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1762发布日期:2021-01-15 13:48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立体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姜露栽培盛夏季节日灼病严重和丝瓜搭架栽培下土地空闲的问题普遍,通过搭架丝瓜与露地生姜的立体套作共生,为生姜创造了喜半阴不耐强光、喜湿润的适宜微生态小环境,促进了生姜根系吸收土壤养分与健康生长,减轻了丝瓜蚜虫危害,提高了丝瓜搭架栽培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同一地块同时增加生姜+丝瓜的产量和增加经济收益。本发明方法不仅有效克服了丝瓜搭架栽培土地的空闲问题,降低了丝瓜蚜虫发率,并为生姜创造了适宜的微环境,增加了生姜根际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也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增加产量、增加效益。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丝瓜搭架栽培下土地空闲。

(2)生姜露栽培盛夏季节日灼病严重。

(3)导致土地利用不充分。

(4)生姜植株7月至8月灼伤病严重。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搭架丝瓜与露地生姜的立体套作共生,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收入。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通过搭架丝瓜与露地生姜的立体套作共生,为生姜创造了喜半阴不耐强光、喜湿润的适宜微生态小环境,促进了生姜根系吸收土壤养分与健康生长,减轻了丝瓜蚜虫危害,提高了丝瓜搭架栽培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同一地块同时增加生姜+丝瓜的产量和增加经济收益的双增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立体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立体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所述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立体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包括:

设计丝瓜支撑架水泥柱设计;

依据丝瓜支撑架设计图,安装丝瓜支撑架;

丝瓜架下土壤改良耕作,撒施生物有机肥,深翻细耕土壤;

丝瓜架下生姜播种,耕作土壤开种植沟,把催芽好的姜种进行播种定植;

丝瓜育苗定植,选优良品种在大棚温室塑料杯育苗,定植;

田间管理;

产品采收。

进一步,依据丝瓜产量及支撑架荷载设计6cm*8cm水泥钢筋方型柱,柱长2.5m。

进一步,依据丝瓜支撑架设计图,每6m安装一排上术规格水泥柱子,柱间距4m,柱子离地高2m;用钢丝及铁钉固定,以钢丝在立柱上拉呈长1m、宽0.71m的网状结构,用来支撑丝瓜上架。

进一步,丝瓜架下土壤改良耕作,3月中下旬撒施生物有机肥2000kg/亩,n、p、k三元复合肥100kg亩,深翻细耕土壤,深度达到40cm。

进一步,丝瓜架下生姜播种,在4月上中旬于上述耕作土壤开种植沟,沟深25cm,沟间距60cm;在气温达到16℃以上把催芽好的姜种按株距25cm、行距50cm进行播种定植。

进一步,丝瓜育苗定植,选优良品种在大棚温室以8cm*10cm塑料杯育苗,苗高10cm时定植,株距1m,行距6m。

进一步,田间管理包括:

1)丝瓜下生姜栽培管护:

在生姜生长期间还需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生姜苗高20~3o厘米时进行,施追肥一次;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进行,施肥比第一次增加30%~40%;第三次在7月中下旬前进行,亩施液体合肥25~30千克;

2)搭架丝瓜栽培管护;

丝瓜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需按常规种植技术每月结合中耕除草浇水追肥2-3次,每次追施n、p、k复合肥,每株50g;

5月下旬,对距离棚顶0.5米以上的骨架部分,在不与方型水泥柱骨架纵拉主线重叠的情况下,每间隔0.5米纵向拉1道尼龙绳。

进一步,生姜生长期间要对其和相邻的丝瓜进行多次中耕、除草;前期每隔15~20天进行1次,但每次雨后都要及时中耕;生姜株高30厘米时,中耕除草要结合第一次培土进行,将行中间的土培向种植行,培土厚度6~7厘米;6月上中旬,将生姜行间的畦沟挖40厘米深,以利排水,并将挖出的土培向种植行,使生姜种植行再增高7~10厘米。

进一步,生姜排灌,9月中下旬清除丝瓜茎后,正是生姜植株生长和姜块膨大期,收获前1个月减少浇水量。

进一步,产品采收销包括:

1)丝瓜采收丝瓜雌花开放后10天,嫩果可长到350~400克,即可采收,4月上中旬至丝瓜拔蔓前应及时陆续采收嫩果上市;

2)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当生姜植株大部分茎叶开始枯黄,地下姜块已充分老熟时采收;采收要在晴天进行,收获前2~3天浇1次水,使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收获时可用手将整株生姜拔出或用锄头整蔸挖出,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剪去茎叶和根即可上市。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针对生姜露栽培盛夏季节日灼病严重和丝瓜栽培搭架下土地空闲的问题,通过搭架丝瓜与露地生姜的立体套作共生,为生姜创造了喜半阴不耐强光、喜湿润的适宜微生态小环境,促进了生姜根系吸收土壤养分与健康生长,减轻了丝瓜蚜虫危害,提高了丝瓜搭架栽培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同一地块同时增加生姜+丝瓜的产量和增加经济收益。本发明方法不仅有效克服了丝瓜搭架栽培土地的空闲问题,降低了丝瓜蚜虫发率,并为生姜创造了适宜的微环境,增加了生姜根际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也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增加产量、增加效益。

