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文物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6232发布日期:2022-02-19 23:0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运输的文物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熏蒸操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文物熏蒸装置。


背景技术:

2.虫霉病害是馆藏文物,尤其是丝、毛、棉、麻、纸张、竹木、漆、皮革、犀角等有机质文物的主要病害之一。文献报道称仅在皮革、羊皮纸和纸张上经常发现的虫害就有70多种,从纸张中分离到的霉菌达105属,266种之多。虫霉病害对文物的损伤相当严重且不可逆转,如昆虫的蛀蚀、排泄物的污迹和霉菌产生的斑痕和纸张的霉烂等。因此,驱虫防霉是文物保管、展示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3.熏蒸消毒技术运用熏蒸剂在密闭空间对文物进行熏蒸,能有效杀死动植物害虫、病原微生物和病媒生物。目前,国内多家博物馆也采用该方法进行文物防虫处理。
4.在该杀菌方法中涉及的设备主要是熏蒸箱,该熏蒸箱连接有氮气进气管,在熏蒸箱内设有氮气浓度检测器;使用时,将待文物放入熏蒸箱内,并通过容器盛装一定量的精油一通放入熏蒸箱内,关闭熏蒸箱箱门,打开氮气进气管,对熏蒸箱内充入氮气,待氮气的含量大于99.9%时,关闭氮气进气管;同时该熏蒸箱还设有温湿度控制单元,确保进入熏蒸箱内的氮气的温湿度满足要求,达到上述要求后,保持该状态对文物熏蒸1-3周,以完成文物的杀菌操作。
5.上述熏蒸箱主要用于熏蒸体积较小的文物,能对较小体积的文物现场处理后及时杀菌,避免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细菌变异或其他问题;而涉及较大体积的文物一般不能通过熏蒸的方式进行现场处理,因为,能对大体积文物进行杀菌处理的熏蒸箱的体积、重量均较大,仪器笨重运输极为不便捷,导致体积较大的文物(如干尸)的处理滞后或导致仪器的运输成本高;
6.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熏蒸箱的体积固定,较小体积的熏蒸箱只能用于体积变化较小范围的文物处理,而体积较大的熏蒸箱虽然能用于熏蒸体积较小的文物,但是充入的氮气量较多,容易造成杀菌过程的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运输的文物熏蒸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大型文物进行熏蒸杀菌的杀菌箱体积笨重不变运输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文物熏蒸装置,包括柔性杀菌舱,所述柔性杀菌舱包括内置的杀菌腔与外置的充气支撑腔,所述充气支撑腔充气后使杀菌腔变为预设结构或所述充气支撑腔泄气后用于对杀菌腔内充气杀菌;
9.所述杀菌腔连接有与其相通设置的进气接管与排气接管,
10.所述杀菌腔侧壁开设有置物口,所述置物口设有密封可拆卸连接的拉帘,
11.使用时,所述拉帘与置物口分离用于放物或取物,所述拉帘与置物口密封连接用
于对杀菌腔内充气杀菌。
12.现场使用:
13.第一步:利用充气支撑腔充气快速将杀菌腔撑起;
14.第二步:通过与杀菌腔相通的进气接管接与外界的满足温度、湿度要求的氮气的进气管连通,进气管上设有阀门,同时在排气接管上接上带阀门的排气管;
15.第三步:将需要熏蒸的大型文物从置物口放入杀菌腔内,在放入文物的同时可根据需求适应性的放入植物精油,然后利用拉帘将置物口封闭,使得杀菌腔内密封;
16.第四步:对杀菌腔内导入符合要求的氮气,同时交替开合排气管上的阀门将杀菌腔内的空气排出,直到杀菌腔内的氮气含量满足要求后,关闭进气管与排气管上的阀门;
17.第五步:使充气支撑腔泄气,杀菌腔对腔内的文物熏蒸杀菌至预设时间。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杀菌舱采用柔性材料制得,例如现有技术中的pvc高分子材料等,使得杀菌舱整体的重量大大降低,在运输时只需将杀菌腔放气为便于运输的结构就能便捷运输;
