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9321发布日期:2020-04-24 20:5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捕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针对昆虫的科学实验和农作物中昆虫的捕捉,一般会用到昆虫诱捕器,诱捕器是放置昆虫性诱剂的工具,利用昆虫性诱剂来诱杀昆虫,不接触植物和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生态防治害虫的有效工具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农、林、蔬菜、花卉等作物上趋性害虫的防治,可避免和减少因使用农药给人类、其他生物及环境带来的危害。

现有的昆虫诱捕器是将含有昆虫性诱剂的诱芯悬吊在诱捕器内,并在诱捕器内设置一个开有若干进虫口的倒漏斗,诱芯即在倒漏斗内,用于迷惑昆虫,使其从倒漏斗上进虫口进入到诱捕器本体内,因为无法及时出来而被饿死或是电击而死,然后经由导向滑板进入到集虫瓶内。但这样的诱捕器存在一些问题,如诱芯的气味由于风力作用一直限于诱捕器本体顶端,不能很好地诱惑昆虫;且在夜晚的时候,由于趋光性原因,昆虫会向更亮的地方飞行,也会导致昆虫诱捕器的捕获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通过在诱芯上方设置旋转装置,在倒漏斗上设置双层导向滑板,在诱捕器本体下方设置可活动调节的可变光源,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两端开口的诱捕器本体:

所述诱捕器本体上端连接有球形罩,球形罩包括螺旋配合的顶盖和聚光座,所述聚光座与诱捕器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设于聚光座上,且在顶盖内设有旋转装置,顶盖下方悬吊有用于释放性诱剂的诱芯;

所述诱捕器本体内安装有倒漏斗,诱芯设于倒漏斗内部上方,所述倒漏斗上开均匀设有进虫口,且在倒漏斗外侧斜向设有第一导向滑板,第一导向滑板与诱捕器本体内壁卡接;

所述诱捕器本体下部开设有第一出虫孔,第一导向滑板下端与第一出虫孔对应,且在第一出虫孔外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收集昆虫的集虫装置;

所述诱捕器本体底部设于支撑机构上,支撑机构上活动设有存储装置,存储装置上设有可变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设于顶盖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集虫装置包括与第一出虫孔外侧卡接的固定盒体,固定盒体内设有电流感应计数器,且在固定盒体下方连接有集虫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向均匀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与诱捕器本体底部螺纹连接,支撑杆下端焊接有紧固环,且在支撑杆上竖向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竖向等距设有若干定位孔,存储装置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光源架设在存储装置顶端,且在存储装置内盛有水或食用油。

进一步地,所述倒漏斗外侧还斜向设有第二导向滑板,第二导向滑板设于第一导向滑板下方,且在与第二导向滑板下端对应的诱捕器本体侧壁还开设有第二出虫孔,第二出虫孔外侧卡设有可拆卸的防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为弧形结构,且在防护板上端设有与诱捕器本体上条形孔配合的条形凸台,防护板下端设有与诱捕器本体上条形槽卡接的卡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诱捕器本体上端设置球形罩,球形罩设置成螺旋配合的顶盖和聚光座两部分,将旋转装置设在顶盖内,并在顶盖下方悬吊诱芯,用于将诱芯的气味发散到诱捕器本体各个位置,同时确保气味也充满倒漏斗内,以便更高效率的吸引昆虫进入诱捕器内。

2、通过将诱捕器本体设在支撑机构上,用于留出有余空间,便于昆虫从诱捕器底部进入到倒漏斗内,同时,在支撑机构上设置活动连接的存储装置,并将可变光源设置在存储装置上,以便于夜晚点亮光源,吸引昆虫到诱捕器本体附近,进而在诱芯的引诱下飞入到诱捕器本体内。

