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6266发布日期:2021-02-09 14:5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稻茬麦施肥播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的冬小麦种植主要分布在黄、淮、海流域,面积有4亿多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成以上,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之一。近年来,小麦带状免耕或少耕种植模式,已经在我国旱作区的黄河和海河流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这种种植方法及配套机具也逐步推广到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河南南部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四川等水稻小麦两熟地区。受农业自然条件和前茬作物不同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麦施肥播种机的适应性较差,播种质量不高,影响产量,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与试验研究。
[0003]
现有技术中小麦施肥播种机,由于这些地区的农业种植条件与我国北方旱地截然不同,首先在小麦种植季节往往是阴雨连绵,降雨量偏多,地表又湿又粘,给机具正常作业带来很大困难。针对南方农业自然条件和前茬作物不同的影响,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前茬作物如水稻秸秆收割粉碎后量大、草湿、杆皮,造成播种机的工作部件铡切和掩埋困难,经常因粘泥、裹草而无法正常工作,农民只好使用传统的条播机播种或撒播机播种。2、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都是在机具前方撒施化肥,无法实现化肥的集中深施,造成很大浪费;同时由于作物不能充分吸收化肥的营养,有一部分化肥下渗到了土壤里造成污染,也不环保。3、我国北方企业生产的小麦带状免耕或少耕施肥播种机在结构上是中箱单轴传动,条带旋耕施肥播种,其相邻两个开沟施肥刀轴部件无法前后错位安装,相对玉米等作物而言行间距较小,容易造成堵塞和拥堵现象,近两年在苏北等稻麦茬地示范推广作业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下,效果并不理想。4、由于旋耕刀轴中间安装有变速箱,受结构限制在变速箱位置无法安装旋耕刀片,只能加装犁刀开沟灭茬,造成机具的牵引阻力增大;作业后地表土壤中混入的秸秆抛撒不均匀,秸秆集堆的地方不仅影响小麦出苗,使作业质量变差;而且犁刀上容易粘挂秸秆和泥土,使作业后的地表拖出一条壕沟,影响田间后期地表排涝防渍,无法满足农艺要求。
[0004]
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刀轴的传动方式上采用双轴传动,解决了前后开沟施肥刀轴的传动动力无法实现传动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前后开沟施肥刀轴的铡切刀交叉错位安装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刀轴、施肥开沟器、机罩;所述机架的左侧底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用于铡切稻茬的刀轴,刀
轴分为前刀轴和后刀轴;所述施肥开沟器固定设置在刀轴的右侧位置,施肥开沟器用于开沟的同时还用于肥料的集中施肥;所述机罩固定设置在刀轴和施肥开沟器的外侧位置,机罩用于防止刀轴旋转铡切过程土壤的飞溅;双轴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侧上部位置,双轴传动装置用于向前后刀轴提供旋转的动力;传动箱分为前传动箱和后传动箱,前传动箱的上部与双轴传动装置的前端固定连接,后传动箱与双轴传动装置的后端固定连接,传动箱用于将双轴传动装置的输出动力传输给刀轴;悬挂机架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侧中间位置,悬挂机架与机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悬挂机架用同拖拉机的尾部固定连接;种肥箱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中间靠右上部位置,排肥器固定设置在种肥箱的左侧靠下位置,排种器固定设置在排肥器的右侧上部位置;撒种管固定设置在施肥开沟器的后部位置,撒种管与机架固定并延伸至种肥箱的种箱中;排肥器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排肥器的后侧位置,排肥器驱动装置的左侧上部与排肥器的转动齿轮固定套接,排肥器驱动装置的右侧下部与地轮转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排种器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排种器的前侧位置,排种器驱动装置的左侧上部与排种器的转动齿轮套接,排种器驱动装置的右侧下部与地轮的转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刮泥板固定设置在地轮的后侧位置,刮泥板与地轮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地轮通过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后端位置,地轮通过转动轴以拖拉机的牵引为动力转动,用于对施肥播种沟的镇压;种肥变量调节手柄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后端上部位置,用于调整排肥器和排种器的转动速度;播深调整螺杆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后端下部位置,播深调整螺杆的右侧下部与地轮的转动轴上部固定连接,播深调整螺杆用于调整施肥播种的深度。
