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鱼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8801发布日期:2020-04-21 17:03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发光鱼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发光鱼漂结构。



背景技术: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水产品是人类获得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中,鱼的占比非常的大,捕获鱼类的途径有撒网捕捞和垂钓。

由于鱼的趋光性,人们往往会选择晚上捕捞和垂钓,通过网水面照射光线来让鱼类聚集在一起,从而提高捕获量。

由于是晚上,故人们难以看清渔网、鱼漂的位置,这样导致人们收网、收线的时机难以掌握,尽管有灯的照射光线,但是这样的光线会在水面上形成大面积的反光,反而会让人们更加难以看清、判断。

故现有技术开发出一种利用自发光物质来发光的鱼漂,但是这样的物质发出的光线强度小,不容易被人们看清,并且其存储的能量有限,发光的时间短,而且这样的自发光物质有毒、只能一次性使用、价格昂贵、有漏液的风险、自发光物质的亮度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灯作为光源的发光鱼漂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发光鱼漂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透光管、电池组件,透光管内设有led灯,透光管上密封连接有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从而让led灯、电池组件连接成通路或电性断开,电池组件设在透光管或竖向移动启闭开关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透光管的下端封闭而上端开放,透光管内固定有固定架,led灯的正极脚、负极脚均与固定架连接,led灯的正极脚、负极脚穿过固定架往透光管的上端伸出,透光管的上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的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启闭开关包括设在透光管上方的电源管,电源管的下端开放而上端封闭,透光管的上端与电源管的下端套接,电源管与透光管相互密封连接,电源管内设有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电源管固定连接;负极脚、正极脚与电池组件的负极、正极之间均设有轴向间隙,使得透光管与电源管相互上下移动时,正极脚与电池组件的正极电性连接,负极脚与电池组件的负极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透光管内设有反光珠,反光珠设在透光管的下端与led灯之间,反光珠的外表面为反光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两个反光珠,所述两个反光珠分别称为第一光珠、第二光珠,led灯、第一光珠、第二光珠在透光管内依次设置,第一光珠内设有第一透光孔,第一透光孔的两个开口分别朝向led灯和第二光珠;第二光珠内设有第二透光孔,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互成非零夹角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透光管上设有抵接肩,电源管的下端面与抵接肩之间设有密封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源管的外壁上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连接孔,

或,

电源管的上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为锥面或为弧面,连接柱内设有空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透光管与电源管在套接的位置上设有扣接结构,所述扣接结构包括设在透光管、电源管其中之一上的凸块,设在透光管、电源管另外之一上的两个定位槽,两个定位槽一上一下间隔设置,凸块可分别与两个定位槽连接,从而实现电源管与透光管相互可沿竖向轴上下移动时的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源管的管腔内设有弹性垫,电源管4内固定地设有限位架,电源管的管腔内设有抵接面,抵接面设在电池的下方,所述弹性垫设在限位架与抵接面之间,电池的正极、负极上分别连接有正引线、负引线,正引线、负引线穿过限位架后与限位架的下侧面抵接,正引线、负引线与限位架的下侧面抵接的部分为片状或为一大一小的同心环状,所述限位架由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透光管与电源管用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源管的管腔内设有弹性垫,电源管4内固定地设有限位架,电源管的管腔内设有抵接面,抵接面设在电池的上方,抵接面与电池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压紧垫,所述弹性垫设在限位架与电池之间,限位架为导体,限位架为环状构件,限位架与电池的正极/负极连接,正极脚/负极脚与限位架的环面抵接,对应地负极脚/正极脚穿过限位架的环孔后与电池的负极/正极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光鱼漂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透光管、电池组件,透光管内设有led灯,透光管上密封连接有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从而让led灯、电池组件连接成通路或电性断开,电池组件设在透光管或竖向移动启闭开关内。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渔网或钓竿鱼漂上,所以只要拉动或推动竖向移动启闭开关,就能实现电池组件与led灯电性连接,电池组件给led灯供应能量,让led灯发光,led灯的发光量大并且能耗低,能实现长时间的发光。当完成捕捞和垂钓后,若电池组件还有电的话,可拧动电源管从而实现电池组件与led灯实现断路,可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鱼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具体地:

发光鱼漂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透光管1、电池组件,透光管1内设有led灯3,透光管1上密封连接有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从而让led灯3、电池组件连接成通路或电性断开,电池组件设在透光管1或竖向移动启闭开关内。

