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6987发布日期:2022-06-08 09:2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


背景技术:

2.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近年来,小龙虾作为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易于养殖。又因其肉味鲜美、经济效益高而受到养殖户的青睐,并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3.然而目前小龙虾养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养殖水体受污染,小龙虾品质差,食用不健康、不安全。小龙虾养殖水环境多存在水体环境差,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出现黑臭水体养殖的现象,导致小龙虾品质下降,甚至携带一些对人健康有害的病菌和寄生虫,严重影响到小龙虾的市场。(2)养殖技术不先进,养殖风险大,经济效益低。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养殖密度过大、营养不良、生长环境条件差、近亲繁殖等因素,容易性早熟,产品虾个体小,产量减少,经济效益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以解决现有小龙虾养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包括双层双膜大棚、爬藤植物钢丝网架、养殖池和田埂;所述双层双膜大棚架设于所述养殖池和田埂的上方;所述爬藤植物钢丝网架设于所述双层双膜大棚的上部;所述田埂设于所述养殖池的四周岸边;所述养殖池包括环沟、养殖区和增氧装置,所述环沟设于所述养殖区的四周;所述环沟深度设为与所述养殖区具有落差;所述增氧装置设于环沟中。
6.优选地,所述爬藤植物钢丝网架包括横向等间距设置的钢丝绳与纵向等间距设置的钢丝绳;所述横向设置的钢丝绳与纵向设置的钢丝绳均与双层双膜大棚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设置的钢丝绳与纵向设置的钢丝绳交叉连接。
7.优选地,所述爬藤植物钢丝网架设于养殖池纵向中心的两侧,且靠近养殖池的横向边缘。
8.优选地,所述爬藤植物钢丝网架适于爬藤植物爬藤;所述爬藤植物包括葡萄、枸杞、西番莲。
9.优选地,所述爬藤植物钢丝网架的下方设有人行通道,所述人行通道架设于养殖区的水面上方,与田埂连通。
10.优选地,所述环沟深度与所述养殖区落差为0.5~0.8m;
11.优选地,所述环沟内设有沉水植物;
12.优选地,所述增氧装置包括4~6台车轮式增氧机;所述车轮式增氧机均匀分布在环沟内。
13.优选地,所述养殖区水中设有沉水植物和小龙虾。
14.优选地,所述田埂上等间距设有爬藤植物,所述相邻两棵爬藤植物之间设有荔枝树或芒果树。
1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通过双层双膜大棚形成了高效的温室环境,与养殖池的自净系统共同促进小龙虾和葡萄的种养。
17.2)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养殖水源经专业技术的净化,实现了小龙虾的生态养殖,小龙虾投苗少,生长快,产量高,腮白肠清口感清甜,是有机产品。
18.3)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葡萄的种植为小龙虾提供阴凉降温,小龙虾的壳与水草肥又作为天然有机肥施于葡萄,得到的葡萄的品质好,口感香甜,为全生态、纯天然产品。
19.4)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解决了单一性种植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一地多收,不仅经济效益高,也使多功能联动的生态休闲旅游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20.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21.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22.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葡萄网架与横向设置的人行通道示意图。
23.图中,1、双层双膜大棚;2、爬藤植物钢丝网架;3、养殖池;4、田埂;5、人行通道;11、立柱;12、水平拉杆;13、第一拱杆;14、顶杆;15、第二拱杆;31、环沟;32、养殖区;33、增氧装置;51、纵向设置的栈道;52、横向设置的栈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5.请参阅附图1~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6.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包括:双层双膜大棚1、爬藤植物钢丝网架2、养殖池3和田埂4;双层双膜大棚1架设于养殖池3和田埂4 的上方;爬藤植物钢丝网架2设于双层双膜大棚1的上部;田埂4设于养殖池3的四周岸边;养殖池3包括环沟31、养殖区32和增氧装置33,环沟31设于养殖区32的四周;环沟31深度设为与养殖区32具有落差;增氧装置33设于环沟31中。
27.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的双层双膜大棚1能够利用其特殊结构营造适温、湿润的热带雨林小气候,养殖池3结构能够自身形成自净系统,净化水质;爬藤植物钢