[0007]
所述前刀轴和后刀轴为同样的结构,刀轴包括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座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两侧位置,转动轴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固定铡切刀的刀盘,刀盘为圆盘状,铡切刀围绕刀盘的周向均匀设置,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转动轴的外侧位置;前刀轴和后刀轴上的铡切刀呈前后交错设置,前刀轴和后刀轴在机架的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0008]
所述双轴传动装置包括中传变速箱,中传变速箱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侧中间位置,横向轴a固定设置在中传变速箱的左侧位置,横向轴b固定设置在中传变速箱的右侧位置,横向轴a与中传变速箱之间通过万向节a固定连接,横向轴b与中传变速箱之间通过万向节b固定连接,横向轴a的左端通过万向节c与左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横向轴b的右端通过万向节d与右驱动齿轮固定连接。
[0009]
所述传动箱包括传动箱壳体,传动箱壳体包围在传动链的外部位置,传动链的上部与双轴传动装置的驱动齿轮固定套接,传动链的下部与刀轴的从动齿轮固定套接。
[0010]
所述悬挂机架通过固定连接杆与机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悬挂机架与拖拉机的尾部固定连接,以拖拉机为牵引动力带动机架在稻茬地上向左侧移动。
[0011]
所述种肥箱分为用于储存种子的种箱和用于储存肥料的肥箱,种箱和肥箱为独立隔开的箱体结构。
[0012]
所述排肥器驱动装置和排种器驱动装置为相同的结构,排种器驱动装置包括链罩,链罩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链的外部,第一传动链的右下部与次从动链轮固定套接;第一传动链的上部与排肥器或排种器的转动齿轮固定套接;变速箱壳体固定设置在次从动链轮的下部位置,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无级变速箱固定设置在变速箱壳体的内部,次从动链轮与无级变速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从动链轮固定设置在地轮连接板的内侧位置,从动链轮与无级变速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驱动链轮固定设置在地轮连接板下部内侧与地轮转动轴的
端部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链将从动链轮和驱动链轮套接。
[0013]
所述种肥变量调节手柄与无级变速箱的内部固定连接,用于调整无级变速箱变速挡位。
[0014]
这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使用过程为:这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悬挂机架与拖拉机的后部固定连接,同时双轴传动装置的中传变速箱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然后双轴传动装置的中传变速箱将动力通过万向节a和万向节b分别传输给横向轴a和横向轴b,横向轴a和横向轴b分别通过万向节c和万向节d将转动动力传输给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左驱动齿轮和右驱动齿轮通过前传动箱和后传动箱的传动链将其转动动力传输给前刀轴和后刀轴的从动齿轮,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在前刀轴和后刀轴的从动齿轮转动下带动转动轴、刀盘和铡切刀高速转动对稻茬进行铡切粉碎;与此同时前刀轴和后刀轴中施肥开沟器在拖拉机的牵引下,一边在稻茬地上开沟一边将种肥箱中的肥料通过施肥开沟器集中深度施肥,同时设置在前刀轴后部的撒种管将种肥箱中的种子撒播到施肥开沟器所开的沟中;最后经过地轮的覆土作用将肥料和种子覆土掩埋,地轮在覆土掩埋过程所粘连的黏土或稻茬通过刮泥板将其刮掉;当需要调整排肥器或排种器的转动速度时,通过调整种肥变量调节手柄调整其排肥器驱动装置或排种驱动装置的无级变速箱的速度,即可通过排肥器驱动装置或排种驱动装置调整排肥器或排种器的转动速度;当需要施肥播种的深度时,通过调整播深调整螺杆的旋拧高度,通过对弹簧的挤压使机架提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播种施肥深度的调整。排种器的传动过程为:地轮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向左侧移动,带动机架和地轮转动,地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将转动动力通过排种器驱动装置带动排种器的转动齿轮运行,将种子通过撒播管播种到施肥开沟器所开设的沟中。排肥器的传动过程为:地轮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向左侧移动,带动机架和地轮转动,地轮在转动的过程中排肥器驱动装置,并通过排肥器驱动装置带动排肥器的转动齿轮运行,将肥料从种肥箱中通过施肥开沟器集中施肥。以上过程就是这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使用过程。
[0015]
