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捕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3112发布日期:2020-02-21 18:1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的捕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计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捕蛇装置。



背景技术:

蛇类具有锋利的牙齿,性情凶猛,行动迅速,且带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们不小心被咬到,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为了捕获食物,蛇可能会闯入人们的居住区周围。当小孩在周围玩耍时,容易被咬到,所以必须禁止蛇闯入人们的生活区域。

现有的技术中,在居民楼的周围埋入一下安装杆,将捕蛇网固定在安装杆上,捕蛇网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从而防止蛇进入生活区,且将蛇捕捉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一般的捕蛇网经常被损坏,且捕蛇网由一种很长的网安装而成。当捕蛇网某一部分损坏后,不便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捕蛇装置,其优势在于,便于对某一部分破损的捕蛇网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更换的捕蛇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杆之间的双层捕蛇网,所述双层捕蛇网与所述安装杆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安装杆顶部且竖直向下延伸的连接槽一、开设于所述安装杆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接槽一内壁及顶部相通过连接槽二、固定于双层捕蛇网一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接于所述连接槽一内,所述双层捕蛇网穿设于所述连接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捕蛇网采用双层设置,使捕蛇网更好的对蛇进行抓捕或阻拦。当某一部分的双层捕蛇网捕到蛇时,双层捕蛇网受到损坏,需要更换新的双层捕蛇网时。工作人员通过连接槽一和连接槽二的顶部开口取出连接杆和双层捕蛇网,从而取下某一部分的捕蛇网;同时,当更换双层捕蛇网时,双层捕蛇网两端的连接杆插接于相应的连接槽一内,且双层捕蛇网的端部穿设于连接槽二内。通过以上方式,方便对某一部分破损的双层捕蛇网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双层捕蛇网分别为第一捕蛇网、与所述第一捕蛇网间隔设置的第二捕蛇网;所述第一捕蛇网上的网孔大于第二捕蛇网上的网孔,且所述第二捕蛇网位于所述第一捕蛇网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蛇较小时,小蛇穿过第一捕蛇网的网孔,此时可通过第二捕蛇网进行蛇的抓捕;且第二捕蛇网位于第一捕蛇网的内侧,由于第二捕蛇网网孔较小,大蛇头部无法穿过第二捕蛇网的网孔,从而影响大蛇的抓捕。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并穿过连接槽二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杆的外侧,所述安装板二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一的一侧,所述第一捕蛇网与所述第二捕蛇网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二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板一、安装板二的设置。当安装第一捕蛇网、第二捕蛇网时,安装板一更好的滑入连接槽二内,第一捕蛇网、第二捕蛇网更好的安装与安装杆的一侧;同时,安装板二使第一捕蛇网、第二捕蛇网保持一定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二上间隔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二的安装槽,所述第一捕蛇网与所述第二捕蛇网的端部穿过相应的所述安装槽并固定有收纳杆,所述第一捕蛇网与所述第二捕蛇网部分缠绕于收纳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避免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贴合在一起,通过旋转收纳杆,使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缠绕于相应的收纳杆上,从而拉直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二螺纹连接有与所述收纳杆顶部螺纹连接的定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在拉直时,可能发生自身转动,使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脱离收纳杆,影响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的拉直。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杆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第一捕蛇网及所述第二捕蛇网缠绕于所述橡胶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橡胶套的设置,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套设于橡胶套上,避免了收纳杆损坏到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对用于固定连接杆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同时穿设于所述安装杆及所述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连接杆插接于连接槽一内,固定杆同时穿设于安装杆及连接杆上,从而将连接杆固定于连接槽一内,进而使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的固定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并与所述安装杆的侧壁相抵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键穿设于所述固定孔中并与所述安装杆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固定块、固定件的设置,对固定杆的两端部进行固定,使固定杆的位置得到固定,进一步使第一捕蛇网与第二捕蛇网的固定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杆的底部为圆锥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将安装杆的底部插入较深的土壤中,使安装杆的固定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捕蛇网采用双层设置,使捕蛇网更好的对蛇进行抓捕或阻拦。

