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三氟苯嘧啶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1126发布日期:2020-05-29 13:02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药剂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含有三氟苯嘧啶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利用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是防治地下害虫及农作物土传、种传病害的经济简便的方法之一。相比常规的喷雾、喷粉和土壤处理,种子处理技术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种子处理不但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还能减少作物生长期农药使用次数。众所周知,水稻生长期病虫害是水稻安全生产中的主要威胁,而稻飞虱和水稻恶苗病正是水稻诸多病虫害中的主要两种。在正常年份,为了减少水稻病虫害损失往往要进行3-4次喷雾防治,在大发生年份,用药次数更是高达5-6次。传统的茎叶喷雾防治施药次数多,药剂利用率低,易引起水稻病虫害的抗药性,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因此如何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使用次数,是目前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水稻种子处理技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案则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该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还能减少作物生长期农药使用次数,对于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因此开发一种省工省力且减少农药使用量或次数,并能有效兼治稻飞虱和水稻恶苗病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及其应用方法对水稻安全生产有着重大意义。三氟苯嘧啶(triflumezopyrim,3,4-二氢-2,4-二氧代-1-(嘧啶-5-基甲基)-3-(α,α,α-三氟间甲苯基)-2h-吡啶并[1,2-α]嘧啶-1-鎓-3-盐),是杜邦研发的新型介离子类或两性离子类杀虫剂,亦为新型嘧啶酮类化合物。其高效,持效,用量低,对环境友好,主要防治水稻飞虱、叶蝉等,与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对传粉昆虫无不利影响。叶菌唑(metconazole,5-(4-氯苯基)-2,2-二甲基-1-(1-氢-1,2,4-三唑-1-甲基)环戊醇)是麦角淄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两种异构体都有杀菌活性,但顺式活性高于反式。叶菌唑的杀真菌谱非常广泛,且活性极佳。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壳针孢、链孢霉和柄锈菌植病有卓越效果。叶菌唑同传统杀菌剂相比,剂量极低而防治谷类植病范围却很广。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三氟苯嘧啶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含有三氟苯嘧啶的种子处理悬浮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三氟苯嘧啶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在水稻上防治病虫害的应用。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有三氟苯嘧啶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含有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的质量份比为1-15:15-1。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含有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的质量份比为1-3:3-1。最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含有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的质量份比为1:3。上述农药组合物可以配置成种子处理悬浮剂,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包括三氟苯嘧啶、叶菌唑、助剂和水,三氟苯嘧啶占种子处理悬浮剂质量的1-15%,叶菌唑占种子处理悬浮剂质量的1-15%。所述助剂包括湿润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以及消泡剂。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由以下组分组成:1-15%三氟苯嘧啶、1-15%叶菌唑、1-5%湿润分散剂、1-5%成膜剂、1-8%着色剂、0.1-2%增稠剂、1-3%防冻剂、0.1-1%防腐剂、0.1-1%消泡剂,余量为水。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的有效成分包含质量百分比为5-15%三氟苯嘧啶以及5-15%叶菌唑。所述湿润分散剂有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丙烯酸乙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基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对多种分散剂进行筛选,选取其中表现出较好的分散性和包衣均匀度的乳化分散剂。适用的分散剂可以是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丙烯酸乙酯与醋酸乙烯的聚合物。所述成膜剂动物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适用的成膜剂优选聚乙烯醇。所述着色剂为碱性玫瑰精、水性玫红、酸性大红、fluoresceinred5b、red-8110、red-131、fgr-131。适用的着色剂为碱性玫瑰精。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硅酸镁铝、膨润土。本发明中优选黄原胶、硅酸镁铝。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己二醇、尿素、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钙,从价格及效果选择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乙二醇或丙三醇。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山梨酸、水杨酸钠、2-羟基联苯、对羟基苯甲醛1,2-苯并噻唑啉-3-酮中,优选苯甲酸钾。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c10-20的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优选有机硅酮类。本发明中,优选地种子悬浮剂的配方为: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5%、聚乙烯醇5%、碱性玫瑰精5%、硅酸镁铝1%、乙二醇1%、苯甲酸钾0.5%、有机酮类0.5%、余量以蒸馏水补足。