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综合种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49668发布日期:2020-03-24 19:5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综合种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综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综合种养可种植水稻、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其中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既有粮,又为稻农增收,一举两得,还为水稻可持续生产在经济上提供保障,是我国经典农艺在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特别是近年,稻田综合种养迅猛发展,以稻田养小龙虾为例,目前超过100万亩面积的省份依次为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这五省也是我国小龙虾核心产区。但是在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2019年开始,由于面积迅速扩张、市场开拓不够,出现了小龙虾价格下降,整个小龙虾产业都受到一定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小龙虾养殖大户收入明显减少,严重影响了稻农的生产积极性。最大的问题是目前我国稻田养虾面积已接近2000万亩,涉及到2000万人的利益,稻农与田主签订长期合同,而且已建设了沟坑、围栏、进排水设施,固定资产投入每亩一般在2000元以上,如果继续稻小龙虾共生模式,势必亏损;如果解约退出,损失更大。稻农面临两难选择,处于窘境,其结果既影响粮食生产,也影响稻农身利益。不仅如此,在近年稻田生态种养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挖沟过大,虾产量减产,水稻面积减少难增产,这也是导致部分稻虾生产大户赢利少的原因。

稻农过度挖沟的技术原因是由于长江流域稻作区夏天温度高、冬天温度低,为保证水生动物顺利生长发育,扩大沟面积,承载更多的水,增加水体,防止日夜温差过大导致小龙虾出现应激反应,利于夏季降温、冬季保温,提高水产品产量。特别是7、8月份,我国的小龙虾主产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常有连续的高温天气,既影响小龙虾取食,又导致死亡。

目前为解决过度挖沟问题,在技术层面有空间,但实行有难度。一是实行塘与田相连,以塘的水体代替沟的水体,为小龙虾提供适宜生境,但大部分稻田都没有与塘相邻,塘与田相连难以实现。二是挖深沟,即在有限的沟内,增加深度,空间换面积,但挖深沟在大部分稻田难实现,这是由于深度增加容易垮边,大量淤泥进入沟中淤塞。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增加单位面积水量,还是靠挖宽沟,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综上,目前立体综合种养面临产出减少、产值减少的难题,亟需通过调整整体方案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立体综合种养方法,使产出增加、产值提高、扬长避短、缩小风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田地选择:选择冷浸田或烂泥田,在田埂内侧开挖围沟,使泉眼冒出的地下水不能外流,成为调温水,田埂的高度为40-50cm,所述田埂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

消毒施肥:对田地分别进行消毒、施肥;

龙虾养殖:11月在田地投放小龙虾苗,翌年3月至4月捕捞;

种植水生植物:翌年5月在田间种植水生植物。

通过选择冷浸田或烂泥田,使泉眼冒出的地下水不能外流,使田里的水成为调温水,保障冬暖夏凉,使小龙虾的投放日期能提前至11月,并保持正常生长。

优选的,该立体综合种养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种植沉水植物:10月在围沟中种植沉水植物,在冬季进一步对水进行保温。

种植沉水植物,增大热容量,形成沉水植物吸热层,夏天可降低温度、冬天可增加温度。

具体的,所述沉水植物为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菹草其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该立体综合种养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种植落叶乔木群:翌年5月以前在田埂种植乔木群;

水生动物养殖:翌年5月在田地投放水生动物;

种植草本植物和浮水植物:翌年5月在围沟中种植草本植物和浮水植物。

优选的,所述落叶乔木群为桑树和构树,桑树和构树相间种植。在田埂种植落叶乔木桑树、构树,利用冠层茎叶形成乔木隔热层,在夏季将热空气阻挡,树下形成阴凉环境,保护水生动物越夏;冬天来临前,大量树叶落下,在下面形成枯叶层,利于水生动物越冬。

优选的,所述水生动物为蟹、田螺、蚌、甲鱼、白鲢、花鲢、泥鳅其中一种或多种。多层鱼在沟中、田中活动,搅动水体,上下层水体交换量增加,利于高温季节降温、低温季节增温。

