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自动钓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8026发布日期:2019-12-31 18:31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自动钓鱼器的制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本装置是一种能自动收缩的机械式自动钓鱼器。

二.

背景技术:
:市场上已有的自动钓鱼器,将触发装置安置在管子中,有利避免乱线,但它是单靠克服滑动摩擦力方式触发,由于滑动摩擦力大,容易卡壳,性能不稳定。

三.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将触发装置安置在管子中、不易乱线而触发需要的力又小、性能平稳可靠的自动钓鱼器。

四.

技术实现要素:
:总的构思是使管子内的一端连接子线或连接线的触发件向下拉弹性元件后触发件上的滚动部放置亦即挂在位于管子下方的支撑面上支撑住弹性元件的弹力使钓器处于待触发状态,当触发件受子线牵拉转动时,触发件上的滚动部随之在支撑面上滚动脱离支撑面而触发钓器。具体结构是;

包括管子和管内组件;管内组件安置在一根管子内,管子为圆管或多边形管,所述管子的下端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至少是凹形支撑面、凸形支撑面、管壁端面支撑面、管口支撑面中之一;凹形支撑面的中间部位有一个缝隙式卡口,该卡口把支撑面分割成两部份,凸形支撑面是一块从管壁朝向管腔内突出的结构形成的面。所述管壁端面支撑面为管子下端的整个或局部管壁端面,所述管壁端面支撑面的形状包括圆圈形或者多边形(即有多段直的管壁端面,例如三角形、方形或六角形的管壁端面),或者单边形(即只有一段直的管壁端面)、双边形(即有两段直的管壁端面)、弧形(即管子下端管壁端面中的一段或多段弧形的管壁端面)、由窄到宽的v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弧形支撑面是一段或多段弧形的管壁端面;所述管口支撑面,由位于管子下端管口处的平板或支条组成,它包括凹形支撑面、凸形支撑面、v形支撑面、弧形支撑面、管口直边形支撑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管内组件主要由弹性元件、触发件组成,或者主要由弹性元件、连接器、触发件组成;所述弹性元件为拉簧或橡皮筋或压簧;所述连接器是8字环、8字形转环、别针、d形环、o形环、l形挂、t形挂、u形、v形、△形连接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弹性元件中的拉簧或橡皮筋的上端与管子的上部连接、下端与触发件连接或者与连接器连接后再由连接器与触发件连接;如果采用的是压簧,则管子上部有一根向下的纵向杆子,压簧套在该杆子上,压簧的上端与一根软或硬的向下延伸的拉线连接,然后该拉线与触发件连接或者与连接器连接后再由连接器与触发件连接;采用压簧时的另一方案是压簧置于管子内的弹簧压板之下和管子内的弹簧挡圈之上,拉线上端与弹簧压板连接,拉线下端连接管内组件中的其他零件,两种方法均为拉动管外的连接线或者子线可牵拉拉线压缩压簧。

触发件为d形、t形、弯头8字形、平头8字形、u形、圆形、v形、△形、一字形中之一,触发件的一头与子线连接或者与连接子线的连接线连接,触发件的另一头有用于挂在支撑面上的滚动触发的滚动部,所述滚动部是触发件的在触发装置触发过程中在支撑面范围发生滚动运动的结构部位。触发件以其径向弯曲部或径向笔直部或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

一个触发件至少有一个滚动部,滚动部的形状结构为圆柱体或非完全性圆柱体或者弯曲的圆条或弯曲的大半圆条,所述非完全性圆柱体是指圆柱体上有直切面而形成的大半圆柱体或者是除圆弧体外还有直切面或者只是部分为圆弧体而其余部分不是圆弧体。

所述触发件为弯头8字形是指其滚动部为径向弯曲的,所述触发件为平头8字形是指其滚动部径向为笔直的。d形触发件、t形触发件以及圆弧形脚的滚动部的径向都是笔直的。

触发件有圆弧形脚或无圆弧形脚,所述圆弧形脚是指其脚含有圆弧体结构,属于非完全性圆柱体结构中的一种,因为它只是部分为圆弧体而有一部分不是圆弧体、它有一部分与其脚的以外的部位为一体式连续性结构,或者除此之外其脚上还有直切面。

