霜霉病用58%金雷多米尔·锰锌6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6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3次;白粉病用99%机油乳剂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2~3次;红蜘蛛或蚜虫病用20%扫螨净或哒螨酮1500倍液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喷施1~2次;s7、采收:10月中下旬甘露子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时应尽量保持块茎无采收损伤,采收后去除块茎上泥土,进行分级;选择完整无伤残、没有病虫害、大小适中的块茎留种,在室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无鼠害虫害的地方,用湿润的土壤将块茎分层堆积贮藏;s8、后处理:采收后,清除农田杂草,将地膜碎片和残留茎叶深翻入地下进行降解,深翻前均匀施撒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灭虫。对比例2采用传统的甘露子种植方法进行种植,不使用任何地膜。采用实施例1~4、对比例1、对比例2所述栽培方法栽培的甘露子产量见表1表1不同栽培方式对黄土旱塬甘露子产量的影响(单位:斤/亩)序号产量(斤/亩)实施例13852实施例23764实施例33702实施例43947对比例13243对比例22576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甘露子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甘露子产量,具体提高情况见表2,表2实施例1~4的甘露子产量增长率(%)序号产量(斤/亩)与对比例1相比产量增长率(%)与对比例1相比产量增长率(%)实施例1385219%50%实施例2376416%46%实施例3370214%44%实施例4394722%53%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并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与采用普通的pe地膜相比产量能够提高20%左右,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产量可以提高50%左右。为了对比不同种植方法对甘露子个头大小的影响,随机取1斤实施例1~4、对比例1、对比例2的完整新鲜甘露子,然后数甘露子的数量,以个/斤计,结果见表3,表3不同种植方法对甘露子大小的影响(个/斤)序号个/斤实施例1135实施例2127实施例3133实施例4142对比例1169对比例21941斤甘露子的数量越多表明甘露子的个头越小,从表3中明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并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与采用普通的pe地膜以及普通种植方法相比,种植出的甘露子的个头明显较大。根据黄土旱塬地区人群的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水平对采用不同种植方法每亩甘露子的经济收益情况进行计算,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每亩成本240元、pe每亩成本90元,露地没有地膜投入,因为甘露子为草本植物,不能用除草剂进行除草,需要人工除去杂草,每亩地生长季除草需要3次以上,每次每亩投入人工100元,地膜捡拾机械成本50元,人工成本130元。鲜甘露子按市场价格8元一斤进行计算,结果见表4,表4不同种植方法对甘露子经济效益的影响(元/亩)序号产量(斤/亩)膜成本(元/亩)除草成本(元/亩)捡膜成本(元/亩)收益(元/亩)实施例138522400030576实施例237642400029872实施例337022400029376实施例439472400031336对比例1324390018025674对比例225760300020308表4中的收益中没有去除实施例1-4,对比例1-2种植过程中相同的成本,如种植费用、肥料、农药费用以及采收费用等,但仍人可以对比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与采用对比例1的普通pe地膜相比,每亩的收益增加了5000元左右,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每亩收益增加了10000元左右。本发明采用甘露子轻简高效栽培方法代替露天种植甘露子,可以在黄土旱塬这种雨水较少的地方起到增温保墒、提墒增墒、集雨蓄渗、径流拦截抗旱措施,而且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可以起到集雨作用,实现集小雨成大雨、集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利用垄间土壤蓄渗,膜面聚集的降水、膜内聚集的土壤蒸发水分直接供给甘露子苗,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在本发明的甘露子简化高效栽培方法过程中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地膜可以在甘露子收获后将残留茎叶与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碎片一同进行翻耕,减少地膜捡拾人工成本,降低对土壤及生产农田环境的地膜残留污染。本发明使用的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有效防止杂草生长,降低杂草对甘露子生长的影响,以及人工除草对甘露子地下茎的伤害,同时降低了人工除草成本。应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每亩可收获鲜甘露子3300~4000斤,将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换成普通的pe地膜后每亩可收获鲜甘露子3000~3500斤,采用普通的种植方法每亩可收获鲜甘露子2000~2800斤;采用pbat+pla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的pe膜相比甘露子的产量提高了20%左右,与普通的种植方法相比产量提高了50%左右。应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与采用普通pe地膜以及普通的种植方法相比,种植出的甘露子大部分个头明显较大,质量好。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在整地前一次性施肥,减少追肥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采用本发明的轻简高效栽培方法可以提高收益,每亩与采用pe膜相比,收入增加5000元左右,与普通的露天种植方法相比,每亩收益可增加10000元左右。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替换、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