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16098发布日期:2020-09-15 19:0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仓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小型储粮仓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大储量的新型粮仓,以适应农户储粮向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发明人发现,目前传统玉米穗储粮仓通常是利用自然通风来对玉米穗进行风干晾晒,阴雨天气晾晒效果不好,玉米内的热量无法散发,易引发霉变、鼠害、虫害,且粮仓面积较小,占用土地较多,粮食进仓出仓麻烦费力;对于一些在储粮仓内布置管路和通风孔的方式,其同样利用储粮仓内外温差实现对流,提高内部区域与外界的空气交换效率,但是其仍是通过被动的方式实现的通风干燥过程,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若通过被动机构继续向储粮仓内部输送高温空气,造成热量在内部的堆积,反而容易诱发内部玉米的霉变,难以对整个干燥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及方法,通过抽送风机构配合位于仓体内部的通风管,根据内外温差情况,从仓体的物料中抽取潮湿空气或将外部干燥空气均匀送入仓体内部,利用抽送风机构调控整个干燥过程,适应外界环境和仓体内部不同温差,并配置合理的抽风或送风状态,保证对仓体内物料的干燥效果。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筒状仓体,仓体一端配合底板形成带有开口的空腔,仓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通风管,通风管一端封堵、另一端穿过底板连通环形管,通风管处于空腔内的结构上设有连通通风管内部的通风孔,环形管连通有抽送风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仓体内配合有螺旋板,螺旋板以仓体轴线为中心线,一端连接仓体底部,另一端绕中心线螺旋延伸至空腔开口,形成螺旋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仓体内同轴配合有换风管,换风管一端延伸至底板位置,另一端穿过空腔开口延伸至仓体外,换风管位于处于空腔内的结构上设有连通换风管内部的换风孔。

进一步地,换风管位于空腔结构外的部分配合有仓盖,仓盖为锥形结构,沿换风管轴向的投影能够完全覆盖空腔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有多个,通风管的轴线均与仓体轴线平行,所有的通风管相对于仓体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均穿过底板连通环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远离环形管的一端位于空腔内,通风孔呈阵列结构布置在通风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板件弯折形成的锥形结构,其尖端位置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配合有封堵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仓体的侧壁为网状结构,底板沿向心方向形成斜面。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仓体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抽送风机构的工作状态,对仓体内部进行主动通风干燥;

当外部环境温度超出仓体内的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抽送风机构通过通风管从仓体内抽风;

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仓体内的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抽送风机构通过通风管向仓体内送风。

进一步地,当外部温度与仓体内温度差位于设定阈值内时,抽送风机构不工作,对仓体内的物料进行自然晾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网状仓体外壁和仓体中心的换风管结构,扩大玉米穗储存的仓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玉米穗水分向空气中进行扩散的效率,增强玉米穗存储仓体的通风效果,保证了粮食通过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降至安全水分,同时有效实现了防鼠、通风、降水、防潮、防霉的目的;

(2)利用螺旋板构成的螺旋滑道对从仓体上方倾倒的玉米穗进行引导,使其缓慢沿螺旋滑道滑动下落,从而使玉米穗在装入仓体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缓冲,减少装入过程中的碰撞脱粒,既可保证粮食质量、减少粮食损失、节约能源、减少运输量、降低成本,还可减少由粮食烘干环节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高水分玉米穗的安全储藏;

(3)利用抽送风机构配合通风管能够从仓体内部的物料内抽取空气,促使外部空气从仓体外壁进入仓体内部,有效将位于仓体中心的高湿度空气抽出,另外可以利用抽送风机配合通风管向仓体内部吹风,主动驱动气流从仓体内部向外经由仓体外壁排出,有效将干燥的空气送入仓体中心位置,利用气流的抽出和吹入加快仓体中心湿度的降低,提高其干燥效率;

(4)仓体底部配合的锥形底板能够形成倾斜面,利用倾斜面方便玉米穗从底部的排出效率,平滑的板件能够使得物料顺利排出,实现快速出料。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存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存储结构去除仓盖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螺旋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风管,2、仓盖,3、进料口,4、螺旋滑道,5、通风管,6、环形管,7、出料口,8、风机,9、仓体。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在储粮仓内布置管路和通风孔的方式,其同样利用储粮仓内外温差实现对流,提高内部区域与外界的空气交换效率,但是其仍是通过被动的方式实现的通风干燥过程,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若通过被动机构继续向储粮仓内部输送高温空气,造成热量在内部的堆积,反而容易诱发内部玉米的霉变;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变幅机构维护保养的辅助装置及门座起重机。

实施例1

本公开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提出了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

主要包括仓体9、仓盖2、底板、通风管5、换风管1、螺旋滑道4、环形管6和抽送风机构;

所述仓体为网状结构围成的筒状结构,四周外部为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其透气型和被动通风性能;

仓体一端配合底板形成带有开口的空腔,仓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通风管,通风管一端封堵、另一端穿过底板连通环形管,通风管处于空腔内的结构上设有连通通风管内部的通风孔,环形管连通有抽送风机构;

所述通风管有多个,通风管的轴线均与仓体轴线平行,所有的通风管相对于仓体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均穿过底板连通环形管。

通过网状仓体外壁和仓体中心的换风管结构,扩大玉米穗储存的仓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玉米穗水分向空气中进行扩散的效率,增强玉米穗存储仓体的通风效果,保证了粮食通过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降至安全水分,同时有效实现了防鼠、通风、降水、防潮、防霉的目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仓体9上部有进料口3,仓体9下部连接的底板呈锥形,并在底板的锥形尖端设有出料口7,仓盖2由安装在仓体上端的仓盖骨架和安装在仓盖骨架上的锥形铁皮组成,仓盖遮挡在仓体开口的上方,其朝向仓体的竖直投影,能够完全覆盖仓体开口,实现对仓体顶部的遮挡,避免雨水、杂物等从上方进入仓体内。