所述前刀轴和后刀轴为同样的结构,刀轴包括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座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两侧位置,转动轴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固定铡切刀的刀盘,刀盘为圆盘状,铡切刀围绕刀盘的周向均匀设置,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转动轴的外侧位置;前刀轴和后刀轴上的铡切刀呈前后交错设置,前刀轴和后刀轴在机架的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通过前刀轴和后刀轴上的铡切刀呈前后交错设置,实现了前刀轴上铡切刀和施肥开沟器和后刀轴上的铡切刀和施肥播种器前后交错施肥播种,缩小了农作作物播种施肥的行间距,实现了对农作物的带状免耕施肥播种。其中前刀轴和后刀轴在机架的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设置主要保证前刀轴和后刀轴对农作物的施肥播种保持前后一致的深度。
[0016]
所述双轴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侧上部位置,双轴传动装置用于向前后刀轴提供旋转的动力;双轴传动装置包括中传变速箱,中传变速箱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左侧中间位置,横向轴a固定设置在中传变速箱的左侧位置,横向轴b固定设置在中传变速箱的右侧位置,横向轴a与中传变速箱之间通过万向节a固定连接,横向轴b与中传变速箱之间通过万向节b固定连接,横向轴a的左端通过万向节c与左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横向轴b的右端通过万向节d与右驱动齿轮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了相邻前后刀轴部件无法
前后错位安装的问题,实现了对前刀轴和后刀轴的左右双向传动,提高了前刀轴和后刀轴的传动的平稳性。
[0017]
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刀轴、施肥开沟器、排种器、排肥器、地轮,排肥器驱动装置、排种器驱动装置,刮泥板和地轮驱动装置为现有技术的范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的技术,其具体的结构不再过多的描写。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实现了化肥集中深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小了小麦施肥和播种的行间距,提高了开沟器的田间通过性,降低了堵塞、拥堵机率,减小了机具的牵引阻力,提高了播种的均匀性,彻底杜绝了现有播种机在中间位置容易产生壕沟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刀轴的侧视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刀轴的侧视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标记:1、机架,2、刀轴,201、转动轴,202、刀盘,203、铡切刀,204、从动齿轮,3、施肥开沟器,4、机罩,5、双轴传动装置,501、中传变速箱,502、横向轴a,503、横向轴b,504、万向节a,505、万向节b,506、万向节c,507、万向节d,508、驱动齿轮,6、传动箱,601、传动箱壳体,602、传动链,7、悬挂机架,8、种肥箱,9、排肥器,10、排种器,11、撒种管,12、排肥器驱动装置,13、排种器驱动装置,131、链罩,132、第一传动链,133、次从动链轮,134、变速速箱壳体,135、无级变速箱,136、第二传动链,137、从动链轮,138、驱动链轮,14、刮泥板,15、地轮,16、种肥变量调节手柄,17、播深调整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
如图所示,一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1、刀轴2、施肥开沟器3、机罩4;所述机架1的左侧底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用于铡切稻茬的刀轴2,刀轴2分为前刀轴2和后刀轴2;所述施肥开沟器3固定设置在刀轴2的右侧位置,施肥开沟器3用于开沟的同时还用于肥料的集中施肥;所述机罩4固定设置在刀轴2和施肥开沟器3的外侧位置,机罩4用于防止刀轴2旋转铡切过程土壤的飞溅;双轴传动装置5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左侧上部位置,双轴传动装置5用于向前后刀轴2提供旋转的动力;传动箱6分为前传动箱6和后传动箱6,前传动箱6的上部与双轴传动装置5的前端固定连接,后传动箱6与双轴传动装置5的后端固定连接,传动箱6用于将双轴传动装置5的输出动力传输给刀轴2;悬挂机架7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左侧中间位置,悬挂机架7与机架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悬挂机架7用同拖拉机的尾部固定连接;种肥箱8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中间靠右上部位置,排肥器9固定设置在种肥箱8的左侧靠下位置,排种器10固定设置在排肥器9的右侧上部位置;撒种管11固定设置在施肥开沟器3的后部位置,撒种管11与机架1固定并延伸至种肥箱8的种箱中;排肥器驱动装置12固定
设置在排肥器9的后侧位置,排肥器驱动装置12的左侧上部与排肥器9的转动齿轮固定套接,排肥器驱动装置12的右侧下部与地轮15转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排种器驱动装置13固定设置在排种器10的前侧位置,排种器驱动装置13的左侧上部与排种器10的转动齿轮套接,排种器驱动装置13的右侧下部与地轮15的转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刮泥板14固定设置在地轮15的后侧位置,刮泥板14与地轮15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地轮15通过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后端位置,地轮15通过转动轴以拖拉机的牵引为动力转动,用于对施肥播种沟的镇压;种肥变量调节手柄16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后端上部位置,用于调整排肥器9和排种器10的转动速度;播深调整螺杆17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后端下部位置,播深调整螺杆17的右侧下部与地轮15的转动轴上部固定连接,播深调整螺杆17用于调整施肥播种的深度。