如前所述,支撑面的作用是向下拉弹性元件并将触发件的滚动部放置在支撑面上之后由支撑面支撑住弹性元件的弹力使钓器处于待触发状态,当触发件受子线或连接线牵拉转动时,触发件的滚动部随之在支撑面上滚动而脱离支撑面触发钓器。

钓前触发装置的安装:

如果是凹形支撑面,是将管内组件从管子的下端往外拉,然后使与触发件连接的拉簧或橡皮筋的下端或者8字环连接器的下端、或者与触发件连接的压簧的拉线下端进入到管子下端凹形支撑面上的卡口内、使触发件的滚动部放置在卡口下面的凹形支撑面上,并转动触发件使触发件的纵轴与管子的纵轴相交角目测为直角即可;主线与管子的上部连接,浮漂与主线连接,钓器抛投入水后,鱼吃饵拉钩时,牵拉与触发件连接的子线或连接线,触发件转动,触发件上的滚动部即会滚动脱离凹形支撑面从而触发钓器缩钩钓往鱼。

如果是凸形支撑面,是将管内组件从管子的下端往外拉,然后将触发件的滚动部放置在管子下端的凸形支撑面上,以下操作以及情形与上述凹形支撑面的相同。

如果是管子下端管壁端面支撑面,是将管内组件从管子下端往外拉,然后将触发件的滚动部放置在管子下端的管壁端面支撑面上;以下操作以及情形与上述凹形支撑面的相同。

如果是管口支撑面,则选择参照上述支撑面使用形式进行操作。

五.方案优点:采用滚动加杠杆方式触发,触发机构纳于一根管子中,具有性能平稳可靠不卡壳、触发所需力小、结构与操作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耐用、外形简洁美观便于收纳与携带的优点。

六.附图说明:

附图中标记:

1-管子;2-弹力元件挂杆;3-卡口;4-凹形支撑面;5-拉簧;6-弯头8字形触发件;7-子线;8-连接线;9-8字形转环连接器;10-主线;11-滚动部;12-d形触发件;13-u形连接器;14-轴;15-环臂;16-t形触发件;17-凸形支撑面;18-橡皮筋;19-平头8字形触发件;20-v形支撑面;21-o形环连接器;22-压力弹簧套杆;23-圆圈形支撑面;24-8字环连接器;25-一字形触发件;26-拉线;27-压力弹簧;28-圆柱体形状;29-大半圆柱体形状;30-直切面;31-管壁;32-弹性元件作用力;33-触发件;34-圆柱体形状滚动部;35-凹形或凸形支撑面;36-大半圆柱体形状滚动部;37-弯圆条;38-切面;39-大半弯圆条;40-d形环或l形挂;41-管壁端面支撑面;42-无直切面的圆弧形脚滚动部;42-无直切面的圆弧形脚滚动部;43-有直切面的圆弧形脚滚动部;44-弹簧压板;45-弹簧挡圈;46-圆形触发件。44-弹簧压板;45-弹簧挡圈;46-圆形触发件;47-圆形触发件连接线孔;48-连接轴;49-d形环连接器;50-管口支撑面;51-弧形支撑面;52-管口直边形支撑面。

本说明书中所述零件的上端、上部、下端、下部的方位描述是按照附图中所示的钓器触发装置尚未安装时零件的状态位置进行界定的。

附图详细介绍了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图1至图7),是凹形支撑面和弯头8字形触发件的实施例,其中:

图1描述了管子1的外形。

图2描述了管子1的上端有弹力元件挂杆2。

图3描述了管子1的下端有凹形支撑面4以及卡口3。

图4描述了管内组件的组成部件,有拉簧5、8字形转环连接器9、弯头8字形触发件6、连接线8。本实施例中触发件采用的弯头8字形触发件6实质是一种8字形环,它是没有圆弧形脚的触发件当中的一种,它的上部即其滚动部11不毕直,而是弯曲的圆条(参看图45、46及图43、44以及它们的说明)。