优选地,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中三氟苯嘧啶所占质量百分数为15%,叶菌唑所占质量百分数为5%。优选地,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中三氟苯嘧啶质量百分数为10%,叶菌唑所占质量百分数为5%。优选地,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中三氟苯嘧啶所占质量百分数为5%,叶菌唑所占质量百分数为5%。优选地,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中三氟苯嘧啶所占质量百分数为5%,叶菌唑所占质量百分数为10%。优选地,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中三氟苯嘧啶所占质量百分数为5%,叶菌唑所占质量百分数为15%。上述含有三氟苯嘧啶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入砂磨机中研磨,经检测后粒径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稻飞虱和水稻恶苗病的应用。上述种子处理悬浮剂的用量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50-100。优选地,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的用量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80。有益效果:(1)本申请人意外的发现,将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混合使用,可有效地控制水稻恶苗病及水稻穗前、中期稻飞虱的危害;(2)本发明含有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的种子处理悬浮剂,相较于传统的茎叶喷雾防治,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在稻飞虱中等及偏轻发生年份,一次种子处理即可有效地控制水稻恶苗病及水稻穗前稻飞虱的危害;在稻飞虱偏重及大发生年份,一次种子处理,能有效压低水稻穗前田间虫量,减少稻飞虱防治次数2-3次,明显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防治成本,节省大量劳动力;(3)本发明的水稻种子处理剂对作物、害虫的天敌以及环境和人类安全可靠;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能够广泛应用于水稻种子处理领域。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事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1:20%三氟苯嘧啶·叶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制备具体配方为:三氟苯嘧啶15%、叶菌唑5%、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5%、聚乙烯醇5%、碱性玫瑰精5%、硅酸镁铝1%、乙二醇1%、苯甲酸钾0.5%、有机酮类0.5%、余量以蒸馏水补足。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入砂磨机中研磨3-4小时,经检测后粒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实施例2:15%三氟苯嘧啶·叶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制备具体配方为:三氟苯嘧啶10%、叶菌唑5%、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5%、聚乙烯醇5%、碱性玫瑰精5%、硅酸镁铝1%、乙二醇1%、苯甲酸钾0.5%、有机酮类0.5%、余量以蒸馏水补足。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入砂磨机中研磨3-4小时,经检测后粒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实施例3:10%三氟苯嘧啶·叶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制备具体配方为:三氟苯嘧啶5%、叶菌唑5%、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5%、聚乙烯醇5%、碱性玫瑰精5%、硅酸镁铝1%、乙二醇1%、苯甲酸钾0.5%、有机酮类0.5%、余量以蒸馏水补足。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入砂磨机中研磨3-4小时,经检测后粒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实施例4:15%三氟苯嘧啶·叶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制备具体配方为:三氟苯嘧啶5%、叶菌唑10%、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5%、聚乙烯醇5%、碱性玫瑰精5%、硅酸镁铝1%、乙二醇1%、苯甲酸钾0.5%、有机酮类0.5%、余量以蒸馏水补足。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入砂磨机中研磨3-4小时,经检测后粒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实施例5:20%三氟苯嘧啶·叶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制备具体配方为:三氟苯嘧啶5%、叶菌唑15%、聚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5%、聚乙烯醇5%、碱性玫瑰精5%、硅酸镁铝1%、乙二醇1%、苯甲酸钾0.5%、有机酮类0.5%、余量以蒸馏水补足。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入砂磨机中研磨3-4小时,经检测后粒经在5μm以下即可制得。应用例1:选择实施例1、2、3、4、5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研究不同用量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选择为南粳9108的粳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具体实施方法为将水稻种子经过48h浸种后,置于荫凉处沥干12h,将实施例1、2、3、4、5中种子处理悬浮剂每4kg种子分别按照4g、8g、12g用药量均匀拌种,各个处理各取100粒种子放在铺有3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在35℃温度下放置1天(d),之后置于温度为25±1℃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待其发芽,7d后调查种子发芽数,计算发芽率,每个处理3次重复;对照为不加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的清水处理。试验结果如下: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在4、8、12g每4kg用量时,通过浸种后包衣的方式对水稻最终发芽率没有影响。应用例2:选择实施例1、2、3、4、5的水稻种子处理剂测定不同配比对水稻恶苗病的共毒系数。另设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两个单剂处理。试验用药采用92%三氟苯嘧啶原药、和95%叶菌唑原药,使用溶剂将原药溶解,根据实施例1-5的配比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数据用dp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抑制(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共毒系数等。