透光管1的下端封闭而上端开放,透光管1内固定有固定架2,led灯3的正极脚31、负极脚32均与固定架2连接,led灯3的正极脚31、负极脚32穿过固定架2往透光管1的上端伸出,透光管1的上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的竖向移动启闭开关,竖向移动启闭开关包括设在透光管1上方的电源管4,电源管4的下端开放而上端封闭,透光管1的上端与电源管4的下端套接,电源管4与透光管1相互密封连接,电源管4内设有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电源管4固定连接;负极脚32、正极脚31与电池组件的负极、正极之间均设有轴向间隙,使得透光管1与电源管4相互上下移动时,正极脚31与电池组件的正极电性连接,负极脚32与电池组件的负极电性连接。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渔网或钓竿鱼漂上,所以只要拉动或推动竖向移动启闭开关,就能实现电池组件与led灯电性连接,电池组件给led灯供应能量,让led灯发光,led灯的发光量大并且能耗低,能实现长时间的发光。当完成捕捞和垂钓后,若电池组件还有电的话,可拧动电源管从而实现电池组件与led灯实现断路,可重复使用。为了防止正引线51、负引线52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会发生相互的触碰从而导致短路,故本实施例设置了限位架,限位架能有效地实现正引线51、负引线52的定位,正极脚31、负极脚32能实现正引线51、负引线52的对应有效的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透光管由透明材质制成。

透光管1与电源管4在套接的位置上设有扣接结构,所述扣接结构包括设在透光管1、电源管4其中之一上的凸块81,设在透光管1、电源管4另外之一上的两个定位槽82,两个定位槽82一上一下间隔设置,凸块81可分别与两个定位槽82连接,从而实现电源管4与透光管1相互可沿竖向轴上下移动时的定位。这样的连接结构便于生产,定位也非常的可靠。

电源管4的管腔内设有弹性垫54,电源管4内固定地设有限位架55,电源管4的管腔内设有抵接面41,抵接面41设在电池5的下方,所述弹性垫54设在限位架55与抵接面41之间,电池5的正极、负极上分别连接有正引线51、负引线52,正引线51、负引线52穿过限位架55后与限位架55的下侧面抵接,正引线51、负引线52与限位架55的下侧面抵接的部分为片状或为一大一小的同心环状,所述限位架55由绝缘材料制成。正引线51、负引线52与限位架55的下侧面抵接的部分为可以分别是一大一小的同心环状,这样接触面积大,不论电源管4转动到哪一个角度能确保led灯与电池有效的连通。

由于led灯的光束较为聚集,为了让led灯的光线能较大限度的利用,透光管1内设有反光珠6,反光珠6设在透光管1的下端与led灯3之间,反光珠6的外表面为反光面,led灯的光线射向反光面的光线会向透光管的径向发散。

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反光珠6,所述两个反光珠6分别称为第一光珠、第二光珠,led灯3、第一光珠、第二光珠在透光管1内依次设置,第一光珠内设有第一透光孔61,第一透光孔61的两个开口分别朝向led灯3和第二光珠;第一光珠、第二光珠的表面均覆盖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形成反光面,反光层为铝质层,第二光珠内设有第二透光孔62,第一透光孔61与第二透光孔62互成非零夹角设置。这样led灯的部分光线会从上方的反光珠的第一透光孔61穿过,然后照向第二光珠,经过第一透光孔61的光线会在第二光珠上的反光面上进行发散。

本实施例的透光管1上设有抵接肩11,电源管4的下端面与抵接肩11之间设有密封环7,这样能有效地实现电源管4与透光管1的相互密封。

本实施例可用于渔网,为了便于连接渔网,电源管4的外壁上设有连接头71,连接头71上设有连接孔,可用绳索通过连接孔将渔网与本实施例实现连接,本实施例发出的光线能很好的吸引鱼类进入往内。

参照图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存在如下的区别:

为了便于将本实施例连接在钓鱼线上的鱼漂上,电源管4的上端设有连接柱72,连接柱72的上端为锥面或为弧面,这样可以用一个软管将本实施例通过连接柱将普通的鱼漂连接在一起,为了降低本实施例整体的密度,连接柱72内设有空腔。

本实施例的透光管1与电源管4用螺纹连接,这样的连接可靠,操作力小。

电源管4的管腔内设有弹性垫54,电源管4内固定地设有限位架55,电源管4的管腔内设有抵接面41,抵接面41设在电池5的上方,抵接面41与电池5之间设有具有弹性的压紧垫56,所述弹性垫54设在限位架55与电池5之间,限位架55为导体,限位架55为环状构件,限位架55与电池的负极连接,负极脚32与限位架55的环面抵接,对应地正极脚31穿过限位架55的环孔后与电池的正极抵接,这样的结构简单可靠,压紧垫56和弹性垫54的设置,能实现负极脚32与电池的负极弹性压接,而正极脚31与电池正极弹性抵接。压紧垫56为片状的弹性胶片。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抵接面均为设在电源管4内的孔肩,弹性垫54为o形圈。

正引线51、负引线52在实施例中是作为电池组件的正极、负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