图5是管内组件安置到管子1内之后管子上端的情形,图中显示拉簧5的上端已挂在拉簧挂杆2上。

图6是临钓前已把管内组件从管子的下端向外拉的情形,此时弯头8字形触发件6已拉到管子下端的外面,8字形转环连接器9的下端已拉到管口。

图7中的主线10上应连接浮漂,图中显示了连接线8、子线7。本图描述的是触发装置已安装完毕钓器处于待发状态的情形,即是已使8字形转环连接器9的下端进入到卡口3内,弯头8字形触发件6的上部的滚动部11已放置或者说已挂在凹形支撑面4上,并已转动弯头8字形触发件6使其纵轴与管子1的纵轴相交角目测约为直角,即钓器投入水中后弯头8字形触发件6约呈水平状态,鱼儿吃饵拉钩,弯头8字形触发件6上部的滚动部11将滚动脱离卡口3和凹形支撑面4而触发钓器。

本实施例用的是弯头8字形触发件6,由于卡口3的存在,又由于弯头8字形触发件6的上部即滚动部11为径向弯曲的,所以其滚动部11放置在支撑面4上而旋转弯头8字形触发件6后,弯头8字形触发件6的连接子线的一端会些许向下翘起,对抛投和垂钓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仍属可以使用,而且具有一优点即是与弯头8字形触发件6连接的8字形转环连接器9的下部很容易自动在弯头8字形触发件6的上部即其滚动部居中。如果是采用上部有平直部的平头8字形触发件用于本实施例的凹形支撑面,则没有上述缺陷,但在安装时需要手动将与平头8字形触发件上部连接的拉簧或8字形转环连接器的下部在挂环的上部居中,但是如果在平头8字形触发件的滚动部的中间位置有一道环形凹槽容纳拉簧或8字形转环连接器的下部或者压力弹簧的拉线的下部,则在安装时不需要手动将它们居中。

第二个实施例(图8至图13)是采用凸形支撑面、以d形环作为d形触发件、并单独采用u形连接器的即d+u方案中的一种实施例。

其中:

图8描述了管子1及凸形支撑面17的形状。

图9描述了d形触发件加u形连接器的d+u方案用于管状自动钓鱼器的一种管内组件,图中显示了作为触发件的是位于下方的d形环即d形触发件12,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是仅仅采用了u形连接器,即位于上方的是与拉簧5连接的u形连接器13,u形连接器13与下面的一端与连接线8连接的d形触发件12的一根轴14活动连接,这根轴14的中间部分是该d形触发件12的滚动部11,滚动部11可为圆柱体也可为大半圆柱体,本实施例中滚动部11是圆柱体结构,(参看图39至图44以及它们的说明)当采用的是将这根轴14的中间部分即滚动部11放置在凸形支撑面上使用时d形触发件12的两个环臂15与这根轴14是固定连接。此种将d形触发件12与轴14固定连接使用的情况下,d形触发件也可以不采用由一根轴与一个u形体相连接的分体式相连接的方式组成而直接用材料绕制而成,例如直接用圆丝折弯绕制一个d形环作为d形触发件,此时,该d形触发件的笔直部与u形环体为一体式的连续结构,虽然表面上看该d形触发件不存在轴,但仍然可视其与u形体为一体式连续结构的笔直部为轴,加上u形连接器也可用圆丝绕制而成而与该圆丝绕制而成的d形触发器的笔直部连接,其形式与作用效果与存在轴的d形触发件+u形连接器相同。即根据使用的要求,d形触发件由u形体加轴组成或者是用材料绕制而成或铸造、锻造而成。

图10描述了管内组件已拉到管子1下端口外的情形。图中12是d形触发件,13是u形连接器,14是轴,下一步操作将把滚动部11放置在凸形支撑面17上。如果把u形连接器13与d形触发件12的上下位置调换,即如果换成u形连接器13在下方,d形触发件13在上方,作用与效果相同。

