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独立循环鱼类人工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9937发布日期:2019-10-08 19:1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独立循环鱼类人工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独立循环鱼类人工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中,水生物作为一种不同于陆生环境的动物,其所生存环境一般来说要求较高,特别是生存于水中的鱼类,长期以来,人们在养殖鱼类时,一般采用鱼池的方式,这种养殖鱼池一般包括一个平整的池底部,其底部和鱼池边缘采用砖石及水泥的方式铸成,这种养殖鱼池在使用的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换水或池内会出现水垢及其他的异物,而要清理这些水垢和异物则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清扫、清洁,最后将清理出来的水装于一个容器中再倒出到外面,这种养殖池清理时也较为麻烦,同时清理多个鱼池时,还容易造成交叉污染,耗时耗力,也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鱼类养殖池清理时费时费力,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大量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高效独立循环鱼类人工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独立循环鱼类人工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沉定池、过滤池和排污池,养殖池的池底上设有下排污口,养殖池一侧侧壁的上端设有上排污口,上排污入口与水面平齐,养殖池的上端设有注水口,注水口与外部补水管连接,养殖池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内循环水出口,沉淀池设置在养殖池的一侧,沉淀池的池底上设有沉淀池排污口,沉淀池的一侧壁上设有上排污出口,下排污口与沉淀池排污口之间通过下排污管连接,上排污入口与上排污出口之间通过上排污管连接,过滤池的一侧与沉淀池的一侧相连通,过滤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间隔墙体,间隔墙体的底端设有通口,沉淀池内设有拦污墙,拦污墙与间隔墙体相邻设置,过滤池的池底上设有过滤池排污口,过滤池的中部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过滤池同高,过滤池的另一侧设有水泵,过滤池另一侧的一侧壁上设有内循环水入口,内循环水入口与内循环水出口之间通过内循环水管连接,水泵的出水口与内循环水入口连接,排污池的池底分别设有第一排污口、第二排污口、第三排污口和第四排污口,第一排污口与下排污口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第二排污口与沉淀池排污口之间通过第二排污管连接,第三排污口与过滤池排污口之间通过第三排污管连接,第四排污口与外部排污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鱼类人工养殖培育过程中需要养殖水体独立隔离、避免交叉的环境,水体由外部补水管流入该装置,日常养殖水体依次由养殖池、沉淀池、过滤池,过滤后的水再由水泵提水至养殖池,实现日常养殖循环;当排污时,由排污池水管可依次、独立排出至装置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水体独立自主循环,大大延长了清洗周期,同时避免了各养殖池之间相互接触,有效避免交叉污染,清理时无需人工进行,实现自动排污,水资源可节约7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养殖池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沉淀池2和过滤池3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排污池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高效独立循环鱼类人工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1、沉定池2、过滤池3和排污池4,养殖池1的池底上设有下排污口1-1,养殖池1一侧侧壁的上端设有上排污口1-2,上排污入口1-2与水面平齐,养殖池1的上端设有注水口1-3,注水口1-3与外部补水管5连接,养殖池1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内循环水出口1-4,沉淀池2设置在养殖池1的一侧,沉淀池2的池底上设有沉淀池排污口2-1,沉淀池2的一侧壁上设有上排污出口2-2,下排污口1-1与沉淀池排污口2-1之间通过下排污管6连接,上排污入口1-2与上排污出口2-2之间通过上排污管7连接,过滤池3的一侧与沉淀池2的一侧相连通,过滤池3与沉淀池2之间设有间隔墙体8,间隔墙体8的底端设有通口8-1,沉淀池2内设有拦污墙9,拦污墙9与间隔墙体8相邻设置,过滤池3的池底上设有过滤池排污口3-1,过滤池3的中部设有过滤机构3-2,过滤机构3-2与过滤池3同高,过滤池3的另一侧设有水泵3-3,过滤池3另一侧的一侧壁上设有内循环水入口3-4,内循环水入口3-4与内循环水出口1-4之间通过内循环水管10连接,水泵3-3的出水口与内循环水入口3-4连接,排污池4的池底分别设有第一排污口4-1、第二排污口4-2、第三排污口4-3和第四排污口4-4,第一排污口4-1与下排污口1-1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11连接,第二排污口4-2与沉淀池排污口2-1之间通过第二排污管12连接,第三排污口4-3与过滤池排污口3-1之间通过第三排污管13连接,第四排污口4-4与外部排污管14连接。

如此设计外部补水管5位于养殖池1上方边缘,主要用于养殖过程中每间隔4-7天更换养殖水体1/3的补水作用,注水口1-3上设有阀门22。下排污口1-1主要用于排除养殖池1底部残饵和粪便等底层污染物,上排污入口1-2主要用于排除养殖池1水面饲料油脂等漂浮污染物。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养殖池中1的水经过下排污管6和上排污管7流入到沉淀池2中,经过沉淀后,水流过拦污墙9,从通口8-1进入到过滤池3,在过滤池3中经过过滤机构3-2过滤后,进入到过滤池3的另一侧,由水泵3-3抽出经由内循环水管10进入到养殖池1,至此完成养殖池1水体的内循环。排水排污时,养殖池1内的污水经由第一排污管11排至排污池4,沉淀池2内的污水经由第二排污管12排至排污池4,过滤池3内的污水经由第三排污管13排至排污池4,排污池4内的污水经由外部排污管14排出至外部排水渠。