优选的,所述浮水植物为水葫芦、水花生、浮萍其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为水稻、莲、藕、茭白其中一种或多种,种植多种水生植物时以其中一种为主,其它的水生植物种植极少数。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为水稻,所述水稻选用一季稻高秆抗倒品种。高秆水稻的茎叶形成草本隔热层,降低田间温度,在7、8月份的高温期,一季稻高秆品种个体与群体生物量大,有效阻隔热传导,降低田间温度。

优选的,为了防止小龙虾逃跑,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防逃装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是防止过度挖沟。本发明在少挖沟的前提下,挖沟总面积控制在10%以内,通过两方面的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将小龙虾投苗期由原来的3、4月份提早至前一年的11月份,提前4至5个月,收获期提前至3、4月份,确保4月底基本收完,成功避过6月至9月的高温,而冬天的低温阶段在沟底度过,如图1中稻虾蟹农事安排所示。二是以乔木、草本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形成降温调温群落,并利用冷浸田的地下水自流进入稻田形成调温水,生物、物理因子协同降低稻田温度,利于安全越夏,是生态型方法。冬天乔木落叶,田埂周边的稻田可获得阳光,提高温度,有利于小龙虾苗越冬;水稻收获后留下的秸秆不阻挡阳光,提高稻田水温;水葫芦等浮水植物,冬季枯萎,不阻挡阳光,利于田间温度提高;沉水植物冬季休眠,不影响阳光射入水体;冷浸田的地下水、泉眼水自流进入稻田增温。

二是提高产出。小龙虾生长阶段规避了夏季高温,在秋冬春三季利用地下水升温,生长稳定,产量有保障;蟹通过乔木、草本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降温作用,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在六、七、八、九等四个月能正常生长,产量有保障。

三是提高质量。虾、蟹分别在秋冬季、春夏秋季生长,避开了共生阶段,减少竞争,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商品率;动植物群落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为动物提供更丰富的饵料,促进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提高;底栖动物能净化水质、净化底层,促进稻田生态系统自净。

附图说明

图1为农事安排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稻田生物布局示意图;

其中,1为桑树、2为构树、3为伊乐藻、4为轮叶黑藻、5为苦草、6为菹草、7为水葫芦、8为水花生、9为水稻、10为小龙虾、11为田螺、12为蚌、13为泉眼、14为田埂、15为围沟、16为蟹、17为泥鳅。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2016年10月初选一丘2503m2冷浸田,有泉眼9处,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条田埂,一条91米(泉眼5处),一条27.5米(泉眼4处),开挖4条围沟,挖沟总面积控制在10%以内,维护好泉眼,沟中掘出的泥加高加固田埂,田埂的高度为50cm。田埂上开设进水口、出水口,位置在没有泉眼的两条田埂上,进水口、出水口设置防逃装置,不换水时进水口、出水口处于关闭状态,使泉眼冒出的地下水不能外流。

排水管平放,控制排水管位置低于田面,位于水沟底部,不埋入泥中,排出田面的水,使田面保持干燥。田块晾晒后均匀撒生石灰75kg/亩,保持干燥状态2天。2天后不排水,蓄留新水,薪水深度为4cm,浸泡7天再施农家肥800kg/亩。

2016年10月在沟中种植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菹草四种水草,总面积少于沟面积的三分之一,规格为40×40cm。

(1)种植轮叶黑藻:收割天然水域的轮叶黑藻,每亩放草100-200千克,着泥存活,自然生须根。白天水深,晚间水浅,促须根生长。

种植前期水深控制在20公分左右,随着轮叶黑藻生长,逐步加高水位。尽量灌浅水,水草出苗期防止被鱼取食。

(2)种植苦草:株行距30-80cm,每蔸5-8株。随起随栽;运输距离长则在途中将苗沉入水中,提高成活率。及时清除定植区内的杂草和异物,保持水质清澈。第一年需施追肥1-2次。第一年防止螺取食幼嫩苦草。

(3)种植菹草:采用带根扦插,底泥、水质的营养要求充足,小苗忌强光暴晒,适时增加水位,以覆盖菹草植株高度。

(4)种植伊乐藻:采取茎栽插方法栽培。将草截断成10厘米左右,像插秧一样地插入有淤泥的池中,株行距20×20厘米,栽插预留空白带,为蟹提供活动空间,栽插初期池塘保持30厘米水位,水草长满全池后逐步加深池水。

