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18947发布日期:2021-11-03 16:0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旱作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薏苡(coix lacryma

jobi l.)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传统的药食兼用经济作物,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很高。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易栽培等特点,性喜温暖向阳和潮湿环境,适合在海拔600~1500米、年平均气温不低于15℃,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适宜雨量800~1500mm,特别适宜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种植,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3.但是,种植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是缺乏高产优质的薏苡品种,栽培技术落后,薏苡种植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多,劳动力缺乏,劳动力价格增高,导致管理粗放,生产成本高,薏苡单产低,农民种植效益还不理想,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薏苡原料严重不足,70%需要从省外或国外调入,薏苡原材料良莠不齐,影响薏苡的品质,同时,薏苡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缺口较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对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进行研究,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单产之目的,对推进薏苡原材料生产的节本增效、提高种植效益及薏苡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等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划行:每幅垄设宽窄双行,宽行为80~100cm,窄行为50~70cm;
9.(2)起垄: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宽行设大垄高14~15cm,窄行设小垄高9~10cm,每幅垄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
10.(3)土地消毒:主要对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亩用40%锌硫磷乳油:细沙土质量比1:60;或40%锌硫磷乳油:水质量比1:60,连续喷施2~3次;或用50%乙草胺乳油:水质量比1:500,喷施;
11.(4)种子处理;
12.(5)播种并施用底肥;
13.(6)覆膜:按开沟起垄走向覆降解膜,膜厚0.008~0.01mm、宽80~100cm,沿边线开深4.8~5cm的沟,沿宽行覆盖,边种边覆膜,沿地膜每隔0.9~1m,取窄行土固定,每隔3~4m在地膜上横压土,地膜拉紧展铺平,使宽行垄面呈拱形;
14.(7)田间管理和采收。
15.进一步的:播种按地势南北朝向进行种植。
16.依此类推进行种植,在地中根据排水的走向每隔10~15m挖好排水沟,排水沟规格为沟宽50~60cm
×
沟深20~30cm;覆膜完成后,切实做好防护管理,防止牲畜入地践踏、大风造成揭膜。沿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
17.优选的:划行前还包括选地整地:选择坡度小于25度,耕作层厚度不低于25cm的土地种植,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至25~30cm,平整地表,清理杂物、杂草。
18.有益效果在于: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颗粒”,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以利于提高薏苡抗旱保水能力,促进薏苡的生长发育。
19.优选的:步骤(4)种子的品种选择:生育期150~160d,平均单产250~400kg/亩的薏苡品种。
20.进一步的:包括兴仁小白壳,黔薏苡2号,晴隆糯薏苡等品种。
21.优选的:步骤(4)种子处理,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任一:
22.a:筛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籽粒作为种子;将选好的种子用100℃的沸水浸泡10~20s后捞出、凉干后备用;
23.b:筛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籽粒作为种子,将种子、水、农药按质量比45~50kg:50~75kg:0.05~0.1kg进行混合后,浸泡30~60min,晾干后备用,其中,农药为50%的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任一;
24.c:直接采用包衣种。
25.进一步的:包衣种的制备设备、工艺为常规技术,可参见文献:《10.2%戊唑
·
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对薏苡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杨小雨等,2018。
