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1947发布日期:2020-05-22 16:2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



背景技术:

杨梅采摘梯是杨梅采摘时必要的工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凹凸不平的土地采摘杨梅时,需要对每个梯子支架进行调整以适应凹凸不平的土地,而且调节伸缩组件是人工手动调节,杨梅采摘需经常换地点,每换一个地点都需要人工手动调节,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此外,梯子支架与土地表面接触,梯子容易打滑,另外,土地表面相对于土地深处较为柔软,梯子支架在人站到梯子后容易嵌入到泥土中,而当所有梯子支架不同步嵌入到泥土中时,梯子容易发生倾斜,增加了危险性。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其具有调节方便,地域适应性强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包括运载车、配平组件和攀登梯,所述配平组件包括载板、定位杆、调节球、承载体、连接杆和配重体,所述承载体上表面设有凹槽,其设于所述运载车上,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为球面,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调节球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调节球的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贴合,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调节球的下部连接,下端与所述配重体连接,所述载板固定于所述调节球的上部,所述攀登梯设于所述载板上,所述定位杆活动设于所述载板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运载车包括支撑框、支撑架和两个车轮,所述两个车轮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框的两侧,所述支撑框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框上,所述承载体设于所述支撑架上被所述支撑架所支撑。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位于所述支撑框内,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载板上具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所述第二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定位杆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与所述定位杆的数量对应的多个气缸,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载板上,其具有向下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一个所述定位杆。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定位螺杆,所述运载车上设有定位螺孔,所述调节球的侧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杆穿过所述定位螺孔后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螺杆与所述定位螺孔相配合。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螺杆的端部设有旋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运载车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拉杆,所述拉杆的端部设有软质握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攀登梯为人字形梯,其底部固定于所述载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其利用运载车实现移动,节省人力,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定位螺杆对调节球进行定位,使得调节球不能够转动,即使得所述载板保持水平,攀登梯也同样被固定,方便运输,当到达采摘点之后,拧松所述调节螺杆,使得调节螺杆从所述定位孔中退出,使得所述调节球处于可转动状态,由于采摘点的地面通常不平,配平组件发挥作用,在配重体的作用下,所述连接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所述载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所述攀登梯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方便攀登,即无论处于何种地面情形下,所述攀登梯始终是保持竖直的,在进行攀登采摘之前,将所述定位干插入地面中,使得载板不能够有的运动,所述攀登梯的姿态被固定,有效保证采摘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的去掉攀登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的运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攀登梯-1;载板-21;第一缺口-211;第二缺口-212;定位杆-22;调节球-23;承载体-24;凹槽-241;通孔-242;连接杆-25;配重体-26;气缸-27;定位螺杆-28;旋钮-281;支撑框-31;定位螺孔-311;车轮-32;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拉杆-35;握把-3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在本实施中需要说明的时,在以下叙述中,在相关结构表述时有关方向和状态的表述均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处于水平地面时的状态表述,也即所述的调节球23处于不可转动状态时的状态表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包括运载车、配平组件和攀登梯1,所述配平组件包括载板21、定位杆22、调节球23、承载体24、连接杆25和配重体26,所述承载体24上表面设有凹槽241,其设于所述运载车上,所述凹槽241的内表面为球面,所述凹槽241的底部设有通孔242,所述调节球23设于所述凹槽241中,所述调节球23的表面与所述凹槽241的内表面贴合,所述调节球23的表面和所述凹槽241的内表面之间涂覆润滑油,使得调节球23的转动灵活,所述连接杆25的上端与所述调节球23的下部连接,下端与所述配重体26连接,所述载板21固定于所述调节球23的上部,所述攀登梯1设于所述载板21上,所述定位杆22活动设于所述载板21上。

