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引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1827发布日期:2021-02-09 10:1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引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诱红颈常 室茧蜂的组合物、引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是棉花、枣树和葡萄等多种经济作物上 的一种重要害虫。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及西北内陆棉区发生危 害程度逐年加重。绿盲蝽成虫和若虫均能刺吸危害寄主植物的顶 芽、嫩叶、蕾和花、果实(或棉铃)以及其他用组织,造成叶片破 烂、侧枝丛生、幼蕾脱落或萎缩、花和果实变形等危害症状。对农 作物产量与品质影响巨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化学防治, 会产生田间害虫抗性水平提高、农药残留危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0003]
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是绿盲蝽若虫重要的寄生性天 敌,偏好寄生2~4龄绿盲蝽若虫,寄生能力强,防控效果好。利用天 敌控制绿盲蝽的为害是当前最为经济、简便和有效的治理方法。近 年来,利用昆虫行为调控剂开展靶标害虫绿色防控的新技术得到了 更广泛的应用。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该类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 的植物保护策略。特别是天敌引诱保育剂,能够有效的诱集天敌昆 虫对目标害虫实施有效防控,与害虫驱避剂等措施结合构成“推
-ꢀ
拉”技术策略,用于农业害虫的综合治理。
[0004]
当前还没有红颈常室茧蜂引诱保育剂的设计及应用,严重制约 了该寄生蜂的田间应用并影响到防控效果。鉴于此,如何设计引诱 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及红颈常室茧蜂引诱保育剂,提高其对天敌 的引诱保育效果,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分 简单、效果显著的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便、廉价,持效期长的红颈 常室茧蜂引诱(保育)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在保育上的 应用。
[0008]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e)-β-罗勒 烯和橙花醇,所述(e)-β-罗勒烯和所述橙花醇的体积比为(3~5):1, 优选为5:1。
[0010]
本发明发现,单独采用(e)-β-罗勒烯或单独采用橙花醇均可实现 一定的引诱效果,但当(e)-β-罗勒烯与橙花醇在特定比例下复配时可 以发挥协同作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对红颈常室茧蜂引诱效果。
[0011]
在复配时发明人发现,并非(e)-β-罗勒烯的加入比例越大复配的 的组合物引诱效果就越好,当(e)-β-罗勒烯与橙花醇的体积比达到 10:1时,已不能产生理想的引诱效果。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复合引诱保育剂),所 述引诱剂包括上述的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及缓释剂,所述组合 物与所述缓释剂的体积比为1:(10~50)。
[0013]
本发明通过构建适合的缓释体系,使引诱剂的有效组分达到了很 好的缓释效果,利于实际应用。
[0014]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与所述缓释剂的体积比为 1:10。
[0015]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释剂为液体石蜡油。
[0016]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的方法,包 括将所述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添加到缓释剂中,充分混匀。
[0017]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上述的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在保育上的应用。
[0018]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红颈常室茧蜂引诱 剂加入到诱芯中作为缓释器。
[0019]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芯的材料为天然橡胶、合成橡 胶、聚乙烯、聚氯乙烯、纸质材料、树脂或者粘胶材料中的一种。
[0020]
