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61173发布日期:2020-06-26 22:26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国外松采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
背景技术
:国外松一般是指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从北美引进的优质、速生松树,主要树种有湿地松、加勒比松和火炬松等。传统国外松采脂方法存在着技术落后,林分质量差,林木生长缓慢,单位面积产脂量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以解决传统国外松采脂方法存在着技术落后,林分质量差,林木生长缓慢,单位面积产脂量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12年生以上的国外松,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采割步距选择0.1cm;(2)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采脂负荷率为60-65%,完成3-5年采脂。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国外松的胸径在16cm以上。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脂时留出宽度为20cm以上的营养带。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受脂容器选用塑料薄膜袋。更进一步地,所述受脂容器采用竹制品固定。进一步地,步骤(2)中采脂间隔期为3天1采或者2天1采。进一步地,步骤(2)中具体采脂面积按如下公式公式计算:式中:s表示国外松的采脂面积;n表示采割的年度,1≤n≤5;d1表示起采胸径;dn表示第n采割年的胸径;△d表示年胸径平均增长量;dn设为首项为d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π为圆周率,取3.14;γ为采脂负荷率;l为步距值;d为采脂的天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针对南方部分地区土壤严重酸化现状,创新了调控土壤酸碱度和合理配置复合肥相结合的技术措施,采用比较合理比例的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其中施放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能促进树高生长,增加产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施放石灰粉对促进调节林分土壤酸度、地被有机质分解、微生物群落和肥效有显著的作用,间接促进了林木的松脂的分泌,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经济效益远大于传统方法获得的经济效益。(2)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国外松砍伐前短期采脂,可以实现较大程度采脂下,不影响国外松的生长,实现产材的较大化产值。(3)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国外松采脂方法存在着技术落后,林分质量差,林木生长缓慢,单位面积产脂量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下降式采脂法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国外松采脂前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对不同采脂间隔与产脂量的关系、不同侧沟采割步距与产脂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采脂间隔期、采割深度、采割负荷率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选择,从而为如何实现获得产脂和产材较大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数据基础。(一)不同采脂间隔期与产脂量的关系2015年,在合浦县林科所开展了12年生国外松不同采脂间隔期与产脂量的对比试验。试验设置12年生国外松3天1采、2天1采、1天1采、1天2采共4个处理,选择地力和坡向相似的样地,各处理采脂株数为35株。试验结果表明:(1)始采脂的第1年,1天2采产脂量最高,3天1采产脂量最低;(2)采脂第2和第3年的结果与第1年相反,3天1采和2天1采的产脂量分别为1天2采的1.9倍和1.5倍,1天1采产脂量排第三,1天2采的产脂量最低;(3)试验结果还显示采脂间隔期不仅影响松脂产量,同时影响胸径和单株材积,1天2采在连续多年采脂的条件下不仅产脂量最低,年胸径生长量分别比3天1采和2天1采下降了55%和45%,且割面消耗分别增加了50%和40%,劳动量分别增加了6倍和4倍。所以国外松规模化采脂建议推广3天1采或者2天1采。(二)不同采割深度与产脂量的关系2015年,在合浦县林科所开展了12年生湿地松不同采脂深度(入木质部深度)与产脂量的试验研究,设置0.5cm、0.8cm和1.2cm共3组采割深度处理,选择地力和坡向相似的样地,各处理采脂株数为35株。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采割深度对松脂产量和胸径生长量的差异不显著;(2)但采割深度会影响木材质量,采割深度过深降低木材品质,木材收购价格降低;同时,采割深度0.8-1.2c容易造成木材轻微撕裂,易发生风倒,从采割面折断,造成经济损失。以平衡木材和松脂产量为前提,生产上建议推广的最佳采割深度为0.5cm。(三)不同采割负荷率与产脂量的关系2015年,在合浦县林科所开展了12年生国外松不同采割负荷率与产脂量的对比试验,试验在16-18cm径阶(胸径15.0-18.9cm)内设置了40%、55%和70%共3个采脂负荷率处理,试验选择地力和坡向相似的样地,各处理采脂株数为35株,5株不采脂为对照。进行连续2年采脂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16-18cm径阶始采脂第1年内,3个不同采脂负荷率的产脂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排序为采脂负荷率40%<采脂负荷率55%<采脂负荷率70%,采脂负荷率70%的产脂量分别是采脂负荷率40%和采脂负荷率55%的1.52倍和0.97倍;(2)采脂第2年,不同采脂负荷率间松脂产量差异显著,但产脂量排序与第1年相反,表现为采脂负荷率70%<采脂负荷率55%<采脂负荷率40%,另外采脂负荷率对胸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胸径年生长量排序为采脂负荷率70%<采脂负荷率55%<采脂负荷率40%,采脂负荷率70%的胸径处生长量仅为0.32cm,采脂负荷率40%达到0.96cm,说明连续采脂条件下采脂负荷率过大同时影响松脂产量和木材产量,超负荷采脂以消耗林木正常生长和松脂长期产量为代价,作法不可取。生产上建议中长期采脂的负荷率40-55%为适,仅在短期采脂或伐前强度采脂特定条件下方可采用负荷率70%以下。