本实施方式中,养殖池1的材质为水泥或玻璃钢,为了节省池塘的占用空间,养殖池1的形状为3×3m的正方形,池深1.2m,沉淀池2设置在养殖池1的一侧,沉淀池2的形状为2×0.6m的矩形,池深1.25m,沉淀池2的长度方向与养殖池1平行设置。沉定池2的一侧与过滤池3的一侧相连通,过滤池3设置在养殖池1的相邻一侧,过滤池3的形状为3.6×0.6m的矩形,池深1.25m,过滤池3的长度方向与养殖池1平行设置,过滤机构3-2位于过滤池3的中部,经沉淀池2进入的污水进入到过滤池3的一侧,经过过滤机构3-2过滤后进入到另一侧,然后经过水泵3-3提水进入到养殖池1进行循环使用,为了防止将过滤池3底层沉淀粪便等带入养殖池1,水泵3-3设置在距离过滤池3的池底高0.5m处。排污池4与沉淀池2设置在养殖池1的同一侧,排污池4设置在沉淀池2的另一侧,排污池4的形状为1×0.6m的矩形,池深1.25m,排污池4的长度方向与养殖池1平行设置。如此设计养殖池1、沉淀池2、过滤池3和排污池4所组成的形状为矩形,合理有效的利用了空间,适合多个养殖装置同时投放。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排污口4-1的外侧套装有第一套管15,第二排污口4-2的外侧套装有第二套管16,第三排污口4-3的外侧套装有第三套管17,第四排污口4-4的外侧套装有第四套管18,第一套管15、第二套管16、第三套管17和第四套管18均竖直设置在排污池4内且与排污池4同高。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如此设计在不进行排污时,将第一套管15、第二套管16、第三套管17和第四套管18分别套装在对应的排污口的外侧,如需对某一个池塘进行排污,则将这个池塘所对应的排污口上面的套管取下,此时池塘内的水面高于排污池4内的水面,根据压强差原理,池塘内的水由排污口压出,进入到排污池4中,如此可实现分别独立排水,且不反水,避免脏水倒流,如需将排污池4中的污水排出,则将第四套管18取下,污水经过第四排污口4-4流出至外部排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池排污口3-1设置在过滤池3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如此设计通过将过滤机构3-2将水泵3-3和过滤池排污口3-1分隔在两侧,清水由水泵3-3提取出,污水经由过滤池排污口3-1排出。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下排污口1-1上设有拦鱼筛19。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如此设计防止养殖池1中的鱼进入到下排污口1-1中,造成经济损失,同时防止堵塞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上排污入口1-2的外侧设有拦鱼网20。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如此设计防止养殖池1中的鱼进入到上排污入口1-2中,造成经济损失,同时防止堵塞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养殖池1侧壁的四角均为圆角。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五相同。

如此设计防止养殖池1中出现死角,便于清洗。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养殖池1的池底为倒圆锥形,下排污口1-1设置在池底的中部。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如此设计便于将养殖池1内的水全部排空,同时防止养殖池1中出现死角,便于清洗。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养殖池1池底倒圆锥形的底角为15°。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拦污墙9的高度为0.6m,通口8-1的高度为0.01m。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五、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沉淀池2、过滤池3和排污池4的顶端均平铺有木盖板21。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如此设计当不进行排污时,将木盖板21盖在淀池2、过滤池3和排污池4的上方,一方面防止对池塘进行污染,另一方面便于人员在养殖池1外侧活动行走,当需要进行排污清洗时,仅需将对应的池塘上的木盖板21取下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淀池2、过滤池3和排污池4上端面的外侧均设有一圈环槽23,便于实现木盖板21的定位和安装。

工作原理

外部补水管5位于养殖池1上方边缘,主要用于养殖过程中每间隔4-7天更换养殖水体1/3的补水作用,注水口1-3上设有阀门22。下排污口1-1主要用于排除养殖池1底部残饵和粪便等底层污染物,上排污入口1-2主要用于排除养殖池1水面饲料油脂等漂浮污染物。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养殖池中1的水经过下排污管6和上排污管7流入到沉淀池2中,经过沉淀后,水流过拦污墙9,从通口8-1进入到过滤池3,在过滤池3中经过过滤机构3-2过滤后,进入到过滤池3的另一侧,由水泵3-3抽出经由内循环水管10进入到养殖池1,至此完成养殖池1水体的内循环。排水排污时,养殖池1内的污水经由第一排污管11排至排污池4,沉淀池2内的污水经由第二排污管12排至排污池4,过滤池3内的污水经由第三排污管13排至排污池4,排污池4内的污水经由外部排污管14排出至外部排水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