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珊瑚繁育装置

文档序号:29225657发布日期:2022-03-12 13:0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珊瑚繁育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珊瑚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珊瑚繁育装置。


背景技术:

2.据调查,我国珊瑚礁面积在世界上排第8位,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沿岸以及南海诸岛和台湾、香港等海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数据显示,海南岛沿海岸礁的活珊瑚比60年代减少了95%。即使在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珊瑚礁生态系统最近十几年也发生了大面积的退化。以亚龙湾为例,2007年之前亚龙湾珊瑚覆盖率可以达到70%以上。2008~2009年,由于长棘海星、珊瑚病害以及人为影响,珊瑚覆盖率降到30%左右,最近几年更是进一步退化到20%左右。珊瑚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观赏效益,珊瑚的退化则会导致效益下降,影响沿海经济的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
3.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离不开珊瑚的人工繁育。珊瑚的有性繁育成本高、难度大。因而目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还是以人工无性繁育为主。传统的人工无性珊瑚繁育存在生长存活率低、附着后难以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
4.因此,如何提供提高珊瑚人工无性繁育的生长存活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珊瑚繁育装置,其通过固定架对珊瑚进行固定,并通过浮漂和固定机构将固定架固定在预设海域中适宜珊瑚繁殖的深度范围内,从而提高珊瑚人工无性繁育的生长存活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珊瑚繁育装置,包括用以固定珊瑚的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架相连、以使所述固定架悬浮于海中的浮漂,以及与所述固定架相连、以使所述固定架固定于预设海域的固定机构。
7.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繁育主干和繁育枝干,所述繁育主干具有插接孔,所述繁育枝干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繁育主干插接固定,所述繁育枝干上连有用以固定珊瑚的固定线。
8.优选地,所述繁育主干呈管状,所述繁育枝干包括多根第一繁育枝干和多根第二繁育枝干,2个所述插接孔为一组、以固定所述繁育枝干,一组中的两所述插接孔位于所述繁育主干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全部所述第一繁育枝干相互平行,全部所述第二繁育枝干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繁育枝干垂直所述第二繁育枝干。
9.优选地,所述第一繁育枝干和所述第二繁育枝干在所述繁育主干的轴向上交替分布。
10.优选地,所述繁育主干和所述繁育枝干均由玄武岩材质制成。
11.优选地,所述繁育主干呈圆管状,所述繁育枝干呈圆柱状。
12.优选地,所述浮漂与所述繁育主干的一端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繁育主干远离所述浮漂的一端相连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面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用以与礁石或配重块相连的绳索。
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珊瑚繁育装置,包括用以固定珊瑚的固定架,与固定架相连、以使固定架悬浮于海中的浮漂,以及与固定架相连、以使固定架固定于预设海域的固定机构。
15.珊瑚的生长繁殖对水质、水温和水流的要求均较高,为使珊瑚进行良好地生长需要将珊瑚繁育装置固定在海底一定深度范围内。珊瑚繁育装置通过固定架对多株珊瑚苗进行固定,并通过浮漂使固定架可在海中漂浮,再通过固定机构将固定架固定在适宜珊瑚繁殖的预设海域的适当深度范围内。在满足了水质、水温、水流后可保证珊瑚正常的生长繁育。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珊瑚繁育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珊瑚繁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珊瑚繁育装置的主视图;
20.图4为图1中珊瑚繁育装置的俯视图。
21.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为:
22.繁育主干1、第一繁育枝干2、第二繁育枝干3、浮漂4、连接头 5、插接孔11、通孔51。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珊瑚繁育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珊瑚繁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珊瑚繁育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图1中珊瑚繁育装置的俯视图。