图11显示的是已把d形触发件12上部的滚动部11放置到凸形支撑面17上、拉簧5的拉力已由支撑面17支撑住使钓器处于待发状态时的从下往上看的视图。图中1是管子,13是u形连接器。

图12也是d形触发件12的滚动部11已放置到凸形支撑面17上钓器处于待发状态的视图,由于此时d形触发件12与轴14是固定连接,因此当鱼吃饵拉钩向下拉动触发件12时滚动部11会随之滚动脱离支撑面17而触发钓器。

图13是钓器处于待发状态的侧视图,图中主线10与管子1上部连接,主线上应连接浮漂,移动浮漂在主线上的位置可调节垂钓深度;连接线8下面应连接有鱼钩的子线,d形触发件12处于水平状态。

第三个实施例(图14至图18)是支撑面采用管子下端管壁端面支撑面中的由窄到宽形的v形支撑面、管内组件采用橡皮筋+8字转环+d形触发件的实施例。

图14描述了橡皮筋18、8字形转环连接器8、平头8字形触发件19的形状及连接情况。图中8是连接线。

图15描述了v形支撑面20的形状,该支撑面是由管子1下端的管壁端面组成,管壁端面支撑面有圆圈形、由窄到宽形的v形、弧形等形状,本图所示为由窄到宽的v形。图中8为连接线。

图16是平头8字形触发件19的滚动部11已放置在v形支撑面20上、钓器处于待发状态时的从下往上看的视图。图中的平头8字形触发件19的滚动部11是圆柱体(参看图39、40、43及它们的说明),图中18是橡皮筋,8是8字形转环连接器。

图17显示,鱼吃饵拉钩时平头8字形触发件19将使滚动部11在v形支撑面20上滚动到较宽的管口处而使平头8字形触发件19收缩到管子1管腔内触发钓器。

图18是钓器待发状态的侧视图,图中8是子线,10是主线,19是平头8字形触发件。

第四个实施例(图19至图23),是d形触发件+u形连接器即d+u方案中的另一种实施例。是d形触发件的两个滚动部(即两个含圆弧体的脚)放置在管子下端的管壁端面支撑面中的圆圈形支撑面上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附图说明中一并介绍了u形触发件和u形连接器以及v形连接器和v形触发件、△形连接器和△形触发件、d形环连接器,还在本实施例附图说明的最后作了d+u方案的总结性说明。

本实施例中:

图19描述了其管内组件由拉簧5、8字形转环连接器9、o形环连接器21、u形连接器13、d形触发件12、连接线8组成,其中的d形触发件12是含有圆弧体的脚,与同样是d+u方案的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不是把轴14的中间部作为滚动部使用而是把d形触发件的两个含圆弧体的脚当作滚动部11使用。

图20描述了圆圈形支撑面23的形状为圆圈形,管子1管壁的整个下端圆圈形端面都属于圆圈形支撑面。实际制作中,除了圆管还可用多边形管,采用多边形管时其管壁端面支撑面也随之是多边形形状,例如如果用方形管,那么管壁端面支撑面也就有方形支撑面的选项。多边形管的特点是有多段直的管壁端面,多边形的每一条边都是一段直的管壁端面,有多少条边便有多少段直的管壁端面。当然,圆管的下端的管壁端面也能够做出直的管壁端面来。例如前面已介绍过的v形支撑面就含有两段直的管壁端面。选择时,或者整个管子下端的管壁端面都作为管壁端面支撑面使用,或者只用管子下端的部分管壁端面作为管壁端面支撑面使用。本图中8为连接线,表示管内组件已纳入管子1的管腔内。