26.进一步的:筛选的标准为先用清水漂去空瘪种子,再挑出有病虫害及未成熟的青籽和白籽。
27.优选的:播种并施用底肥:3月下旬~4月上中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在步骤(1)窄行采用种子直播播种,株行间距为50~60cm
×
50~70cm,每个种穴播10~15粒种子;再施用底肥,种穴与底肥的距离为2~3cm,再用细土覆盖2~4cm。
28.优选的:步骤(5)底肥:亩施腐熟有机肥500~1000kg、磷肥25~30kg和三元复合肥25~50kg;或亩施磷肥25~50kg、三元复合肥25~50kg。
29.进一步的,三元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均为15%;
30.步骤(6)覆膜时将地膜拉紧展铺平后,在地膜一侧种植两行薏苡,依此类推进行种植。在种植地中根据种植的走向每隔10~15cm挖排水沟,排水沟规格为沟宽50~60cm
×
沟深20~30cm。
31.优选的:步骤(7)田间管理包括: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及追肥、病虫害防治和人工辅助授粉。
32.优选的:间苗定苗:薏苡幼苗在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除草拔除密生苗和病弱苗,留壮苗6~8株;缺苗时补苗;薏苡种植密度:每亩有效株数20000~25000株。
33.优选的:中耕除草及追肥:
34.从播种到成熟对薏苡进行3次除草,追肥3次:
35.第1次在苗期,追壮苗肥之前,苗高20~30cm时除草,同时追提苗肥,亩施尿素15~20kg;
36.第2次在分蘖期,当每株有2~3个有效分蘖,苗高30~60cm时进行除草,同时追分
蘖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5~30kg;
37.第3次在孕穗结束,追壮果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0~25kg,并且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稀释液100~200g,连续喷施两次,其中,磷酸二氢钾和水的质量比1:300。
38.有益效果在于:第二次除草追肥保证有效分蘖健壮。
39.第三次除草追肥保证籽粒饱满,降低空、瘪壳数,提高产量。
40.进一步的:病虫害防治:薏苡的常见病虫害有黑穗病、叶枯病、玉米螟、粘虫等,根据田间发生情况进行防治;
41.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盛期,上午9~10时,用竹杆摇动植株,使花粉飞扬,提高授粉率。
42.优选的:步骤(7)采收:待植株下部叶片转黄,80%籽粒成熟变浅褐色时,收割,脱粒后将种子摊晒至干。
4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覆盖抑蒸、集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将地面蒸发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特别对早春的微小降雨(5~10mm)甚至无效降雨能够有效拦截,使其就地入渗于作物根部,改善土壤耕层水分状况,满足旱地农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针对薏苡主产区早春干旱严重,提高薏苡出苗率13.7~18.0%;降低种植的生产成本23~25%;提高薏苡单产24.3~26.6%,具有保墒集雨、增温增光、抑草防病、增产增收的效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这项技术,将对旱作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5.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侧视示意图。
46.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8.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布局参见图1、图2。
49.实施例1
50.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1、选地整地
52.选择坡度小于25度,耕作层厚度不低于25cm的土地种植,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
至25~30cm,平整地表,清理杂物、杂草。
53.2、划行起垄
54.(1)划行:每幅垄分为宽窄双行,宽行为80cm,窄行为50cm,首先在地边划一边线,沿边线50cm处划窄行边线,然后一宽一窄间隔划完全田。
55.(2)起垄: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大垄宽80cm、高15cm、小垄宽50cm、高10cm,每幅垄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
56.3、土地消毒
57.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亩用40%锌硫磷乳油:细沙土质量比1:60,拌成毒土撒施。
58.4、品种选择
59.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生育期在150~160d,平均单产250~400kg/亩的薏苡品种。
60.种子处理,并采用包衣种。
61.5、播种并施用底肥
62.薏苡种植采用种子直播,按地势南北朝向进行种植,首先由一个方向种植两行薏苡,种植株行间距为50cm
×
60cm;种植时先下种10~15粒种子,再施亩施腐熟有机肥500kg、磷肥30kg和三元复合肥25kg(氮、磷、钾含量均为15%),种子与肥料的距离为2~3cm,再用细土覆盖2~4cm。