2016年11月初每亩投放脱离母体的小龙虾苗6000只。

2016年12月每10米种植1.5米高桑树1株,共24株,每隔10米种1.5米高构树1株,共24株,桑树和构树相间种植。

(1)桑树

①桑苗的选择:选择适宜于当地种植、桑苗粗壮、根系粗壮、丰产型、抗逆性强的嫁接苗;用20%的石灰浆浸泡苗根30min,清水冲洗后蘸泥浆移栽;

②定植密度和定植方法:把桑苗垂直在种植坑的中央,使根系自然舒展向下且不卷缩弯曲;扶住桑苗,将细土回填到根部周围,再轻提桑苗,用脚踏实;再壅一层细土,壅土高度是根颈青黄交界处上方7~10cm,浇足定根水;桑树与构树相间种植;

③桑园管理:疏芽,当新梢长至15~25cm时疏芽,去里留外、去弱留强、密集处多疏少留、空隙处少疏多留,在桑条高7~10cm时进行,留芽量为每株目的留芽量的2倍;摘心:将枝条新梢顶端的嫩头摘去,抑制伸长生长,摘心在用叶前10~15天进行;修枝:去除密集枝、细弱小枝条、下垂枝和病虫危害枝;剪梢:剪去徒长部分,使树体养分集中供应枝条中、下部分;

④病虫害防治:桑黑白粉病,发病初期用5%的多硫化钡或20%的硫酸钾喷雾防治;叶枯病:剪掉病叶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治;黑枯病:农用链霉素500万单位喷雾2~3次,每次间隔7天,褐斑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桑尺蠖:90%敌百虫1000~3000倍液喷杀或人工捕捉。

2)种植构树

①栽种:种植穴底部施复合肥,与穴内泥土混合均匀,苗栽种到种植穴中,覆土;

②日常管理:夏秋两季及时修剪整形;

2017年5月种植水葫芦和水花生,面积少于沟总面积的10%。

(1)种植水葫芦:分株繁殖。将横生的匍匐茎割成几段或带根切离几个腋芽,投入水中即可自然成活。

(2)种植水花生:将水花生根植于水底,在水深30~60厘米的浅水区底部,每50厘米左右挖一坑穴,选长20~25厘米的植株,把有须根的一端插于穴中,每穴4~5根,种后用泥培,防植株浮起。湿润状态时,在水边挖浅沟,将植株放入沟,覆土。根据土壤干湿适时浇水,防干旱,水位上涨后,植株正好生长在水域的浅水区。

2017年5月下旬播水稻,种植一季稻高秆抗倒品种,6月中旬移栽水稻,规格为20×30cm。2017年3月初投放600个/kg的田螺苗280kg,20个/kg的蚌苗15kg。日投放配合饲料10~15kg,施用复合肥120kg,其中100kg作基肥,20kg作追肥。如表1所示,2017年3月2日开始收获小龙虾,至4月29日,共收获304.5kg。2017年7月底开始收获蟹,至9月30日结束捕捞,共收获蟹283.6kg。2017年10月15日收获水稻1583.1kg。2017年8月下旬开始收获田螺,收获田螺525.4kg。2017年11月初调查,2017年4月底没有收获完的小龙虾又繁育了大量小龙虾苗。

每半个月施用石灰15g/m2,化水泼洒,遇异常天气适当提前或推后;在第一次施用石灰前清淤,即先清淤再洒石灰水。人力清污,将清污的浊水撒泼到水稻中间,避免伤害小龙虾。

实施例2

2017年10月在实施例1原有基础上,新增同规格的冷浸田六丘,选择标准是有泉眼,便于排灌。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构树、桑树、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菹草、水葫芦、水花生、水稻、小龙虾、蟹、田螺、蚌混合立体综合种养,收获结果如表1所示。每半个月施用石灰15g/m2,化水泼洒,遇异常天气适当提前或推后;在第一次施用石灰前清淤,即先清淤再洒石灰水。人力清污,将清污的浊水撒泼到水稻中间,避免伤害小龙虾。

表1收获小龙虾、成品蟹、水稻、田螺汇总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