图21中,d形触发件12的环臂15的末端的两个滚动部11已放置在管壁端面的圆圈形支撑面23上,其下方的连接子线7的连接线8在鱼吃饵拉钩时将牵拉d形触发件12,使d形触发件12的滚动部11在圆圈形支撑面23上滚动到较宽的管口而被弹性元件的拉力快速拉入管腔内而触发钓器。本实施例中,d形触发件12与轴14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滚动部是d形触发件12的两个圆弧形脚,从图中可以看出,此两个圆弧形脚属于非完全性圆柱结构,因为在它们的含圆弧体的脚上虽然无直切面而属于无直切面的圆弧形脚,但它只是部分为圆弧体结构而有一部分不是圆弧体结构——即它有一部分与触发件的其它部位即环臂15为一体式连续性结构。如果为了远抛和重饵钓大鱼的需要,作为滚动部的此两个圆弧形脚也可以制作成含有直切面的非完全性圆柱体结构(参看图40、42、47、48及它们的说明)。在实际制作中,不一定非要如本实施例把圆弧形脚做成膨大的轮状,即还有另一种做法是可以把圆弧形脚做成其与触发件相连接的部分大小相同,只是使其含有必要的圆弧体结构并使与其连接的u形连接器的连接部分做得比其小即可。图中1是管子,10是主线,13是u形连接器。

从本实施例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是弃用轴14的中间部分而把d形触发件的两个圆弧形脚当作滚动部11使用,所以,如果去掉轴14的中间部分而保留轴14的两头部分,而形成两根短轴把两个u形体连接的组合体,照样可以用位于下方的u形体作为触发件,而把它的两个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此即是u形触发件,而位于上方的那个u形体仍为u形连接器。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视图也可以这么认为,即认为d+u方案是上下两个u形体以一根轴相连接形成,因此也可推断出,把上面的u形连接器与下面的d形触发件互换位置也是可行的,只不过需要把作为滚动部的两个圆弧形脚做得较大。

另还可以从本实施例视图看出,u形体与v形体相近,只需将u形体稍加改动即可成为v形体而作为v形连接器或v形触发件使用;又可以看出,d形环与△形体相近,只需将d形环稍加改动即可成为△形体而作为△形连接器和△形触发件使用,例如作为△形触发件使用时其滚动部是其三根边中的一根,或者是其圆弧形脚。

从根据本实施例视图可以认为d+u方案是上下两个u形体以一根轴相连接形成这一认识出发,也可以认为位于上方的作为连接器使用的是d形环连接器,而位于下方的作为触发件使用的是u形触发件。

图22描述了待发状态时从下往上看管子的下端是两个d形触发件的两个滚动部11都放置在了管壁端面支撑面中的圆圈形支撑面上。

图23是待发状态时的侧视图,图中主线10上应连接浮漂,d形触发件12基本呈水平状态,可不用连接线而直接用子线7与d形触发件12连接,大部分零件都藏于管子内,外形美观,触发后垂钓结束收竿时全部零件都可以塞进管子里,收纳方便。图中11为滚动部。

在本实施例的最后,还可以作以下总结说明:第二个实施例和本第四个实施例采用的都是d形触发件加u形连接器的d+u方案,采用此方案时,可单独采用u形连接器(例如实施例2),还可采用8字转环连接器+u形连接器(如本第四实施例);当采用d+u方案时,d形触发件的轴的中间部位以及d形触发件的圆弧形脚都可以作为滚动件,也就是说这时这个d形触发件可以只有一个滚动部也可以同时具有两个滚动部。

第五个实施例(图24至26),是一字形触发件的一个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放在管壁端面支撑面中的圆圈形支撑面上的实施例。

图24中描述了本实施例的管内组件中,采用的连接器是8字形转环连接器9和8字环连接器24,有一个以它的一个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11的一字形触发件25(因为它有两个孔,所以要把它称为8字环形触发件也是可以的)。图中11所指既是一字形触发件的圆弧形脚,也是该一字形触发件的滚动部11。