63.6、覆膜:按开沟起垄走向覆降解膜,种植薏苡的一侧覆盖可降解地膜并压实,宽80cm的地膜,膜厚0.008~0.01mm,沿边线开深4.8~5cm的沟,沿宽行覆盖,边种边覆膜,沿地膜每隔0.9~1m,取窄行土固定,每隔3~4m在地膜上横压土,地膜拉紧展铺平,使宽行垄面呈拱形。
64.覆膜时要将地膜拉紧展铺平,在地膜一侧种植两行薏苡,依此类推进行种植。在种植地中根据种植的走向每隔10~15cm挖排水沟,排水沟规格为沟宽50cm
×
沟深30cm即可。
65.7、田间管理
66.(1)间苗定苗:薏苡幼苗在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除草拔除密生苗和病弱苗,留壮苗6~8株;缺苗时补苗;薏苡种植密度:每亩有效株数19100~22870株。
67.(2)中耕除草及追肥:从播种到成熟对薏苡进行3次除草,追肥3次:
68.第1次在苗期,追壮苗肥之前,苗高20~30cm时除草,同时追提苗肥,亩施尿素15~20kg;
69.第2次在分蘖期,当每株有2~3个有效分蘖,苗高30cm时进行除草,同时追分蘖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5~30kg;
70.第3次在孕穗结束,追壮果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0kg,并且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稀释液100g,连续喷施两次,其中,磷酸二氢钾和水的质量比1:300。
71.(3)病虫害防治:薏苡的常见病虫害有黑穗病、叶枯病、玉米螟、粘虫等,根据田间发生情况进行防治。
72.(4)人工辅助授粉:薏苡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盛期,上午9~10时,用竹杆或绳子摇动植株,使花粉飞扬,提高授粉率。
73.8、采收
74.待植株下部叶片转黄,80%籽粒成熟变浅褐色时,收割,脱粒后将种子摊晒至干。
75.实施例2
76.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7.1、选地整地
78.选择坡度小于25度,耕作层厚度不低于25cm的土地种植,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至25~30cm,平整地表,清理杂物、杂草。
79.2、划行起垄
80.(1)划行:每幅垄分为宽窄双行,宽行为100cm,窄行为70cm,首先在地边划一边线,沿边线70cm处划窄行边线,然后一宽一窄间隔划完全田。
81.(2)起垄: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大垄宽100cm、高15cm、小垄宽70cm、高10cm,每幅垄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
82.3、土地消毒
83.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40%锌硫磷乳油:水质量比1:60,搅拌均匀喷施,连续喷施3次。
84.4、品种选择
85.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生育期在150~160d,平均单产250~400kg/亩的薏苡品种。
86.种子处理
87.筛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籽粒作为种子,将种子、水、农药按质量比50kg:50kg:0.05kg进行混合后,浸泡30min,晾干后备用。
88.其中,农药为50%的多菌灵。
89.5、播种并施用底肥
90.薏苡种植采用种子直播,按地势南北朝向进行种植,首先由一个方向种植两行薏苡,种植株行间距为70cm
×
60cm;种植时先下种10~15粒种子,再施亩施磷肥25kg、三元复合肥50kg(氮、磷、钾含量均为15%),种子与肥料的距离为2~3cm,再用细土覆盖2~4cm。
91.6、覆膜与播种
92.按开沟起垄走向覆降解膜,种植薏苡的一侧覆盖可降解地膜并压实,宽80cm的地膜,膜厚0.008~0.01mm,沿边线开深4.8~5cm的沟,沿宽行覆盖,边种边覆膜,沿地膜每隔0.9~1m,取窄行土固定,每隔3~4m在地膜上横压土,地膜拉紧展铺平,使宽行垄面呈拱形。
93.覆膜时要将地膜拉紧展铺平,在地膜一侧种植两行薏苡,依此类推进行种植。在种植地中根据种植的走向每隔10~15cm挖排水沟,排水沟规格为沟宽60cm
×
沟深20cm。
94.7、田间管理
95.(1)间苗定苗:薏苡幼苗在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除草拔除密生苗和病弱苗,留壮苗6~8株;缺苗时补苗;薏苡种植密度:每亩有效株数19100~22870株。
96.(2)中耕除草及追肥:从播种到成熟对薏苡进行3次除草,追肥3次:
97.第1次在苗期,追壮苗肥之前,苗高20~30cm时除草,同时追提苗肥,亩施尿素15~20kg;
98.第2次在分蘖期,当每株有2~3个有效分蘖,苗高30cm时进行除草,同时追分蘖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5~30kg;
99.第3次在孕穗结束,追壮果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0kg,并且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稀释液150g,连续喷施两次,其中,磷酸二氢钾和水的质量比1:300。
100.(3)病虫害防治:薏苡的常见病虫害有黑穗病、叶枯病、玉米螟、粘虫等,根据田间发生情况进行防治。
101.(4)人工辅助授粉:薏苡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盛期,上午9~10时,用竹杆或绳子摇动植株,使花粉飞扬,提高授粉率。
102.8、采收
103.待植株下部叶片转黄,80%籽粒成熟变浅褐色时,收割,脱粒后将种子摊晒至干。