本发明中,一种用于引诱保育红颈常室茧蜂的诱芯,其将引诱剂 加入到诱芯中,诱芯被利用作为缓释器具并缓慢释放活性化合物,任 何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乙烯、聚氯乙烯、纸质材料、树脂或者粘 胶材料均可被做成诱芯。
[002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2ml黑色聚乙烯缓释小瓶作为诱 芯。将上述复合引诱保育剂装入2ml聚乙烯缓释小瓶。每瓶装引诱保 育剂原液1ml,瓶口密封,并置于-20℃冰箱,备用。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0023]
本发明通过将(e)-β-罗勒烯和橙花醇合理配比,在降低成本的同 时,极显著提高了对绿盲蝽天敌寄生蜂-红颈常室茧蜂的引诱保育效 果。且本发明的红颈常室茧蜂的复合引诱保育剂制备和使用方法简 便、廉价,效果明显、持效期长,提高了对红颈常室茧蜂的诱集保育 效率,进而提高了生物防治绿盲蝽的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2的引诱剂组分中(e)-β-罗勒烯和橙花醇在室 外自然环境下挥发量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 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 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0026]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可市售购得,或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
[0027]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各优选条件,可以相互组合,所得 各较佳配比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 范围。
[0028]
其中,供试红颈常室茧蜂由农业部廊坊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 验站提供,室内饲养条件是温度25
±
2℃,湿度60
±
5%,l:d=14:10(h), 羽化后的成蜂饲喂10%的蜂蜜
水。
[0029]
2ml聚乙烯缓释小瓶、(e)-β-罗勒烯、橙花醇、水杨酸甲酯、芳 樟醇、丙酸丁酯、丁酸丁酯、丙烯酸丁酯与液体石蜡油均购买于市面 正规科研试剂公司,属于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0030]
实施例1
[0031]
将(e)-β-罗勒烯与橙花醇以体积比3:1的配比进行混合制得引诱 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复合引诱组合物)。
[0032]
将所述组合物添加到液体石蜡油中制得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组 合物与液体石蜡油的体积比为1:10。
[0033]
实施例2
[0034]
将(e)-β-罗勒烯与橙花醇以体积比5:1的配比进行混合制得引诱 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复合引诱组合物)。
[0035]
将所述组合物添加到液体石蜡油中制得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组 合物与液体石蜡油的体积比为1:10。
[0036]
吸取1.0ml所述引诱剂置于聚乙烯缓释小瓶(诱芯)内密封,制 得缓释器。
[0037]
实施例3
[0038]
将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的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e)-β-罗勒 烯与橙花醇以体积比5:1)用液体石蜡油按体积比1:25稀释后(即将组 合物加入到液体石蜡油中均匀混合)制得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吸取 1.0ml置于聚乙烯缓释小瓶(诱芯)内密封,制得缓释器。
[0039]
实施例4
[0040]
将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的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用液体石蜡 油按体积比1:50稀释后制得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吸取1.0ml置于聚 乙烯缓释小瓶(诱芯)内密封,制得缓释器。
[0041]
对比例1-5
[0042]
将(e)-β-罗勒烯与橙花醇分别以体积比:1:1、10:1、1:3、1:5、1:10 的配比进行混合制得组合物(复合引诱组合物),将制得的组合物与 液体石蜡油按1:10体积比进行配比制得引诱剂。
[0043]
对比例6-12
[0044]
将(e)-β-罗勒烯、橙花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丙酸丁酯、丁 酸丁酯及丙烯酸丁酯分别与液体石蜡油按1:10体积比进行配比制得 引诱剂。
[0045]
对比例13
[0046]
