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08814发布日期:2019-11-26 00:54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冬荪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无裙竹荪,属鬼笔目、鬼笔科,属于低温型食用菌,传统野外栽培时间为10月至次年3月,出菇采收时间为10-12月,因此也叫冬荪。

冬荪是一种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酥脆醇绵的世界著名的食用菌,具色、味、香、相形四绝。据分析,冬荪干品中含有粗蛋白15%-22.12%,粗脂肪2.6%,糖38.1%。其蛋白质中含有21中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达1.76%。此菌具有重要的食药用菌价值,入药可治风湿症,有活眦祛痛作用,还具有抗癌活性。

冬荪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斜面木块或竹片,且仅能利用一次,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损害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本方法用玉米芯代替木块或竹片种植冬荪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害和浪费,低了冬荪培养料成本,提高了冬荪栽培效益。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场地:选择阴湿背风、土壤疏松的场地;

s2、整地:整地,开畦,搭建绿白膜大棚;

s3、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粉碎成玉米芯颗粒,加入玉米芯重量0.8%-1.2%的过磷酸钙和玉米芯重量0.8%-1.2%的碳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在混合料中加入水,使玉米芯含水量达到68%-73%,然后建堆、拍实、打孔,堆上覆盖草帘保湿,堆放45-50小时,得到堆放料;

对堆放料进行常压灭菌,得到培养料;

s4、铺料栽培:铺料前将畦内土壤浇湿,将s3中得到的培养料铺在湿润的土壤上,铺料厚度15-18cm,整平并点播菌种,覆盖4-6cm厚的覆土,最后再覆盖树叶或者稻草保湿;

s5、日常管理:控制培养料温度在10-30℃之间,保证覆土保持湿润。

优选地,所述畦深12-15cm。

优选地,所述绿白膜的遮光率为85%-90%。

优选地,所述s1中玉米芯粉碎成粒径为2.5-5cm的颗粒。

优选地,所述s3中混合料建堆的堆宽1.3-1.8米,高1-1.5米。

优选地,所述s3中打孔的圆孔直径为5-10cm,相邻两个圆孔之间的距离为25-35cm。

优选地,所述s3中灭菌方法具体为:将堆放料的含水量调整至63%-66%,装入编织袋中,通入蒸汽,当堆放料温度上升至100℃时开始计时,持续24-26小时后,自然降温至25-30℃。

优选地,所述点播菌种的菌种间距为5-10cm,菌种块长度为3.5-5cm。

优选地,所述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为13%-16%

优选地,所述冬荪的铺料栽培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用玉米芯代替木块或竹片种植冬荪,大量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害和浪费,低了冬荪培养料成本,提高了冬荪栽培效益;玉米芯是一种农业副产品,经济价值很低,用于种植冬荪可以获得高收益,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农林生态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本发明提供的冬荪种植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场地:选择阴湿背风、土壤疏松的场地;

s2、整地:整地,开畦,搭建绿白膜大棚;

s3、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粉碎成玉米芯颗粒,加入玉米芯重量0.8%-1.2%的过磷酸钙和玉米芯重量0.8%-1.2%的碳酸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在混合料中加入水,使玉米芯含水量达到68%-73%,然后建堆、拍实、打孔,堆上覆盖草帘保湿,堆放45-50小时,得到堆放料;

对堆放料进行常压灭菌,得到培养料;

s4、铺料栽培:铺料前将畦内土壤浇湿,将s3中得到的培养料铺在湿润的土壤上,铺料厚度15-18cm,整平并点播菌种,覆盖4-6cm厚的覆土,最后再覆盖树叶或者稻草保湿;

s5、日常管理:控制培养料温度在10-30℃之间,保证覆土保持湿润。

所述冬荪的种植场所优选在水源方便、阴湿背风的地方,土壤疏松、不易板结。最好有果木树林遮阴,以大白杨树林最佳,若树冠大可在树的两边做畦栽培,四周用草帘挡风保湿,用树冠遮阳,若树冠小可在行间做畦栽培。

