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09469发布日期:2019-11-26 01:0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农产品增产增收、防虫防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开始重视农产品的安全性,各国也都对农药残留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绿色壁垒”,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提取植物中抑菌的活性物质、大力开发绿色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成为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某些植物在长期的演变进化过程中,体内产生了一些拮抗病原菌的化学物质,具有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友好的特点。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易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叶片染病的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的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丝核,为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常以无性态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侵染水稻。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来年春耕灌水时越冬菌丝核漂浮在水面上,易黏附在稻株上进行侵染,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接触侵染邻近稻株而在稻丛间蔓延。病部形成的菌丝核落入田中随水漂浮,进行再侵染。抽穗前病部新生菌丝以横向蔓延为住;抽穗后主要沿稻秆表面向上部叶鞘、叶片蔓延侵染;孕穗至抽穗期侵染最快;抽穗至乳熟期单株病害向上蔓延最快。早稻菌丝核成为晚稻主要病源。目前防止水稻纹枯病常采用生物农药井冈霉素或甲基硫菌灵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由于多年使用井冈霉素,纹枯病菌产生了抗药性,用量不断加大且效果大不如以前。而化学农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环境不友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方面的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夹竹桃提取物30-42份、藿梗提取物5-9份、桂枝提取物3-6份、溶剂49-55份以及防腐剂0.3-0.5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竹桃提取物为夹竹桃叶提取物;优选的,所述夹竹桃叶选用6-10月份采摘的深绿色坚挺的夹竹桃叶,这一阶段的夹竹桃叶生物量最大,有效成分含量最为丰富。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腐剂为环丙沙星;所述溶剂为乙醇或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竹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清洗:选取无病害的健康夹竹桃叶或夹竹桃树皮,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为避免原料污染,晾干过程中需要在通风、无尘环境中晾干;(2)粉碎:粉碎至粒径小于50目;优选的,先将夹竹桃叶或夹竹桃树皮切碎成1-2cm的片状组织,再用中药粉碎机粉碎;粉碎时间为5-10min,可达到粒径小于50目;(3)浸提:将粉碎后的粉末按料液比1:11~1:12.5的比例放入浸提液中,在46~50℃水浴锅中浸提87~92min,浸提时分别在30分钟和60分钟时用玻璃棒搅拌两次;(4)过滤:将浸提液用四层纱布过滤;(5)重复浸提过滤:将过滤后的残渣重复(3)和(4)的步骤;该过程至少重复两次;(6)浓缩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后放入旋转蒸发仪中在温度为70~75℃的情况下旋转蒸去水分得浸膏状提取物;将旋转蒸发温度控制在80℃以内,防止活性成分失活;(7)烘干:在30~40℃烘箱中烘干,放入干燥瓶中保存。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3)中所述浸提液为水、乙醇溶液、乙酸乙酯、石油醚或丙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藿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预处理:将藿梗清洗后风干切小段,然后用粉碎机打成粒度小于50目的粉末;(2)预提:取上述粉末,按照料液比1:10-12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浸泡24-30h;(3)浸提:将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水量的20-30wt%,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浸提;(4)将浸提液减压过滤至少2次,将滤液浓缩,即得。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桂枝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预处理:选取直径小于1cm的桂枝,清洗后风干切小段,然后用粉碎机打成粒度小于50目的粉末;(2)预提:取上述粉末,按照料液比1:10-12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浸泡24-30h;(3)浸提:将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水量的20-30wt%,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浸提;(4)将浸提液减压过滤至少2次,将滤液浓缩,即得。技术方案二: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夹竹桃提取物溶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再将藿梗提取物和桂枝提取物分别加入,加热煮沸1.5-2h;煮沸过程以混合液体刚刚沸腾为宜,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防腐剂即得。