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当所述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位于不平的地面情形时,由于所述配重体26的作用,所述调节球23在所述凹槽241中转动,所述连接杆25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所述载板21始终保持水平,所述攀登梯1始终保持竖直,当达到采摘点以后,将所述定位杆22插入地面中,使得所述载板21被固定,从而使得所述调节球23不能够转动,所述攀登梯1不能够摆动,实现对攀登梯1的稳定固定,此时,采摘者可爬山攀登梯1进行杨梅的采摘。

在所述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的运动过程中,利用运载车进行运动,能够有效节省人力,利用所述配平组件使得攀登梯1始终保持竖直,方便攀登,同时利用所述定位杆22插入地面中进行定位,能够产生良好的定位效果,有效保证采摘者的安全。

所述配重体26的材料优选采用铁质材料,其形状可以设置为多样,优选设置为立方体或者球形,在本实施例中,其优选设置为立方体,且立方体的边缘具有倒角,所述配重体26的重心应当与连接杆25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连接杆25和所述配重体26之间、所述连接杆25和所述调节球23之间、所述调节球23和所述载板21之间均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承载体24设置为块状,其形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满足所述凹槽241的设置即可。

在上述结构设置中,有关于所述通孔242的设置,其有两种被穿过的方式,均能够实现本装置的功能,具体如下:第一种是所述调节球23的底部向下凸出于所述通孔242后与所述连接杆25连接;第二种是所述连接杆25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242后与所述调节球2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为第一种方式,该设置方式使得连接杆25具有较大的摆动范围,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广泛的地形情况。

具体的,所述运载车包括支撑框31、支撑架和两个车轮32,所述两个车轮32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框31的两侧,所述支撑框31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框31上,所述承载体24设于所述支撑架上被所述支撑架所支撑。所述支撑架和支撑框31之间的空间为所述载板21的通孔242提供进一步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31优选设置为矩形,其除了为所述支撑架提供支撑外,还用于采摘者攀登时的踩踏承载装置。

具体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所述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均位于所述支撑框31内,所述第一支撑杆33一端与所述支撑框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体24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4一端与所述支撑框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体2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载板21上具有第一缺口211和第二缺口212,所述第一缺口211和第二缺口212呈长条状,所述第一缺口21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支撑杆3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所述第二缺口21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支撑杆3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当所述载板21发生偏移时,所述支撑框31和所述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之间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一缺口211和第二缺口212所提供的空间为载板21的偏移提供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增大载板21的偏移范围,提升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的地形适应能力。

为了使得采摘时定位稳固,所述定位杆2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定位杆22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2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为了降低所述定位杆22在插入地面时的难度,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定位杆22的数量对应的多个气缸27,即所述气缸27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气缸27固定于所述载板21上,其具有向下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一个所述定位杆22。在气缸27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杆22能够轻易地插入地面中,其插入深度优选设置为20cm-40cm,从而实现良好的定位作用,确保在采摘过程中本装置不会发生偏移,保证采摘者的安全。

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还包括定位螺杆28,所述运载车上设有定位螺孔311,所述调节球23的侧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杆28穿过所述定位螺孔311后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螺杆28与所述定位螺孔311相配合。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当移动所述一种适用于杨梅采摘的装置时,所述定位螺杆28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调节球23不能够转动,由于所述载板21设于所述调节球23上,所述攀登梯1设于所述载板21上,当所述调节球23不能够转动时,所述载板21和所述攀登梯1均处于不可运动的状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各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晃动,有利于运输的便捷。

为了便于所述定位螺杆28的转动,所述定位螺杆28的端部设有旋钮281,所述旋钮281的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从而便于所述旋钮281的转动。

为了便于所述运载车的运动,所述运载车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拉杆35,所述拉杆35的端部设有软质握把351。在移动所述运载车时,可以握住所述软质握把351,拉动或者推动所述运载车;所述软质握把351的具体设置形式可为:在所述拉杆35上包覆一层橡胶软垫制成。

具体的,所述攀登梯1为人字形梯,其底部固定于所述载板21上。为了结构的稳定,所述人字形梯优选设置为固定式的,即夹角不可调的形式,从而避免结构的不稳定,构成安全隐患。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