仓体9圆柱部分由金属网材料围成,仓体9下部锥形底板用金属钢板制成,金属网外面带有起加固作用的金属构件。

具体的,对于螺旋滑道,所述仓体内配合有螺旋板,螺旋板以仓体轴线为中心线,一端连接仓体底部,另一端绕中心线螺旋延伸至空腔开口,形成螺旋滑道;

螺旋滑道沿着仓体内部布置,对于从进料口落到螺旋滑道上的玉米穗,螺旋滑道能够引导玉米穗从高处顺着螺旋板结构慢慢滑动到粮仓底部,从而避免玉米穗直接从进料口下落至仓体底部导致的玉米粒脱落问题。

利用螺旋板构成的螺旋滑道对从仓体上方倾倒的玉米穗进行引导,使其缓慢沿螺旋滑道滑动下落,从而使玉米穗在装入仓体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缓冲,减少装入过程中的碰撞脱粒,既可保证粮食质量、减少粮食损失。

对于通风管和环形管的配合,仓体下方设置环形管,环形管内部形成环形风道,仓体内设置的多根通风管垂直穿过底板与环形管连通,通风管管壁上开有通风孔,通风管一端封堵,通风孔通过通风管内部与环形管连通,接收环形管内部的气流吹送到仓体内部,或在环形管负压作用下,从仓体内抽取高湿度空气经通风管送入环形管内;

环形管配合的抽送风机构为具有抽风和送风功能的风机8,利用抽风动作将环形管内部形成负压环境,从而将仓体内的湿空气抽出,利用送风动作,将环形管内形成正压环境,从而将气流通过通风孔送入仓体内部。

利用抽送风机构配合通风管能够从仓体内部的物料内抽取空气,促使外部空气从仓体外壁进入仓体内部,有效将位于仓体中心的高湿度空气抽出,另外可以利用抽送风机配合通风管向仓体内部吹风,主动驱动气流从仓体内部向外经由仓体外壁排出,有效将干燥的空气送入仓体中心位置,利用气流的抽出和吹入加快仓体中心湿度的降低,提高其干燥效率。

对于换风管,所述仓体内同轴配合有换风管,换风管一端延伸至底板位置,另一端穿过空腔开口延伸至仓体外,换风管位于处于空腔内的结构上设有连通换风管内部的换风孔;

换风管位于空腔结构外的部分与仓盖配合,仓盖为锥形结构,沿换风管轴向的投影能够完全覆盖空腔开口;且仓盖与仓体之间留有间隙,在不影响其遮挡效果的前提下,保证了气流能够从仓盖与仓体之间流动,促进其流动效果,从而提高其干燥效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换风管1的上端为排风口,管壁上开有换风孔,换风管上端位于仓体的外部,因此,起到像烟囱向上抽风的作用,提高仓体内部气流经由换风孔进入换风管并排出的效率,换风管和通风管均与仓体9外围的金属构件相连接并支撑。

另外,为了掌控仓体内部储存玉米穗物料的温度状态,仓体内部四周及上下粮层之间布置温度传感器若干个及相应的控制系统,根据温度的要求来自动控制风机8的开启,对粮温进行监测控制。

具体的,对于底板,所述底板为板件弯折形成的锥形结构,其尖端位置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配合有封堵结构;底板沿向心方向形成斜面。

在换风管延伸到仓体内的部分,末端靠近出料口位置,但是不与出料口接触,避免对出料口的排料工作产生干涉,保证其在排料过程中的流畅性;

仓体底部配合的锥形底板能够形成倾斜面,利用倾斜面方便玉米穗从底部的排出效率,平滑的板件能够使得物料顺利排出,实现快速出料。

实施例2

本公开的另一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提出了一种玉米穗通风干燥方法,利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玉米穗通风干燥储存装置。

将通风管、换风管在仓体内的位置固定,利用进料口向仓体内逐渐倾倒玉米穗物料,逐渐填满整个仓体;

在向仓体内填充玉米穗的同时,能够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不同层和不同位置,对仓体内的温度进行监测;

同时还可以随温度传感器布置多个湿度传感器,获取仓体内不同位置处的湿度,实现对物料在仓体内不同位置湿度的监测;

获取仓体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抽送风机构的工作状态,对仓体内部进行主动通风干燥;

当外部环境温度超出仓体内的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抽送风机构通过通风管从仓体内抽风;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的阈值为7℃,当外部温度超出仓体内温度时,物料内部处于高湿状态,通过从仓体内抽风,能够快速降低其湿度,避免物料内部处于高温、高湿状态,从而避免诱发霉变;

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仓体内的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抽送风机构通过通风管向仓体内送风,在本实施例中,此处阈值也设置为7℃,同理,外部温度低于仓体内温度时,比如夜间,将低温气流送入仓体内,并且气流能够从仓体外壁逐渐溢出,使得内部的湿度逐渐向外侧扩散,避免诱发霉变。

当外部温度与仓体内温度差位于设定阈值内时,抽送风机构不工作,对仓体内的物料进行自然晾干。

通过抽送风机构配合位于仓体内部的通风管,根据内外温差情况,从仓体的物料中抽取潮湿空气或将外部干燥空气均匀送入仓体内部,利用抽送风机构调控整个干燥过程,适应外界环境和仓体内部不同温差,并配置合理的抽风或送风状态,保证对仓体内物料的干燥效果;有效避免内部物料的霉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