理论毒力指数(tti)=σ(某药的毒力指数ati×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份的百分率)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当ctc大于12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80-120时为加和作用。试验测定出叶菌唑对恶苗病的抑制中浓度为0.68μg/ml,设定叶菌唑对水稻恶苗病的毒力指数为100。各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毒力指数、共毒系数如下表:供试种子处理剂致死中浓度ec50(μg/ml)atittictc叶菌唑0.68100.00--三氟苯嘧啶6.7910.01--实施例11.4746.2632.58142.01实施例21.0564.7640.07161.64实施例30.7294.4455.05171.56实施例40.61111.4870.03159.17实施例50.5136.0077.53175.43分析上述数据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与叶菌唑按上述不同比例复配时,实验例1-5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实施例5的共毒系数为175.43,增效作用最明显,可见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的复配存在合理性和可行性。应用例3:选择实施例1、2、3、4、5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研究不同用量对水稻恶苗病的控制效果。选择为南粳9108的粳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具体实施方法为将水稻种子经过48h浸种后,于阴凉处放置12h沥干,将实施例1、2、3、4、5中种子处理悬浮剂每4kg种子分别按照4g、8g、12g用药量均匀拌种,同时利用叶菌唑单剂每4kg种子有效药量为0.5g、三氟苯嘧啶每4kg种子有效药量为1.5g分别与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待药剂与种子充分接触后播种于秧盘育秧,至移栽期,转移至大田种植,待水稻抽穗灌浆期调查恶苗病病株率病计算防效。对照为不加水稻种子处理剂的清水处理。试验结果如下: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5中的二元复配种子处理悬浮剂在4、8、12g每4kg种子用量时,通过浸种后包衣的方式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要明显好于叶菌唑单剂。应用例4:药液制备方法同实验例2。室内生测的方法为:采用浸苗法,将出芽后15d左右的南粳9108稻苗连根一起在实施例1-5的配比浓度药液中浸15s,取出后置于一次性塑料杯中,用杯中事先放置的湿润脱脂棉包住稻苗根部,20min后接入3龄若虫,每个塑料杯接虫20头,剔除机械损伤的个体,并补足20头,每个浓度重复3次,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接虫后放入温度为(26±1)℃,光周期为l:d=14:10h(光照:黑暗=14h:10h)的恒温培养室中培养。处理后注意稻苗根部的脱脂棉保湿,防稻苗干枯,120h后检查死亡虫数。数据用dp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共毒系数等,计算方法同实验例2。试验测定出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的致死中浓度为1.82μg/ml,设定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的毒力指数为100。各处理对飞虱的毒力指数、共毒系数如下表:分析上述数据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与叶菌唑按上述不同比例复配时,实验例1-5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实验例3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64.17。由此可知三氟苯嘧啶与叶菌唑复配存在合理性与可行性。应用例5:选择实施例1、2、3、4、5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研究不同用量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大田)。选择为南粳9108的粳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具体实施方法为将水稻种子经过两天两夜浸种后,放置12h沥干,将实施例1、2、3、4、5中种子处理悬浮剂每4kg种子分别按照4g、8g、12g用药量均匀拌种,同时利用三氟苯嘧啶单剂每4kg种子有效药量为1.5g、叶菌唑4kg种子有效药量为0.5g分别与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待药剂与种子充分接触后播种于秧盘育秧,至移栽期,转移至大田种植,分别在播种后50d、70d、90d和100d天调查记录稻飞虱田间虫量。具体调查方法为,以盘拍法对每个浓度处理随机调查20株虫量并记录,每个调查重复三次,最后转化为百丛虫量,并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对照区活虫数-处理组活虫数)/对照区活虫数]×100试验结果如下:注:栏内数据均为三次重复平均数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后50天实施例1、2、3、4、5中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在4、8、12g每4kg用量时,通过拌种的方式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与三氟苯嘧啶单剂基本相同,但明显高于叶菌唑单剂;播种后70天,三氟苯嘧啶单剂防治效果下降至86.15%,明显低于同期不同配比的二元复配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播种后90天,三氟苯嘧啶单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已不足80%,而实施例1-5中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效果仍均在90%以上;播种后100天,不同配比的二元复配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虽略有下降,但防治效果仍保持在90%左右,显著高于三氟苯嘧啶单剂。由此可以证明,该二元复配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通过一次种子处理基本可以控制水稻前、中期稻飞虱的危害。综上所述,以上几种三氟苯嘧啶和叶菌唑配比成的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通过该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同时大田按照上述配方用量处理水稻种子,秧苗移栽大田至水稻抽穗期这段时间基本上不用防治稻飞虱,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目前,水稻上主要虫害-稻飞虱的防治还是以叶面喷雾为主,在水稻生长期内需要多次施药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本发明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节省用药及用工成本,实现水稻绿色安全生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