图25为一字形触发件25已将滚动部11放在了管子1下端的圆圈形支撑面23上,如鱼吃饵拉钩将经子线7拉动一字形触发件25使滚动部11滚动脱离圆圈形支撑面引发钓器。

图26是处于待发状态的钓器的侧视图。

第六个实施例(图27至图30),是圆形触发件用于圆圈形支撑面的实施例:圆形触发件是把滚动部和触发件上的子线连接孔放在一圆块上,圆块本身既是触发件也是滚动部。

图27描述了其管内组件由拉簧5、8字形转环连接器9和d形环连接器49以及圆形触发件46组成,图中8是连接线,连接线的下端将连接子线。

图28是图27所述管内组件俯视图,图中46是圆形触发件。

图29是上述管内组件已装在管子1内并已将圆形触发件46放置在管子1下端的圆圈形支撑面23上、钓器处于待触发状态的情形。连接轴48是d形环连接器49的组成部分,连接轴48两头方形中间圆形,圆形触发件46的中央为圆孔而与连接轴48活动连接,图中,圆形触发件46上的圆形触发件连接线孔47上穿有连接线8,连接线将与子线连接,若鱼吃饵拉钩,将牵动连接线8使圆形触发件46滚动而脱离圆圈形支撑面23触发钓器。

图30是处于待触发状态的圆形触发件钓器的侧视图。

根据对灵敏度高低的需要,圆弧形脚是圆柱体结构或者大半圆柱体结构(参看图40、42、43、44)。

第七个实施例(图31至图34),是关于将t形触发件用于凸形支撑面上的实施例。其中:

图31描述了其管内组件由拉簧5、8字形转环连接器9、o形环连接器21、u形连接器13、t形触发件16组成。

图32是图31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显示了t形触发件的横直部分是一根轴14,t形触发件16与u形连接器13的轴14相连接,t形触发件16的一个圆弧形脚为滚动部11,u连接器13与轴14是活动连接;t形触发件16与轴14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均可,本实施例中是固定连接。

图33描述的是管内组件已拉到管子1下端的管口外,与u形连接器13相连接的t形触发件16的滚动部11已放置在凸形支撑面17上,钓器处于待触发状态的情形。

图34仍然是图33所描述的钓器处于待发状态的情形,此时如鱼吃饵拉钩牵动连接线8,t形触发件16的滚动部11将从凸形支撑面17滚动脱离而触发钓器。图中13是u形连接器。

从本图中可以看出,稍加改动即可把t形触发件16的滚动部11挂在管口端面支撑面上使用,改动的办法是把t形触发件16的滚动部的直径做得比u形连接器13与轴14的连接部的直径大并使u形连接器向管壁端面方向适当弯曲。

从本图还可看出,如果把t形触发件16与u形连接器13位置调换,即把t形触发件16作为t形挂连接器,而把u形连接器13作为u形触发件,那么这个u形触发件的两个圆弧形脚是可以用在管壁端面支撑面上的,只不过需要把作为连接器的原t形触发件的圆弧形脚做得小一些。

第八个实施例(图35),描述了另一形状的t形触发件,此触发件可与u形连接器互换位置组合使用:采用如图所示t形触发件16和u形连接器13组合时,可用t形触发件16上部中间部分的滚动部11用于凸形支撑面。如果将本图所示的两个零件互换位置,即将u形连接器13作为u形触发件用而将t形触发件16作为t形挂连接器用,则可用u形触发件的两个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11而用于管壁端面支撑面。

