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蔬菜种植用营养液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4760发布日期:2022-05-05 22:4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蔬菜种植用营养液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蔬菜种植用营养液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蔬菜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无土栽培是用非土壤的基质,供应营养液或完全利用营养液的栽培技术。采用无土育苗方式培育的幼苗,定植后,因根系发育好,根际环境和无土栽培相适应,定植后不伤根,易成活,一般没有缓苗期。同时,无土育苗还可避免土壤育苗带来的土传病害和线虫害。
3.传统的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时常常采用固定式进行培育,由于培育盆固定分布在各个培育室内,而各个培育室内的光照情况不同,导致有的培育盆内的蔬菜由于光照充足而长势茂盛,而有的培育盆内的蔬菜由于光照较差而出现长势衰弱现象,影响蔬菜的产量与质量,难以系统化控制各个培育室内蔬菜的品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蔬菜种植用营养液输送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智能蔬菜种植用营养液输送系统,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一侧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转杆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转杆贯穿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链轮的一侧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表面通过第二转杆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链条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下端通过培育盆连接有第一钢管,所述轨道的另一侧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钢管固定连接,启动电机驱动第一转杆进行旋转,第一转杆转动带动第一链轮进行旋转,在链条的传动作用下,使第二链轮进行旋转,链条移动带动吊杆进行移动,通过对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的设计,培育盆的移动带动第一钢管进行移动,从而使各个培育盆沿着轨道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各个培育盆均能得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各个培育盆内蔬菜的品质,方便对培育盆内蔬菜的光照情况进行系统化控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轨道内开有第一通道,所述轨道内开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通过进料管连通有营养液箱,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部连通有若干第二通道,所述轨道靠近第一钢管的一侧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通道相互贯通,所述第一钢管的进料端通过硅胶管连接有第二钢管,所述硅胶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用于挤压硅胶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钢管的进料端位于第二通道出料端上方,所述第二凹槽内的营养液面高于第二钢管的进料端,所述硅胶管呈半圆形,所述第一钢管呈l形,所述第一钢管的出口端伸进培育盆内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内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转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杆,所述挤压板与第五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杆与第五转杆均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为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均为圆柱形齿轮,所述第一齿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轨道靠近吊杆的一侧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吊杆固定连接,所述吊杆、第一滑块均呈l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轨道的表面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六转杆,所述第六转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与吊杆固定连接。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启动电机驱动第一转杆进行旋转,第一转杆转动带动第一链轮进行旋转,在链条的传动作用下,使第二链轮进行旋转,通过对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的设计,链条移动带动吊杆进行移动,通过第二齿条与第六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吊杆随着链条的移动而发生位移,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打滑现象,吊杆的移动带动培育盆进行移动,通过对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的设计,培育盆的移动带动第一钢管进行移动,从而使各个培育盆沿着轨道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各个培育盆均能得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各个培育盆内蔬菜的品质,方便对培育盆内蔬菜的光照情况进行系统化控制。
16.(2)营养液箱内的营养液依次通过进料管、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流入第二凹槽内,通过对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设计,培育盆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驱动挤压板进行旋转,挤压板从第二钢管的出液端移动至第一钢管的进液端的过程中,由于硅胶管与挤压板的接触处的空间从挤压状态转变成正常状态,使硅胶管与挤压板的接触处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将第二凹槽内的营养液逐渐输送至培育盆内,由于第一钢管呈l形,第一钢管的出口端伸进培育盆内腔,因此,能够保证输送的营养液均能进入培育盆,同时,第一钢管、硅胶管、第二钢管与培育盆同步移动,能够有效避免营养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轨道;2、第一凹槽;3、第一支撑板;4、电机;5、第一转杆;6、第一链轮;7、链条;8、第二转杆;9、第二链轮;10、支撑杆;11、吊杆;12、第一滑块;13、第一滑槽;14、培育盆;15、第二滑槽;16、第一钢管;17、第二滑块;18、硅胶管;19、第二钢管;20、支撑架;21、进料管;22、营养液箱;23、第一通道;24、第二通道;25、第二凹槽;26、挤压板;27、第三转杆;28、第一齿轮;29、第二齿轮;30、第三齿轮;31、第四转杆;32、第四齿轮;33、第五齿轮;34、第五转杆;35、第一齿条;36、限位板;37、支板;38、第六转杆;39、第六齿轮;40、凹形板;41、第三凹槽;42、第二齿条;43、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蔬菜种植用营养液输送系统,包括轨道1,所述轨道1的一侧开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表面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5,所述第一转杆5贯穿第一支撑板3,且第一转杆5与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5的外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6,所述第一链轮6的一侧通过链条7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9,所述第二链轮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8,所述第二转杆8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8的另一端与轨道1转动连接,所述链条7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端连接有吊杆11,所述吊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培育盆14,所述培育盆14远离吊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管16,所述轨道1的另一侧开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呈l形,所述第二滑块17与第一钢管16固定连接。