3、通过斜向设置第一导向滑板和第二导向滑板,并对应设置第一出虫孔和第二出虫孔,以便于第一导向滑板将在诱捕器内死亡的昆虫通过第一出虫孔导移至集虫装置内,第二导向滑板将误飞入的蚊虫尸体集中在其下端,通过人工清理方式将这些尸体从第二出虫孔位置移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昆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诱捕器本体、2-球形罩、201-顶盖、202-聚光座、3-旋转装置、301-微型电机、302-旋转叶片、4-诱芯、5-倒漏斗、501-进虫口、6-第一导向滑板、7-第一出虫孔、8-集虫装置、801-固定盒体、802-集虫瓶、9-支撑机构、901-支撑杆、9011-定位槽、9012-定位孔、902-紧固环、10-存储装置、11-可变光源、12-第二导向滑板、13-第二出虫孔、14-防护板、1401-条形凸台、140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器本体1,诱捕器本体1两端开口,在诱捕器本体1的上端连接有球形罩2,球形罩2分为螺旋配合的顶盖201和聚光座202两部分,其中,聚光座202与诱捕器本体1上端固定连接,顶盖201位于聚光座202上方,它呈一个空心的腔体,在这腔体里设有旋转装置3,旋转装置3包括竖向设置的微型电机301和位于微型电机301转轴上的旋转叶片302,在顶盖20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透风口,且在顶盖201底部悬吊有用于释放性诱剂的诱芯4,当微型电机301驱动旋转叶片302转动时,可将诱芯4发散的气味充满诱捕器本体1内;进一步地,在诱捕器本体1内安装有倒漏斗5,倒漏斗5口径小的一端朝上,诱芯4通过倒漏斗5口径小的一端进入到倒漏斗5内,为使倒漏斗5稳定地设于诱捕器本体1内,可在诱捕器本体1内壁下端凸出设置一环形支撑台,倒漏斗5口径大的一端直接卡设在环形支撑台上,所述倒漏斗5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进虫口501,当昆虫受诱芯4的气味引诱时,即通过诱捕器本体1下端飞入到倒漏斗5内,并经由进虫口501进入到诱捕器本体1与倒漏斗5之间的空间内,由于昆虫无法及时逃脱,最终在诱捕器本体1内饥饿而死,且为了加速昆虫死亡,可在诱捕器本体1内壁及倒漏斗5上通电,用于电击受到引诱的昆虫,而为了便于收集死亡的昆虫,在倒漏斗5的外侧斜向设有第一导向滑板6,第一导向滑板6与诱捕器本体1内壁卡接,通常将第一导向滑板6的倾斜角设为30~60度范围内,既便于昆虫的滑落,又能确保足够的昆虫诱捕空间;更进一步地,在第一导向滑板6下端对应的诱捕器本体1内壁开设第一出虫孔7,第一出虫孔7外设置可拆卸连接的集虫装置8,用于有效地收集死亡的昆虫,该集虫装置8包括有固定盒体801,固定盒体801与第一出虫孔7外侧卡接,在固定盒体801的下方设有一个向下凸出的开口,该开口处连接有集虫瓶802,为有效记录进入集虫瓶802内的昆虫数量,在固定盒体801内还设有常见的电流感应计数器,优选的是将电流感应计数器设在连接集虫瓶802瓶口的外侧;再进一步地,为使诱捕器能很好的引诱昆虫,需将诱捕器设置在一定高度,故本实施例是在诱捕器本体1底部连接有由若干支撑杆901构成的支撑机构9,通常支撑杆901的数量为3~6个即可,且为了使支撑机构9更具稳定性,在支撑杆901下端设有紧固环902,紧固环902与每个支撑杆901都焊接在一起,且在每个支撑杆901上竖向开设有定位槽9011,定位槽9011内竖向等距设有定位孔9012,存储装置10设于支撑杆901围成的区域内,螺钉经由定位孔9012将存储装置10固定在支撑杆901上,可变光源11则通过钢丝或塑料装置架设在存储装置10的上方,实际中,可根据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来选择支撑杆901的长度,并依据需要捕捉的昆虫的生活特性在选择将存储装置10安装在哪个定位孔9012的位置,以使得可变光源11处于一个最佳的位置,使其能更大效率引诱昆虫进入到诱捕器本体1内。

综上所述,以在夜间捕获稻田里的螟虫为例,将支撑杆901设于稻田里,确保支撑杆901的高度不至于影响到秧苗的成长,同时调节储装置的位置,使得可变光源11的光束直射到聚光座202上,且因为螟虫对于黄光有更强的趋光性,将可变光源11调制为黄色光,螟虫受光的吸引到诱捕器本体1下方,然后在诱芯4的引诱下往上走,最终经由倒漏斗5上的进虫口501飞入到诱捕器本体1与倒漏斗5围成的区域内,由于诱捕器本体1与倒漏斗5上均通有电,昆虫在电击作用下迅速死亡,这一期间,旋转装置3也在同步运行,以更好地扩散诱芯4的气味,以提搞诱捕效率。

优选的,在实施例一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在存储装置10内可添加水或食用油,用于捕获厌水或油的部分昆虫,还可对因倒漏斗5所困,最终下落到存储装置10内的昆虫进行捕获。

更优选的,在实施例一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是,在倒漏斗5外侧还斜向设有第二导向滑板12,第二导向滑板12设在第一导向滑板6的下方,且在与第二导向滑板12下端对应的诱捕器本体1侧壁还开设有第二出虫孔13,第二出虫孔13外侧卡设有可拆卸的防护板14,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将通过倒漏斗5外侧下部进虫口501飞入到诱捕器本体1内的其它细小蚊虫尸体进行导移和人工清理。

更优选的,在实施例三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防护板14为弧形结构,且在防护板14上端设有与诱捕器本体1上条形孔配合的条形凸台1401,防护板14下端设有与诱捕器本体1上条形槽卡接的卡扣1402,从而更于防护板14在诱捕器本体1外侧的安装和拆卸。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