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1566发布日期:2021-07-02 21:0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害虫防治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依维菌素(ivermectin),其他中文名:22,23-二氢阿巴美丁;依维菌素,分子式为c48h74o14,是一种十六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作用机制主要是与无脊柱动物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谷氨酸为阀门的氯离子通道的高亲和力结合,从而导致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的增加,引起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超极化,使害虫麻痹或死亡,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蔬菜小菜蛾、果树螨类等农业害虫。

四唑虫酰胺(tetraniliprole),分子式为c22h16clf3n10o2,是一种属于邻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钙释放通道中的兰尼碱受体起效,导致昆虫肌肉失去控制和麻痹,可以用于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

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虫剂,害虫很容易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用量增加,导致高毒、用量大、残留多、药效差等不良后果,且作用领域比较单一。不同作用机理的且无交互抗性的农药制剂按一定比例合理混配,可提高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残留少,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降低害虫的抗药性,本发明人对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甘蓝田的甜菜夜蛾和小菜蛾有着明显的防治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包含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使用的甘蓝作物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防治用药量大、易产生抗药性以及防治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包含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所述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0.1~10:20~1。

所述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0.1~5:20~5。

所述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15。

该杀虫组合物的剂型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颗粒剂中的一种。

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包含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害虫中的应用

所述农作物为甘蓝,所述害虫为甜菜夜蛾和小菜蛾。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包含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有别于其他杀菌剂组合,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通过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其对甜菜夜蛾和小夜蛾的联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该组合物的杀虫效果比各杀虫单剂有了明显提高,有效的保证了杀虫效果,药效时间长,可以有效的实现甜菜夜蛾和小夜蛾的预防和虫害后的杀虫,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成本,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对比例1: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对比例2: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

实施例1: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5:1。

实施例2: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5。

实施例3: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10。

实施例4: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20。

实施例5: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40。

实施例6: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15。

为进一步了解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复配对甜菜夜蛾和小夜蛾的联合作用,本发明人对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复配进行了配方筛选试验。

试验材料:甜菜夜蛾、小菜蛾,田间收集虫卵后保存。

供试药剂:98%依维菌素原药;90%四唑虫酰胺原药。

试验方法:田间实验,采用喷雾法对3龄的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低龄幼虫进行施药,采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作为对照药剂,试验共设6个药剂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施药前在各处理区对角线的五个点调查虫口基数,每点调查5棵甘蓝。施药后3天、7天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记录残虫数,通过虫口减退率计算防治效果。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m2。每组甘蓝数量数相等。

评价方法:调查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虫口数量(对照区)-虫口数量(施药区))/虫口数量(对照区)]×100

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组合药剂对甘蓝的甜菜夜蛾、小夜蛾杀虫试验:

由上表实验结果可以看出,6种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组合药剂施药处理甜菜夜蛾、小夜蛾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对比例1,6种组合药剂对甜菜夜蛾、小夜蛾的防效提高明显,均达到6%以上,并且6种组合药剂相对对比例2的四唑虫酰胺单一施药具有更加长久的防治效果,对于14天内的防治持续效果提高了5%以上,但是对于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15以上的组合,防治效果和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

接下来对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在对甜菜夜蛾和小夜蛾的施药稳定性。

试验方法:将多次田间实验的甜菜夜蛾和小夜蛾的3龄以上幼虫,试验后呈“w”型五点取样,每点采集数量约30头,总计约150头,室内饲养一代,挑取大小均匀一致的3龄试虫于24孔板中饥饿2小时抗药性水平测定,分别取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份数比为1:5、1:10、1:20分别配成0.05、0.10、0.20mg.l-1的水溶液,分别将洗净晾干的甘蓝圆叶片按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s,取出晾干,将带药叶片加入二十四孔板中,每浓度重复3次,48h后检查结果。以对照死亡率小于10%为有效试验,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评价方法:调查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虫口数量(施药前)-虫口数量(施药后))/(虫口数量(施药前))]*100

校正死亡率(%)=[(施药死亡率-对照死亡率)/(1-对照死亡率)]*100

表2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施药后甜菜夜蛾和小夜蛾的抗药性实验:

由表2可知,3种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组合药剂施药处理甜菜夜蛾、小夜蛾的防治效果随代数的增加差异并不明显,因此甜菜夜蛾和小夜蛾对于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良好的施药稳定性。

综上,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药剂对于甜菜夜蛾、小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于单一用药有着极高的持续防治效果,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依维菌素和四唑虫酰胺的份数比为1:15的组合药剂是最佳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