当某一部分的双层捕蛇网捕到蛇时,双层捕蛇网受到损坏,需要更换新的双层捕蛇网时。工作人员通过连接槽一和连接槽二的顶部开口取出连接杆和双层捕蛇网,从而取下某一部分的双层捕蛇网;同理,当更换双层捕蛇网时,双层捕蛇网两端的连接杆插接于相应的连接槽一内,且双层捕蛇网的端部穿设于连接槽二内。通过以上方式,方便对某一部分破损的双层捕蛇网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双层捕蛇网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收纳杆及橡胶套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杆;2、双层捕蛇网;21、第一捕蛇网;22、第二捕蛇网;3、连接结构;31、连接槽一;32、连接槽二;33、连接杆;34、安装板一;35、安装板二;351、安装槽;352、收纳杆;36连接片;37、定位杆;4、固定结构;41、固定杆;42、固定键;43、固定块;44、固定孔;5、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捕蛇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杆1,安装杆1的底部为圆锥状且插入土壤中,从而进行安装杆1的固定;同时,相邻安装杆1之间安装有双层捕蛇网2,且双层捕蛇网2通过连接结于构3可拆卸固定于安装杆1上,便于双层捕蛇网2的更换。

安装杆1竖直设置,安装杆1的底部呈圆锥状,安装杆1通过安装杆1底部的尖部插入土壤中,从而将安装杆1牢牢固定于土壤上。

参照图2和图3,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槽一31、连接槽二32、连接杆33、安装板一34、安装板二35。连接槽一31的横截面为圆形,两连接槽一31分别竖直开设于安装杆1顶部的两侧且竖直向下延伸,两u形的连接槽二32分别开设于安装杆1侧壁的两侧且与相应的连接槽一31的内壁相通,并且与安装杆1的顶部相通。连接杆33竖直插接于连接槽一31内,且连接杆33的侧壁与连接槽一31内壁相贴合。安装板一34竖直焊接于连接杆33的一侧并穿过连接槽二32延伸至连接杆33一的外侧,安装板二35的一侧焊接于安装板一34远离安装杆1的一侧,且安装板二35与安装板一34垂直设置,双层捕蛇网2安装于安装板二35上。

双层捕蛇网2分别为第一捕蛇网21和第二捕蛇网22,第一捕蛇网21与第二部间隔设置,且第二捕蛇网22位于第一捕蛇网21的内侧;同时,第一捕蛇网21网孔的尺寸大于第二捕蛇网22网孔的尺寸(说明书附图未展示出网孔),第一捕蛇网21主要对尺寸较大的蛇进行抓捕,第二捕蛇网22对尺寸较小的蛇进行抓捕。

安装板二35靠近第一捕蛇网21及第二捕蛇网22的一侧竖直开设有条形的两安装槽351,且两安装槽351间隔设置。第一捕蛇网21与第二捕蛇网22的端部分别穿设于相应的安装槽351上,且第一捕蛇网21、第二捕蛇网22相应的一端固定有收纳杆352,第一捕蛇网21、第二捕蛇网22部分缠绕于收纳杆352上,且收纳杆352与安装板二35的侧壁相抵接。工作人员可根据现场的需要,通过旋转收纳杆352,将第一捕蛇网21或第二捕蛇网22拉直;同时,安装板一34的顶部焊接有位于收纳杆352顶部上侧的连接片36,且连接片36上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杆37,且定位杆37的底部与收纳杆352的顶部螺纹连接。当收纳杆352收纳时,定位杆37的底部脱离收纳杆352的顶部

参照图2和图4,为了防止收纳杆352损坏到第一捕蛇网21或第二捕蛇网22时,收纳杆352的外侧套设固定有橡胶套5,第一捕蛇网21、第二捕蛇网22分别套设于相应的收纳杆352上。

参照图2,为了防止连接杆33滑出连接槽一31,安装杆1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杆33的固定结构4,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杆41、固定块43,固定键42,固定杆41水平穿设于安装杆1上及连接杆33上,且固定杆41的两端位于安装杆1的两侧。固定块43固定于固定杆41的一端且与安装杆1的侧壁相抵接,固定杆41的另一端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孔44,且固定孔44贯穿固定杆41的上侧及下侧,固定键42的一端穿设于固定孔44中,且固定键42相应的一侧与安装杆1相抵接,从而将固定杆41进行固定,进而将连接杆33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一捕蛇网21和第二捕蛇网22受到损坏时,需要更换某一部分的第一捕蛇网21及第二捕蛇网22,工作人员从连接槽一31及连接槽二32内滑出连接杆33及安装板一34,从而取出安装板二35。由于第一捕蛇网21与第二捕蛇网22位于两安装板二35之间,因此通过拆卸连接杆33,进而方便拆卸第一捕蛇网21与第二捕蛇网22。同理,方便进行第一捕蛇网21与第二捕蛇网22的更换。

当第一捕蛇网21与第二捕蛇网22没有拉直时,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收纳杆352,将第一捕蛇网21与第二捕蛇网22部分缠绕于相应的收纳杆352上,并通过旋转定位杆37,使定位杆37与收纳杆352的顶部螺纹连接,从而将收纳杆352固定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