[0027]
所述前刀轴2和后刀轴2为同样的结构,刀轴2包括转动轴201,转动轴201通过轴座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位置,转动轴201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固定铡切刀203的刀盘202,刀盘202为圆盘状,铡切刀203围绕刀盘202的周向均匀设置,从动齿轮204固定设置在转动轴201的外侧位置;前刀轴2和后刀轴2上的铡切刀203呈前后交错设置,前刀轴2和后刀轴2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0028]
所述双轴传动装置5包括中传变速箱501,中传变速箱501固定设置在机架1的左侧中间位置,横向轴a502固定设置在中传变速箱501的左侧位置,横向轴b503固定设置在中传变速箱501的右侧位置,横向轴a502与中传变速箱501之间通过万向节a504固定连接,横向轴b503与中传变速箱501之间通过万向节b505固定连接,横向轴a502的左端通过万向节c506与左驱动齿轮508固定连接,横向轴b503的右端通过万向节d507与右驱动齿轮508固定连接。
[0029]
所述传动箱6包括传动箱壳体601,传动箱壳体601包围在传动链602的外部位置,传动链602的上部与双轴传动装置5的驱动齿轮508固定套接,传动链602的下部与刀轴2的从动齿轮204固定套接。
[0030]
所述悬挂机架7通过固定连接杆与机架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悬挂机架7与拖拉机的尾部固定连接,以拖拉机为牵引动力带动机架1在稻茬地上向左侧移动。
[0031]
所述种肥箱8分为用于储存种子的种箱和用于储存肥料的肥箱,种箱和肥箱为独立隔开的箱体结构。
[0032]
所述排肥器驱动装置12和排种器驱动装置13为相同的结构,排种器驱动装置13包括链罩131,链罩131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链132的外部,第一传动链132的右下部与次从动链轮133固定套接;第一传动链132的上部与排肥器9或排种器10的转动齿轮固定套接;变速箱壳体134固定设置在次从动链轮133的下部位置,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无级变速箱135固定设置在变速箱壳体134的内部,次从动链轮133与无级变速箱13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从动链轮137固定设置在地轮15连接板的内侧位置,从动链轮137与无级变速箱13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驱动链轮138固定设置在地轮15连接板下部内侧与地轮15转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链136将从动链轮137和驱动链轮138套接。
[0033]
所述种肥变量调节手柄16与无级变速箱135的内部固定连接,用于调整无级变速箱135变速挡位。
[0034]
这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悬挂机架7与拖拉机
的后部固定连接,同时双轴传动装置5的中传变速箱501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然后双轴传动装置5的中传变速箱501将动力通过万向节a504和万向节b505分别传输给横向轴a502和横向轴b,横向轴a502和横向轴b分别通过万向节c506和万向节d507将转动动力传输给左驱动齿轮508和右驱动齿轮509,左驱动齿轮508和右驱动齿轮509通过前传动箱6和后传动箱6的传动链602将其转动动力传输给前刀轴2和后刀轴2的从动齿轮204,并带动从动齿轮204转动,在前刀轴2和后刀轴2的从动齿轮204转动下带动转动轴201、刀盘202和铡切刀203高速转动对稻茬进行铡切粉碎;与此同时前刀轴2和后刀轴2中施肥开沟器3在拖拉机的牵引下,一边在稻茬地上开沟一边将种肥箱8中的肥料通过施肥开沟器3集中深度施肥,同时设置在前刀轴2后部的撒种管11将种肥箱8中的种子撒播到施肥开沟器3所开的沟中;最后经过地轮15的覆土作用将肥料和种子覆土掩埋,地轮15在覆土掩埋过程所粘连的黏土或稻茬通过刮泥板14将其刮掉;当需要调整排肥器9或排种器10的转动速度时,通过调整种肥变量调节手柄17调整其排肥器驱动装置12或排种驱动装置13的无级变速箱135的速度,即可通过排肥器驱动装置12或排种驱动装置13调整排肥器9或排种器10的转动速度;当需要施肥播种的深度时,通过调整播深调整螺杆18的旋拧高度,通过对弹簧的挤压使机架1提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播种施肥深度的调整。排种器10的传动过程为:地轮15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向左侧移动,带动机架1和地轮15转动,地轮15在转动的过程中将转动动力通过排种器驱动装置13带动排种器10的转动齿轮运行,将种子通过撒播管11播种到施肥开沟器3所开设的沟中。排肥器9的传动过程为:地轮15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向左侧移动,带动机架1和地轮15转动,地轮15在转动的过程中排肥器驱动装置12,并通过排肥器驱动装置12带动排肥器9的转动齿轮运行,将肥料从种肥箱8中通过施肥开沟器3集中施肥。以上过程就是这种稻茬麦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的使用过程。
[0035]
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