作了以上发明内容和实施例的介绍后,现在可以就支撑面与触发件的组合以及管壁端面支撑面的多样性作必要的说明。在前面在第四个实施例的附图说明的最后的总结性说明段落中,已述及在d+u方案中的d形触发件可以同时具有两种滚动部,即以其轴的中间部和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那么现在可以说,这显然意味着同一个产品的同一根管子下端也是可以同时具有凸形支撑面和管壁端面支撑面中的弧形支撑面,因为弧形支撑面就是管子下端管壁端面中的一段弧形的管壁端面,于是上述d+u方案中的那个d形触发件就可以在这件产品中既可以以那根轴的中间部分的滚动部用于凸形支撑面也可以以其圆弧形脚滚动部用于弧形支撑面,甚至于在管子下端还可以同时具有凸形支撑面、弧形支撑面、v形支撑面,因为把d形触发件的两只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时,用在v形支撑面上也是可行的。关于管壁端面支撑面的多样性有必要说明一点:由于触发件的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时适用性很强,特别是当它用于管壁端面支撑面时,更特别是当它只用一只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用于管壁端面支撑面时(第五个实施例),因为只要有一点点管壁端面,能够让圆弧形脚挂稳便可,也就是说,各种规则的以及不规则形状的管壁端面它都可以适用,所以,能用的管壁端面的形状很多、难于全部列举而限定。

第九个实施例(图36)是管口支撑面形状:

图36描述了位于管子1的下端管口的管口支撑面50的形状,从该形状可以看到,此管口支撑面已同时经具有凸形支撑面17、凹形支撑面4、v形支撑面20、弧形支撑面51、直边支撑面52等多种支撑面,管口支撑面属于混合型支撑面,由位于管子下端管口的平板或支条组成。

第十个实施例(图37至图38),是关于使用压力弹簧的2种实施方式:

图37是第一种方式,即如图所示管子1内的弹性元件挂杆2上挂着套有压力弹簧27的压力弹簧套杆22,拉动拉线26可压缩压力弹簧,拉线26为硬质线或软质线,拉线26连接管内组件中的其他零件。

图38是第二种方式,即如图所示管子1内的压力弹簧27位于连有拉线26的弹簧压板44之下,管子内压力弹簧27的下方有弹簧挡圈45,拉线26为软质线或硬质线,拉线26下端连接管内组件中的其他零件,拉动管外的连接线或者子线可压缩压力弹簧。图中10为主线。

最后,是关于滚动部几种不同形状的描述以及它们作用的特点(图39到图48):

图39,滚动部为圆柱体28形状。

图40,滚动部也是圆柱体28形状,与图1的圆柱体的区别只是本图所示圆柱体较短一些。

图41,滚动部是大半圆柱体29形状,它是由在圆柱体上有直切面30形成。

图42,滚动部也是大半圆柱体29形状,也是由在圆柱体上有直切面30形成,与图3的大半圆柱体的区别只是本图所示大半圆柱体较短一些。

图43,描述了圆柱体形状滚动部的作用特点,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图中31为管壁,触发件33的圆柱体形状滚动部34挂在凹形或凸形支撑面35上,在弹性元件作用力32所形成的静摩擦力作用下,圆柱体滚动部34在凹形或凸形支撑面35上具有一定稳定性,但灵敏度高。

图44,描述了大半圆柱体形状滚动部的作用特点,其特点是灵敏度较低,适合重饵远抛垂钓大鱼的需要要。图中31为管壁,触发件33上的由圆柱体上有直切面30形成的大半圆柱体形状滚动部36挂在凹形或凸形支撑面35上,由于是直切面30挂在凹形或凸形支撑面35上,固灵敏度较低。

图45所示是弯圆条37。其作为滚动部时作用跟圆柱体形状滚动部特点相近。

图46所示是弯圆条因为有切面38而形成的大半弯圆条39。其用作为滚动部时其作用特点跟大半圆柱体形状滚动部的相似。

图47,是无直切面的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时的作用示意图,图中31是管壁,32是弹性元件作用力,触发件33的无直切面的圆弧形脚滚动部42借助d形环或l形挂连接器40的作用挂在管壁端面支撑面41上,由于是圆弧体与管壁端面支撑面41接触,其作用特点是灵敏性好。

图48,是其圆弧体上有直切面的圆弧形脚作为滚动部时的作用示意图,图中31是管壁,32是弹性元件作用力,触发件33的有直切面的圆弧形脚滚动部43借助d形环或l形挂连接器40的作用挂在管壁端面支撑面41上,由于是直切面30与管壁端面支撑面41接触,所以特点是稳定性强,灵敏性也就随之较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