20.并且该杀菌仓也便于现场搭建,简单的管道连接就能进行使用;
21.同时,该杀菌舱可以进行定制,根据充气支撑腔充气后的结构能合理设计杀菌腔的结构,使得杀菌腔的结构还具有多样性;
22.再则,由于充气支撑腔在杀菌腔使用过程中的充气与泄气操作,既能确保充气支撑腔充气后杀菌腔在放置物品过程中的“有定型”,同时还能在充气支撑腔泄气后杀菌腔稳固杀菌时保持微正压,确保杀菌舱内氧气的低浓度,使得整个消杀过程能达到基本不补气或者少量补气。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支撑腔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支撑腔充气时的主视图示意图;
26.图4为图3中水气密封拉链部分拉开时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通道、杀菌腔、堵头、水气密封拉链配合位置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堵头主视图;
29.图7为图6中切口分开口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杀菌腔;11、框架支撑腔;12、顶部支撑腔;13、置物口;14、充气支撑腔;15、水气密封拉链;16、进气接管;17、充气管;18、排气接管;19、拉帘;2、安装通道;21、槽口;3、连接套;31、密封板;32、连接板;33、圆台斜面;34、扇形弹性橡胶块;35、槽型结构;36、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3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于运输的文物熏蒸装置,包括柔性杀菌舱,所述柔性杀菌舱包括内置的杀菌腔1与外置的充气支撑腔14,所述充气支撑腔14充气后使杀菌腔1变为预设结构或所述充气支撑腔14泄气后用于对杀菌腔1内充气杀菌;所述
杀菌腔1连接有与其相通设置的进气接管16与排气接管18,所述杀菌腔1侧壁开设有置物口13,所述置物口13设有密封可拆卸连接的拉帘19,使用时,所述拉帘19与置物口13分离用于放物或取物,所述拉帘19与置物口13密封连接用于对杀菌腔1内充气杀菌。
33.如图1-4所示,现场使用时:充气支撑腔14充气快速将杀菌腔1撑起,然后通过与杀菌腔1相通的进气接管16接与外界的满足温度、湿度要求的氮气的进气管连通,进气管上设有阀门,同时在排气接管18上接上带阀门的排气管;再将需要熏蒸的大型文物从置物口13放入杀菌腔1内,在放入文物的同时可根据需求适应性的放入植物精油,然后利用拉帘19将置物口13封闭,使得杀菌腔1内密封,然后对杀菌腔1内导入符合要求的氮气,同时交替开合排气管上的阀门将杀菌腔1内的空气排出,直到杀菌腔1内的氮气含量满足要求后,关闭进气管与排气管上的阀门,同时使充气支撑腔14泄气,使杀菌腔1对腔内的文物熏蒸杀菌预设时间。
3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杀菌舱采用柔性材料制得,例如现有技术中的pvc高分子材料等,使得杀菌舱整体的重量大大降低,在运输时只需将杀菌腔1放气为便于运输的结构就能便捷运输;并且该杀菌仓也便于现场搭建,简单的管道连接就能进行使用;同时,该杀菌舱可以进行定制,根据充气支撑腔14充气后的结构能合理设计杀菌腔1的结构,使得杀菌腔1的结构还具有多样性;再则,由于充气支撑腔14在杀菌腔1使用过程中的充气与泄气操作,既能确保充气支撑腔14充气后杀菌腔1在放置物品过程中的“有定型”,同时还能在充气支撑腔14泄气后杀菌腔1稳固杀菌过程中保持微正压,确保舱内氧气的低浓度,整个消杀过程能达到基本不补气或者少量补气。
3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充气支撑腔14充满气体后大致呈矩形腔体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充气支撑腔14包括顶部支撑腔12及两相对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的框架支撑腔11,所述顶部支撑腔12架设在两框架支撑腔11之间与两框架支撑腔11相通,所述杀菌腔1固定在顶部支撑腔12与两框架支撑腔11围设的空间内,且任意框架支撑腔11上设有充气管17,充气管17设有配合使用的密封盖。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支撑腔14充满气体后将杀菌腔1张弛成预设结构,杀菌腔1外壁与充气支撑腔14外壁接触的部分可以共侧壁设置,也可将两者的侧壁通过胶粘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充气支撑腔14泄气后,杀菌腔1的形状由杀菌腔1内气体的体积量决定。
