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8055发布日期:2020-08-25 18:3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为农业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显著的提高。我国蔬菜温室大棚系统具有规模小、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缺点,很多是一家一户零、小、散、乱的生产模式,很多是简单的日光温室,大多采用手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非常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蔬菜大棚的种植成本,降低了农民种植蔬菜大棚的积极性。大棚种植环境中的光强、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对于蔬菜的种植影响较大,人工值守的方式有着成本大、步骤繁琐等缺点。另外,在传统的大棚设备控制方式中,空调机、加湿器等设备需要人工控制,人力成本较高。现有的蔬菜温室大棚技术不能满足现代农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温室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以及设置在大棚内的mcu主控模块、以及与mcu主控模块连接的监控模块,所述的mcu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pc端连接;

所述的mcu主控模块采用stm32芯片;

所述的监控模块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支架上端的多个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照传感器;

所述的监控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支架上的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

所述的监控模块还包括设备组在大棚本体内的加湿器和空调机;

用户通过pc端控制stm32芯片,从而控制监控模块工作。

优选的,所述的大棚本体内还设置有lcd显示屏,所述的lcd显示屏与stm32芯片连接,通过lcd显示屏显示监控模块的监控参数。

优选的,所述的大棚本体内还设置有多个led装置,所述的led装置包括多个横杆和竖杆,所述的横杆与竖杆相互连接成多层结构,所述的横杆上等间隔设置有多个led灯,通过多个所述的led给大棚进行补光。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esp8266无线模块,所述的esp8266无线模块与stm32芯片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大棚本体的中部位置和底端位置,以检测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湿度。

优选的,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型号为dht11。

优选的,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采用型号为mh-z19b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大棚本体内还设置有蜂鸣器,所述的蜂鸣器与stm32芯片连接,所述的监控模块的监控数据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系统,能够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环境的实时检测,用户可以在pc端以及lcd上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环境,操作方便简单,结构设计合理;

2、用户可以通过pc端设定环境的阈值,若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超过预设的数据,则通过蜂鸣器报警;

3、本实用新型通过esp8266无线模块作为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将环境参数实时传递pc端,并将pc端的指令传输给stm32芯片,实现各个监控模块的数据调整,从而满足大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本体,2-光照传感器,3-温湿度传感器,4-二氧化碳传感器,5-加湿器,6-空调机,40横杆,41-竖杆,42-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以及设置在大棚本体1内的mcu主控模块、以及与mcu主控模块连接的监控模块,所述的mcu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pc端连接;所述的mcu主控模块采用stm32芯片。

所述的监控模块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支架上端的多个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照传感器2;

所述的监控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1的支架上的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3,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3分别位于大棚本体1的支架的中部位置和底部位置,以准确检测空气的温湿度和土壤的温湿度,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3采用型号为dht11的传感器。dht11是一款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传感器,具备功耗较低、体积较小、传输距离较远、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中,dht11作为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和土壤中的温湿度。

所述的监控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4;二氧化碳传感器4采用型号为mh-z19b传感器,mh-z19b传感器具备寿命长、选择性好、无氧气依赖性、低功耗等特点,在蔬菜温室大棚系统较为适用。

所述的监控模块还包括设备组在大棚本体1内的加湿器5和空调机6。

优选的,所述的大棚本体1内还设置有多个led装置,所述的led装置包括多个横杆40和竖杆41,所述的横杆40与竖杆41相互连接成多层结构,所述的横杆40上等间隔设置有多个led灯42,通过多个所述的led42给大棚进行补光。如图3所示。

所述的光照传感器2、温湿度传感器3、二氧化碳传感器4、加湿器5和空调机6均与stm32芯片连接,从而将采集的光照强度信息、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传输给stm32芯片。用户通过pc端控制stm32芯片,以获取上述信息,并且用户可通过pc端预测相应的参数,并且通过stm32芯片控制加湿器5和空调机6工作,以调整大棚本体1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大棚本体1内还设置有lcd显示屏,所述的lcd显示屏与stm32芯片连接,通过lcd显示屏显示监控模块的监控参数,如光照强度信息、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esp8266无线模块,所述的esp8266无线模块与stm32芯片连接,通过该模块实现pc端与stm32芯片之间的通信。

优选的,所述的大棚本体1内还设置有蜂鸣器,所述的蜂鸣器与stm32芯片连接,所述的监控模块的监控数据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以及设置在大棚内的mcu主控模块、以及与mcu主控模块连接的监控模块,所述的mcu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pc端连接;

所述的mcu主控模块采用stm32芯片;

所述的监控模块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支架上端的多个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照传感器;

所述的监控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支架上的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

所述的监控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内的加湿器和空调机;

用户通过pc端控制stm32芯片,从而控制监控模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本体内还设置有lcd显示屏,所述的lcd显示屏与stm32芯片连接,通过lcd显示屏显示监控模块的监控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本体内还设置有多个led装置,所述的led装置包括多个横杆和竖杆,所述的横杆与竖杆相互连接成多层结构,所述的横杆上等间隔设置有多个led灯,通过多个所述的led给大棚进行补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是型号为esp8266的无线模块,所述的esp8266与stm32芯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大棚本体的中部位置和底端位置,以检测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型号为dht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采用型号为mh-z19b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本体内还设置有蜂鸣器,所述的蜂鸣器与stm32芯片连接,所述的监控模块的监控数据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以及设置在大棚内的MCU主控模块、以及与MCU主控模块连接的监控模块,MCU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PC端连接;MCU主控模块采用STM32芯片;监控模块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支架上端的多个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用于调整大棚环境的加湿器和空调机,用户通过PC端控制STM32芯片,从而控制监控模块工作。本实用新型成本低,用户可以在PC端以及LCD上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环境,操作方便简单,结构设计合理;用户可以通过PC端设定环境的阈值,若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超过预设的数据,则通过蜂鸣器报警。

技术研发人员:狄长安;陈霄;王飞;伍德勇;陈亚洲;顾美;林朝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后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