本发明提高了丝瓜搭架栽培下土地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生姜植株挥发性气味物质减轻了丝瓜蚜虫发生量;避免了生姜露栽培盛夏季节日灼病的发生;创造了适宜于生姜健康生长微生态环境;增加了生姜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实现了同一块土地既收获丝瓜产品,又收获生姜产品;达到了丝瓜-生姜立体间套作增产增效。亩产丝瓜2600kg,产值7800元;亩产生姜3200kg,产值19200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丝瓜支撑架水泥柱设计,依据丝瓜产量及支撑架荷载设计6cm*8cm水泥钢筋方型柱,柱长2.5m。

s102:丝瓜支撑架安装,依据丝瓜支撑架设计图,每6m安装一排上术规格水泥柱子,柱间距4m,柱子离地高2m;用钢丝及铁钉固定,以钢丝在立柱上拉呈长1m、宽0.71m的网状结构,用来支撑丝瓜上架。

s103:丝瓜架下土壤改良耕作,3月中下旬撒施生物有机肥2000kg/亩,n、p、k三元复合肥100kg亩,深翻细耕土壤,深度达到40cm。

s104:丝瓜架下生姜播种,在4月上中旬于上述耕作土壤开种植沟,沟深25cm,沟(行)间距60cm;在气温达到16℃以(4月中下旬)上把催芽好的姜种按株距25cm、行距50cm进行播种定植。

s105:丝瓜育苗定植,选优良品种在大棚温室以8cm*10cm塑料杯育苗,苗高10cm时定植,株距1m,行距6m。

s106:田间管理。

s107:产品采收销售。

本发明提供的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业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步骤实施,图1的本发明提供的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仅仅是一个具体实施例而已。

本发明提供的露地生姜与搭架丝瓜间作套种的双增栽培方法包括:

步骤一:丝瓜支撑架水泥柱设计,依据丝瓜产量及支撑架荷载设计6cm*8cm水泥钢筋方型柱,柱长2.5m。

步骤二:丝瓜支撑架安装,依据丝瓜支撑架设计图,每6m安装一排上术规格水泥柱子,柱间距4m,柱子离地高2m;用钢丝及铁钉固定,以钢丝在立柱上拉呈长1m、宽0.71m的网状结构,用来支撑丝瓜上架。

步骤三:丝瓜架下土壤改良耕作,3月中下旬撒施生物有机肥2000kg/亩,n、p、k三元复合肥100kg亩,深翻细耕土壤,深度达到40cm。

步骤四:丝瓜架下生姜播种,在4月上中旬于上述耕作土壤开种植沟,沟深25cm,沟(行)间距60cm;在气温达到16℃以(4月中下旬)上把催芽好的姜种按株距25cm、行距50cm进行播种定植。

步骤五:丝瓜育苗定植,选优良品种在大棚温室以8cm*10cm塑料杯育苗,苗高10cm时定植,株距1m,行距6m。

步骤六:田间管理。

1)丝瓜下生姜栽培管护。

在生姜生长期间还需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5月下旬生姜苗高20~30厘米时进行,施追肥一次;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进行,施肥比第一次增加30%~40%;第三次在7月中下旬前进行,以促进生姜植株分枝和姜块膨大,亩施液体合肥25~30千克。

生姜生长期间要对其和相邻的丝瓜进行多次中耕、除草。前期每隔15~20天进行1次,但每次雨后都要及时中耕,以保持土壤墒情,防止板结。生姜株高30厘米时,中耕除草要结合第一次培土进行,将行中间的土培向种植行,培土厚度6~7厘米。6月上中旬,将生姜行间的畦沟挖40厘米深,以利排水,并将挖出的土培向种植行,使生姜种植行再增高7~10厘米。

生姜排灌。生姜播种后保持土壤适当干燥,以利土温回升,促进出苗;如久旱不雨,影响出苗,则可少量浇水。出苗以后,保持畦面适当湿润,遇干旱要适当浇水。雨季来临时应提前清沟,下雨时及时排水。9月中下旬清除丝瓜茎后,正是生姜植株生长和姜块膨大期,土壤不可受旱,要适当多浇水。收获前1个月减少浇水量,以促进姜块老熟。

2)搭架丝瓜栽培管护。

丝瓜生长期间需肥量较大,丝瓜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需按常规种植技术每月结合中耕除草浇水追肥2-3次,每次追施n、p、k复合肥,每株50g。

丝瓜在生长发育期间的需水量比生姜大,要适当多浇水,促进其旺盛生长,一来可高产,二来可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给生姜遮挡太阳强光。

5月下旬,对距离棚顶0.5米以上的骨架部分,在不与方型水泥柱骨架纵拉主线重叠的情况下,每间隔0.5米纵向拉1道尼龙绳,以便丝瓜茎叶在大棚骨架上均匀分布。

如果大棚上部有大面积丝瓜茎叶空缺现象,要及时调整丝瓜植株走向,使其遮光率均达到50%以上;如果大棚上部大面积丝瓜茎叶过于密集,则要及时剪去老叶、病叶和瘦弱藤蔓,使其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

丝瓜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及时清除下部病、老、残叶,以免影响生姜生长。9月中下旬,当天气转凉、气温下降至28~c以下时,要及时拔除丝瓜植株,并将其茎叶全部清除,以增强生姜的光合作用和同化养分的积累。

步骤六:产品采收销售。

1)丝瓜采收丝瓜雌花开放后10天左右,嫩果可长到350~400克,此时即可采收,也就是说,4月上中旬至丝瓜拔蔓前应及时陆续采收嫩果上市。

2)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当生姜植株大部分茎叶开始枯黄,地下姜块已充分老熟时采收。采收要在晴天进行,收获前2~3天浇1次水,使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收获时可用手将整株生姜拔出或用锄头整蔸挖出,轻轻抖落根茎上的泥土,剪去茎叶和根即可上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