技术方案二: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方面的应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使用方法如下:用水稀释后用于水稻种子拌种或在幼苗期、发病初期喷洒施用。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重在预防,应用于水稻生长早期效果最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夹竹桃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菌功效,尤其针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尤其有效,本发明为了进一步促进夹竹桃对于水稻纹枯病病原菌-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的抗菌效果,采用藿梗提取物、桂枝提取物与夹竹桃提取物进行复配,制备形成一种复合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大大提高了其抗菌效果;(2)本发明针对藿梗提取物、桂枝提取物与夹竹桃提取物分别调整了传统的提取方式,使其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得到了提高,经过复配后进一步提高了抗菌效果;(3)本发明工艺简单,重视性好,产品收率较高,理论粗提物质量得率达到9.8%以上;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无污染,生产安全。(4)夹竹桃粗提物对水稻纹枯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水粗提物抑制率可达68.56%,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化学农药井冈霉素防治效果69.05%相近。(5)夹竹桃分布范围广,生长速度快,廉价易得,可再生性强,合理获得夹竹桃提取物,对夹竹桃生物学价值的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夹竹桃叶提取物制备流程图;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溶剂条件下的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实验效果图;其中右图第二个照片为浓度5%的井冈霉素水剂;附图3为由不同浸提液提取的夹竹桃叶提取物制备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治水稻纹枯病室内平板实验效果图;注:图片从左向右顺序浸提液依次为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和浓度5%的井冈霉素水剂;每张图片从左向右上层为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浓度依次为0.2g/ml、0.4g/ml、0.6g/ml,下层浓度依次为0.8g/ml、1g/ml和空白对照。具体实施方式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的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技术方案一: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夹竹桃提取物30-42份、藿梗提取物5-9份、桂枝提取物3-6份、溶剂49-55份以及防腐剂0.3-0.5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竹桃提取物为夹竹桃叶提取物;优选的,所述夹竹桃叶选用6-10月份采摘的深绿色坚挺的夹竹桃叶,这一阶段的夹竹桃叶生物量最大,有效成分含量最为丰富。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腐剂为环丙沙星;所述溶剂为乙醇或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竹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清洗:选取无病害的健康夹竹桃叶或夹竹桃树皮,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为避免原料污染,晾干过程中需要在通风、无尘环境中晾干;(2)粉碎:粉碎至粒径小于50目;优选的,先将夹竹桃叶或夹竹桃树皮切碎成1-2cm的片状组织,再用中药粉碎机粉碎;粉碎时间为5-10min,可达到粒径小于50目;(3)浸提:将粉碎后的粉末按料液比1:11~1:12.5的比例放入浸提液中,在46~50℃水浴锅中浸提87~92min,浸提时分别在30分钟和60分钟时用玻璃棒搅拌两次;(4)过滤:将浸提液用四层纱布过滤;(5)重复浸提过滤:将过滤后的残渣重复(3)和(4)的步骤;该过程至少重复两次;(6)浓缩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后放入旋转蒸发仪中在温度为70~75℃的情况下旋转蒸去水分得浸膏状提取物;将旋转蒸发温度控制在80℃以内,防止活性成分失活;(7)烘干:在30~40℃烘箱中烘干,放入干燥瓶中保存。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3)中所述浸提液为水、乙醇溶液、乙酸乙酯、石油醚或丙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藿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预处理:将藿梗清洗后风干切小段,然后用粉碎机打成粒度小于50目的粉末;(2)预提:取上述粉末,按照料液比1:10-12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浸泡24-30h;(3)浸提:将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水量的20-30wt%,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浸提;(4)将浸提液减压过滤至少2次,将滤液浓缩,即得。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桂枝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预处理:选取直径小于1cm的桂枝,清洗后风干切小段,然后用粉碎机打成粒度小于50目的粉末;(2)预提:取上述粉末,按照料液比1:10-12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浸泡24-30h;(3)浸提:将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水量的20-30wt%,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浸提;(4)将浸提液减压过滤至少2次,将滤液浓缩,即得。