104.实施例3
105.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6.(1)划行:每幅垄设宽窄双行,宽行为90cm,窄行为60cm;
107.(2)起垄: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宽行设大垄高14cm,窄行设小垄高9cm;
108.(3)土地消毒: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40%锌硫磷乳油:水质量比1:60,搅拌均匀喷施,连续喷施3次;
109.(4)种子处理:筛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籽粒作为种子;将选好的种子用100℃的沸水浸泡10s后捞出、凉干后备用。
110.其中,农药为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11.(5)播种并施用底肥:3月下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在步骤(1)窄行采用种子直播播种,株行间距为60cm
×
70cm,每个种穴播10~15粒种子;再施用底肥,种穴与底肥的距离为2.5cm,再用细土覆盖3cm;
112.(6)覆膜:按开沟起垄走向覆降解膜,膜厚0.009mm、宽90cm,沿边线开深5cm的沟,沿宽行覆盖,边种边覆膜,沿地膜每隔0.9m,取窄行土固定,每隔3m在地膜上横压土,地膜拉紧展铺平,使宽行垄面呈拱形;
113.覆膜时要将地膜拉紧展铺平,在地膜一侧种植两行薏苡,依此类推进行种植。在种植地中根据种植的走向每隔13cm挖排水沟,排水沟规格为沟宽55cm
×
沟深25cm。
114.(7)田间管理和采收。
115.划行前还包括选地整地:选择坡度小于25度,耕作层厚度不低于25cm的土地种植,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至25cm,平整地表,清理杂物、杂草。
116.步骤(4)种子的品种选择:生育期150~160d,平均单产250~400kg/亩的薏苡品种。
117.步骤(4)种子处理:筛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籽粒作为种子,将种子、水、农药按质量比45kg:75kg:0.1kg进行混合后,浸泡60min,晾干后备用,
118.其中,农药为50%甲基托布津。
119.步骤(5)底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磷肥25kg和三元复合肥50kg。
120.步骤(7)田间管理包括: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及追肥、病虫害防治和人工辅助授粉。
121.间苗定苗:薏苡幼苗在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除草拔除密生苗和病弱苗,留壮苗6~8株;缺苗时补苗;薏苡种植密度:每亩有效株数23000株。
122.中耕除草及追肥:
123.从播种到成熟对薏苡进行3次除草,追肥3次:
124.第1次在苗期,追壮苗肥之前,苗高25cm时除草,同时追提苗肥,亩施尿素18kg;
125.第2次在分蘖期,当每株有3个有效分蘖,苗高50cm时进行除草,同时追分蘖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8kg;
126.第3次在孕穗结束,追壮果肥:亩施三元复合肥23kg,并且喷施磷酸二氢钾稀释液,连续喷施两次,其中,磷酸二氢钾和水的质量比1:300。
127.步骤(7)采收:待植株下部叶片转黄,80%籽粒成熟变浅褐色时,收割,脱粒后将种子摊晒至干。
128.对照实验
129.对照组1: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为平地,省略步骤(2)起垄、步骤(3)土地消毒,未施用底肥并限定间距,常规施肥,无覆膜,等行距种植,株行距为60cm
×
60cm,种植密度20000~25000株。
130.对照组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为平地,省略步骤(2)起垄、步骤(3)土地消毒,宽行覆膜后仍为平地。
131.统计实施例1~3和对照组1、2的试验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
132.表1
[0133] 产量(kg/亩)黑穗病发病率(%)籽粒空瘪率(%)发芽率(%)实施例1386.41.42.194.6实施例2379.53.82.291.2实施例3381.13.43.192.1对照组1287.312.310.776.7对照组2305.24.28.580.2
[0134]
从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的一种薏苡宽窄行侧膜垄沟双播高产栽培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0135]
(1)针对薏苡主产区早春干旱严重,又无灌溉条件的情况下,本发明可通过地膜收集仅有的雨水,通过地膜两侧流向种子,供种子发芽,较对照组2提高出苗率约13.7~18.0%。
[0136]
(2)本发明采用地膜覆盖,占去土地面积的大半面积,在田间管理(除草等)中,节约劳动力成本,节约种植的生产成本约23~25%。
[0137]
(3)本发明采用宽窄行栽培技术,使田间疏密有致,改善田间通风、透气、透光能力,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较对照组2薏苡单产提高了约24.3~26.6%。
[0138]
(4)本发明采用可降解地膜覆盖,使其在田间80~100天自动降解,不会造成太大的污染。
[0139]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4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