29.所述轨道1靠近吊杆11的一侧开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与吊杆11固定连接,所述吊杆11、第一滑块12均呈l形。
30.为了提高吊杆1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轨道1的表面开有第三凹槽41,所述第三凹槽41内固定连接有凹形板40,所述凹形板40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42,所述第二齿条42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六齿轮39,所述第六齿轮3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六转杆38,所述第六转杆38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板37,所述支板37与吊杆11固定连接,通过第二齿条42与第六齿轮39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吊杆11随着链条7的移动而发生位移,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打滑现象。
31.现有的无土栽培装置通常采用固定式进行培育,由于各个栽培室内的光照情况不同,导致培育出的蔬菜品质有差别,难以系统化控制各个培育室内蔬菜的品质。
3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电机4驱动第一转杆5进行旋转,第一转杆5转动带动第一链轮6进行旋转,在链条7的传动作用下,第一链轮6的转动带动第二链轮9进行旋转,在支撑杆10的衔接作用,通过第一滑槽13与第一滑块12之间的相互配合,链条7移动带动吊杆11进行移动,吊杆11的移动带动培育盆14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滑槽15与第二滑块17之间的相互配合,培育盆14的移动带动第一钢管16进行移动,从而使各个培育盆14沿着轨道1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各个培育盆14均能得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各个培育盆14内蔬菜的品质,方便对培育盆14内蔬菜的光照情况进行系统化控制。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在实施例1附图的基础之上请再次结合附图5-7。
35.所述轨道1内开有第一通道23,所述轨道1内开有第一通道23,所述第一通道23内通过进料管21连通有营养液箱22,所述第一通道23的底部连通有若干第二通道24,所述轨道1靠近第一钢管16的一侧开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二凹槽25与第二通道24相互贯通,所述第一钢管16的进料端通过硅胶管18连接有第二钢管19,所述第一钢管16与第二钢管1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3,第二支撑板43呈弧形,所述第二支撑板43与硅胶管18同轴心,第二支撑板43与硅胶管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管16与第二钢管19之间通过支撑架20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有挤压板26,所述挤压板26用于挤压硅胶管18。
36.所述第二钢管19的进料端位于第二通道24出料端上方,所述第二凹槽25内的营养液面高于第二钢管19的进料端,所述硅胶管18呈半圆形,所述第一钢管16呈l形,所述第一钢管16的出口端伸进培育盆14内腔。
37.由于现有的无土栽培系统中直接采用水管往培育盆14上表面添加营养液的方式,容易导致一次性添加过多的营养液而影响蔬菜的生长,并且,水管固定在轨道1上,控制系统驱动水管添加营养液时,难以保证培育盆14正好移动至水管的出液端,容易导致部分营养液喷洒在培育盆14外,造成营养液的浪费。
3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营养液箱22装有定量的营养液,营养液箱22内的营养液依次通过进料管21、第一通道23、第二通道24流入第二凹槽25内,当第二凹槽25内的营养液面达到设定值时,在压力的作用下,第二凹槽25内的液面将保持稳定,此时,培育盆14在移动过程中驱动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进行工作,从而使挤压板26进行旋转,挤压板26从第二钢管19的出液端移动至第一钢管16的进液端的过程中,由于硅胶管18与挤压板26的接触处的空间从挤压状态转变成正常状态,使硅胶管18与挤压板26的接触处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将第二凹槽25内的营养液逐渐输送至培育盆14内,由于第一钢管16呈l形,第一钢管16的出口端伸进培育盆14内腔,因此,能够保证输送的营养液均能进入培育盆14,同时,第一钢管16、硅胶管18、第二钢管19与培育盆14同步移动,能够有效避免营养液的浪费。
39.实施例3:
40.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解释说明,请参阅附图7。
4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25内的第一齿条35,所述第一齿条35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28,所述第一齿轮28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27,所述第三转杆2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9,所述第三转杆27与支撑架20转动连接。
4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齿轮29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30,所述第三齿轮3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杆31,所述第四转杆3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32,所述第四齿轮32的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五齿轮33,所述第五齿轮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杆34,所述挤压板26与第五转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杆31与第五转杆34均与支撑架20转动连接。
43.所述第二齿轮29、第三齿轮30均为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齿轮28、第四齿轮32、第五齿轮33均为圆柱形齿轮,所述第一齿条3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6,通过对限位板36的设计,方便限制第一齿轮28在第一齿条35表面活动,防止第一齿轮28出现偏转现象。
4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培育盆14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钢管16、硅胶管18、第二钢管19与培育盆14同步移动,通过第一齿条35与第一齿轮28之间的相互配合,培育盆14在移动的过程中驱使第一齿轮28进行旋转,第一齿轮28的转动带动第三转杆27进行旋转,第三转杆27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9进行旋转,第二齿轮29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0进行旋转,第三齿轮30的转动带动第四转杆31进行旋转,第四转杆31的转动带动第四齿轮32进行旋转,第四齿轮32的转动带动第五齿轮33进行旋转,第五齿轮33的转动带动第五转杆34进行旋转,第五转杆34的转动带动挤压板26进行旋转,从而通过对硅胶管18的挤压实现营养液的传输。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