丝网架2的设置为田埂4上的葡萄树提供爬架,便于葡萄爬藤,同时可以为养殖池3提供遮荫。增氧装置33的设置、以及环沟31与养殖区32的水深落差可使整个养殖池3的水流处于流动状态,保证养殖水为活水。
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双层双膜大棚1包括大棚框架和棚膜;棚膜覆盖于大棚框架上。大棚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棚膜包括第一棚膜和第二棚膜;第一棚膜覆盖于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设于第一支撑架上方;第二棚膜覆盖于第二支撑架上。第一支撑架包括至少两组立柱列、若干水平拉杆12、若干第一拱杆13、若干顶梁、若干顶杆14和若干第一连接杆;立柱列由若干根立柱11纵向等距成列构成;立柱列中同列立柱11的顶部通过顶梁固定连接,相邻两组立柱列之间通过水平拉杆12固定连接;第一拱杆13设于相邻的两组立柱列之间,与顶梁固定连接;同列第一拱杆13通过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顶杆14设于水平拉杆12与第一连接杆之间,与水平拉杆12和第一连接杆均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包括若干第二拱杆 15和若干第二连接杆;第二拱杆15分别与相邻两组立柱列中立柱11顶部固定连接;同列第二拱杆15通过至少一根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爬藤植物钢丝网架2包括横向等间距设置的钢丝绳与纵向等间距设置的钢丝绳;所述横向设置的钢丝绳与纵向设置的钢丝绳均与双层双膜大棚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设置的钢丝绳与纵向设置的钢丝绳交叉连接。爬藤植物钢丝网架2设于养殖池3纵向中心的两侧,且靠近养殖池3的横向边缘。爬藤植物钢丝网架2适于爬藤植物爬藤;爬藤植物包括葡萄、枸杞、西番莲。纵向设置的钢丝绳与第一支撑架的水平拉杆12固定连接。横向设置的钢丝绳与第一支撑架的顶梁固定连接。同方向的钢丝绳与钢丝绳之间的间距为0.4~0.6m。钢丝网架的高度为2.0~2.5m。钢丝网架2的设置便于葡萄爬藤,同时为养殖池3提供阴凉。
30.爬藤植物钢丝网架2的下方设有人行通道5,人行通道架设于养殖区32的水面上方,与田埂4连通。人行通道5包括至少一条纵向设置的栈道51和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栈道52;纵向设置的栈道51与横向设置的栈道52交叉连通;纵向设置的栈道51与横向设置的栈道 52的栈道两端均与田埂4连通。优选纵向设置一条栈道,设于养殖池的横向中心。优选横向设置四条栈道,在养殖池纵向中心的两侧分别有两条横向设置的栈道。人行通道5距离水面的距离为0.3~0.5m。纵向设置的栈道51宽度为2.5~3.0m。横向设置的栈道52宽度为1.5~2.0m。爬藤植物钢丝网架2下方设置栈道便于采摘和观光,提供阴凉的地方,同时也便于观察水产品的养殖情况以及打捞水产品。
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环沟31深度与养殖区32落差为0.5~0.8m。环沟宽为4.0~6.0m,深为2.0~2.3m。养殖区32深为1.2~1.5m。环沟31内设有沉水植物。沉水植物优选净化型水草,例如为苦草、伊乐藻或轮叶黑藻。水草可以采用插秧种植。增氧装置22包括4~6台车轮式增氧机;车轮式增氧机均匀分布在环沟内。车轮式增氧机被设置为沿逆时针方向推动水流。增氧装置22的设置可以保证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满足养殖需求。
3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养殖区32水中设有沉水植物和小龙虾。小龙虾的投放密度为10~15kg/亩。
小龙虾的饵料均为天然饵料,是利用基地种植的玉米、紫薯、木瓜等作物,搭配深海带鱼等,煮熟粉碎后作为饵料投放,降低小龙虾生病的机率,且剩余的饵料也可以作为肥料供应作物生长。大棚中形成的热带雨林微环境,与养殖池净化的良好水质,可以使小龙虾快速生长,且品质好,一年可养2季,于每年的2月及8月投苗,在3~7月及9~12月均有小龙虾产出。
3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田埂4上等间距设有爬藤植物,所述相邻两棵爬藤植物之间设有荔枝树或芒果树。优选爬藤植物为葡萄树,葡萄树的品种为醉金香、甜蜜蓝宝石、巨峰、夏黑、茉莉香或阳光玫瑰。爬藤植物种植间距为4~6m。爬藤植物种植肥料采用养殖池中的水草堆肥,成熟采摘期可以从8月持续到10月。
34.本实用新型的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利用双棚双模的特殊结构营造了高效温室环境,“适温、湿润”的热带雨林小气候,水中的沉水植物与微生物群落等形成的自净系统优化水环境、促进小龙虾的产量,同时利用清水灌溉葡萄实现了双丰收。而小龙虾脱壳与水草肥作为爬藤植物天然的有机肥,实现了富营养化物质多级利用,最终输出全生态、纯天然的优质葡萄、荔枝和芒果。爬藤植物钢丝网架的设置可以在夏季形成遮阴为小龙虾提供阴凉降温,也为游客提供休憩的好地方。在4~5月可以开展小龙虾春钓节活动,8~10月则可以实现葡萄生态采摘活动,11~12月开展冬钓节活动,实现多功能联动的生态休闲旅游。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小龙虾生态种养结合系统中养殖水源均经专业技术净化,不仅实现了生态有机,而且小龙虾投苗少,生长快,产量高,腮白肠清口感清甜,经济效益显著;种植的葡萄的品质好,口感香甜,为全生态、纯天然产品;同时实现了种养结合,一地多收。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