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0314发布日期:2021-02-03 18:1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属于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猕猴桃是一种水果,外表一般是绿色的,表面覆盖有细密的绒毛,内部果肉呈亮绿色,内部有一排黑色的籽,猕猴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由于其经济价值,所以被大量的种植,但是现有的猕猴桃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病虫害防治,但是目前的病虫害防治装置的除虫效果不好,导致猕猴桃的产量降低,而且不能根据病虫害的不同进行调节,使用不灵活,不能满足使用需要,不利于推广,故本实用新型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通过凹槽通过中心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和连接块远离罐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便于适应不同地形进行支撑,通过罐体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和分管道穿过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喷头,便于对四周不同角度的猕猴桃进行喷洒药物;通过支撑座顶部通过连接口插接有诱虫灯和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网,便于吸引害虫,并进行杀虫。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靠近底面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活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凹槽通过中心轴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块远离罐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罐体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顶部固定连接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远离水泵一端固定连接有分管道,所述分管道穿过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侧壁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座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中间开设有连接口,所述支撑座顶部通过连接口插接有诱虫灯,所述支撑座顶部插接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二号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网,所述支撑座顶部卡接有防护罩。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罐体底部。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头数量为四个且喷头并与水平面呈120
°
角。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卡接在支撑座内壁和灯座外壁之间。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管道数量为四个且与罐体表面固定连接的喷头一一对应。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为两个,分别为带小孔的内侧防护罩以及外侧防护罩且外侧防护罩上相对于内侧防护罩的小孔也均匀分布若干大小相
同的通孔,内侧防护罩外壁与外侧防护罩内壁紧靠且内侧防护罩下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外侧防护罩下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通过凹槽通过中心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和连接块远离罐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便于适应不同地形进行支撑,通过罐体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和分管道穿过罐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喷头,便于对四周不同角度的猕猴桃进行喷洒药物;支撑座顶部通过连接口插接有诱虫灯和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网,便于吸引害虫,并进行杀虫。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网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是为图1的a向局部放大图。
[0018]
图中:1、罐体;2、凹槽;3、中心轴;4、一号连接块;5、支撑柱;6、水泵;7、主管道;8、分管道;9、喷头;10、支撑座;11、通槽;12、灯座;13、连接口;14、诱虫灯;15、二号连接块;16、电网;17、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猕猴桃种植用除虫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靠近底面一端开设有凹槽2,凹槽2内腔活动连接有中心轴3,凹槽2通过中心轴3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块4,一号连接块4远离罐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罐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水泵6,水泵6顶部固定连接有主管道7,主管道7远离水泵6一端固定连接有分管道8,分管道8穿过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喷头9,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侧壁一端开设有通槽11,支撑座10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灯座12,灯座12中间开设有连接口13,支撑座10顶部通过连接口13插接有诱虫灯14,支撑座10顶部插接有二号连接块15,二号连接块15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网16,支撑座10顶部卡接有防护罩17。
[0022]
支撑柱5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罐体1底部,便于罐体1的支撑,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喷头9数量为四个且喷头9并与水平面呈120
°
角,便于喷头9向四周喷洒,增大喷洒的半径;二号连接块15卡接在支撑座10内壁和灯座12外壁之间,便于二号连接块15和电网16的取出清理;分管道8数量为四个且与罐体1表面固定连接的喷头9一一对应,便于罐体1内部药液的运输;防护罩17为两个,分别为带小孔的内侧防护罩以及外侧防护罩且外侧防护罩上相对于内侧防护罩的小孔也均匀分布若干大小相同的通孔,内侧防护罩外壁与外侧防护罩内壁紧靠且内侧防护罩下端与支撑座10固定连接、外侧防护罩下端与支撑座10转动连
接,确保外侧防护罩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即外侧防护罩的小孔与内侧防护罩的小孔能产生相对位移,封闭式便于喷洒药液时防潮,开放式便于使用电网16时,防止外界的较大杂物以及其他生物进入。
[0023]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在防止介壳虫一类移动能力差的害虫时,转动外侧防护罩,使外侧防护罩的小孔与内侧防护罩的小孔错位、即通过外侧防护罩封闭内侧防护罩的小孔,再将水泵6打开,将药液从主管道7中抽取,经过分管道8进入喷头9,向四周喷洒,然后在面对果夜蛾一类趋光性的害虫,打开诱虫灯14,并将电网16通电,转动外侧防护罩、使内侧防护罩的小孔与内侧防护罩的小孔重合,防止较大的生物和杂物进入的同时方便对果夜蛾等害虫进行诱捕,从而进行杀虫,最后打开关闭诱虫灯14和电网16,取下防护罩17,取下电网16,进行清理,并通过支撑座10侧壁一端开设的通槽11,将支撑座10内虫子清理掉。
[002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