技术方案二: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夹竹桃提取物溶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再将藿梗提取物和桂枝提取物分别加入,加热煮沸1.5-2h;煮沸过程以混合液体刚刚沸腾为宜,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防腐剂即得。技术方案二:一种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方面的应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使用方法如下:用水稀释后用于水稻种子拌种或在幼苗期或发病初期喷洒施用。本发明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重在预防,应用于水稻生长早期效果最好。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关于本发明的技术指标的测定方法均为本领域内使用标准方法,具体可参见最新的国家标准,除非另外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仪器与试剂如下:zx98-1旋转蒸发仪(上海豫康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pl203型电子精密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hws-28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y88-ii中药粉碎机,宁波新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提取夹竹桃的试剂主要有纯水、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s1、先制备夹竹桃提取物,本实施例选用夹竹桃叶提取物,步骤如下:(1)夹竹桃叶采摘:在9月份采摘深绿坚挺的夹竹桃叶;将采摘的夹竹桃叶用清水洗净;将洗净的夹竹桃叶叶均匀摊开进行摊晾,在通风处放置直到叶片上水分蒸发干净;(2)粉碎:将晾干后的夹竹桃叶用剪刀剪成1.5cm2左右的片状组织;将剪好的夹竹桃叶片组织倒入中药粉碎机中粉碎,粉碎时间为10分钟;(3)浸提:取粉碎后的叶片100g放入1200ml纯水中,在50℃水浴锅中浸提90分钟,浸提时分别在30分钟和60分钟时用玻璃棒搅拌两次;(4)过滤:将浸提液用四层纱布过滤;(5)重复浸提过滤:将过滤后的残渣重复(3)和(4)的步骤1次;(6)浓缩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汇总到一个容器中;将滤液放入旋转蒸发仪中在温度为75℃的情况下旋转蒸去水分得浸膏状提取物;(7)烘干:在40℃烘箱中烘干,称重质量为(9.75±0.0314)g。计算质量得率为(9.75±0.314)%。s2、制备藿梗提取物,步骤如下:(1)预处理:将藿梗清洗后风干切小段,然后用粉碎机打成粒度小于50目的粉末;(2)预提:取上述粉末,按照料液比1:11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浸泡30h;(3)浸提:将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水量的20-30wt%,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浸提;(4)将浸提液减压过滤3次,将滤液浓缩,即得。s3、制备桂枝提取物,步骤如下:(1)预处理:选取直径小于1cm的桂枝,清洗后风干切小段,然后用粉碎机打成粒度小于50目的粉末;(2)预提:取上述粉末,按照料液比1:11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浸泡30h;(3)浸提:将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水量的20-30wt%,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浸提;(4)将浸提液减压过滤3次,将滤液浓缩,即得。s4、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取夹竹桃提取物9g、藿梗提取物1.5g、桂枝提取物1.2g、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15g以及防腐剂环丙沙星0.12g;将夹竹桃提取物溶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再将藿梗提取物和桂枝提取物分别加入,加热煮沸2h;煮沸过程以混合液体刚刚沸腾为宜,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防腐剂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s4中取夹竹桃提取物12.6g、藿梗提取物1.5g、桂枝提取物1.8g、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16g以及防腐剂环丙沙星0.09g;而夹竹桃提取物制备方法、藿梗提取物制备方法、桂枝提取物制备方法、以及其他参数和步骤均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s4中取夹竹桃提取物12g、藿梗提取物2.5g、桂枝提取物1.5g、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16g以及防腐剂环丙沙星0.15g;而夹竹桃提取物制备方法、藿梗提取物制备方法、桂枝提取物制备方法、以及其他参数和步骤均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选用9月份的夹竹桃树皮提取物,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其余步骤和参数也同实施例1。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夹竹桃叶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本实施例所述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s1、先制备夹竹桃提取物,本实施例选用夹竹桃叶提取物,步骤如下:(1)夹竹桃叶采摘:在10月份采摘深绿坚挺的夹竹桃叶;将采摘的夹竹桃叶用清水洗净;将洗净的夹竹桃叶均匀摊开在报纸上进行摊晾,在通风处放置直到叶片上水分蒸发干净;(2)粉碎:将晾干后的夹竹桃叶用剪刀剪成1.5cm2左右的片状组织;将剪好的夹竹桃叶片组织倒入中药粉碎机中粉碎,粉碎时间为10分钟;(3)浸提:取粉碎后的叶片100g放入1250ml的无水乙醇中,在50℃水浴锅中浸提90分钟,浸提时分别在30分钟和60分钟时用玻璃棒搅拌两次;(4)过滤:将浸提液用四层纱布过滤;(5)重复浸提过滤:将过滤后的残渣重复(3)和(4)的步骤1次;(6)浓缩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汇总到一个容器中;将滤液放入旋转蒸发仪中在温度为75℃的情况下旋转蒸去水分得浸膏状提取物;(7)烘干:在40℃烘箱中烘干,称重质量为(10.15±0.0214)g。