将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的引诱红颈常室茧蜂的组合物用液体石蜡 油按体积比1:75稀释后制得红颈常室茧蜂引诱剂,吸取1.0ml置于聚 乙烯缓释小瓶(诱芯)内密封,制得缓释器。
[0047]
实验例1
[0048]
对实施例1-2、对比例1-12中制得引诱剂分别进行室内引诱效果试 验以测试对红颈常室茧蜂的引诱效果。
[0049]
室内引诱效果试验(化合物室内筛选)利用y型昆虫嗅觉仪检测 装置进行,分别以
不同引诱剂(实施例1-2、对比例1-12)为气味源, 液体石蜡油为对照。y型昆虫嗅觉仪内径为2cm,主臂长20cm,两支 臂长15cm且夹角为75
°
。用特氟龙管依次将大气采样仪、活性 炭、蒸馏水、气味源装置、流量计和玻璃y型管连接。y型管两支臂 分别在与流量计连接的特氟龙胶管间插入一个巴斯德滴管,将滴加 10μl化合物的滤纸条(0.5cm
×
4cm)放入巴斯德滴管内,作为气味 源。设置空气流速为300ml/min。
[0050]
从主臂口放入单头1日龄红颈常室茧蜂成虫(寄生蜂),当供试 寄生蜂位于主臂2/3处开始计时。每次试验选择时间为5min,超过 5min未选择则视为无应答反应;当供试寄生蜂越过任一支臂1/3处且 在此区域停留5s以上,则记为做出反应。每测试5头寄生蜂后更换气 味源位置,并更新气味源,测试10头后更换y型管。每头供试昆虫 只测试一次,每组60头,重复3组。测试时室内环境温湿度相对恒 定,温度为25
±
2℃,湿度60
±
5%。
[0051]
试验结果见表1、表2。
[0052]
表1红颈常室茧蜂对配比不同的(e)-β-罗勒烯和橙花醇复合引诱剂的趋向反应 测试结果
[0053][0054][0055]
*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χ2测验
[0056]
表2红颈常室茧蜂对不同引诱剂的趋向反应测试结果
[0057][0058]
*差异显著p<0.05,χ2测验
[0059]
由表1、2可知,与对照液体石蜡油相比,(e)-β-罗勒烯和橙花醇 复配体积比为3:1、5:1、1:1、10:1、1:3、1:5、1:10的组合物对红颈常 室茧蜂均具有引诱效果,且体积比为3:1、5:1、1:1、10:1时与对照差 异显著(p<0.05)。其中,当(e)-β-罗勒烯和橙花醇体积比为(3~5):1 时具有显著协同效果,且在(e)-β-罗勒烯和橙花醇的体积比为5:1时(p <0.01),引诱效果最佳。
[0060]
(e)-β-罗勒烯、橙花醇室内对红颈常室茧蜂引诱效果与对照差异 显著(p<0.05)。水杨酸甲酯、芳樟醇、丙酸丁酯、丁酸丁酯、丙烯 酸丁酯室内对红颈常室茧蜂引诱效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2)。单 独的(e)-β-罗勒烯、橙花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丙酸丁酯、丁酸 丁酯及丙烯酸丁酯的引诱效果皆比(e)-β-罗勒烯和橙花醇以体积比为 (3~5):1复配时的效果差。
[0061]
实验例2
[0062]
分别对实施例2-4、对比例13中制备得到的缓释器的缓释效果进 行测试。
[0063]
分别从实施例2-4、对比例13中制备得到的密封小瓶(缓释器) 中各取3只(即每个处理3次重复),将它们放置于室外自然环境,在 放置后的第1、15、30、45和60天,分别用动态顶空法收集挥发物3 小时,用300μl正已烷淋洗吸附柱,洗脱液放入1.5ml样品瓶-20℃冰 箱保存备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设备,分别对(e)-β
-ꢀ
罗勒烯和橙花醇的挥发量做定量分析,以反映引诱保育剂的自然降解 情况。
[0064]
gc-ms测试步骤如下:
[0065]
色谱柱为rxi-5sil ms(30m
×
0.25mm
×
0.25μm,restek, usa)。氦气为载气,进样
口温度为250℃,不分流,柱流速1 ml/min,进样口流速10ml/min,进样量1μl。
[0066]
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保持1min;以4℃/min升到 130℃,保持5min;以10℃/min升到250℃,保持5min。ms工作条 件:ei 70ev,载气流速为1ml/min,离子源温度250℃,传输线温 度为250℃,扫描范围50-650m/z,扫描速度2500amu/s。
[0067]
各实施例2-4、对比例13检测结果(各处理组3只密封小瓶测试结 果平均值)见图1,由图1可知,引诱保育剂有效组分((e)-β-罗勒烯 和橙花醇)与液体石蜡体积比为1:10、1:25和1:50时缓释效果及持效 期优于体积比为1:75。当两者以体积比为1:10混合,装入聚乙烯小瓶 后所检测到的(e)-β-罗勒烯和橙花醇含量均高于其他组合,且橙花醇 在第45天后检测值仍超过50ng/ul,(e)-β-罗勒烯在第60天后检测值仍 接近200ng/ul,说明此配比下引诱剂有效组分达到了很好的缓释效 果,室外持效期长达45天以上。
[0068]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 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 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 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