冬荪栽培前要整地,翻松土壤,晒白、杀虫、杀菌,也可以在土壤中拌入木屑、谷壳等改良土壤营养,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随后开畦,搭建绿白膜大棚。所述开畦为机械开畦,畦宽80cm,间距70cm,畦深12-15cm。所述绿白膜大棚可以起到遮阴、保温的作用,大棚所用绿白膜的遮光率为85%-90%;所述大棚两边留55-70cm作业道。

所述s1中玉米芯粉碎成粒径为2.5-5cm的颗粒。

所述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含量为13%-16%。

所述s3中灭菌方法具体为:将堆放料的含水量调整至63%-66%,装入编织袋中,通入蒸汽,当堆放料温度上升至100℃时开始计时,持续24-26小时后,自然降温至25-30℃。

所述s3中混合料建堆的堆宽1.3-1.8米,堆高1-1.5米,长度没有限制,根据场地等实际情况决定。

所述s3中打孔的圆孔直径为5-10cm,相邻两个圆孔之间的距离为25-35cm。

所述点播菌种的菌种间距为5-10cm,菌种块长度为3.5-5cm。

所述冬荪的铺料栽培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优选为1月8日-3月28日。

播种后如果季节气温低于10度,要将绿白膜大棚覆盖好,提高料温并保湿,优选控制料温在20-25℃之间,并每天打开大棚通风换气30-40分钟;保持第二土层湿润,如果土面干燥发白,应喷适量清水,优选15-20天喷水一次。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场地:选择阴湿背风、土壤疏松的场地;

s2、整地:翻松土壤,晒白、杀虫、杀菌,机械开畦,搭建绿白膜大棚,绿白膜的遮光率为86%,8米宽绿白膜大棚内开5个畦,畦宽80cm,畦间距70cm,畦深14cm,大棚两边留60cm作业道;

s3、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粉碎成粒径为4.5cm的玉米芯颗粒,加入玉米芯重量1%的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为15%)和玉米芯重量1%的碳酸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在混合料中加入自来水,使玉米芯含水量达到70%,然后建堆,堆宽1.5米,堆高1.1米,长5米,堆建好后拍实,在堆上每间隔30cm距离打直径9cm的圆孔以利透气,堆上覆盖草帘保湿,堆放48小时,使玉米芯充分吸水,得到堆放料;

对堆放料进行常压灭菌,灭菌前将堆放料的含水量调整至65%,装入编织袋中,通入蒸汽,当堆放料温度上升至100℃时开始计时,持续24小时后,自然降温至27℃,得到培养料;

s4、铺料栽培:铺料前将畦内土壤浇湿至用手可捏成团,将s3中得到的培养料铺在湿润的土壤上,铺料厚度15cm,料面整平,将菌种掰成4cm大小,点播菌种,菌种间距为7cm,菌种充分播入穴内,用手整平,不使菌种外漏,然后在上面覆盖5cm厚的覆土,最后再覆盖树叶或者稻草保湿;

s5、日常管理:播种后如果季节气温低于10℃,要将绿白膜大棚覆盖好,提高料温并保湿,控制料温在21℃之间,并每天打开大棚通风换气30分钟;保持覆土湿润,如果土面干燥发白,喷适量清水。

实施例2

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场地:选择阴湿背风、土壤疏松的场地;

s2、整地:翻松土壤,晒白、杀虫、杀菌,机械开畦,搭建绿白膜大棚,绿白膜的遮光率为88%,8米宽绿白膜大棚内开5个畦,畦宽80cm,畦间距70cm,畦深12cm,大棚两边留60cm作业道;

s3、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粉碎成粒径为4cm的玉米芯颗粒,加入玉米芯重量0.9%的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为13%)和玉米芯重量1.2%的碳酸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在混合料中加入自来水,使玉米芯含水量达到71%,然后建堆,堆宽1.4米,堆高1.4米,长5米,堆建好后拍实,在堆上每间隔28cm距离打直径8cm的圆孔以利透气,堆上覆盖草帘保湿,堆放49小时,使玉米芯充分吸水,得到堆放料;

