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料的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6154发布日期:2020-07-10 15: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装料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板(1)、喂食结构(3)、器体(4)、输料结构(5)和封口结构(6);

圆环板(1):所述圆环板(1)的底面对称设有两个底柱(2);

喂食结构(3):所述喂食结构(3)的上端边缘处与两个底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

器体(4):所述器体(4)包括圆筒(41)和圆锥管(42),所述圆筒(41)的上壁边缘处设有进料口,圆锥管(42)设置于圆筒(41)的底端筒口处,圆筒(41)的外壁面底端与圆环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圆锥管(42)与喂食结构(3)对应设置;

输料结构(5):所述输料结构(5)设置于圆筒(41)和圆锥管(42)的内部;

封口结构(6):所述封口结构(6)设置于圆锥管(42)的外弧壁上,且与圆锥管(42)的底端管口对应设置;

其中:还包括蓄电池(7)和plc控制器(8),所述蓄电池(7)和plc控制器(8)分别设置于圆环板(1)的上端,蓄电池(7)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料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结构(3)包括喂食器体(31)、喂食凹槽(32)和圆锥体(33),所述喂食器体(31)的上端边缘处与两个底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喂食凹槽(32)设置于喂食器体(31)的上端中部,圆锥体(33)设置于喂食凹槽(32)的底端中部,且与圆锥管(42)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料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结构(5)包括电机(51)、转动轴(52)和螺旋片(53),所述电机(51)设置于圆筒(41)的上端中部,电机(51)的输出轴穿过圆筒(41)的上端通孔并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52)的顶端固定连接,转动轴(52)延伸至圆锥管(42)的内部且在表面设有螺旋片(53),螺旋片(53)位于圆锥管(42)的内部,且与圆锥管(42)对应配合设置,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料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结构(6)包括支板(61)、电动推杆(62)、架板(63)、封盖(64)和插柱(65),所述支板(61)设置于圆锥管(42)的外弧壁上,电动推杆(62)设置于支板(61)的底面,架板(63)设置于电动推杆(62)的伸缩端底部,封盖(64)设置于架板(63)的内侧端头上,且与圆锥管(42)的底端管口对应设置,插柱(65)设置于封盖(64)的上端,插柱(65)与圆锥管(42)的底端管口插接,插柱(65)的顶端为圆锥体结构,电动推杆(6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料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距传感器(9)、报警灯(10)、超声波物位计(11)和注料斗(12),所述测距传感器(9)对称设置于圆环板(1)的底面,且均与喂食凹槽(32)的底端边缘处对应设置,报警灯(10)设置于圆环板(1)的上端,超声波物位计(11)设置于圆筒(41)上壁边缘处的安装口内,注料斗(12)设置于圆筒(41)上壁边缘处的进料口处,测距传感器(9)和超声波物位计(11)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入端,报警灯(10)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装料的喂食器,包括圆环板、喂食结构、器体、输料结构和封口结构,圆环板的底面对称设有两个底柱,喂食结构的上端边缘处与两个底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器体包括圆筒和圆锥管,圆筒的上壁边缘处设有进料口,圆锥管设置于圆筒的底端筒口处,圆筒的外壁面底端与圆环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圆锥管与喂食结构对应设置,输料结构设置于圆筒和圆锥管的内部,该自动装料的喂食器,便于准确把控食料的添加量、使用量和装料投放情况,实现快速分离卸料与闭合封口,快速轴向输料,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各结构设计合理,连贯性较好,避免食用器材中心堆积过多食料影响后续装料投放。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龙龙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