36.如图1、3、4所示,为使拉帘19与置物口13密封可拆卸连接,所述拉帘19沿其周向的部分与置物口13内壁侧壁固定,且剩余部分与置物口13通过水气密封拉链15连接。拉帘19采用与杀菌腔1侧壁相同的柔性材质;拉帘19与置物口13的安装方式参照现有技术中帐篷进出口的安装方式,方便使用;而水气密封拉链15又能有效确保将拉帘19与置物口13连接后杀菌腔1能形成密封腔室。
37.根据上述安装方式设置好杀菌舱,在使用前,要确保杀菌腔1内的氮气浓度能达到预设浓度,还需要检测器(例如:氮气浓度测定仪)进行检测,所以需要在杀菌腔1内安装氮气浓度测定仪,氮气浓度测定仪的电缆需要外接电源或需要将氮气浓度测定仪检测的数据外传至外部显示器上,便于控制进气管与排气管上的阀门,而为了使需要贯穿杀菌腔1侧壁的电缆不影响杀菌腔1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杀菌腔1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缆的安装结构。
38.具体的,如图3、4所示,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通道2及与安装通道2密封可拆卸连
接的堵头,所述安装通道2上开设有与置物口13相通设置的槽口21,使用时,电缆与堵头密封连接后穿过置物口13并进入安装通道2后,堵头与安装通道2密封连接后,拉帘19与置物口13密封连接。在安装通道2内设有槽口21主要是避免电缆远离氮气浓度测定仪的一端设有插头,插头体积较大,不易从安装通道2两端贯穿安装通道2,而电缆可以轻松穿过槽口21进入安装通道2内。
39.如图4、5所示,为了电缆贯穿杀菌腔1的侧壁,所述安装通道2贯穿杀菌腔1侧壁并与杀菌腔1侧壁固定,所述安装通道2靠近水气密封拉链15上止端安装,并且所述槽口21与水气密封拉链15的两链牙分离时形成的间隙相通。在安装时,将电缆从水气密封拉链15的两链牙分离时形成的间隙穿过,然后沿该间隙穿过槽口21并进入安装通道2内,再将水气密封拉链15拉上并结合堵头与安装通道2的密封就能使杀菌腔1内保持一定的气密性。
40.如图5、6、7所示,所述堵头为弹性结构,所述堵头包括连接套3、沿连接套3外壁围设并向外凸设的弧形环状的连接板32及连接板32上固定的与连接套3同轴线设置且呈弧形环状的密封板31;所述连接板32、连接套3与密封板31之间形成用于密封卡设安装通道2端口的带缺口的槽型结构35;所述连接套3外壁位于槽型结构35的缺口处设有与槽口21密封接触的扇形弹性橡胶块34;所述连接套3上沿垂直其轴线方向设有贯穿连接套3的切口36,所述切口36一端延伸并贯穿扇形弹性橡胶块34,所述切口36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板32上。
41.堵头采用橡胶、弹性塑料、弹性高分子材料或硅胶等制得,并且该连接套3在远离槽型结构35的一端设有沿其侧壁削除的圆台斜面33。
42.使用时,如图7所示,先将堵头沿切口36掰开,将电缆沿切口36进入连接套3内,然后闭合切口36(如图6所示),然后通过密封胶布将电缆与连接套3的圆台斜面33密封缠合,再通过密封胶将切口36密封,实现堵头与电缆的密封连接;然后将堵头卡设在安装通道2内,此时,扇形弹性橡胶块34与槽口21过盈配合,且扇形弹性橡胶块34贴合水气密封拉链15拉合时,水气密封拉链15的拉头与其两链牙和安装通道2形成的小间隙,槽型结构35与安装通道2外壁密封,实现堵头与安装通道2的密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杀菌腔1使用次数的增多,安装结构的密封性会降低,此时可以直接通过密封胶对安装结构进行密封,以保证杀菌腔1在使用过程中的气密性。
4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