对堆放料进行常压灭菌,灭菌前将堆放料的含水量调整至66%,装入编织袋中,通入蒸汽,当堆放料温度上升至100℃时开始计时,持续25小时后,自然降温至26℃,得到培养料;

s4、铺料栽培:铺料前将畦内土壤浇湿至用手可捏成团,将s3中得到的培养料铺在湿润的土壤上,铺料厚度18cm,料面整平,将菌种掰成4.5cm大小,点播菌种,菌种间距为6cm,菌种充分播入穴内,用手整平,不使菌种外漏,然后在上面覆盖5cm厚的覆土,最后再覆盖树叶或者稻草保湿;

s5、日常管理:播种后如果季节气温低于10℃,要将绿白膜大棚覆盖好,提高料温并保湿,控制料温在23℃之间,并每天打开大棚通风换气35分钟;保持覆土湿润,如果土面干燥发白,喷适量清水。

实施例3

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场地:选择阴湿背风、土壤疏松的场地;

s2、整地:翻松土壤,晒白、杀虫、杀菌,机械开畦,搭建绿白膜大棚,绿白膜的遮光率为87%,8米宽绿白膜大棚内开5个畦,畦宽80cm,畦间距70cm,畦深15cm,大棚两边留60cm作业道;

s3、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粉碎成粒径为3.5cm的玉米芯颗粒,加入玉米芯重量1.1%的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为16%)和玉米芯重量0.9%的碳酸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在混合料中加入自来水,使玉米芯含水量达到72%,然后建堆,堆宽1.7米,堆高1.3米,长5米,堆建好后拍实,在堆上每间隔30cm距离打直径7cm的圆孔以利透气,堆上覆盖草帘保湿,堆放47小时,使玉米芯充分吸水,得到堆放料;

对堆放料进行常压灭菌,灭菌前将堆放料的含水量调整至63%,装入编织袋中,通入蒸汽,当堆放料温度上升至100℃时开始计时,持续26小时后,自然降温至29℃,得到培养料;

s4、铺料栽培:铺料前将畦内土壤浇湿至用手可捏成团,将s3中得到的培养料铺在湿润的土壤上,铺料厚度16cm,料面整平,将菌种掰成5cm大小,点播菌种,菌种间距为8cm,菌种充分播入穴内,用手整平,不使菌种外漏,然后在上面覆盖4cm厚的覆土,最后再覆盖树叶或者稻草保湿;

s5、日常管理:播种后如果季节气温低于10℃,要将绿白膜大棚覆盖好,提高料温并保湿,控制料温在25℃之间,并每天打开大棚通风换气40分钟;保持覆土湿润,如果土面干燥发白,喷适量清水。

实施例4

一种玉米芯绿白膜大棚冬荪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场地:选择阴湿背风、土壤疏松的场地;

s2、整地:翻松土壤,晒白、杀虫、杀菌,机械开畦,搭建绿白膜大棚,绿白膜的遮光率为89%,8米宽绿白膜大棚内开5个畦,畦宽80cm,畦间距70cm,畦深13cm,大棚两边留60cm作业道;

s3、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粉碎成粒径为3cm的玉米芯颗粒,加入玉米芯重量1%的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为14%)和玉米芯重量1.1%的碳酸钙,倒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在混合料中加入自来水,使玉米芯含水量达到69%,然后建堆,堆宽1.6米,堆高1.2米,长5米,堆建好后拍实,在堆上每间隔33cm距离打直径6cm的圆孔以利透气,堆上覆盖草帘保湿,堆放46小时,使玉米芯充分吸水,得到堆放料;

对堆放料进行常压灭菌,灭菌前将堆放料的含水量调整至64%,装入编织袋中,通入蒸汽,当堆放料温度上升至100℃时开始计时,持续24小时后,自然降温至28℃,得到培养料;

s4、铺料栽培:铺料前将畦内土壤浇湿至用手可捏成团,将s3中得到的培养料铺在湿润的土壤上,铺料厚度17cm,料面整平,将菌种掰成4cm大小,点播菌种,菌种间距为9cm,菌种充分播入穴内,用手整平,不使菌种外漏,然后在上面覆盖6cm厚的覆土,最后再覆盖树叶或者稻草保湿;

s5、日常管理:播种后如果季节气温低于10℃,要将绿白膜大棚覆盖好,提高料温并保湿,控制料温在22℃之间,并每天打开大棚通风换气30分钟;保持覆土湿润,如果土面干燥发白,喷适量清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