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内循环推水槽的集排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2154发布日期:2021-02-20 16:4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池塘内循环推水槽的集排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塘内循环推水槽的集排污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池塘养殖槽需要完成养殖槽内水体与养殖槽外池塘水体的流动循环交换,达到给养殖区内养殖的鱼类输送提供含氧量高的清新水质及带走养殖槽内鱼类生长生活产生废弃有害物质,由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需要排除养殖区,避免杂质危害鱼类健康,但是现有池塘的排污区底部为水平,排污效果较差,且排污困难,排污后不便于对污物处理,同时,水体的流动循环交换效率较低,也使得养殖区产生的杂质不能尽快沉降,造成集污和沉降的效果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池塘内循环推水槽的集排污系统,来解决上述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锥形结构的集污池能够利于污物沉降,并且在排污过程中在水旋涡加速器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旋涡,加快了排污速度和效率,经集污管道连接至排污泵,方便对污物集中处理,同时,设置漩涡风机连接推水区和养殖区的微孔管,推水区内的微孔管在推水区内的挡水板的作用下推动养殖区水体向后运动与养殖区的水体循环,养殖区内的微孔管能够给养殖区水体增氧,加快了水体的流动循环交换效率,从而大大加快了沉降效率,大大改善了鱼类的养殖环境,提高了鱼类健康养殖的效果。
[0004]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所述池塘内循环推水槽的集排污系统包括挡水墙围设在养殖区前后两侧的推水区和集污区,所述推水区前侧围设有倾斜设置的挡水板,推水区底部水平均匀安装有微孔管,微孔管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接,集污区底部安装有锥形结构的集污池,且集污池底部通过集污管道与排污泵连接。
[0006]
优选地,所述集污池底部的集污口安装有水旋涡加速器,水旋涡加速器包括轴承、装配筒、叶片,所述装配筒安装在集污口底部,轴承的内环通过支架与装配筒连接固定,且轴承外环外侧均匀安装有叶片。
[0007]
优选地,所述集污池顶部倾斜设有拦污网。
[0008]
优选地,所述挡水板与推水区底部形成45度夹角。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锥形结构的集污池能够利于污物沉降,并且在排污过程中在水旋涡加速器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旋涡,加快了排污速度和效率,经集污管道连接至排污泵,方便对污物集中处理,同时,设置漩涡风机连接推水区和养殖区的微孔管,推水区内的微孔管在推水区内的挡水板的作用下推动养殖区水体向后运动与养殖区的水体循环,养殖
区内的微孔管能够给养殖区水体增氧,加快了水体的流动循环交换效率,从而大大加快了沉降效率,大大改善了鱼类的养殖环境,提高了鱼类健康养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污池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推水区内的微孔管安装示意图;
[0015]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水旋涡加速器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是本实用新型水旋涡加速器叶片的安装角度示意图;
[0017]
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旋涡加速器的支架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为:1-挡水板、2-微孔管、3-风机、-4-池底、5-集污池、6-拦鱼网、7-挡水墙、8-曝气管、9-拦污网、10-连接管、11-出水管、12-集污管道、13-排污泵、14-水旋涡加速器、15-轴承、16-装配筒、17-叶片、18-支架、1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0]
如图1-7所示,所述池塘内循环推水槽的集排污系统包括挡水墙7围设在养殖区前后两侧的推水区和集污区,所述推水区前侧围设有倾斜设置的挡水板1。
[0021]
