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1914发布日期:2020-10-13 07:4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属于乌龟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饲养乌龟有池养、缸养、木盆养和水库池塘养等多种方式,各有利弊,可以因地制宜地自行选择,其中池养适应用大规模的养殖。养殖池一般面积较大,投料时若通过人工直接投,需要绕着养殖池投料,十分耗费人力,且养殖池中心区域不能很好的投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该投料设备通过在水中自动移动,能在养殖池的每个区域进行投料,大大提高了投料效率和覆盖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包括上仓体、下仓体、支撑板和水下动力装置,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之间通过过料筒连接,所述下仓体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水下动力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泡沫板,所述泡沫板位于所述水下动力装置的上方,且包裹所述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分为固定连接杆和转动连接杆,所述转动连接杆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固定连接杆的下方。

所述泡沫板的下端中间位置开有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转动装置和所述转动连接杆的上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水下动力装置连接在所述转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所述转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水下动力装置转动。

所述上仓体的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圆锥形,所述下仓体为倒置的圆锥形,所述过料筒为圆柱形。

所述支撑板也为倒置的圆锥形,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仓体相平行,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仓体之间为投料过道。

所述下仓体的下端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各设有一个限位卡扣,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卡扣对应的位置上各设有一个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扣活动扣在所述限位卡槽内。

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之间通过过料筒连接,所述过料筒上设有启闭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通过水下动力装置提供动力,转动装置转动水下动力装置以改变方向,这样整个投料设备在水中自动移动,能在养殖池的每个区域进行投料,大大提高了投料效率和覆盖范围;

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的上仓体和下仓体为非固定连接,需要清洗或加料时只需将上仓体取出即可,下仓体无需从水中取出,操作便捷性提高;

3、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的上下仓体通过限位卡扣和限位槽连接,装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仓体,2为下仓体,3为支撑板,4为水下动力装置,5为泡沫板,6为固定连接杆,7为转动连接杆,8为转动装置,9为凹槽,10为投料过道,11为限位卡扣,12为限位卡槽,13为过料筒,14为启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包括上仓体1、下仓体2、支撑板3和水下动力装置4,上仓体1和下仓体2之间通过过料筒13连接,下仓体2活动连接在支撑板3的上方,支撑板3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水下动力装置4,支撑板3的下端连接泡沫板5,泡沫板5位于水下动力装置4的上方,且包裹连接杆。

连接杆分为固定连接杆6和转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杆7通过转动装置8连接在固定连接杆6的下方。

泡沫板5的下端中间位置开有开口朝下的凹槽9,转动装置8和转动连接杆7的上部分设置在凹槽9内。

水下动力装置4连接在转动连接杆7的下端,转动装置8带动转动连接杆7转动,进而带动水下动力装置4转动。

上仓体1的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圆锥形,下仓体2为倒置的圆锥形,过料筒13为圆柱形。

支撑板3也为倒置的圆锥形,支撑板3与下仓体2相平行,支撑板3与下仓体2之间为投料过道10。

下仓体2的下端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各设有一个限位卡扣11,支撑板3的上端与限位卡扣11对应的位置上各设有一个限位卡槽12,限位卡扣11活动扣在限位卡槽12内。

上仓体1和下仓体2之间通过过料筒13连接,过料筒13上设有启闭模块14。

使用时,通过动力装置4控制转动连接杆7,进而调节水下动力装置4的方向,物料从上仓体1投入,进入下仓体2,通过投料过道10进入水中。动力装置4对转动连接杆7的控制以及水下动力装置4属于现有公知技术,他们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仓体(1)、下仓体(2)、支撑板(3)和水下动力装置(4),所述下仓体(2)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的上方,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水下动力装置(4),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连接泡沫板(5),所述泡沫板(5)位于所述水下动力装置(4)的上方,且包裹所述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分为固定连接杆(6)和转动连接杆(7),所述转动连接杆(7)通过转动装置(8)连接在所述固定连接杆(6)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板(5)的下端中间位置开有开口朝下的凹槽(9),所述转动装置(8)和所述转动连接杆(7)的上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动力装置(4)连接在所述转动连接杆(7)的下端,所述转动装置(8)带动所述转动连接杆(7)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水下动力装置(4)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仓体(1)的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圆锥形,所述下仓体(2)为倒置的圆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也为倒置的圆锥形,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下仓体(2)相平行,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下仓体(2)之间为投料过道(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仓体(2)的下端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各设有一个限位卡扣(11),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卡扣(11)对应的位置上各设有一个限位卡槽(12),所述限位卡扣(11)活动扣在所述限位卡槽(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仓体(1)和所述下仓体(2)之间通过过料筒(13)连接,所述过料筒(13)上设有启闭模块(14),所述过料筒(13)为圆柱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自动投料设备,其包括上仓体、下仓体、支撑板和水下动力装置,上仓体和下仓体之间通过过料筒连接,下仓体活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上方,支撑板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水下动力装置,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泡沫板,泡沫板位于水下动力装置的上方,且包裹连接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水下动力装置提供动力,转动装置转动水下动力装置以改变方向,这样整个投料设备在水中自动移动,能在养殖池的每个区域进行投料,大大提高了投料效率和覆盖范围;上仓体和下仓体为非固定连接,需要清洗或加料时只需将上仓体取出即可,下仓体无需从水中取出,操作便捷性提高;上下仓体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槽连接,装卸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费春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金龟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