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2161发布日期:2020-07-31 2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包括设有刮土板(62)的培土犁(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土罩(5)、固定组件、以及设置于培土犁(6)行进方向前方的翻耕组件;所述翻耕组件包括通过外部动力带动旋转的传动组件和沿传动组件中轴径向圆周均布的多个翻耕刀(1);所述挡土罩(5)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翻耕组件的后上方;所述培土犁(6)和翻耕组件均与固定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轴(2)、安装在中轴(2)上的翻耕刀连接盘(3);所述中轴(2)设有用于与翻耕刀连接盘(3)连接的连接部(22),在连接部(22)的一端设有延伸部(21),另一端设有传动部(23);所述传动部(23)上设有传动件(24)以便于与外部动力的传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耕刀连接盘(3)为中部设有与连接部(22)连接的连接孔,外部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沿径向延伸的连接筒(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32)内设有连接翻耕刀(1)的空腔,空腔外部设有与螺栓固定的外螺纹;螺纹部对称设有窄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耕刀(1)包括与所述连接筒(32)空腔相配合的插接部(11)以及刀体;所述刀体包括背部(12)、刃部(13)以及位于尖端的弯折部(14);所述刃部(13)靠近插接部(11)一侧向背部(12)内凹,靠近弯折部(14)向背部(12)对侧呈曲线前凸并与弯折部(14)圆滑过渡连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耕刀(1)的刀面主体与传动组件的中轴(2)径向平面呈5-30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耕刀(1)的所述刀面主体为翻耕刀(1)的背部(12)与刃部(13)所在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轴承支架(4)、支架(7)、连接组件(8)以及培土犁连接组件(9);所述轴承支架(4)一端设有轴承座,另一端设有螺孔可通过连接组件(8)与支架(7)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套接在中轴(2)延伸部(21)上;所述培土犁连接组件(9)的上端设有固定盘(92),u型螺杆(93)通过固定盘(92)上的螺孔与支架(7)借助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培土犁连接组件(9)通过连接杆(91)与位于底部的培土犁(6)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挡土罩(5)的前端两侧与所述轴承支架(4)的相对侧面固定连接,后部与所述培土犁连接组件(9)的连接杆(9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罩(5)的上表面设有贯通的施肥孔(5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中耕培土装置,属于马铃薯种植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设有刮土板的培土犁、挡土罩、固定组件、以及设置于培土犁行进方向前的翻耕组件。翻耕组件包括通过外部动力带动旋转的传动组件和沿传动组件中轴径向圆周均布的多个翻耕刀。挡土罩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翻耕组件的后上方,培土犁和翻耕组件均与固定组件连接。该装置的翻耕刀可充分翻搅垄沟及靠近垄沟的垄侧部土壤。翻耕刀设有弯折部,且翻耕刀面与垂直面呈一定夹角,使翻耕刀刃部倾斜插入土壤并将大块土壤翻动搅碎并扬起。同时,在翻耕刀的后部设有挡土罩,既可以阻拦扬起的土壤又可以有效组织翻起的大块土壤或石子飞起砸坏或击伤马铃薯秧苗。

技术研发人员:宿飞飞;王绍鹏;刘振宇;高云飞;刘尚武;张静华;芦娜;王巍;王翠玲;胡林双;盛万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