推水区底部水平均匀安装有微孔管2,养殖区左右两侧竖直安装有微孔管2,微孔管通过管道19与风机3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是24小时不停运行,风机3选用2.2kw双段漩涡风机(升压44kp,2.5m
³
/min),2.2kw双段漩涡风机3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微孔管2,最后由微孔管2排入水体,水平设置的微孔管2能够在吹气过程,推动水向上运动,当向上运动的水体与挡水板1相遇,挡水板1迫使水流改变方向,向养殖区后方流动,达到养殖区推水循环的目的,养殖区左右两侧竖直安装的微孔管2给养殖区水体增氧,同时保证竖直位置上深浅位置都能够进行吹气,更加有利于推水循环,底部均匀设有曝气管8,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提供给养殖区内的鱼,且养殖区底部向下倾斜至集污区,使得鱼类产生的杂质能够流向集污区,养殖区与集污区交界处设置有拦鱼网6,防止鱼游到集污区,只在养殖区游动。具体地,推水区内安装的微孔管2后侧安装有与微孔管2垂直的管道19,微孔管2和管道19之间可通过三通管或二通管连接,养殖区的微孔管2同推水区内安装的微孔管2一样,通过三通管或二通管与垂直设置的管道19连接。
[0022]
集污区底部设置集污池5,集污池5呈锥形结构,且集污池5底部的集污口安装有水旋涡加速器14,水旋涡加速器14底部通过集污管道12与排污泵13连接,所述水旋涡加速器包括轴承15、装配筒16、叶片17,所述装配筒16安装在集污口底部,轴承15的内环通过l形结构的支架18与装配筒16连接固定,且轴承15外环外侧均匀安装有叶片17,叶片17数量为6~8片,均焊接在不锈钢轴承15外环边缘,图中a、b点连线为叶片17与不锈钢轴承15的焊接线,a点在加速器不锈钢轴承15正上方,b点在加速器不锈钢轴承15正下方,ab焊接线与正水平线∠abc角度为135
°
(当小于90度排污时,反时针旋转与地球引力形成的旋涡相反,难以形
成旋涡。),支架18由4根粗铁线构成,是用来支撑不锈钢轴承15,使其在水流作用下自由旋转,支架18一端焊接在不锈钢轴承15内环上,另一端焊接在装配筒16上,装配筒16是铁质圆柱形铁筒,用来把焊接好的叶片17、轴承15、支架18安装在内。焊接好的叶片17、轴承15、支架18也可以直接安装在锥型集污池底部的集污口。当集污池排污时,水旋涡加速器的叶片17受自上而下的水流推动,促使加速器自动顺时针旋转,加速器顺时针旋转时,加速器叶片17同时带动集污池水体顺时针旋转,顺应地球自转力作用,加快加速集污池顺时针形成水旋涡,水旋涡的形成搅动集污池污物向旋涡集中,这有利于污物快速干净的排出,养殖区产生的排泄物通过集污区沉降后,集中到锥型的集污池5底4部,常规集污区是宽5m、长2~3m的平底集污池5,排泄物沉降沉集后,通过排污泵13经集污管道12将污物抽出到指定位置。
[0023]
优选地,所述挡水板1与推水区底部形成45度夹角,水平设置的微孔管2能够在吹气过程,推动水向上运动,当向上运动的水体与挡水板1相遇,挡水板1迫使水流改变方向,向养殖槽后方流动,达到养殖槽推水循环的目的。所述集污池5顶部倾斜设有拦污网9,拦污网9网目5cm,当粒状的残渣剩饵及鱼类排泄物,随水流向后方移动时,倾斜的拦污网9改变其移动轨迹,向下沉集,便于粒状污物沉降收集。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风机3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微孔管2,最后由微孔管2排入水体,水平设置的微孔管2能够在吹气过程,推动水向上运动,当向上运动的水体与挡水板1相遇,挡水板1迫使水流改变方向,向养殖区后方流动,养殖区左右两侧竖直安装的微孔管2给养殖区水体增氧,同时保证竖直位置上深浅位置都能够进行吹气,更加有利于推水循环,在推水过程中,当粒状的残渣剩饵及鱼类排泄物,随水流向后方移动时,倾斜的拦污网9改变其移动轨迹,向下沉集,便于粒状污物沉降收集,沉降一段时间,需要进行排污操作时,开启排污泵13抽取污物,当集污池排污时,水旋涡加速器的叶片17受自上而下的水流推动,促使加速器自动顺时针旋转,加速器顺时针旋转时,加速器叶片17同时带动集污池水体顺时针旋转,顺应地球自转力作用,加快加速集污池顺时针形成水旋涡,水旋涡的形成搅动集污池污物向旋涡集中,这有利于污物快速干净的排出。
[0025]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锥形结构的集污池能够利于污物沉降,并且在排污过程中在水旋涡加速器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旋涡,加快了排污速度和效率,经集污管道连接至排污泵,方便对污物集中处理,同时,设置漩涡风机连接推水区和养殖区的微孔管,推水区内的微孔管在推水区内的挡水板的作用下推动养殖区水体向后运动与养殖区的水体循环,养殖区内的微孔管能够给养殖区水体增氧,加快了水体的流动循环交换效率,从而大大加快了沉降效率,大大改善了鱼类的养殖环境,提高了鱼类健康养殖的效果。
[002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