(四)采割面积公式传统高负采脂严重影响国外松生长,不利于实现产脂和产材平衡发展,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本发明在对采脂林要求、采脂技术进行研究,对采脂间隔期、采割深度、采割负荷率等较佳工艺参数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在采伐前采用单面强度采脂法采脂3-5年,在不显著影响木材生长的前提下增加松脂收入。具体采脂面积按下面公式计算:式中:s表示国外松采脂面积;n表示采割的年度,1≤n≤8;d1表示起采胸径;dn表示第n采割年的胸径;△d表示年胸径平均增长量;dn设为首项为d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π为圆周率,取3.14;γ为采脂负荷率;l为步距值;d为采脂的天数。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采脂负荷率,保留一定的树皮输送养分,实现国外松的健康成长,从而实现获得产脂和产材较大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传统单面高负短期采脂严重影响国外松生长,大大降低脂材产出等问题。在以上优化参数的基础上,下面通过更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2,一种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合浦县林科所,在国外松采脂林中施放石灰粉调节林分土壤酸碱度,追施大量元素肥和微量元素肥,所述大量元素肥为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混合肥,微量元素肥为配方晶体肥,采脂前1年夏末初秋追施复合肥0.5kg/株;所述复合肥中n元素含量为95.31kg/hm2、p元素含量为67.24kg/hm2、k元素含量为59.12kg/hm2、微量元素含量为28.06kg/hm2、石灰粉含量为759.48kg/hm2;所述复合肥施肥方法:先在两国外松间挖施肥沟,规格40cm×20cm×20cm,先施入微量元素肥,盖5cm表土,再施入大量元素肥,覆土高出表面4cm;石灰粉施放方法为土壤表面均匀撒放。选择12年生胸径为16.3cm的国外松,从离地面到树高1.5m处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单夹角30度,割沟深入木质部0.5cm,步距0.1cm,按2天1采;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开割长30cm,宽1.0cm,深0.5cm,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受脂容器选用塑料杯,采用竹制品固定,采脂负荷率为60%,割面周长30.7cm,营养带宽度为20.5cm,连续采脂5年;(2)把完成采脂的国外松砍伐销售,按采脂面积公式计算采脂面积及产脂量,统计松脂收入和木材收入之和的总产值,计算经济效益。实施例2如图1、2,一种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合浦县林科所,在国外松采脂林中施放石灰粉调节林分土壤酸碱度,追施大量元素肥和微量元素肥,所述大量元素肥为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混合肥,微量元素肥为配方晶体肥,采脂前1年夏末初秋追施复合肥0.5kg/株;所述复合肥中n元素含量为95.31kg/hm2、p元素含量为67.24kg/hm2、k元素含量为59.12kg/hm2、微量元素含量为28.06kg/hm2、石灰粉含量为759.48kg/hm2;所述复合肥施肥方法:先在两国外松间挖施肥沟,规格40cm×20cm×20cm,先施入微量元素肥,盖5cm表土,再施入大量元素肥,覆土高出表面4cm;石灰粉施放方法为土壤表面均匀撒放。选择12年生胸径为16.8cm的国外松,从离地面到树高1.6m处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单夹角30度,割沟深入木质部0.5cm,步距0.1cm,按3天1采;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开割长32cm,宽1.2cm,深0.5cm,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受脂容器选用塑料薄膜袋,采用木制品固定,采脂负荷率为60%,割面周长31.7cm,营养带宽度为21cm,连续采脂5年;(2)把完成树采脂的国外松砍伐,进行卖掉,按面积公式计算采脂面积及产脂量,统计松脂收入和木材收入之和的总产值,计算经济效益。实施例3如图1、2,一种国外松伐前短期强度采脂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合浦县林科所,在国外松采脂林中施放石灰粉调节林分土壤酸碱度,追施大量元素肥和微量元素肥,所述大量元素肥为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混合肥,微量元素肥为配方晶体肥,采脂前1年夏末初秋追施复合肥0.5kg/株;所述复合肥中n元素含量为95.31kg/hm2、p元素含量为67.24kg/hm2、k元素含量为59.12kg/hm2、微量元素含量为28.06kg/hm2、石灰粉含量为759.48kg/hm2;所述复合肥施肥方法:先在两国外松间挖施肥沟,规格40cm×20cm×20cm,先施入微量元素肥,盖5cm表土,再施入大量元素肥,覆土高出表面4cm;石灰粉施放方法为土壤表面均匀撒放。选择12年生胸径为17.2cm的国外松,从离地面到树高1.5m处按下降式双侧沟采脂法采脂,单夹角30度,割沟深入木质部0.5cm,步距0.1cm,按3天1采;在割面纵向中央线开中沟,开割长36cm,宽1.3cm,深0.5cm,在中沟下端安装受脂容器,受脂容器选用塑料杯,采用竹制品固定,采脂负荷率为62%,割面周长33.4cm,营养带宽度为20.5cm,连续采脂5年;(2)把完成采脂的国外松砍伐,按采脂面积公式计算采脂面积及产脂量,统计松脂收入和木材收入之和的总产值,计算经济效益。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把追肥改成大量元素肥(无石灰粉)。统计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每亩经济效益,如表1所示。实验项目松脂收入(万元)木材收入(万元)总收入(万元)实施例10.72780.94781.6756实施例20.83720.98931.8265实施例30.88121.00211.8833对比例10.61360.76591.3795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3获得的经济效益(总收入)分别对比例1提高了21.46%、32.40%和36.52%。另外本发明针对南方部分地区土壤严重酸化现状,创新了调控土壤酸碱度和合理配置复合肥相结合的技术措施,采用比较合理比例的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其中施放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能促进树高生长,增加产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施放石灰粉对地被有机质分解、微生物群落和肥效有显著的作用,间接促进了林木的松脂的分泌,实施例1的方法比对比例1的方法多加了石灰粉和微量元素,应用较少的投入获得了21.46%的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