计算质量得率为(10.15±0.0214)%。而藿梗提取物制备方法、桂枝提取物制备方法、以及其他参数和步骤均同实施例1。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的溶剂为去离子水。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未添加藿梗提取物,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未添加桂枝提取物,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未添加藿梗提取物和桂枝提取物,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未添加夹竹桃提取物和藿梗提取物,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未添加夹竹桃提取物和桂枝提取物,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未添加夹竹桃提取物,其余组分和制备方法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7: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中夹竹桃提取物、桂枝提取物与藿梗提取物浸提过程中采用传统的中药煎煮的方式进行制备,其余步骤、用量及参数均同实施例1。实验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由实施例1-6制备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由对比例1-7制备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浓度5%井冈霉素水剂、浓度20%井冈霉素粉剂为实验药剂、24%噻呋酰胺;1.2药剂配制a1-6为实施例1-6制备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110ml;b1-7为对比例1-7制备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110ml;c1为24%噻呋酰胺10ml+5%井冈霉素水剂100ml;c2为24%噻呋酰胺10ml+20%井冈霉素粉剂50g;d为空白对照。2、施用方法选取与1.2所述试验组对应块数的试验田小区,每小区45m2,随机排列。将每小区等分为3块,分别记为a、b、c分区;其中每小区的a分区用于拌种时施用1.2所述的药剂;每小区的b分区用于秧苗移栽后30-35天施用1.2部分所述的药剂;每小区的c分区用于发病初期施用;其中b分区和c分区施用过程中将1.2部分的各药剂1kg兑水稀释至10kg;而a分区拌种时将1.2部分的各药剂1kg兑水稀释至5kg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即可;空白对照区做常规管理,不施药。3、结果调查:3.1施药前调查水稻纹枯病发病基数。3.2纹枯病调查方法,施药后第7天、第18天、第30天3次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调查采用五点取样阀,共调查100丛(穴),并计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表1水稻纹枯病病情分级和调查记载标准表病害评级症状病情指数0级(免疫)(hr)植株叶鞘和叶片未见症状01级(抗疫)(r)稻株基部有少数零星病斑0.1-203级(中疫)(mr)病斑延伸到倒3叶(剑叶为倒0叶)20.1-405级(中感)(ms)病斑延伸到倒2叶40.1-607级(感病)(s)病斑延伸到倒1叶60.1-809级(高感)(hs)病斑延伸到倒剑叶或全株枯死80.1-1003.3药效计算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1);发病率防效=(ck发病率-处理发病率)/ck发病率×100%(2);病指=∑[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n×100%(3);病指防效=(ck病指-处理病指)/ck病指×100%(4)。3.4结果与分析a分区和b分区的发病情况结果见表2。由于a分区为拌种时施药,统计的基数为移栽前5天秧苗的发病率;b分区为秧苗移栽后30-35天施用药剂,统计的基数为施药后第7天、第18天和30天的发病率。表2通过表2可知,本申请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预防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夹竹桃提取物,尤其是夹竹桃叶提取物,夹竹桃树皮提取物作用稍弱,而藿梗提取物与桂枝提取物可以促进夹竹桃提取物发挥作用,而藿梗提取物与桂枝提取物本身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作用有限。c分区病指防治效果的分析结果见表3。表3c分区病指防效统计表通过表3可知,本申请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治疗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夹竹桃提取物,尤其是夹竹桃叶提取物,夹竹桃树皮提取物作用稍弱,而藿梗提取物与桂枝提取物可以促进夹竹桃提取物发挥作用,而藿梗提取物与桂枝提取物本身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作用有限。为更直观的体现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对于实施例1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在不同浓度与不同溶剂下的防治效果,发明人进行了拍照跟踪,见图2。注:拍摄时间为施药后7天。附图3为由不同浸提液提取得到的夹竹桃叶提取物制备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于不同浓度下的防治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室内平板实验效果变化图;注:拍摄时间为施药后5天;所述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为从水稻纹枯病植株上分离后,经过实验室鉴定,具有较高致病性的病原菌。其中:图片从左向右顺序溶剂依次为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和浓度5%的井冈霉素水剂;每张图片从左向右上层为植物源农药组合物浓度依次为0.2g/ml、0.4g/ml、0.6g/ml,下层浓度依次为0.8g/ml、1g/ml和空白对照。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