2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珊瑚繁育装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架、浮漂4和固定机构。具体的,固定架通过固定线对珊瑚苗进行固定。浮漂4与固定架相连,浮漂4的浮力大于固定架的重力,因而浮漂4可使固定架在海中漂浮。固定机构也与固定架相连,固定机构通过配重块或礁石对固定架进行固定,从而使固定架悬浮在预设海域内适宜珊瑚繁殖的深度范围内。预设海域为用户根据珊瑚种类所选择的适宜珊瑚繁殖的海域。
27.可选的,固定架包括1根繁育主干1和多根繁育枝干。具体的,繁育主干1具有沿径向设置的插接孔11,繁育枝干插入插接孔11中,并通过过盈配合或粘接等方式与繁育主干1固定连接。繁育枝干的表面粗糙,固定线的一端与繁育枝干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珊瑚苗。沿繁育枝干的长度方向可设置多根固定线,因而固定架中可设置多株珊瑚苗。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在繁育枝干上设置用于缠绕固定线的固定槽。相邻两固定槽之间可设置固定间距,避免珊瑚苗之间间距过大或过小。
28.可选的,为降低固定架的重量,繁育主干1可采用管状结构。插接孔11沿厚度方向贯穿繁育主干1的侧壁。2个插接孔11为一组,同一组中的两个插接孔11位于繁育主干1相对两侧的侧壁上。繁育枝干包括多根第一繁育枝干2和多根第二繁育枝干3,一组中的两插接孔11位于繁育主干1相对两侧的侧壁上,两个插接孔11圆心的连线垂直繁育主干1的轴线。一根繁育枝干插入一组插接孔11中与繁育主干1固定。繁育枝干的两端关于繁育主干1的轴线对称。全部第一繁育枝干2相互平行,全部第二繁育枝干3相互平行,第一繁育枝干2 垂直第二繁育枝干3。繁育枝干与繁育主干1相连后的结构可参考图4。当然,繁育枝干也可采用其他分布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29.进一步的,第一繁育枝干2和第二繁育枝干3在繁育主干1的轴向上交替分布。该分布方式可有效利用繁育主干1外周的空间,保证珊瑚苗的密度适当,同时还可提高固定架在海流中的稳定性。
30.另外,繁育主干1进而呈圆管状,繁育枝干可呈圆柱状。繁育主干1和繁育主干1的横截面呈圆形可有效降低固定架在海中的阻力,进而降低固定架被海流冲走的风险。
31.另外,为减少海水对固定架的腐蚀,同时避免固定架破坏海洋环境,繁育主干1和繁育枝干均采用玄武岩材质制成。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环保材质,如花岗岩等,在此不做限定。
32.固定架在海中通常需要繁育主干1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因而,浮漂4与繁育主干1的一端通过粘接、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机构与繁育主干1远离浮漂4的一端相连。固定架在海中类似于树状,因而也称为珊瑚树。
33.可选的,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头5,连接头5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管件的连接头5。连接头5与繁育主干1远离浮漂4的一端相连,连接头5的底面具有通孔51。绳索的一端穿过通孔51,并通过绳结或限位块与连接头5固定。绳索的另一端可与礁石或配重块相连,从而对固定架进行固定。
34.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繁育主干1为长2m、直径7.5cm 的玄武岩管。繁育枝干为长2.8m、直径5cm的玄武岩圆柱体。繁育主干1上设有15~20根繁育枝干。固定线将珊瑚苗固定在距离繁育枝干 10~20cm的位置处。同一繁育枝干上相邻两根固定线间距为10~15cm。每个固定架上可固定约100株珊瑚苗。布置珊瑚繁育装置时,先利用声呐扫描预设海域,确定海底地形。选择水深4~15m的海域布置珊瑚繁育装置。将固定好的珊瑚繁育装置放入海中,并由潜水员将绳索固定在海底,从而使固定架整体悬浮在海面下2~5m范围内,并避免固定架被海流吹走。
35.申请人在一次试验中投放了8套珊瑚繁育装置,一共种植约800 株鹿角珊瑚。并分别在2月和4月后查看投放的珊瑚繁育装置和鹿角珊瑚存活状况中。8个珊瑚树仍然在预设海域,且没有出现吹落别处的现象,鹿角珊瑚生存率高达75%以上。4月后珊瑚个体长度已
经翻倍,生长状态良好。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架的结构和尺寸,以及珊瑚苗的分布方式仅为一种示例。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固定架的结构、尺寸和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37.本实施例中,珊瑚繁育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珊瑚苗。固定架中第一繁育枝干垂直第二繁育枝干、且繁育枝干垂直繁育主干,珊瑚苗固定在繁育支架上,可保证珊瑚苗密度适当。固定架通过浮漂提供的浮力浮在海水中,并通过连接头和绳索固定在海面下适当的深度,保证珊瑚苗处于适宜的水质、水温和水流中,为珊瑚人工无性生长繁育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3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珊瑚繁育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